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54章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玄桢记 第54章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14:25:14

卷首语

《大吴会典?营缮志》载:\"凡官工营造,工食物料皆须验明正身,敢有匿藏霉变者,按律严惩。\" 然皇城工地的膳食棚下,木屑充饼、腐粮塞柱,太府寺的封条成了贪腐的遮羞布,越州的弩箭却成了封口的利器。谢渊劈梁验粮,非为立威,实因梁柱之间藏着匠人骨血,饼屑之下埋着通敌密码 —— 且看这一斧劈下,如何让膳食棚的腐木,化作刺破贪墨的利刃。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永熙三年五月初一,申时初刻。皇城工地的日头悬在飞檐角上,将膳食棚的苇席晒得发烫。谢渊挽起青衫袖口,盯着民工抬来的青铜天平,八两重的 \"粟面饼\" 搁在秤盘上,木屑与草根簌簌掉落,待除去杂质,秤杆竟高高扬起 —— 实重不足三两。

\"好个太府寺的折耗例!\" 谢渊的佩刀 \"呛啷\" 出鞘,寒光映得张三麻子面如土色。刀光过处,膳食棚梁柱应声而断,腐木碎屑纷飞间,成袋的霉变粟米倾泻而下,虫蛀的粮袋上 \"太府寺封\" 的朱印赫然在目,封口处的北斗纹火漆印与萧氏官窑砖模如出一辙。

张三麻子 \"扑通\" 跪地,膝盖碾碎虫蛀的粟米:\"谢大人饶命!这些都是右曹王大人的吩咐,说粮要换作越州的......\" 话未说完,破空声骤起,一支弩箭擦着他耳际钉入廊柱,箭杆上缠着的越州锦缎在风中翻飞,\"再言,灭族\" 四字用密蜡写成,在夕照下泛着幽蓝。

谢渊反手拔箭,弩箭尾部的北斗纹雕刻触目惊心 —— 七道星芒缺了摇光星,与张三麻子银鱼牌、太府寺密令的标记完全吻合。他忽然想起《吴越兵器谱》中 \"穿云弩尾刻北斗,摇光缺处辨亲疏\" 的记载,更想起城西砖窑焦尸手中的残图,那些被记为 \"病故\" 的匠人,正是越州弩箭的制作者。

\"大人,这锦缎......\" 书童福生扯下箭杆密信,指尖在布料边缘摩挲,\"是越州鸿远号的特贡,去年冬至李邦彦大人宴客,屏风上绣的正是这种缠枝纹。\" 谢渊的指腹划过弩箭刻痕,触感与萧氏官窑砖模砂眼分毫不差,当年父亲在血书中反复提及的 \"砖模即兵符\",此刻终于在弩箭上得到印证。

膳食棚外突然响起骚动,老民工李三被推搡着撞入棚内,怀中瓦罐 \"当啷\" 落地,滚出的不是粟米,而是半枚弩箭部件 —— 三棱箭头泛着冷光,与《吴越兵器谱》图示的破甲箭头完全一致。\"他们逼我们做这个......\" 李三的声音被呜咽淹没,露出的手腕上,刺着与砖模相同的北斗纹。

片尾

酉时初刻,谢渊站在坍塌的膳食棚前,看着民工们从梁柱间扒出霉变的粟米。这些本该填入他们腹中的粮食,却在太府寺的封条下,变成了越州商队的锦缎、襄王私军的弩箭。他忽然想起父亲在天牢画的兵器图,弩箭部件的尺寸,竟与萧氏官窑砖模的承力点严丝合缝。

玄夜卫的加急密报送至,附页夹着越州港的货物清单:\"本月十五,商船二十艘,载砖模三百套,伪作粮袋运输。\" 谢渊望着清单上的北斗纹火漆印,终于明白,膳食棚的每根梁柱、每块腐粮,都是官商勾连的一环 —— 民工的口粮在明,私军的兵器在暗,中间只隔着太府寺的一道封条。

张三麻子蜷缩在草堆里,盯着谢渊腰间的寒梅玉佩瑟瑟发抖。他知道,那支钉在廊柱上的弩箭,不是警告,而是太府寺的灭口信号。可他更清楚,谢渊手中的弩箭、梁柱里的腐粮、民工们的证词,早已织成一张大网,让他们这些依附贪腐而生的蝼蚁,再无逃脱之日。

戌时初刻,谢渊在值房内将弩箭、锦缎、腐粮摆成三角,恰好覆盖舆图上的萧氏官窑、越州港、襄王封地。他忽然想起周勉老臣的话:\"当粮食变成兵器,王朝的根基就动摇了。\" 提笔在弩箭尾部刻下 \"民脂民膏\" 四字,刀痕入木三分,如同刻在太府寺贪腐集团的脊梁骨上。

太府寺后堂,王崇年盯着探子送来的弩箭拓片,手指在 \"摇光缺\" 处留下深深掐痕。他想起元兴帝亲赐火漆印时的场景,却没想到,这象征荣耀的标记,如今竟成了谢渊手中的罪证。案头未销毁的《兵器转运单》上,\"膳食棚变\" 的字样被红笔圈了又圈,却始终改不了贪**露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