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745章 战鼓擂惊校场尘,十万人列阵如鳞

卷首语

《大吴会典?兵志》卷二十四《团营操练篇》载:“成武朝,团营整训逾三月,谢渊奏请‘实战列阵操练’,欲以十万人之师显京师防务实力,帝准之。校场毗邻南宫,为宗室居所,操练声震宫阙,地砖皆颤,时人谓之‘校场惊雷’。” 然操练前夕,阻力暗生:吏部尚书李嵩受英国公授意,暗中命勋贵安插的营将 “故意错列阵形”,欲使操练出丑;户部尚书刘焕借 “炮药需核验” 拖延火器供应,实则为定国公传递 “延误操练” 的信号;更有流言传 “谢渊借列阵炫耀兵权,震慑宗室”。

谢渊察其谋,先命玄夜卫监控勋贵动向,再亲赴工部督催炮药,终如期操练,亲擂战鼓统御十万人阵,脚步声震得南宫地砖裂出旧痕 —— 此案暗合明代 “于谦督京营列阵,震慑朝野” 的历史实态,更揭封建朝堂 “勋贵借细故构陷,部门因私掣肘” 的沉疴,彰显直臣 “以实绩破流言,以铁血护军威” 的魄力。

战鼓擂惊校场尘,十万人列阵如鳞。

足音震裂南宫瓦,铁律冲开贵戚津。

暗阻偏逢刚骨立,流言难掩赤心真。

直臣此日扬军威,不负江山不负民。

团营校场的青石板上,颗颗晨露凝在石缝间,晨光刚透东方的雾霭,便映出细碎的银辉,踩上去能听见 “咯吱” 的轻响 —— 那是露水浸透枯草茎秆的声音。风裹着晨雾的凉意掠过阵前,卷着去年秋冬留下的焦黄枯草,贴过士卒的靴底,又滚到阵前的拒马桩下,桩上还留着上月操练时的刀痕,与雾气相缠,竟让这偌大的校场添了几分肃杀。

谢渊立在高台边缘,绯红官袍的下摆垂在青石板上,沾了些许露水的湿痕,外罩的墨色鳞甲却泛着冷硬的光 —— 这甲是岳峰生前镇守宣府卫时的随身甲,肩甲处那道三寸长的凹痕格外扎眼,是瓦剌射雕手的铁箭所致。他昨夜特意去岳谦府中借来,指尖此刻正轻轻拂过凹痕,能触到甲片里嵌着的细小红锈,那是当年岳峰中箭后,血渗进甲缝留下的痕迹;甲内侧的衬布上,还绣着极小的 “岳” 字,是岳夫人当年用绛色丝线绣的,历经战事磨损,字迹却仍清晰,像在无声诉说着忠勇。“岳将军,今日校场暗流涌动,借您的甲胄镇一镇,莫让宵小坏了操练大事。” 他在心里默念,指尖攥了攥 —— 这甲不仅是遗物,更是忠魂的化身,是他对抗勋贵阴私的底气。

高台正中,丈二高的牛皮战鼓稳稳立着,鼓身是元兴帝北征鞑靼时的随军旧物,楠木材质经百年风雨仍坚致,木纹里沁着淡淡的桐油香。鼓身左侧那道深半寸的刀痕,是当年蒙古骑兵夜袭时劈砍所致,刀痕边缘还留着暗红的印记,老卒们说那是亲兵护鼓时溅上的血,洗了数十次仍未褪尽,如今成了鼓身最显眼的 “军功章”。鼓皮是河西牦牛的老皮,经十余年桐油浸泡,泛着暗褐的光泽,表面布满细密的裂纹,像老人手背的纹路 —— 那是历代鼓手擂鼓震出来的,每一道裂纹里,都藏着大吴军队的征战记忆。

