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651章 庙焚神主终须祭,再整河山待圣朝

卷首语

《大吴京城防卫志?德佑纪》载:“京师九门,以安定、德胜为要,非有兵部符验、玄夜卫勘合,不得擅开。德佑中,内奸通敌,泄防于瓦剌,门破城陷,太庙焚,百官降者十之五六,国本几倾。” 时萧桓尚在宣府卫归京途中,诏狱署提督徐靖、镇刑司副提督石崇暗引瓦剌入皇城,借 “护萧栎监国” 之名,废防务、捕忠良;吏部尚书李嵩等辈畏死惜位,默允降议;唯户部尚书刘焕、刑部尚书马昂等数十人拒降,血溅宫阶。今唯述京师沦陷半日始末,不涉前因后果,以细节显城破之烈、庙焚之痛、人心之暗,为后续谢渊复国留径。

烽火焚天逼帝京,九门破处血潮生。

太庙烟销神主冷,半朝冠带拜蛮营。

血浸皇城恨未消,忠良举刃破蛮妖。

庙焚神主终须祭,再整河山待圣朝。

皇城安定门箭楼上,玄夜卫士兵张忠紧握着弓箭,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楼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低头望去,见诏狱署提督徐靖率数十名诏狱兵,簇拥着一名身着瓦剌服饰的细作,正朝着城门走来。“徐提督,” 张忠探出身子喝问,“夜不开门,此乃兵部铁律,您带外邦人来此,可有兵部符验?” 徐靖仰头冷笑,手中举起一枚鎏金令牌 —— 那是他昨日从兵部侍郎杨武处 “借” 来的调兵符,边缘还沾着杨武的血渍:“萧栎殿下有令,瓦剌太师也先遣使‘议罢兵’,需开城门迎入。你敢抗命?”

张忠心中起疑 —— 萧栎虽为皇弟,却无监国之权,且 “议罢兵” 需经内阁、兵部合议,绝非一人可定。他刚要再问,身后忽然传来兵刃破空声,一名玄夜卫士兵倒在血泊中,脖颈处插着一支短箭 —— 是石崇派来的镇刑司旧吏。“不识抬举!” 石崇从箭楼暗处走出,手中弯刀指着张忠,“徐提督的令,你也敢拦?再不让开,这便是你的下场!” 张忠握紧弓箭,对准石崇:“内奸!你们通敌卖城,先帝在天有灵,定不饶你们!”

箭楼下的瓦剌细作忽然吹了一声哨,远处传来马蹄声 —— 瓦剌先锋骑兵已至,火把的光芒如长龙般蜿蜒而来。徐靖见状,一脚踹开张忠:“快开城门!否则瓦剌破城,先杀你满门!” 城门锁匠被诏狱兵架着上前,双手颤抖着打开城门闩。“吱呀” 一声,安定门缓缓打开,瓦剌骑兵呼啸而入,弯刀劈向手无寸铁的百姓,街道上瞬间响起惨叫声。张忠挣扎着起身,想拉弓射向徐靖,却被石崇一刀刺穿胸膛,临死前,他死死盯着入城的瓦剌兵,眼中满是不甘。

皇城之内,户部尚书刘焕正率家丁加固府门。方才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派人送来密信,言 “徐靖引瓦剌入安定门,速寻马尚书议事”。刘焕握着密信,手指因愤怒而发抖 —— 昨日他还向李嵩请调粮饷,加固德胜门防务,李嵩却以 “需徐靖协调诏狱兵护粮” 为由推诿,如今才知是内奸勾结。“老爷,” 家丁慌张来报,“街上传来消息,安定门破了,瓦剌兵正在杀人!” 刘焕咬牙道:“备马!去刑部找马尚书,就算拼了命,也要守住太庙!”

