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 第154章 阳光机制的博弈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林昭办公桌上投下细密的金网时,他正盯着市监王科长刚送来的初步调查报告。

纸页边角被他捏出细微的褶皱,\"可疑捐赠\"四个字在眼底灼出火星——和系统推演的78%概率完全吻合。

\"林科员,赵主任让您把材料送过去。\"沈清欢端着保温杯站在门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壁,目光扫过他案头摊开的报告,\"需要我帮您整理草案吗?\"

林昭将散页的《企业赞助阳光机制建议草案》拢成齐整的一叠,指腹擦过父亲笔记本的封皮:\"不用,我自己送。\"他能听见心跳声盖过走廊里的脚步声——这叠纸不是普通文件,是他在系统推演了12版后,终于找到的破局切口。

赵主任办公室的檀木香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

副主任正低头批改文件,银边眼镜滑到鼻尖,听见动静抬眼时,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坐。\"他指节叩了叩林昭放在茶几上的草案,\"宏达的账本里能扒出半打蛀虫,你倒好,要给他们做制度补丁?\"

林昭身体前倾,指尖点在草案第二页:\"昨晚系统推演了三个方向。

查个人,最多抓几个替罪羊,三个月后换个名头,同样的戏码还会唱。\"他想起昨夜父亲笔记本里那张老照片,照片背面褪色的字迹是\"治事不如治制\",\"但如果把赞助流程晒在阳光下——第三方监管卡资金流向,公众评议卡项目合理性,透明公示卡操作空间......\"

赵主任的钢笔尖悬在半空,忽然笑了:\"你这小同志,倒会借势。\"他抽出钢笔在草案上画了道粗线,\"我给你加个注:建议同步纳入人大监督。\"

政企座谈会的会议室空调开得很足。

陆明鸢穿着藕荷色西装裙,正用珍珠耳坠掩着嘴角的笑——林昭进门时,她故意把会议议程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发梢扫过他手背:\"林科员,我倒要看看你今天怎么把算盘珠子拨得叮当响。\"

主席台上的区领导宣布议题后,林昭站起来时,后腰的西装线微微绷紧。

他能感觉到陆明鸢的目光像根细针,扎在他肩颈——这是她惯常的观察姿势,上次在拆迁协调会上,她也是这样盯着他拆穿开发商的阴阳合同。

\"关于企业赞助规范化,我有三个建议。\"他展开投影仪遥控器,屏幕上跳出系统生成的流程图,\"第一,引入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全程监管资金流向;第二,建立公众评议平台,项目立项前开放市民投票;第三......\"

\"等等。\"前排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女士举起手,胸牌上\"市人大代表\"几个字在灯光下发亮,\"第三方机构的资质谁来审核?

公众评议的权重怎么界定?\"

林昭早料到会有此问。

系统昨天深夜推送的\"政策推演2.0\"里,专门标注了这位周代表的履历——她是法学教授,最在意程序正义。\"审核权归区人大常委会。\"他声音沉了些,\"评议权重由项目类型决定,比如民生类项目市民票占比不低于40%。\"

陆明鸢在桌下用鞋尖轻轻碰了碰他的皮鞋。

这是他们的暗号——上回在开发区谈判时,她用同样的动作提醒他对方要耍花招。

此刻这碰击却带着暖意,像在说\"你赢了\"。

散会时周代表特意过来,把名片塞进林昭手里:\"小同志,这个草案我要带到下周常委会。\"她转身时,陆明鸢已经抱着文件站在他身后,发间的茉莉香混着会议室的咖啡味:\"走,送你回办公室。\"

下午三点,林昭的手机在抽屉里震动。

他扫了眼来电显示——私人号码,归属地是宏达建设总部所在的开发区。

按下接听键的瞬间,他听见抽噎声:\"林、林科员......我是李会计。\"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急促得像漏风的风箱:\"他们说要......要我把账本里的名单全吞下去......\"李会计的声音突然变尖,\"我有U盘,存着近三年的转账记录!

但你们得......得保证我女儿能去省城读书......\"

林昭把手机贴在耳边,另一只手在便签本上快速记录:\"李姐,你现在去天楚律所找张律师。\"他想起苏绾昨天说张律师刚办了起证人保护案,\"所有要求都跟他谈,我让沈清欢半小时内把律所地址发到你手机。

记住,别坐公交,打出租车,车牌记下来。\"

挂电话时,系统光屏突然弹出:\"检测到关键人物(李会计)心率从127降至98,微表情分析显示信任值63%→79%。\"林昭把便签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指节抵着太阳穴——这63%到79%的跨越,是他今早特意让沈清欢给李会计女儿的学校打了通\"学区调整咨询\"电话。

暮色漫进窗户时,林昭正对着父亲的笔记本发呆。

封皮上的茶渍在余光里像片老树皮,他翻到夹着老照片的那页,照片里年轻的林父正指着公示栏上的\"公开透明\",背后是挤得密匝匝的拆迁户。

手机在桌面震动,赵主任的短信跳出:\"草案通过区办初审,下周常委会重点讨论。\"

林昭把手机倒扣在桌上,走到窗前。

云州的夜空浮着半枚月亮,像块没擦干净的玻璃。

他能听见楼下街道的喧嚣,卖烤串的小贩在喊\"两元一串\",放学的孩子追着气球跑——这些声音曾经让他觉得烦躁,现在却像根温柔的线,串起他这些天熬的夜、写的字、掉的头发。

系统光屏在视网膜上亮起,他输入\"企业赞助制度改革推进路径\",绿色进度条开始缓缓爬升。

父亲的笔记本在办公桌上摊开,照片里的\"公开透明\"四个字被月光镀了层银边。

林昭摸了摸后颈的薄汗,忽然笑了——这一局,他终于不是在补漏,而是在造网。

晚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草案哗哗响。

最后一页的\"附则\"部分,他用红笔写了行小字:\"制度不是枷锁,是让善意有处安放的容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