鼓架旁立着两柄鼓槌,桃木柄是工部十年前特意选的老料,纹理紧实如虬龙,握在手里能觉出沉坠的分量,指腹抵着木纹,能触到前人常年握持留下的温润包浆;鼓槌顶端的铜头是宣德炉同款铜铸的,边缘被磨得发亮,映着晨光能看见 “元兴十七年造” 的阴刻小字 —— 那是元兴帝北征凯旋后,特意命工部为这面战鼓打造的。谢渊走上前,双手握住鼓槌,掌心瞬间被桃木的沉坠感裹住,指节微微泛白 —— 这重量,是军威,是江山,更是十万士卒的期盼。他抬眼扫过校场,十万士卒列阵如林,甲胄的寒光在雾里若隐若现,神机营的佛郎机炮炮口朝东,五军营的长枪斜指地面,三千营的战马喷着响鼻,没人说话,却都能觉出空气里的紧绷 —— 昨日秦飞送来的密报还在袖中发烫,定国公要让周瑞拖延炮药,李嵩要唆使王庆乱阵,这些阴私像雾一样缠在校场里,等着找机会搅局。

风又起了,卷着鼓皮的纹路轻轻颤动,谢渊深吸一口气,鼓槌在掌心转了半圈 —— 他知道,今日这鼓,擂的不仅是操练的信号,更是破流言、镇宵小的战鼓。岳峰的甲胄在身,元兴帝的战鼓在侧,十万士卒在阵前,纵有再多暗流,也拦不住大吴团营的锋芒。

“杨侍郎,各营的阵形图都核对好了?” 谢渊指尖划过案上的《团营列阵图》,图上用朱笔标注着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的位置,每营的前后左右间距都精确到 “三步”,这是他按边军实战经验修订的第三版。杨武躬身道:“大人,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已与各营将领核对三遍,阵形图无误。只是…… 方才工部侍郎周瑞派人来报,说‘新造的佛郎机炮需再核验炮药,恐要延误一个时辰才能送到’。”

谢渊的指节在阵形图上攥得发白 —— 他早料到刘焕会借炮药做文章。昨日秦飞送来密报,定国公私下会晤刘焕,许以 “漕运屯田百亩”,换其让周瑞拖延炮药供应,意图让操练因 “火器不足” 而草草收场,好坐实 “谢渊整训无能” 的流言。“备马,去工部。” 谢渊放下鼓槌,鳞甲摩擦声在晨雾中格外清晰,“你留在此地,让岳将军率亲兵守住校场入口,不许任何无关人等入内,尤其注意勋贵府的家丁 —— 若有异动,即刻拿下。”

杨武应声时,谢渊已翻身上马,玄夜卫校尉紧随其后,校尉腰间的玄铁令牌闪着冷光 —— 那是 “直奏御前” 的信物,他特意带上,便是要让周瑞知道,今日操练,绝不容延误。马蹄踏过沾露的青石板,朝工部方向去,路面的水痕映着马蹄的影子,像一道不断延伸的决心。

工部衙署的铸炮坊外,浓烟滚滚,几名工匠正围着佛郎机炮忙碌,周瑞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本《炮药核验册》,指尖却在册页上无意识地搓着 —— 显然是在故意拖延。见谢渊闯入,周瑞故作惊讶地放下册子:“谢大人怎会在此?今日不是团营列阵操练的日子吗?怎的有空来工部?”

谢渊走到炮前,伸手摸了摸炮口,炮身还带着铸造成型的余温,炮药已装在油纸袋中,整齐堆在一旁。“周侍郎,” 谢渊拿起一袋炮药,指尖捏了捏,“这炮药颗粒均匀,火药配比与《工部军器则例》完全相符,何来‘需再核验’之说?” 周瑞脸色微变,强辩道:“大人有所不知,上月有门炮因炮药受潮炸膛,下官是怕再出意外,才需多核验一遍,也是为了士卒安全。”

谢渊冷笑,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奏疏 —— 那是宣府卫副总兵李默昨日快马送来的 “炮药使用报备”,上面盖着宣府卫的朱红大印,清晰写着 “工部上月所送炮药,经实战检验,无一处受潮,威力达标”。“周侍郎,” 谢渊将奏疏推到他面前,指尖点在 “无一处受潮” 四字上,“宣府卫用着好好的炮药,到了你这里,就需‘再核验’?你若今日误了操练时辰,我便奏请陛下,查工部‘炮药核验’的账目,看看是真为安全,还是有人给你递了话。”

