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叛海征途 > 第397章

叛海征途 第397章

作者:会飞的酱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8:32:13

“既然现在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上官家所售之粮并无毒害,大家尽可放心购买。”何知府面带微笑,缓步走到上官员外身旁,轻轻搀扶着他向前走去,同时高声说道。

人群之中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那是自然,上官员外仁心大善!上官员外真是仁心大善啊!”百姓们纷纷称赞,声音此起彼伏。

然而,正当气氛逐渐平和之时,一个焦急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上官员外,你们的粮食能不能再多卖一些?您看,每人限购五升,十石就封顶了,我们很多人都买不到啊!”

上官员外闻言,目光扫过人群,又转向何知府与维本克等人,神色间流露出几分无奈:“乡亲们,我也想多卖些粮食,缓解大家的饥荒。可是实在力有未逮——这些粮食从南洋运来,整整耗时一个月。为了确保后续供应不断,我必须等到下一批粮食抵达后才能放开售卖。”

话音刚落,一位衣衫褴褛、满脸沧桑的老人忽然跪倒在地,一边流泪一边叩首哀求道:“上官员外啊,你心善你有多佘的粮考虑考虑我们这些买不起粮的人吧。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这些买不起粮的人只能饿死!求您可怜可怜我们吧!”

这一幕令上官员外陷入两难境地。他犹豫片刻,将目光投向何知府。后者显然察觉到了他的为难之处,当即站出来大声说道:“这粮食是上官员外、王员外以及李员外冒着风险、费尽心血从南洋运来的。我们不该对他们提出过分要求。但作为一城父母官,我在此向各位保证:我会竭尽全力,确保城中施粥处的粥水不会断绝!若有人实在无力购粮,可以到粥铺喝粥。虽然无法让大家吃饱,却足以帮助大家共渡难关。”

稍作停顿后,何知府继续补充道:“目前城中的施粥点可能还不够多,导致部分乡亲喝不到粥。因此,我决定在城南和城西再增设两个施粥点,尽量让全城百姓都能有一口饭吃!”

听到这里,王员外三人相互对视一眼,随即站了出来:“既然如此,我们三家也愿意设立粥铺。无论是谁只要买不起粮食,都可以到我们的粥铺喝粥。这场天灾,就让我们携手共同面对吧!”

“好!真是太好了!”围观的百姓们激动不已,纷纷感叹员外们的高尚义举。

然而,在另一处地方,赵员外的府邸内,一场暗潮涌动的对话正在悄然展开。

“什么?”赵员外听到家丁的汇报后,脸色骤变,“他们竟然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短短半天时间,他们的粮食销量竟成倍增长!这……这怎么可能?”

孙员外皱眉思索片刻,冷声道:“看来这何知府是打算明目张胆地支持李、上官、王三家了。这样一来,我们想要高价出售粮食,恐怕会变得更加困难。”

“老爷,那上官、李、王三家的粮食真的是从南洋运回来的吗?而且数量似乎并不多。”家丁补充道,他是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经过才回来复命的。

“南洋?从海上送来的?这怎么可能!谁不知道粮食在水上运输极容易翻船沉没,更何况是在海上!”钱员外难以置信地反问。

“没错。开国七六以年来,江南道运往京师的粮食,因风浪原因沉入水底的案例屡见不鲜。海上的风险只会更大,怎么可能成功运粮?”孙员外点头认同。

赵员外眯起眼睛,语气笃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粮食卖完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粮食补给了吧?这一次成功或许是运气,但两次三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出意外的话,确实如此。”孙员外略作思考后点了点头。

赵员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既然这样,不如找些混混儿,悄悄去查探他们三家的粮仓位置……”他比划了一个点火的动作。

“不可!这有伤天和,城中的百姓怎么办?”钱员外立刻反对,神情颇为纠结。

“钱伯通,你太妇人之仁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仓库里的粮食不能尽快全部卖出,你觉得大皇子会放过我们?刘泊司会放过你?”孙员外怒斥道。

钱员外心中懊悔,暗恨自己为何当初会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钱伯通,如果你不想参与,我也不为难你。到时候你自己去找大皇子的使臣解释吧。”赵员外挥手示意他离开,言下之意是如果不合作,就请滚蛋。

钱伯通踌躇良久,最终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他知道一旦出去,赵员外和孙员外很可能会在刘泊司面前极尽可能的抵毁自己。

“这就对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他们三家粮仓的具体位置。如果任由他们这样继续销售下去,一天两天或许还能压住其他粮商不降价,但时间久了,我就真的控制不住了。”赵员外低声抱怨,因为他发现有些外地来的粮商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试图降价竞争。

与此同时,在舟航城的一家客栈里,小六子走进客房,向一名男子汇报道:“大人,那些人刚刚去了城中的赵府。”

男子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小袋米递给小六子:“你看看,这是我在上官府的粮铺中所买到的米,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六子接过仔细端详许久,却不得要领:“大人,我看不出这米有什么不同啊。”

男子笑了笑:“不只是你,就连我一开始也没发现。若非今天听杏仁堂的周大夫提起,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米到底有什么玄机?”小六子疑惑地追问。

男子耐心解释道:“大米的形状和香味因产地而异。越靠北的地方,稻米通常更圆润,香味也有所不同。你闻闻这米,是不是觉得它比我们在京城吃的米更加香浓?”

小六子依言嗅了嗅,果然察觉到一股独特的香气:“嗯,确实如此!这米好像比我们在京城吃的米还要香。”

“不仅如此,这米还细长,是典型的广南道稻米特征。而我们这次赈灾所用的粮食主要来自山南道和闵北道,那些粮种应该更为饱满圆润。”男子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道,他曾担任广南道提督,对各类稻米极为熟悉。

“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三家粮铺卖的根本不是朝廷发放的赈灾粮?”小六子顿时感到失望。

男子谨慎地点点头:“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家所售的粮食很可能与朝廷赈灾粮被劫无关。毕竟,朝廷赈灾粮是我此次下来调查的重点,绝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