吏部尚书府内,李嵩坐在案前,手中摩挲着《大吴官制考》,耳中传来远处的厮杀声。管家匆匆进来:“老爷,徐提督派人来传信,说瓦剌已入皇城,让您即刻去奉天殿‘议监国事宜’,若不去,便按‘抗命’论处。” 李嵩心中一慌 —— 他早知徐靖与石崇通敌,却因怕丢官禄、遭报复,始终装聋作哑。“备轿,” 他起身整理官服,眼中闪过一丝侥幸,“去奉天殿,看看情况再说。若瓦剌真能掌权,保住吏部尚书之位,便…… 便暂从他们。”

德胜门城楼上,都督同知岳谦率京营士兵拼死抵抗。瓦剌兵架着云梯攻城,京营士兵将滚石、热油往下倒,瓦剌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城下的尸体堆成了小山。岳谦左臂中箭,鲜血浸透了甲胄,却仍挥舞着长刀,斩杀爬上城楼的瓦剌兵:“弟兄们!德胜门是京师最后一道防线,若破了,太庙、皇宫就完了!拼了!” 士兵们齐声高呼,有的断了右臂,便用嘴咬着刀砍敌;有的中了箭,却仍死死抱住瓦剌兵,一同坠下城楼。

城楼下,徐靖骑着马,对着岳谦喊道:“岳将军,别抵抗了!安定门已破,萧栎殿下已同意‘暂借瓦剌兵平乱’,你若投降,瓦剌太师定会封你高官!” 岳谦怒喝道:“内奸!你引蛮夷入皇城,还敢谈‘平乱’?我岳谦乃大吴将士,宁死不降!” 徐靖冷笑,对身边的瓦剌将领巴图道:“将军,岳谦不识好歹,请您下令强攻!” 巴图点头,挥手令瓦剌兵放箭,箭雨如蝗,京营士兵纷纷倒下,岳谦也中了数箭,倒在城楼之上,临死前,他仍指着皇宫方向,眼中满是悲痛。

太庙外,礼部尚书王瑾率礼部官员、太庙守卫正将先帝神主牌往内殿转移。瓦剌兵已逼近太庙,火把的光芒映得庙门通红。“大人,瓦剌兵来了!” 一名守卫慌张来报。王瑾将最后一块神主牌交给侍郎林文:“林侍郎,你带神主牌从密道走,去宣府卫找谢太保,告诉谢太保,京师沦陷,臣等誓死护庙!” 林文含泪点头:“大人,您跟我们一起走!” 王瑾摇头,拿起一把长刀:“我乃礼部尚书,守太庙是我的本分,今日便与太庙共存亡!”

瓦剌兵冲入太庙,见王瑾持刀抵抗,便放箭射去。王瑾中箭倒地,却仍挣扎着爬向供奉永熙帝神主的案几,想护住神主牌。巴图走过来,一脚踹翻案几,神主牌摔在地上,裂成两半。“烧了它!” 巴图下令,瓦剌兵将火把扔向太庙的梁柱,干燥的木材瞬间燃起大火,浓烟滚滚,遮蔽了天空。王瑾看着燃烧的太庙,一口鲜血喷出,气绝身亡。林文在密道中听到庙外的火光与惨叫,泪水夺眶而出,却只能加快脚步,带着神主牌逃往宣府卫。

奉天殿内,徐靖、石崇已将萧栎 “请” 上御座 —— 萧栎面色苍白,双手发抖,显然是被胁迫。殿外传来瓦剌兵的呵斥声,百官被押着进入殿内,有的衣衫染血,有的官帽歪斜,个个面带惊惧。徐靖走上殿阶,高声道:“萧桓被俘,瓦剌太师仁慈,许大吴‘暂立萧栎监国’,尔等百官,若愿归顺,仍可保留官职;若敢抗命,即刻斩首!” 百官面面相觑,有的低头沉思,有的眼神慌乱,殿内一片死寂。