周瑞的手指猛地攥紧核验册,册页被扯得发皱 —— 他知道谢渊说到做到,玄夜卫最善查账,若真查起,他受刘焕指使拖延炮药的事,定会败露。“罢了罢了,” 周瑞终是妥协,对工匠喊道,“即刻将炮药装车,派二十名工匠随队前往校场,若有任何问题,当场解决!”

谢渊看着他慌乱的样子,心中却无半分得意,只觉得沉重 —— 连工部都被勋贵裹挟,可见改革之路有多难。他转身离去时,特意瞥了眼铸炮坊的墙角,那里藏着一名玄夜卫密探,正用暗号记录着周瑞的举动,这细节让他更坚定了要彻底清除勋贵影响的决心。

校场的晨雾已散,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泛着刺眼的光。十万人按营列阵,神机营的佛郎机炮整齐排列,炮口朝东,反射着寒光;五军营的步兵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队列如刀切般整齐;三千营的骑兵跨在战马上,战马喷着响鼻,蹄子不安地踏着地面,人人眼中都带着几分激昂 —— 这是他们整训三月来第一次大规模列阵,都盼着能拿出真本事。

谢渊走上高台,接过杨武递来的鼓槌,桃木的质感带着温热,铜头在阳光下闪着光。他刚要抬手擂鼓,秦飞匆匆赶来,玄色劲装沾着尘土,显然是跑着来的。“大人,玄夜卫密探查到,英国公府派了五名家丁,乔装成小贩,在南宫墙外徘徊,似要借操练声‘惊扰宗室’为由,让鲁王弹劾您;李嵩还暗中给神机营游击王庆递了纸条,让他在列阵时‘故意错走三步’,打乱阵形。”

谢渊的鼓槌停在半空,目光扫过神机营方向 —— 王庆是李嵩举荐的将领,上月考核时便因 “阵形不熟” 被训斥,今日竟敢受李嵩指使破坏操练。“秦飞,你带十名校尉,拿下那五名家丁,押去校场边缘看管,别让他们靠近南宫;杨武,你去神机营,传我命令,列阵时由岳将军亲自督阵,王庆若敢错步,按《操典》‘扰乱阵形’论处,当场革职,贬为火头军。” 二人齐声应道,转身而去。

谢渊深吸一口气,握住鼓槌 —— 他知道,今日的鼓,不仅是操练的信号,更是对抗勋贵的战鼓。他想起宣府卫战死的士卒,想起永熙帝 “为官当守疆土” 的嘱托,想起十万士卒期待的眼神,鼓槌终于落下,“咚 ——” 一声巨响,震得高台微微发麻,也震得校场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战鼓声持续响起,第一通鼓 “聚阵”,鼓点沉稳,如大地脉动。神机营的士卒听到鼓点,齐齐迈步,每一步都踏在 “三步一停” 的节奏上,炮架的轮子碾过青石板,发出 “咕噜” 的声响,却丝毫不乱。谢渊立于高台,目光如炬,盯着神机营的阵形 —— 王庆站在队首,脸色发白,却不敢有半分错步,岳谦骑马在阵旁督战,手中的马鞭直指地面,若有士卒偏离位置,便会立刻纠正。

“咚 —— 咚 ——” 第二通鼓 “变阵”,鼓点加快,如急雨打叶。五军营的步兵开始变换阵形,从 “一字长蛇阵” 转为 “鸳鸯阵”,盾牌手在前,长枪兵在侧,刀兵在后,脚步整齐划一,甲片碰撞声与脚步声交织,形成一股雄浑的声浪。谢渊的手臂微微发酸,却不敢停下 —— 他知道,南宫的鲁王定在听着,勋贵的眼线也在看着,这阵形不能有半分差错。

