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16章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卷首语

《论语?卫灵公》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谢渊既知贪腐网络盘根错节,便需以柔克刚,于觥筹交错间察言观色,在虚与委蛇中寻得破绽。屈原《九章?惜诵》言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正合此心 —— 当清吏与贪吏周旋,既要保赤子之心,更需怀权谋之智,方能在刀光剑影中寻得真相。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永熙二年八月朔日,工部主事李大人的宅邸张灯结彩,檐角悬着的鲛纱灯随夜风摇曳,将 \"清正廉明\" 的金漆匾额照得忽明忽暗。谢渊身着七品青衫,袖中藏着半幅越州锦缎 —— 正是前日从太府寺吏员王贵处缴获的证物,上面的山形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谢大人肯赏光,李某不胜荣幸。\" 李大人迎至二门,腰间玉带镶嵌的东珠在火光中流转,与他眼底的算计交相辉映。此人年逾五旬,两鬓微霜,正是太府寺卿王崇年的门生,掌管工部物料采购十余年。

宴席设在水阁,九曲桥畔遍植芙蓉,香气混着酒香扑面而来。谢渊留意到,伺候的仆役腰间皆挂着银鱼牌 —— 与工地监工、米行细作所佩毫无二致。主桌之上,居中摆放着西域进贡的琉璃盏,盛着琥珀色的葡萄酒,两侧罗列着熊掌、猩唇等珍馐,与工地民工的木屑饼形成刺眼对比。

\"早闻谢大人在工地查得辛苦,\" 李大人举杯示意,\"来,先饮此杯,权当为大人接风。\"谢渊举杯轻抿,舌尖触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苦味 —— 正是越州毒酒 \"醉梦仙\" 的特征。他面不改色,笑道:\"李某在工地所见,民工多有怨言,说工食银常被克扣,不知主事可曾留意?\"

李大人的筷子在熊掌上方顿住,眼底闪过一丝警惕,随即笑道:\"咳!些许折耗在所难免,年轻人初入官场,不必太较真。\" 他夹起一块猩唇放入谢渊碗中,\"尝尝这道菜,可是用工部特供的熊掌烹制,寻常人可吃不到。\"

谢渊注意到,提及 \"克扣\" 二字时,李大人的小指无意识地叩击桌面 —— 这是越商密约中 \"危险\" 的暗号。他忽然想起父亲旧案宗里的记载:王崇年一党在宴席上常用饮食试探异己,若发现威胁,便会在酒菜中下毒。

\"多谢主事美意,\" 谢渊推碗笑道,\"只是在下近日肠胃不适,大夫叮嘱忌食荤腥。倒是前日在典籍室,发现元兴十七年的地砖采购账,单价竟比市价高七倍,主事可曾记得此事?\"

李大人的瞳孔骤然收缩,手中的琉璃盏 \"当啷\" 落在案上,酒水溅湿了桌布:\"年轻人,有些账册看看便罢,深究下去,怕是要惹祸上身。\" 他忽然压低声音,\"你父亲当年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中谢渊的软肋。他瞬间明白,李大人不仅知晓其父旧案,更可能参与过构陷。但他面上却露出迷茫之色:\"家父不过是区区盐运吏,能有何教训?倒是主事方才提到 ' 惹祸 ',莫不是工地的折耗,真有什么隐情?\"

水阁外忽然传来重物落水声,一名仆役惊慌跑来:\"主事!有工匠坠湖了!\" 李大人脸色铁青,挥手让护卫前去查看,目光却死死盯着谢渊 —— 他清楚,这必是谢渊暗中联络的工匠被灭口。

谢渊趁机起身:\"在下告退,改日再向主事请教。\" 转身时,袖中锦缎不慎滑落,李大人的瞳孔再次收缩 —— 他认出了越国的纹饰,那是越**方与吴朝内奸联络的信物。

回到工部厢房,谢渊从密道接见了幸存的老工匠陈六。老人浑身湿透,怀中抱着半块砖坯:\"大人,西华门的砖都是次品,内里灌的是河沙!更要紧的是......\" 他凑近耳语,\"工地地基下埋着木箱,里面装的不是建材,是越国的弩箭!\"

黎明时分,谢渊在《吴律》中查到:\"诸监临主司自盗及盗所监临财物者,加凡盗二等。\" 他对照李大人的采购账,发现其贪墨银两相当于民工三年工食总和。更令人心惊的是,弩箭埋藏的位置,正是旧案中 \"失踪军粮\" 的记载地点。

\"大人,李大人派管家送来了礼盒。\" 杂役老周的声音里带着警惕。谢渊打开漆盒,里面是一支珊瑚笔架,底层压着纸条:\"西华门之事,适可而止,否则 ——\" 纸条上画着断喉的寒梅,正是当年威胁父亲的暗号。

深夜,谢渊望着案头的珊瑚笔架,忽然想起李大人宴席上的 \"醉梦仙\"。他取出银簪刺入笔架,暗红的毒汁顺着簪尖滴落 —— 果然有毒。这不是拉拢,而是警告:再查下去,便是死路一条。

他忽然轻笑,铺开竹简记录:\"八月朔日,李大人席间露怯,提及家父旧案,且以毒酒、珊瑚笔架相威胁,足证其与越商、太府寺勾结。地基下埋藏弩箭,应与父亲旧案中失踪军粮有关,望三法司速查。\" 写至此处,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 是越州方向的加急军报,想必与李大人的密信有关。

片尾

周旋试探的谢渊,在宴席的刀光剑影中,坐实了李大人的罪证,更发现了越国埋藏的致命武器。珊瑚笔架的毒汁、地基下的弩箭、密信中的寒梅暗号,种种迹象表明,这已不是简单的贪腐案,而是一场颠覆吴国的惊天阴谋。他不知道,当自己连夜修书三法司时,李大人正与太府寺卿王崇年密谈,计划在西华门修缮时制造 \"意外\",将谢渊永远埋在地基之下;他更不知道,越国的先头部队已开拔,目标正是藏有弩箭的皇城工地。当谢渊决定正面质问李大人时,等待他的,将是早已布置好的鸿门宴 —— 那是藏在验收文书里的调令,是混在工匠中的死士,更是朝堂之上即将掀起的血雨腥风。

(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