户部尚书刘焕与刑部尚书马昂站在百官前列,听到徐靖的话,刘焕上前一步,厉声喝道:“徐靖!你引瓦剌入皇城,焚太庙、胁皇弟,乃千古罪人!我大吴百官,岂能拜蛮夷、辱先帝?” 马昂也附和:“瓦剌乃虎狼之邦,今日借‘立监国’之名占我京师,明日便会灭我大吴!尔等若降,便是大吴的叛徒,会被钉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徐靖脸色一沉,对身边的诏狱兵道:“把这两个逆臣拿下!” 诏狱兵刚要上前,吏部尚书李嵩忽然开口:“徐提督,不可!刘尚书、马尚书也是‘忧国’,只是一时糊涂。如今京师已破,若杀了他们,恐百官心寒,不利于‘稳定’。” 李嵩说着,悄悄对刘焕使了个眼色,示意他 “暂避锋芒”,心中却打着算盘 —— 若保住刘、马,日后谢渊回京,自己也好有个 “曾劝和” 的借口。

石崇却不耐烦:“李尚书别白费口舌!这两个老顽固不杀,其他人怎会投降?” 他刚要下令,瓦剌将领巴图走进殿内,手中拿着也先的令箭:“太师有令,暂不杀拒降者,押入诏狱,若三日内仍不降,再斩!” 徐靖见状,只能改口:“既然太师有令,便先将他们押下去!其他人,想降的,上前一步,登记官职;不想降的,便与他们一同入诏狱!”

殿内沉默片刻,工部尚书张毅率先上前:“我降!” 张毅昨日曾想组织工匠加固皇城,却被徐靖派人警告 “若抗命,杀工匠满门”,如今为保工匠性命,只能妥协。紧接着,礼部侍郎林文的副手、兵部郎中数人也陆续上前,有的低头掩面,有的强装镇定。李嵩看着上前的官员,犹豫片刻,也迈出脚步 —— 他终究舍不得吏部尚书的官位,更怕瓦剌真的杀了拒降者。

刘焕看着上前投降的百官,气得浑身发抖:“你们…… 你们忘了先帝的恩典?忘了大吴的百年基业?今日降瓦剌,明日便会成为蛮夷的傀儡,任人宰割!” 马昂也道:“我等食大吴俸禄,当为大吴尽忠,就算死,也不能辱没先帝!” 百官中,只有户部侍郎陈忠、刑部侍郎刘景等十余人站在刘焕、马昂身后,其余数十人皆已投降,殿内的投降官员排成了长队,与拒降者形成鲜明对比。

奉天殿外,瓦剌兵正四处劫掠,皇宫内的珍宝被搬上马车,宫女、太监被肆意打骂。一名瓦剌兵想闯入坤宁宫,却被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的亲信拦住 —— 秦飞虽在宣府卫养伤,却留了数十名玄夜卫守卫后宫。“狗贼!敢闯后宫,先过我这关!” 亲信挥舞着长刀,与瓦剌兵厮杀,最终因寡不敌众,倒在血泊中,临死前,他仍用身体挡住坤宁宫的门,不让瓦剌兵入内。

诏狱署内,刘焕、马昂被关在囚牢中。囚牢阴暗潮湿,地上只有一堆稻草,刘焕靠在墙上,望着窗外的火光,心中满是悲痛:“马尚书,我们真的要被困死在这里吗?谢太保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马昂摇头:“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谢太保,他定会率大军回京,肃清内奸,赶走瓦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活下去,等着那一天。” 两人沉默片刻,马昂忽然道:“我已让刘景把投降官员的名单藏在玄夜卫文勘房,若我们死了,谢太保回来,也能依据名单,清算这些叛徒。”

吏部尚书府内,李嵩坐在案前,看着徐靖派人送来的 “新官名录”—— 他仍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却需受瓦剌一名使者监督。管家进来:“老爷,街上的百姓都在骂您,说您是投降派,还…… 还砸了府外的石狮子。” 李嵩脸色一沉,却强装镇定:“随他们骂,等瓦剌站稳脚跟,他们自然会明白,我这是为了保住京师百姓。” 话虽如此,他却不敢看向窗外,怕看到百姓愤怒的眼神。