忽然,南宫方向传来 “哗啦” 一声轻响 —— 玄夜卫校尉匆匆来报:“大人,南宫墙根的青石板,因脚步声震动,裂出了一道旧痕,鲁王的内侍来问,是否要暂停操练。” 谢渊的鼓点顿了顿,随即更响:“告诉内侍,操练是为京师防务,些许震动,不足为惧。鲁王若有疑虑,可亲自到校场观看,看看我大吴的士卒,是如何保家卫国的。” 校尉应声而去,谢渊的目光扫过南宫方向,他知道,这震动不是坏事 —— 让宗室亲眼看到团营的战力,比说再多话都有用。

第三通鼓 “协同”,鼓点急促,如惊雷滚地。三千营的骑兵开始冲锋,战马的蹄子踏在青石板上,“咚咚” 声与战鼓声、甲片声交织,形成一股震天动地的声浪。谢渊的额头渗出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鼓面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看着骑兵从神机营两侧穿过,与五军营形成 “犄角之势”,没有一人偏离路线,没有一马踏错步伐,心中涌起一股灼热的骄傲 —— 这是他三个月来的心血,是十万士卒的努力,是大吴京师的希望。

“大人,王庆按捺不住了!” 杨武匆匆跑来,声音带着急促,“他在神机营列阵时,偷偷给身边的亲兵使眼色,似要故意推倒炮架!岳将军已将他拿下,正按《操典》处置!” 谢渊的鼓点未停,只道:“按军法来,当众杖责二十,革去游击之职,贬为火头军 —— 让所有士卒都看看,破坏操练、违抗军法的下场!” 杨武应声而去,很快,校场边缘传来王庆的惨叫声,却被更响亮的战鼓声与脚步声盖过 —— 士卒们的目光更坚定了,手中的兵器握得更紧了。

此时,鲁王的内侍再次来报:“大人,鲁王已到校场边缘,说要观看操练,还带了几名宗室子弟。” 谢渊的鼓点缓了缓,对校尉道:“引鲁王到高台西侧观看,给他设座,备好茶水 —— 让他好好看看,我大吴的团营,不是勋贵口中‘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校尉应声而去,谢渊抬头望向校场边缘,鲁王的身影在阳光下格外清晰,他知道,宗室的态度,将是这场操练能否挫败勋贵流言的关键。

午时三刻,操练进入**,战鼓声转为 “冲锋” 鼓点,激昂如雷。神机营的佛郎机炮同时开火,“轰 —— 轰 ——” 炮弹落在校场远处的靶场,激起一团团黄土,靶心的木牌被打得粉碎;五军营的步兵发起冲锋,长枪如林,口号声震得地面微微颤动;三千营的骑兵则绕场一周,马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形成一道流动的铠甲屏障。

谢渊的手臂已酸得发麻,却仍死死握住鼓槌 —— 他想起三个月前,团营还是 “老弱充塞、空额冒饷” 的模样,勋贵私调部曲,士卒无粮可吃,操练只是装样子;如今,十万士卒列阵如铁,战力初显,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他看向鲁王,鲁王正站在高台西侧,眼中满是惊讶,身边的宗室子弟也在低声赞叹,显然被这阵仗震撼了。

秦飞此时赶来,递上一份密报:“大人,英国公得知家丁被擒、王庆被处置,气得在府中摔了茶杯;李嵩则派人去吏部,想找借口‘弹劾您擅用军法’,却被吏部侍郎张文拦下 —— 张文说‘操练正酣,此时弹劾,恐引陛下不满’。” 谢渊接过密报,嘴角微微上扬 —— 勋贵的阴谋再次落空,宗室的态度也已转变,今日的操练,已成功了大半。

战鼓声渐缓,转为 “收阵” 鼓点,沉稳如归。十万人开始有序收阵,神机营的士卒擦拭炮身,五军营的士卒整理长枪,三千营的骑兵牵马饮水,没有一人慌乱,没有一处混乱。谢渊放下鼓槌,手臂微微颤抖,却觉得心中格外畅快 —— 这鼓,擂出了团营的威风,也擂破了勋贵的流言。

