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玄桢记 > 第1011章 漫作尘泥承步履,暗滋新绿护亭台

卷首语

天德七年暮春,太和殿丹陛之下,新铸的“整肃钟”轰然作响。青铜嗡鸣穿破晨雾,震得阶前三足香炉里的檀烟都簌簌乱颤,袅袅缠绕着丹陛两侧昂首的铜鹤。萧桓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立在丹陛正中,日月星辰纹样在晨光里流转生辉,他指尖摩挲着玉带钩上的饕餮纹——那是先皇亲传的旧物,此刻冰凉的玉质正衬得掌心滚烫。

目光扫过阶前肃立的文武,每一道身影都刻着乱世后的沉凝:正一品大将军蒙傲玄甲披身,甲叶缝隙里还嵌着西北的沙砾,昨夜戍边军报的墨痕仍在指腹未干;从一品吏部尚书沈敬之朝服挺括,胸前鹭鸶补子被三十载宦海磨得温润,袖中贤才名录的边角已被反复摩挲起毛;周伯衡、杨启等五位阁老按品阶列班,花白胡须在晨风里微颤,各部尚书手捧奏疏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扰了这朝局初定的肃穆。

草芥

野陌荒阶不自哀,春风一拂绿初裁。

霜侵劲节根仍固,雨打纤腰叶未摧。

漫作尘泥承步履,暗滋新绿护亭台。

从来草木关兴废,莫待枯荣问野苔。

《整肃吏治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临御以来,躬承大统,念苍生于涂炭,感社稷之倾颓。魏党乱政十载,毒流朝野,蔽贤路于寒士,纵贪墨于要津,吏治昏乱如积垢,民生凋敝若秋蓬。今奸佞伏诛,寰宇初清,然沉疴虽去,余弊未除——若不申严法纪以肃官箴,广纳贤才以安黎元,何以固邦本、兴大业?兹颁《整肃吏治诏》,昭告天下,咸使闻知:

一曰严惩贪腐,以肃官箴。凡内外文武官员,贪墨公帑纹银满五十两者,立斩无赦,家产抄没以充国库;贪墨不足五十两而情节恶劣者,杖责八十,削职为民,终身不得复仕;纵容下属贪腐、坐地分赃者,与主犯同罪;监察官失察者,降三级调用,徇私包庇者,罪加一等。夫公帑乃民之脂膏,贪墨之徒实为国之蟊贼,朕必以铁腕除之,绝不宽宥。

二曰禁绝惰政,以安民生。官员在职,须恪尽职守、勤理庶务。凡尸位素餐、推诿塞责者,初犯降职留用,再犯贬谪边荒;因惰政致民受冻馁、地遭灾荒者,革去官职,流放三千里,永不复用;地方官瞒报灾情、虚应故事者,以“误国”论罪,交刑部严审。朕以民为邦本,官员乃牧民之官,若漠视民瘼,与魏党何异?

三曰广开贤路,以兴大业。选贤任能,唯以实绩论功过,不问出身之贵贱,不避亲疏之嫌隙。凡受魏党打压而怀才不遇者,吏部当遍访招徕,量才授职;寒门士子有经世之策、民间布衣有专技之长,经翰林院策问、地方官举荐属实者,皆可破格录用;旧吏中清廉正直、政绩卓着者,准予复职升迁,勿以旧嫌而弃良才。吏部须设“贤才册”,详录其功过,定期考核,以定去留。

凡此三端,由吏部主理选拔,都察院主理监察,刑部主理执法,三法司相互制衡,不得推诿。内外群臣须凛遵此诏,若有阻挠贤路、触犯律条者,无论官阶高低,朕必穷究其罪,以儆效尤。

盖贤才者,国之桢干;吏治清者,天下太平。朕愿与天下贤才同心同德,革除弊政,兴利除害,使大吴中兴,苍生安乐。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天德七年春 御笔

诏书宣读声落,丹陛两侧的铜鹤仿佛也振了振羽翼,阶下群臣齐齐躬身,玄色朝服与青色官袍铺展如浪,声震寰宇:“臣等遵旨!”萧桓的目光落在阶前最挺拔的身影上——太子萧燊玄色朝服束得严整,额角沁出细密汗珠却仍脊背如松,那是连日协助拟诏、通宵商议政务的疲惫,亦是接下重担的坚毅。萧桓眼底掠过一丝赞许,暗忖:这副江山担子,交给他,终究是放心的。

养心殿议事至深夜,烛火将君臣身影投在金砖上,拉得颀长又暖黄。殿角铜漏滴答,已过子时,宫女轻手轻脚添上烛芯,退至廊下屏息侍立,连裙裾扫过地面都悄无声息。周伯衡展开绢本《新政总纲》,朱笔圈出的“选贤、吏治、民生”三大板块墨迹未干,他指尖划过“民生”二字,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却字字清晰:“陛下,选贤为吏治根基,吏治为民生保障,三者环环相扣如鼎之三足。臣拟由内阁统筹全局,六部分办具体事务,太子主抓民生一线,形成‘决策-执行-监察’的闭环,方能无虞。”萧桓颔首,指尖叩击御案上的灾区图册,墨迹顺着长江的水纹晕开,染深了那些标注“灾”字的区域:“百姓苦魏党久矣,仓廪不实、庐舍倾颓,连春耕的种子都凑不齐。新政必先安民心,民心安,则天下安。”

萧燊上前一步,将装订整齐的《民生三策》置于御案,册页边缘还带着他反复修改的折痕,最末一页的“漕运调度”旁,甚至有计算粮船行程的草算。“儿臣已与户部、工部彻夜商议,参照明朝赈灾旧例,拟定三策:一者减免灾区半年赋税,由户部左侍郎秦焕牵头,带熟谙地方的吏员逐县核查灾情,每一笔减免都要对照户籍,避免地方官虚报冒领;二者开京仓、江南仓共五十万石粮食发赈,户部右侍郎方泽调度漕运,每艘粮船都刻上编号与监运官姓名,船到码头须有灾民代表验货画押;三者大修水利,工部郎中江澈主理江南主渠,工部右侍郎卢浚协理工程质量,所需石料从关中官窑调运,由兵部派军护送,防沿途克扣。”徐英上前半步,拍着怀中厚如砖块的账册保证,账册封皮上“民生专款”四字格外醒目:“陛下、太子放心,国库存银已备足三百万两,专供民生事务,臣每日核账,每一笔支出都有经办人签字画押,绝无差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