徐靖的府邸内,石崇正与徐靖商议:“如今百官降者过半,萧栎也被我们控制,下一步该怎么办?也先会不会真的让我们掌权?” 徐靖冷笑:“也先不过是利用我们,等他彻底控制京师,定会卸磨杀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找到内帑的藏银地点,献给也先,换取信任,同时再抓些忠良,逼他们交出玄夜卫、京营的旧部名单,巩固我们的地位。” 石崇点头:“好,我这就派人去查内帑藏银,再去诏狱提审刘焕、马昂,逼他们交出名单。”

皇城之外,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正带着几名玄夜卫士兵,潜伏在一处破庙中。他们手中拿着地图,上面标记着瓦剌兵的布防 —— 这是昨日从安定门逃出来的玄夜卫士兵绘制的。“大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联系上谢太保?” 一名士兵问道。张启道:“再等等,我们已经派人往宣府卫送信,谢太保定会尽快回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监视瓦剌与徐靖、石崇的动向,记录他们的罪行,为谢太保回京后的清算做准备。”

子夜时分,诏狱内传来惨叫声 —— 石崇正派人提审马昂,逼他交出刑部旧部的名单。“马尚书,识相点,交出名单,我便让你少受点苦!” 石崇拿着皮鞭,抽打在马昂身上,马昂的衣服被血浸透,却仍咬牙道:“我就算死,也不会让你们得逞!刑部的弟兄,绝不会投靠你们这些内奸!” 石崇怒极,下令用刑,马昂昏死过去,却仍未交出名单。

徐靖得知后,赶到诏狱,看着昏死的马昂,皱眉道:“别打死他!也先还等着用他逼其他忠良投降。我们换个法子,把他的家人抓来,看他降不降!” 石崇点头,派人去抓马昂的家人。刘焕在隔壁囚牢听到,心中满是焦急,却无能为力 —— 他自己的家人早已被他送往宣府卫,可马昂的家人还在京师。“马尚书,对不起,” 刘焕喃喃道,“是我没能保护好你。”

次日清晨,瓦剌兵押着马昂的家人来到诏狱。马昂的妻子抱着幼子,跪在囚牢外,哭道:“老爷,你就降了吧,我们不想死啊!” 马昂看着妻儿,眼中满是痛苦,却仍摇头:“夫人,对不起,我不能降!我若降了,不仅对不起先帝,还会害了更多百姓。你们…… 你们要好好活着,等谢太保回来,他定会救你们!” 石崇见状,想上前拉扯马昂的妻儿,却被徐靖拦住:“再等等,他若真的不降,再杀他家人不迟。”

此时,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派去宣府卫的士兵终于带回消息 —— 谢渊已率宣府卫、京营残兵,在离京师五十里的地方扎营,不日便会攻城。张启得知后,心中一喜,立刻派人通知潜伏在京师内的玄夜卫士兵,让他们做好内应准备,同时设法营救刘焕、马昂。“大人,我们怎么救?诏狱守卫森严,还有瓦剌兵看守。” 一名士兵问道。张启道:“我们可以利用瓦剌与徐靖的矛盾 —— 也先想尽快找到内帑藏银,徐靖却想私吞一部分,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刘焕知道藏银地点,让瓦剌逼着徐靖放了刘焕,再趁机营救。”

徐靖果然收到瓦剌使者的命令,让他立刻提审刘焕,逼问内帑藏银的地点。徐靖无奈,只能去诏狱提审刘焕。“刘尚书,” 徐靖道,“只要你说出内帑藏银的地点,我便放了你,还会保你家人安全。” 刘焕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营救马昂的机会,便故意道:“藏银地点我知道,但我要先见马尚书,确认他安全,否则我绝不会说。” 徐靖犹豫片刻,最终同意 —— 他怕也先怪罪,只能先满足刘焕的要求。