“大人,鲁王要见您。” 校尉来报。谢渊走下高台,迎向鲁王。鲁王快步走上前,握着他的手,语气带着激动:“谢大人,本王今日才知,团营竟有如此战力!以前听勋贵说‘团营不堪一击’,都是谎言!有这样的军队,何惧瓦剌来犯?” 谢渊躬身道:“殿下过誉了,这都是士卒们努力操练的结果,也是陛下支持的缘故。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鲁王摇摇头,指着校场:“大人不必谦虚。本王刚才看到,士卒们步伐整齐,战力强劲,这不是‘分内之事’,是大人的心血!日后若有勋贵再诋毁大人,本王定第一个站出来反驳!” 谢渊心中一暖,宗室的支持,是对抗勋贵的重要力量。他邀请鲁王观看神机营的炮术表演,鲁王欣然应允,看着炮弹一次次命中靶心,眼中的赞叹更甚了。

操练正式结束,十万人列阵校场中央,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吴万岁!” 声浪震得校场的青石板都在颤动,南宫的地砖旧痕更明显了。谢渊走上高台,对士卒们道:“今日操练,你们展现了大吴团营的威风!但这只是开始,瓦剌仍在边境虎视眈眈,我们还要继续操练,练出更强的战力,守住京师,守住大吴的江山!” 士卒们齐声应道:“遵大人令!” 声音洪亮,响彻云霄。

杨武此时递来一份操练记录:“大人,今日操练无一人缺席,无一处重大失误,炮术命中率达八成,阵形变换速度比上月快了四成,鲁王和宗室子弟都已签字确认,可呈给陛下看。” 谢渊接过记录,仔细翻看,上面详细记录着各营的表现,还有鲁王的亲笔批注:“团营战力初显,谢大人整训有功。” 他满意点头:“好!明日早朝,我便将这份记录呈给陛下,让陛下知道,团营的改革,没有白费。”

秦飞走来道:“大人,玄夜卫密探查到,刘焕得知操练成功,气得称病不上朝;定国公则派人去诏狱署,想找徐靖商议后续对策,却被徐靖以‘诏狱署需遵帝令’为由拒绝 —— 看来,勋贵们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谢渊冷笑:“他们只是暂时蛰伏,日后还会找机会阻挠。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还要继续加强操练,巩固战力,让他们无机可乘。”

谢渊送别鲁王,返回高台整理操练事宜。岳谦正在检查兵器库,他拿着一本《兵器登记簿》,逐一核对佛郎机炮、长枪、马刀的数量,确保没有遗失。“大人,所有兵器都已入库,炮药也清点完毕,没有问题。” 岳谦道,“今日操练,士卒们士气高涨,很多人都主动要求加练,说要早日练出战力,好去边地支援。”

谢渊点点头,走到校场中央,弯腰抓起一把青石板上的尘土,土粒从指缝间滑落,带着淡淡的硝烟味 —— 这是操练留下的痕迹,是改革的痕迹。他想起三个月前,第一次来校场时,这里的青石板上满是杂草,士卒们无精打采;如今,杂草没了,士卒们精神抖擞,这一切都让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李忠端来一碗热粥,粥里放了些青菜和肉丁,是营中炊事兵特意做的。“大人,您擂了三个时辰的鼓,肯定累了,快吃点东西歇息吧。” 谢渊接过粥碗,温热的粥水滑入腹中,驱散了一天的疲惫。他看着李忠,问道:“士卒们的伙食都安排好了吗?今日操练辛苦,要让他们吃好。” 李忠笑道:“大人放心,户部送来了足够的肉和米,炊事兵正在准备,保证让士卒们吃饱吃好。”

申时三刻,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场上,把十万士卒的影子拉得很长。谢渊站在高台上,望着士卒们有序返回营寨,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今日的操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 —— 勋贵的阻挠、部门的掣肘、边地的战事,但只要有这十万士卒的支持,有鲁王等宗室的理解,有陛下的信任,他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团营成为守护京师的钢铁长城。

