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汾阳三八八席

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汾阳三八八席

作者:图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2:02:24

古代先贤在当时生产、运输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为自己、为地方、为国家挣下偌大的产业,重生一世的自己又如何把握机会,改变人生呢,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吃过晚饭后,他在老舅的陪同下到了苗圃,看了树苗准备的情况,便回到屋里,两人细细地策划起了走西口商路重启的事情。

“老舅,你觉得我这样安排宋献礼有问题吗?”

“小鹏,宋献礼这个人在太谷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是个局气的人,在方方面面都有人,都耍得开,有他加入我们,确实是一个好的助力。”

“那就这样定了,既然他上道,我们就竭诚和他合作。”

“小鹏,你看多少钱收他的那些钟表合适?”

“老舅钱不是问题,让他说吧,他说多少就多少,正好也可以看看他的心性。”

“好的,我知道了。”

“老舅,关于重启走西口商路,我是这样想的,这不是一个小事情,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强大的人脉。

晋商在这一路经营多年,散落在各地的掌柜店伙大有人在,我们要想办法和这些人取得联系,将他们团结在我们的周围。

另外,我们要开始筹备多种经营,学习晋商的经营之道,将全国各地的商品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物流通道逐渐走向市场。

现在,麻三已经开始广州布局,苏州这边有我三叔,汉口你也可以派人过去经营。

先通过收老物件站住脚跟,然后,我们开始统一经营。

宋大爷这儿,他不是有许多徒子徒孙吗?

你和他商量一下,争取让他推荐一部分人先加入进来,从收购老物件开始逐渐向外扩展。”

“小鹏,我知道了,等把你的事情办完以后,我就和他商量。”

“老舅,明天我就直接去汾阳了,拉树苗的车过来以后,我会给他们交代清楚的,麻烦你招呼着他们将树苗拉回去。”

“好的,你放心,这个没问题。”

王鹏和员辰贵俩人聊了很久,他将自己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至于今后自己的那些想法能不能成功,他也不敢妄言,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第二天,王鹏等拉树苗的车过来,他介绍司机和员辰贵认识,并交代司机将拉回去的1000株杏苗交给老蒯叔种到苗圃以后,便和小龙开着三轮车直接去汾阳了。

太谷到汾阳,与晋祠到汾阳的距离差不多,一东一西而已。从太谷出发路过祁县,然后到平遥,最后直插向西到文水,一路上摇摇晃晃地走了四个多小时,才到了汾阳。

汾阳县城现在有建宏他们的店,负责人叫三文,也是王鹏他们师兄弟中的一个。

都是知根知底的小伙伴,也没有那么多客气可讲,见面聊了几句,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实在的地方。

“小鹏,我想着你们早该来了,怎么现在才来?”

“中间去了广州一趟给耽误了,你们现在怎么样?”

“挺好的,先吃饭吧,吃完饭我给你看我们在这儿干出的成绩。”

“行,我们听你这个地主的安排。”

“那咱们吃汾阳的三八八宴席。”

关于这个三八八宴席王鹏知道,上一次来汾阳时,汾酒厂请客就上的是三八八宴席,席间有人专门给王鹏介绍过一次。

所谓三八八席,就是由八碟、八盘和八碗组成的宴席。

在明代,汾阳城中有两座王府,庆成王府和永和王府。两座王府的主人分别是朱元璋的两个孙子,所以王府里的饮食规格基本都是皇家菜系的标准。随着时光的流逝,王府里的三八八宴席渐渐流传到汾阳民间,成为婚庆寿诞、宴请宾客的一道盛宴。

三八八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品质。

一是食材选用非常广泛,素有果蔬菌菇,荤有鸡鸭鱼肉,山珍有猴头鹿筋,海味有海鲜珍馐,这些食材或独成一体,或混搭配合,味道淳厚,营养丰富。

二是做法上百花齐放,凉调冷拌,炒烧蒸炖,水汤丸卷,酸甜辣鲜,十八般武艺在这里轮番上演。

有的被烹成传统的江湖大菜,如虫草烩海参。有的被做成极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如灌肠、焖子。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汾州传统宴席尤重制汤,汤的使用和熬制是核心技艺,也是区别于周边其他宴席的最明显标志。

据民间老厨师讲,清好的汤出锅时有一百摄氏度,在没有任何化学调料的时代,汾阳厨师除了八角大料、花椒茴香,菜品提味就凭这锅汤了。可谓匠心独运才有了汾阳传统宴席的特有风味。

传统的汾阳宴席按规格可分为三个等级,人们习惯称高等级的宴为“三八八”席。

一桌之盛,要先后上“四碟四烩”和“八盘八碗”,光冷热荤素的菜品就二十四道,浩浩荡荡摆一片,碟挨碟,碗靠碗,盘压盘,气势恢宏,很是讲究排场。

鱼肚、鱼翅、海参、燕窝应有尽有,无论在什么时候这样一桌酒席也算得上奢华了。

中等席“八盘八碗”,规格稍减,但也不失富贵、体面。

三等席“四盘八碗”规格略小,不过当时摆席使用的是旧式八仙桌,一桌只坐七八位,“四盘八碗”也够丰盛的了。

三八八宴席受历代皇室王府饮食影响,选料讲究细、特、鲜、嫩。

烹饪涉及炒、炸、烩、熘、蒸、炖等十几种技法,把使用和熬制汤作为核心工艺,对锅具、笼具、刀具、案具、叉具、餐具大小尺寸都有严格规定。

从吃的方面,你就可以看出汾阳这个地方的文化不凡,不过王鹏哪耐得住这种繁琐。

“三文,你快算了吧,简单点儿吃就行了。”

三文本来看老板好不容易过来一趟,想显摆一下,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你们准备吃什么?”

“简单点,找个好一点儿的餐馆,过油肉、烧肉炒灌肠、葱爆海参,再喝一碗羊肉片儿汤,炸几个油糕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