刘焕见到马昂时,马昂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却仍眼神坚定。刘焕趁徐靖不注意,悄悄对马昂道:“谢太保已在城外扎营,不日便会攻城,张启大人会设法救我们,你再坚持几日。” 马昂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微微点头。徐靖见状,催促道:“现在可以说了吧?内帑藏银在哪里?” 刘焕故意拖延:“藏银在太庙的密道中,只是密道入口需要礼部的钥匙,我需要去太庙才能打开。” 徐靖虽怀疑,却不敢违抗也先的命令,只能派人押着刘焕、马昂前往太庙。

太庙仍在燃烧,梁柱已烧得焦黑,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神主牌与礼器。刘焕指着一处墙角:“密道入口就在那里,需要用礼部的铜匙打开。” 徐靖派人去取铜匙,自己则守在一旁,警惕地盯着刘焕、马昂。此时,潜伏在太庙附近的玄夜卫士兵按照张启的计划,故意制造混乱,大喊:“谢太保的大军攻城了!瓦剌兵快退!” 瓦剌兵与诏狱兵顿时慌了神,纷纷看向皇城方向。

刘焕趁机一脚踹开身边的瓦剌兵,拉着马昂冲向太庙的后门。徐靖反应过来,大喊:“拦住他们!” 瓦剌兵与诏狱兵纷纷追来,玄夜卫士兵从暗处冲出,与他们厮杀。“大人,快跟我们走!” 一名玄夜卫士兵对刘焕、马昂道。刘焕、马昂跟着玄夜卫士兵,朝着皇城之外逃去,身后传来徐靖的怒骂声,却已追不上他们。

逃出皇城后,刘焕、马昂见到了张启。张启躬身道:“刘大人、马大人,让你们受苦了!我们现在就去谢太保的大营。” 刘焕看着张启,感慨道:“张大人,多亏了你,我们才能逃出来。京师的百姓,还在等着谢太保救他们啊!” 张启点头:“谢太保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我们在路上已得知,李默副总兵已率宣府卫兵力赶来,与谢太保汇合,不日便可攻城。”

徐靖得知刘焕、马昂逃脱后,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告诉也先 —— 他怕也先怪罪他办事不力,撤了他的职位。石崇道:“现在怎么办?刘焕、马昂逃了,他们肯定会把京师的布防告诉谢渊,谢渊攻城会更顺利。” 徐靖咬牙道:“没关系,我们还有萧栎!只要我们把萧栎牢牢控制在手中,谢渊攻城时,便用萧栎当人质,逼他退兵!另外,我们再加固皇城的防务,多派瓦剌兵守城门,就算谢渊来了,也未必能破城!”

谢渊的大营内,谢渊正与李默、岳谦(此处为岳谦部将,承其遗志)商议攻城计划。刘焕、马昂、张启赶来时,谢渊立刻起身迎接:“刘大人、马大人,你们能安全逃脱,太好了!京师的情况如何?” 刘焕将京师沦陷、太庙遭焚、百官投降的情况一一告知,谢渊听后,眼中满是愤怒:“徐靖、石崇,还有那些投降的官员,我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马昂补充道:“徐靖、石崇控制了萧栎,想用萧栎当人质,还加固了皇城的防务。不过张启大人已绘制了京师的布防图,瓦剌兵主要守安定、德胜二门,其他城门的守卫较弱。” 谢渊接过布防图,仔细查看后道:“好,我们分三路攻城:李默率宣府卫兵力攻安定门,吸引瓦剌兵的注意力;岳谦部将率京营残兵攻德胜门,为死难的岳将军报仇;我率玄夜卫攻东直门,东直门守卫较弱,我们从那里突破,直捣奉天殿,救出萧栎,抓捕徐靖、石崇。”

大营内的士兵们得知即将攻城,个个士气高涨。一名京营士兵喊道:“谢太保,我们要为岳将军报仇!要为太庙的先帝报仇!”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营寨。谢渊看着士兵们,语气坚定:“弟兄们,京师是我们的家,先帝的神主在太庙等着我们,百姓在等着我们!明日拂晓,我们便攻城,赶走瓦剌,肃清内奸,还京师一个清明!”

