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直击人性 > 第362章 农村就是是非之地

直击人性 第362章 农村就是是非之地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8-19 06:27:11

村口的大槐树总在傍晚摇起细碎的风,风里裹着的不只是麦秸秆的气息,还有东家长西家短的唾沫星子。谁家的媳妇晚归半小时,第二天就会传出"在镇上跟男人勾肩搭背"的闲话;谁家的孩子考试没及格,立刻有人说"根里就不是读书的料,跟他爹一样窝囊"。这些话像地里的杂草,不用施肥也能疯长,缠得人心头发紧。

最显眼的是村头的晒谷场,那里的水泥地被太阳晒得发烫,也晒着**裸的嫌贫爱富。有户人家买了辆二手轿车,车刚停稳就有一群人围上去夸"有出息",递烟的手差点伸进车窗;另有户人家的老牛下了崽,男人牵着牛往家走,路过的人要么低头装没看见,要么撇嘴说"养这玩意儿能发财?"同样是添丁进口,轿车旁的笑声比牛栏边的吆喝声脆亮得多。

盖房子的事最能搅起村里的浑水。有钱人家起三层小楼,打地基时村委干部带着施工队上门指导,说"这位置风水好,得往高了盖";没钱人家想翻新漏雨的土坯房,刚把墙拆了一半就有人来说"占了公共地界",其实是嫉妒他家宅基地挨着路边。

更阴的是暗地里使坏,有人趁夜往新砌的墙根泼脏水,说"让他地基不稳";有人偷换工匠的卷尺,让窗户尺寸差了两寸,笑着说"这手艺还敢出来混"。同样是盖房,有人一路绿灯,有人步步碰壁,钢筋水泥里掺着的,全是看不见的偏心眼。

红白喜事的酒席上,这种分别更像扎眼的刺。条件好的人家摆酒,村委干部亲自帮忙写礼单,坐主桌的都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席间讨论的是承包水库的生意;条件差的人家办事,借了三户的桌椅才凑够场面,来的多是些沾亲带故的穷亲戚,喝的散装白酒辣得嗓子疼,话题永远绕着"今年的化肥又涨价了"。

收礼时更明显,给富人的红包要当众拆开喊数,给穷人的红包则被塞进裤兜,生怕别人看见里面的十块二十块。

田埂上的纠纷从来不是简单的你输我赢。有人的地挨着水渠,就故意把闸门关小,让下游的田旱得裂开口子,被发现了就说"水管自己坏的";有人看见别家的菜长得好,夜里偷偷把菜苗连根拔起,再撒上一把除草剂,第二天还假意去慰问"咋种的菜都枯了?"这些阴损的招数不用教,就像地里的虫子天生会啃庄稼,总有人擅长在暗处使绊子。

村里的低保名单像块烫手的山芋。该领的人家未必能领到,村干部的远房亲戚明明盖了二层小楼,却年年拿着低保补助;真正住着土坯房的老人,跑了三趟村委会,得到的答复都是"名额满了"。

有次镇上派人来核查,村干部提前给关系户通风报信,让他们把新买的彩电藏进地窖,再穿上打补丁的衣服坐在门槛上晒太阳,核查的人走后,地窖里的彩电又被搬出来,屏幕亮得晃眼。

孩子们在学堂门口也学得快。穿名牌球鞋的孩子总能当小组长,哪怕作业写得一塌糊涂;穿布鞋的孩子哪怕考了第一,老师也会说"别骄傲,小心摔下来"。

放学路上,一群孩子追打嬉闹,被追的永远是那个爹娘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喊着"没爹教的野种",石头子砸在背上比冰雹还疼。大人们看见了要么笑要么骂"小孩子打闹别当真",没人肯拉一把那个缩在墙角哭的孩子。

谁家有难时,最能看清人心。有人得了重病,借遍全村也凑不齐手术费,平时称兄道弟的人要么锁门要么躲着走,背后还说"这病就是无底洞,填进去就打水漂"!

可要是谁家突然得了拆迁款,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会找上门,拎着几斤水果就想分杯羹,说"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富了不能忘了本"。这"本"字说得多好听,其实就是看你兜里有没有钱。

拉帮结派的事更是家常便饭。村里分宅基地,同姓氏的几户凑在一起商量,把靠路边的好地都划给自己人,剩下的边角料留给外姓;选举村主任时更热闹,有家族势力的人家挨家挨户打招呼,说"不选我们家的人,以后别想走村里的路",吓得独居老人哆哆嗦嗦在选票上画圈。这些小团体像结在树上的毒瘤,看着不起眼,却能慢慢蛀空整棵树。

造谣生事的本事更是刻在某些人的骨子里。有个寡妇辛苦供女儿上大学,就有人说"她男人是被她克死的,现在肯定靠别的男人养着";有个退伍军人回村种地,总被人背后指指点点"在部队肯定犯了错才被开除"。这些话没根没据,却传得比广播还快,说的人唾沫横飞,听的人津津有味,没人在乎当事人夜里是不是蒙着被子哭。

村头的小卖部是是非的集散地。有人买袋盐也要赊账,老板娘就站在柜台后大声嚷嚷"这年头还有人吃不起盐";有人买高档烟酒,老板娘立刻笑脸相迎,把包装擦了又擦,还特意送个塑料袋"您这身份得用最好的袋子"。柜台前的玻璃罐里装着水果糖,给富人的孩子抓一把,给穷人家的孩子就假装没看见,糖纸在罐子里闪着光,像一串串势利的眼睛。

农忙时的互助更见人心。家境好的人家请人割麦子,每天管三顿饭还发工钱,来帮忙的人能排到地头;家境差的人家要收玉米,求了半天只来两个老人,年轻人都说"他家的地太偏,收割机开不进去",其实是嫌给的工钱少。同样是金黄的庄稼,收割时的热闹程度,早被口袋里的钱分了三六九等。

但村口的风也不全是凉的。有户穷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凑不齐学费,平时沉默寡言的老木匠悄悄送来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他打了半辈子家具攒下的钱,钱上还带着刨花的香味。

有个傻子总被孩子们欺负,摆摊卖菜的女人每次都会多给傻子一把青菜,说"吃了有力气,别总让人欺负"。这些事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平时看不见,开春了总能冒出点绿芽。

其实村里的日子就像那口老井,水面上漂着的是油花和草屑,底下藏着的是清冽的水。嫌贫爱富的人不少,但肯帮衬邻里的也大有人在;拉帮结派的事常有,但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的也不算少。只是那些不好的事总像炸雷,响得人耳朵疼,而那些好的事却像春雨,悄悄落在地里,不声不响就润了田。

喜欢直击人性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直击人性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