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直击人性 > 第329章 恶人只敢欺负弱者

直击人性 第329章 恶人只敢欺负弱者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31 10:39:34

在社会的阴暗角落,总有一些人遵循着特殊的生存法则。他们不敢直面强者的锋芒,却将欺凌的矛头指向那些无力反抗的弱者;当恶行被揭露时,又会瞬间切换角色,以无辜受害者的姿态博取同情。这种\"恶人只敢欺负弱者,事后倒打一耙\"的现象,看似荒诞,实则有着深刻的心理机制与社会根源。

在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会选择老弱病残的猎物,这是基于生存本能的最优选择。那些心怀恶意的人同样深谙此道,将欺软怕硬作为自己的生存策略。

当他们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象时,内心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和不安,这种力量对比的悬殊让他们不敢轻易挑衅。而弱者在体力、社会地位、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欺负弱者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还能迅速建立起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俯拾皆是。2023年,河南多个村庄出现扶贫款截流乱象,负责发放补贴的村干部,对前来问询的低保户恶语相向:\"就你家穷事多\",却在面对上级审计组时,将责任推给根本不知情的会计,声称\"都是他私下操作\"。

更恶劣的是,当有村民试图拍摄证据时,他竟煽动家族成员围堵拍摄者,事后反报警称\"被黑恶势力威胁\"。

同样在广西山区,村小组长将集体林地承包款据为己有,面对村民质疑,他不仅在村道上泼洒粪便制造混乱,还在乡镇信访办哭诉\"村民联合起来想逼死我\"。

在社区生活中,类似场景不断上演。老旧小区的物业经理,长期克扣公共维修基金用于私人投资,面对业主联名投诉,他不仅在业主群里发布断章取义的聊天记录,诬陷业委会主任\"索要回扣\",还安排保安在小区内散布\"投诉者是为了炒房故意闹事\"的谣言。

更有甚者,当几位老年业主到物业办公室理论时,竟突然躺倒在地,声称\"被业主推搡受伤\",报警后反让几位老人在派出所接受调查。

在西南山区的劳务合作社,掌握资源分配权的负责人,不仅克扣留守妇女的采茶工资,还利用职务之便,以\"质量不达标\"为由,将妇女们辛苦采摘的茶叶低价转卖给自己的亲戚。

面对质疑,不仅反咬一口称\"她们干活不认真\",还煽动其他村民孤立提出异议的妇女,在村里散布\"这些女人爱闹事\"的谣言。

更有甚者,在妇女们集体维权时,竟带着几个壮汉到带头人家中,威胁道:\"再闹就让你们在村里待不下去\",事后却向乡镇领导哭诉\"自己被刁民围攻\"。

大学校园同样难以幸免。双一流高校爆出惊人丑闻:学生会主席利用职务之便,将校级奖学金名单替换成自己的亲信,当被学生在校长信箱实名举报后,他不仅伪造聊天记录反诬举报人\"恶意诽谤\",还通过家长关系向学院施压。最终举报人因\"破坏校园和谐\"被取消保研资格,而他在毕业典礼上仍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在另一所艺术院校,知名教授长期强迫研究生充当\"免费劳动力\",要求学生通宵修改自己承接的商业设计项目。当有学生因过度劳累住院后,却在学术会议上公开指责:“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太差,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

在高校实验室里,这种权力霸凌更显隐蔽。生物实验室的博士学长,长期将本科生的实验数据据为己有,用于自己的论文发表。当有学生向导师反映时,不仅在组会上展示篡改后的实验日志,反诬学生\"操作失误导致数据无效\",还联合其他高年级学生孤立举报者,在实验室张贴\"学术不端警示名单\",将受害者名字赫然列于首位。

选秀舞台也成为这类现象的重灾区。一档偶像选秀节目中,人气选手凭借背后资本支持,在排练室多次故意绊倒同组素人练习生。当监控视频曝光后,其团队立刻发布剪辑过的片段,声称是练习生\"故意碰瓷炒作\",并买通营销号带节奏攻击受害者\"心机重、想蹭热度\"。

职场领域更是重灾区。部门主管,长期对新入职的女员工进行言语性骚扰,当受害者向hR部门举报时,不仅提供伪造的聊天记录证明\"双方是正常交流\",还指使下属散布\"举报者为了升职故意诬陷\"的谣言。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公司例会上播放经过剪辑的监控录像,将自己的不当行为歪曲成\"工作指导\",最终迫使受害者离职,自己却因\"业务能力突出\"获得晋升!

在湘南村落,担任村民小组长的族人,以修路为由强行征收同村贫困户的宅基地。当对方拒绝签字时,不仅断了其家的水电,还在村民大会上污蔑其\"阻碍乡村建设\",甚至组织家族成员在其家门口聚众闹事。

更过分的是,在对方去乡镇上访后,竟在村里放话:\"谁帮他家说话,就是跟我们过不去\",而面对上级调查,又装出一副委屈模样,声称\"都是为了村里发展,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当恶行被发现后,恶人并不会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反而会采取倒打一耙的方式,将自己伪装成受害者。在皖北村的换届选举中,落选的原村主任,为报复竞争对手,故意在村民微信群里造谣新当选的村主任\"贪污扶贫款\"。

当镇纪委介入调查证实谣言后,却在村里哭诉:\"我是为了集体利益才得罪人\",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村民集体上访。

更有甚者,还组织家族成员在村里散布谣言,说新主任\"行贿上级才当选\",自己则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声称“就算被打击报复,也要揭露真相。”

在大学校园,这样的戏码同样屡见不鲜。高校的课题组负责人,将学生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发表论文,被学生揭露后,竟在学院会议上声泪俱下地控诉学生\"忘恩负义,不懂得尊重导师的指导\"。还找到学生的家长,颠倒黑白地说学生\"不遵守学术规范\",给学生施加压力。

还有学生干部在竞选班干部时,通过拉票贿选获胜,被同学举报后,反而在班级群里指责举报人\"破坏班级和谐,嫉妒自己的能力\",试图混淆视听。更过分的是,这些学生干部还会拉拢其他同学,在班级里孤立举报人,营造出一种\"举报人有错\"的假象。

倒打一耙是恶人逃避惩罚、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在农村人情社会中,舆论的偏向性往往决定事件走向。鄂西山区曾发生一起宅基地纠纷,占了邻居半米地基的一方,在对簿公堂时突然在法庭上晕倒,事后逢人便说“被邻居气出了心脏病”,成功将过错归咎于对方。

当恶人欺软怕硬、倒打一耙时,受害者往往陷入深深的困境,因担心家丑外扬选择隐忍,结果遭到更频繁的欺凌。当她鼓起勇气向村委会求助时,却被村干部以\"都是一个村的,别伤了和气\"为由劝回。这种和稀泥的处理方式,导致村里类似事件频发。

更令人痛心的是,其丈夫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支持她,反而指责她\"惹是生非\",让她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