京师内,徐靖、石崇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他们派人将萧栎关在奉天殿的偏殿,派重兵看守,同时将投降的官员集中在午门,逼他们写下 “劝降书”,想让谢渊看到后退兵。李嵩看着手中的 “劝降书”,心中满是后悔 —— 他没想到谢渊会这么快回来,更没想到瓦剌的防务如此脆弱,如今他既怕谢渊攻城后清算自己,又怕徐靖、石崇将他当作 “弃子” 献给瓦剌。

子夜时分,京师的天空格外黑暗,只有瓦剌兵的火把在城楼上闪烁。徐靖站在安定门的箭楼上,望着远处谢渊大营的方向,心中满是不安。他知道,明日的攻城,将决定他的命运 —— 若瓦剌胜,他或许能保住性命;若谢渊胜,他定会被凌迟处死。石崇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酒:“徐提督,别担心,我们还有萧栎,谢渊不敢不顾萧栎的性命。” 徐靖接过酒,却没有喝,只是望着远处的火光,眼中满是绝望。

拂晓时分,谢渊的大军发起了攻城。李默率宣府卫兵力猛攻安定门,瓦剌兵拼死抵抗,城楼上的箭雨如蝗,宣府卫士兵纷纷倒下,却仍前仆后继。李默亲自擂鼓,大喊:“弟兄们,冲啊!拿下安定门,为死难的百姓报仇!” 士兵们士气大振,推着攻城车,撞向安定门的城门,城门发出 “咚咚” 的声响,随时可能被撞开。

德胜门方向,岳谦部将率京营残兵攻城,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爬上云梯,与瓦剌兵厮杀。一名京营士兵的手臂被瓦剌兵砍断,却仍用另一只手抓住瓦剌兵的腿,将他拽下云梯,一同坠下城楼。“为岳将军报仇!” 士兵们的呼喊声在德胜门上空回荡,瓦剌兵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后退。

东直门方向,谢渊率玄夜卫士兵攻城。东直门的守卫果然较弱,玄夜卫士兵很快便爬上城楼,斩杀瓦剌兵。谢渊手持长刀,冲在最前,斩杀了瓦剌将领巴图的副手,大喊:“弟兄们,冲进城去,救萧栎殿下,抓徐靖、石崇!” 玄夜卫士兵们跟着谢渊,冲进东直门,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奔去。

奉天殿内,徐靖、石崇得知东直门被破,顿时慌了神。石崇道:“徐提督,我们快逃吧!谢渊已经进城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徐靖却摇头:“我们走不了,瓦剌兵已经把城门封了,不让我们逃。我们只能用萧栎当人质,逼谢渊退兵!” 两人刚要去抓萧栎,玄夜卫士兵已冲进奉天殿,将他们团团围住。“徐靖、石崇,你们的死期到了!” 谢渊走进殿内,手中长刀指着他们,眼中满是愤怒。

卷尾语

大吴京师沦陷半日,内奸通敌、瓦剌破城、太庙焚、百官降,国本几倾,然忠良未绝 —— 刘焕拒降守节,马昂宁死不辱,张启暗录罪证,谢渊外调兵、内策应,终破城复国。此役非仅城防之失,更显人心之辨:降者如李嵩,畏死惜位,终留骂名;忠者如岳谦、王瑾,捐躯赴难,永载史册。徐靖、石崇虽擒,瓦剌未退,投降官员待清算,太庙待重修,京师待复苏,后续诸事,尚需谢渊率忠良步步为营,以全大吴中兴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