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28章 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卷首语

《韩非子?难三》云:\"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当谢渊携千般证据踏入朝堂,便知此战非口舌之争,乃证据之决。泰昌帝的未发密旨、匠人们的带血砖纹、太学生的万民血折,俱是悬在贪腐头顶的利剑。且看金銮殿上,证据如何化作惊堂木,让二十年沉冤得雪,令奸佞之徒现形。

法者,编着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永熙二年九月十二,卯时初刻。奉天殿檐角铜铃叮当,三十六名玄夜卫按刀肃立,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他们腰间悬的是永熙帝亲赐的龙纹佩,而非太府寺的北斗腰牌。谢渊抱着半人高的檀木匣拾级而上,匣中证据在晨光里泛着冷光,恍若父亲当年血书的墨魂重归。

\"启奏陛下,\" 刑部尚书周勉率先出列,手中黄绫在殿中展开,泰昌帝 \"彻查太府寺\" 的朱批虽已褪色,却如刀刻斧凿,\"此乃先皇临终密旨,二十年来因太府寺阻挠,竟未能发出。今结合谢渊所查,方知元兴十七年海塘案,实乃太府寺借官窑走私军资的幌子!\"

太府寺卿王崇年的朝靴在青砖上碾出刺耳声响:\"周大人拿先帝密旨说事,分明是 ——分明是要让真相大白!\" 左都御史陆凯抢步上前,捧出玄夜卫非法调令与北斗纹腰牌拓片,\"陛下请看,王崇年私用玄夜卫腰牌调兵,腰牌纹样与萧氏官窑模具底部的北斗纹完全一致,而模具所制,正是越州打造‘穿云弩’的关键部件!\" 他指向殿角陈列的青砖,砖底 \"萧\" 字与拓片纹路严丝合缝。

殿内响起倒吸冷气之声。永熙帝的手指在御案上的《大吴律》卷十二游走,目光落在 \"诸司私造兵器者,族诛\" 的条文上,忽然开口:\"谢卿所查,可有实物佐证?\"

谢渊推开檀木匣,十二块带血的 \"萧\" 字砖整齐排列,每块砖侧都刻着不同的走私记录:\"八月十五,顺兴号船运模具二十箱九月初三,鸿远号汇入私盐银三千两 \"。他抽出《砖纹模具清单》,泰昌帝朱批在烛火下清晰可见:\" 此清单若毁,大吴兵器制敌之秘便落入越州之手。\"

\"陛下,这些不过是匠人胡刻!\" 礼部侍郎张恪上前半步,袖中锦缎滑出一角,正是伪造的越商密约,\"谢渊勾结越商,借策论之名行颠覆之实,才是 ——才是贼喊捉贼!\" 谢渊突然翻开《越商密约》副本,露出夹层里的船单,\"顺兴号船底暗格尺寸,与萧氏官窑模具严丝合缝,而船主正是张恪大人的岳父!\" 他转向永熙帝,\"请陛下派人查验越州港,必能发现模具打造的穿云弩部件。\"

王崇年的朝珠突然断裂,玛瑙珠子滚落满地:\"陛下,这是清流党争!萧氏官窑乃襄王封地产业,谢渊此举是要挑拨皇室 ——住口!\" 永熙帝拍案而起,目光扫过王崇年颤抖的双手,\"朕已收到扬州密报,萧氏官窑地窖发现元兴二十年的弩箭模具,石壁刻着‘王崇年亲押’四字。\" 他指向谢渊呈递的《元兴朝私兵调令》,\"你私扣军粮三成,借‘折耗’之名转运越州,当真是为襄王分忧?\"

殿外忽有急报传入:\"启禀陛下,越州港查获二十艘货船,船底暗格藏有穿云弩部件,模具底部刻着北斗纹!\"谢渊趁机展开万民折,三万六千个血手印在晨光中如红梅绽放:\"陛下,这是天下匠人请命的血书。二十年来,太府寺每克扣一两工食银,就有十名匠人饿死;每运一箱模具,就有百支弩箭对准大吴将士。今日若不彻查,何以告慰泰昌帝在天之灵,何以面对大吴万千子民?\"

王崇年突然瘫倒在地,袖中掉出越州密约原件,蟠龙印与他袖口的龙涎香交织,终于再也无法抵赖。永熙帝望着谢渊腰间的寒梅玉佩,想起泰昌帝临终前的叮嘱:\"若遇寒梅再放,便是贪腐伏法之日。\" 他忽然摘下腰间玉佩,递给谢渊:\"朕命你署理三法司,彻查太府寺及相关藩王,凡涉案者,不论高低,一体治罪。\"

片尾

证据交锋的两个时辰里,泰昌帝的密旨让朝堂震动,匠人的血砖令奸佞失色,越州的急报更坐实了通敌之罪。谢渊望着王崇年被拖出殿外的身影,忽然想起父亲狱中寄来的残句:\"证据如砖石,需百姓血泪相黏,方得筑就清明天。\" 他知道,这场胜利来得不易 —— 陆凯在通政司的据理力争、周勉在破庙的忍辱负重、万千匠人冒死送来的证据,都是这场胜利的基石。

回到工部值房,谢渊展开永熙帝新赐的密旨,上面用朱笔圈出 \"襄王萧漓\" 四字:\"朕已知晓北斗纹之秘,卿可放手查去。\" 他摸着密旨上的寒梅印泥,忽然明白,皇帝早已暗中布局,从玄夜卫换佩到扬州查案,都是为今日的证据交锋做铺垫。

子时初刻,陆凯匆匆来访,袖中藏着最新密报:\"襄王已调动封地私兵,声称要‘清君侧’,而越州水军也已整装待发。\" 谢渊望着窗外的星空,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格外明亮,与萧氏官窑的模具纹章遥相呼应。他忽然冷笑:\"来得好,正好让他们看看,大吴的证据,不仅能断贪腐,更能退外敌。\"

更漏声中,谢渊提笔撰写《治贪十策》,末章写道:\"贪腐之根在官商勾连,治乱之本在证据昭彰。愿陛下以寒梅为信,让证据如利刃,永斩贪腐之根。\" 墨痕未干,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 那是玄夜卫奉诏查封太府寺的声音,惊起的夜鸦掠过宫墙,将黎明前的黑暗划出一道裂缝。

(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