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 第68章 养殖业的发展情况

“郑支书啊,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没必要兴师动众的”。

李达康笑着摆摆手,示意郑耀先不用客气。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李达康详细询问了郑家村近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展。

郑耀先一一作答,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李书记,您真是我们的福星啊!自从您来了官田乡,我们郑家村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

“豆制品厂的发展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现在村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郑耀先感慨地说道。

李达康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满足,要继续努力,争取让郑家村成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村”。

“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郑耀先和几个村干部表态道。

……

饭后,李达康在郑耀先和村干部的陪同下,又来到了郑家村的新农村建设现场。

这里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砌墙、铺路、绿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达康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对未来的期望。

“李书记,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一位村民握着李达康的手激动地说:“以前我们村穷得叮当响,现在路修好了,房子也盖起来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李达康听后十分欣慰,他深知,要想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

他勉励大家要继续努力,共同把郑家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离开村子时,李达康看着这块曾经贫穷落后的土地,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心中充满了自豪。

……

离开郑家村后,李达康又来到了石溪村。

他要到这来看看养殖业的发展情况。

得益于乡财政的逐渐好转,李达康对于真正能带动全乡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小康生活的养殖业,付出了大量心思。

全乡百分之六十的财政都投入到了养殖业中,主要是给村民贷款,不然的话,光凭信用社那点钱还真不够。

石溪村现在已经建有官田乡规模最大的养殖场。

养殖场坐落在一片开阔的山谷之中,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确保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达康在村支书和养殖场负责人的陪同下,仔细参观了每一个区域。

他们详细介绍了养殖品种的选择、饲料配比的科学性、疾病防控体系的完善以及粪便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

李达康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赞许,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现在养殖场里有多少牲口?”,李达康问道。

“目前有生猪五千多头,牛羊将近四千头,鸡鸭一万多只”,养殖场的负责人回答道。

“这么多牲口每天产生的粪便不少吧?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李书记,牲口的粪便主要是一些村民拉去施肥了,不过还是剩下很多,只能挖个坑填埋了”。

听到这里,李达康皱了皱眉。

这牲口的粪便经过处理之后可是很好的肥料,就这样填埋了太可惜了。

该怎么把这些粪便利用起来呢?

李达康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新计划。

……

这时,李达康走到猪圈前,诧异的问道:“这猪得有两百多斤了吧?这才半年左右,怎么长得这么快?你们不会是给猪吃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李书记,您别误会,我们可不敢胡来,这猪之所以长得这么快,是因为吃了从郑家村那个豆制品厂运来的豆渣”。

养殖场的负责人急忙解释道。

“吃豆渣能长肉?”,李达康还是头一次听说。

虽然李达康前世是农村出来的,但他们村里并没有人做豆腐,所以他并不知道豆渣是上好的饲料。

“是的李书记,这豆渣可是个好东西……”。

接着,养殖场的负责人就给李达康介绍了一下豆渣的妙用。

李达康这才恍然大悟。

看到经过豆渣喂养的牲口长势喜人,要不了几个月就能出栏了,李达康心情大好。

……

随后,李达康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与石溪村的村干部和部分养殖户代表深入交流。

会上,养殖户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养殖过程中的经验、遇到的困难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李达康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并承诺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扶持,解决养殖户的实际困难,比如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贷款成本等。

“乡亲们,养殖业的发展是咱们官田乡脱贫致富的关键一环”。

李达康目光坚定,语气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我们要把养殖业打造成我们的特色产业,不仅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还要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实现绿色发展”。

“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我会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大家的养殖技能和环保意识,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李达康的这番话,不仅为养殖户指明了方向,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座谈会的气氛热烈而积极,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

座谈会结束后,李达康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决定走访几户养殖户家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养殖情况。

每到一处,他都耐心询问,认真倾听,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把养殖业做大做强。

夜幕降临,李达康才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工作,返回乡政府。

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李达康的心中却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他知道,每一次深入基层,每一次与群众的亲密接触,都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激励和鞭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