返回兵部衙署后,谢渊连夜整理操练记录,将各营的表现、鲁王的批注、玄夜卫的监控报告都整理成册,用锦盒装好,准备明日呈给陛下。案上的烛火跳动着,映着他专注的脸庞,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他才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咚 —— 咚 ——”,卯时到了,新的一天开始了,他知道,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还有更长的路等着他去走。

片尾

次日早朝,谢渊将操练记录呈给萧栎,萧栎翻看后,龙颜大悦,对百官道:“谢渊整训团营三月,十万人列阵操练,声震南宫,战力初显,实乃我大吴之幸!李嵩、刘焕暗中阻挠操练,罚俸半年,不得再干预团营事务!” 百官齐声应和,李嵩、刘焕脸色惨白,却不敢反驳。

此后,团营操练更勤,战力日强。不出一月,瓦剌果然犯边,谢渊率团营与边军协同作战,大败瓦剌,收复失地。捷报传回京师,百姓扶老携幼,站在路边迎接凯旋的军队,齐声高呼 “谢大人万岁”。南宫的鲁王也亲自到城门迎接,对谢渊道:“大人果然不负众望,守住了大吴的江山!”

谢渊望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清楚,今日的胜利,不是他一人之功,是十万士卒的血汗,是改革的成果,是所有支持他的人的力量。那校场的惊雷,不仅震醒了朝堂的沉疴,更震出了大吴的军威,成为史册中一段不朽的传奇。

卷尾语

校场惊雷案,以辰时谢渊督催炮药始,以申时操练凯旋终,短短六时辰,浓缩了 “改革显实绩、权斗见分晓” 的壮阔图景。谢渊未因勋贵暗阻而退缩,未因部门掣肘而停滞,以 “督炮药破供应困局、惩乱将立军法威严、显战力获宗室支持” 为策,将十万人的列阵脚步声,化作震碎流言的惊雷,既挫败了勋贵 “借细故构陷” 的阴谋,又彰显了团营整训的实效 —— 此案暗合明代 “于谦督京营列阵,震慑朝野” 的历史风骨,更验证了 “改革需以实绩为盾,以铁血为矛” 的真理。

从心理与策略维度观之,谢渊的应对展现了 “刚柔并济” 的极致:对勋贵与贪腐官员的 “刚”(惩王庆、逼周瑞),是为破除改革阻力,立军威之严;对宗室与士卒的 “柔”(邀鲁王观阵、厚待士卒),是为凝聚改革共识,固民心之基;对帝王的 “坦诚”(献记录、诉防务),是为获取最高支持,避 “功高震主” 之嫌。每一步皆精准击中矛盾核心 —— 既未因 “刚” 引发朝堂动荡,也未因 “柔” 失改革锐气,实现 “严法与民心、改革与稳定” 的平衡。

《大吴名臣传?谢渊传》载:“渊亲擂战鼓,十万人列阵校场,声震南宫地砖,勋贵暗阻皆败。帝赞曰:‘有渊在,京师无忧矣!’后瓦剌犯边,渊率团营破之,收复失地。” 此案印证了封建时代 “军制改革” 的核心逻辑:积弊非一日之寒,破弊需铁血之力;然铁血非苛政,需以 “实绩” 立信、以 “民心” 立威 —— 谢渊的十万人阵,不仅练出了战力,更练出了 “军为民守、民为军赞” 的鱼水情,这才是改革最坚实的根基。

校场的青石板,曾因勋贵的懈怠而荒芜,却因这十万士卒的脚步,重焕生机;南宫的地砖,曾因流言的阴霾而沉寂,却因这 “惊雷” 般的操练声,震散迷雾。这场因 “显战力、破流言” 而起的校场惊雷,终将以 “改革成功、京师稳固” 的结局,载入大吴史册,为后世治军者提供 “如何以实绩破构陷、如何以军威固江山” 的永恒镜鉴 —— 直臣之勇,不在无惧,而在明知前路荆棘,仍愿以一身热血,擂响护国安邦的战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