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 > 第十二章 十二年级下第十章 第十周

2025.4.23

昨天早上7点多钟,儿子突然让老妈给老师请假。

原来他头一天晚上失眠,凌晨三点才睡。

于是老妈就给老师请假了半天,按照儿子的要求。

后来老师问,是因为xx队输球了才失眠的吗?

老妈回答:不知道,但是他过往也有睡觉不好的状况,因为他思虑比较多。

后来老师也和老妈互通了一下信息,说到儿子说,自己也不知道为啥失眠。

--------------------------------------------------------------------------------------------

还有一天,突然发消息给老妈,要约按摩师按摩脚,说自己的脚还不行。

我们去的按摩店是用的治疗性的按摩手法,不是仅仅为了舒服的。

上次脚崴了后,就是立刻去的这个按摩店,协助按摩,第二天就有好转。

后来又去了一次,其实后面按摩师建议再多去几次,但儿子嫌远不愿意去了。

老妈以为儿子的脚就好了的呢,谁知道,真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哪!

儿子有自己认同的,比如做一些恢复性训练什么的,这只能由着他了,反正老妈也不懂。

老妈立刻给店里发消息,没有约到。要知道,这种地方,一旦约满了,基本插不进空的,因为一个接着一个。

老妈告诉了儿子,儿子也只能回复好的。

随后老妈又问了下按摩店,看看假期间能否有。

后来还没有回复,儿子说了个主意,看看周五晚上有没有。

结果回复来了,说晚上七点可以。

太好了,因为儿子5月2日有个飞盘赛,说是高中期间最后一场,必须参加。

老妈能做的,就是祝愿儿子能之前按摩一下,把经络疏通一下,让肌肉放松一下,可以尽量减少受伤。

现在约上了,那么就能在那之前有一次按摩,很好。

--------------------------------------------------------------------------------------------

2025.4.25

说说这次儿子的成人礼。

首先,老妈觉得成人礼这么重要,而且是学校第一次给十二年级一起举办,很独特的体验呢!

在儿子十八岁生日的时候,尽管因为蛋糕的事情突发状况,儿子很不高兴,但是后来也还是奉茶给外公外婆,给姨妈姨夫,给爸爸妈妈,对每个亲人都表示了感谢,也算是成人之后的一个小仪式。

就算学校没有这次安排,老妈觉得也满足了,因为好歹有点仪式感,表明自己长大了,也许能在孩子心里留点印记。

后来,班级里家长有积极推崇的,于是就向学校发出了这个需求。学校也征求家长的意见,于是老妈就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完全是从教育的角度上出发,引发大家思考:到底想要带给孩子们怎样的成人礼?想带出什么品质,决定了是什么样的活动。随后,老爸也发言了,从AI提供的资料,像写报告一样,分析出了几条。随后也引发了其他家长的声音。

其中有一条说,要不要问问孩子,毕竟是孩子们自己的成人礼。

还有家长跟帖说,是啊,要问问孩子。

包括老师的信息也表示说,先请家长提出方案,学校会讨论,也会和孩子们商量。

当时,老妈有想法,搞这样的活动不需要得到孩子的许可吧。如果是学校的活动,就是学校组织的,还要问孩子么?难道成人还要问孩子,你们物理课要不要上吗?

后来,学校受到了家长们热烈的讨论。

期间,有一位家长,也是老妈的好朋友,建议老妈提方案。老妈确实也想了想,甚至想到了一些活动,还挺激动的,设计了一个孩子们与祖先链接,随后和自己父母相联系的活动。

犹豫了一下,要和老师说么?斟酌再三,算了,不说了。

老妈的看法是,如果学校愿意牵头做这个事情,学校就得去考虑这个事情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要带出怎样的品质,老师们自然会往想做的方向去做。如果学校和老师没有意愿,即使老妈给出了再棒的活动方案,都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这有点儿像之前老妈做新教育老师时给孩子们讲课一样,只有自己消化的部分才可能带给孩子,只有能打动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才能打动孩子们。

所以,最终老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给学校。

后来,时间也就定了,就在五四青年节那一天。

然后,说说家里的私事。

老妈觉得,这个成人礼很重要,老爸肯定要来参加的。

在家长群讨论的时候,老爸还发了言,说希望能和后一个活动放在一起,因为他要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不方便。这么说来,老爸是准备来的。

但是,后来老爸不再说要来的事情。

老妈也心里有想法的,本来想说说儿子这个成人礼很重要,想要试图说服老爸来的。但是后来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如果老爸自己不想来,老妈再说也没有什么用,让他自己定吧。

老妈的观点是,如果老爸错过了,很遗憾,很可惜。也许老爸觉得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可是,后来当老妈说到五一假期要去看外婆时,老爸说也要去看外婆。老妈就迷惑了,既然可以到另一个城市(外婆外公在第三个城市),为啥不干脆到儿子和老妈现在住的城市里呗,正好参加儿子的成人礼。

因为,老妈认为老爸之所以不积极来我们所在的城市,是因为他没有赚到钱,不舍得花路费。但是看他又愿意跑第三个城市,老妈觉得自己想错了。难道,他认为儿子的成人礼不重要?

于是,老妈就和老爸表达了建议他直接来儿子所在城市,老爸回复说自己的工作还不定,定下来再看。

好吧,等着。

接着,发生了家里经济吃紧,老妈找老爸要生活费的事情。情急之下,老爸表达出之所以不来这个城市,就是不愿意花路费。

那就是老妈说得没错呢,那老爸还说要跑到第三个城市去,不是也要花路费么?而且还要多花钱,因为可能从第三个城市,赶往儿子所在城市。

老爸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愿意和儿子单独居住吗?

老妈一直想创造机会让老爸和儿子单独住一段时间,儿子大了,需要父亲,不管他是否看得惯父亲的言谈举止。何况,从最近几次儿子和爸爸沟通的情况来讲,儿子对爸爸的接受度完全提高了呢。

比如,说到爸爸最好的地方,是不给儿子限制,让他自由选择学校。

还比如,说到爸爸总是和我们通电话时,说挂断就挂断,儿子都理解地说,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他替爸爸说好话。

就在前两天,收到老爸的信息,说买好票了,来儿子所在的城市。

老妈一下子也没能接受这个结果,因为没有想到会这样,以为他不会来呢,老妈也没抱太大希望。

然后接通了视频电话,和老爸说了两句,问他需要给他准备什么菜,因为老妈在老爸来之前就去看外婆外公了。

这个电话进行地很冷漠,没有热情,没有关心,没有爱,很冷淡。

直到刚才,写这段文字时,想到前面说的儿子认为爸爸好的地方,就立马给老爸留言,告诉他儿子觉得他好的地方,还说了看到儿子对他的接受度在提高,也请他和儿子单独生活时多宽容一些。还对他不愿意做饭表达了理解,并且告诉他,老妈现在越来越享受给孩子做饭,和孩子一起吃饭,因为可以找到机会与儿子聊天,所以老妈很高兴,吃饭是唯一的机会。

老爸立刻反馈的态度都不一样了,对于做饭立刻积极了些,说让买点肉,买点豆腐干什么的,即使老妈说冰箱里放不下,也表示没关系,自己再买也行。

从这前后的反应对比,老妈也看到了,人人都要理解,都要夸奖,都要有点赞,做事情的积极性都完全不一样了。

也许人和人相处,就是需要这一点点理解和关心吧!

老妈最初设想的,就是老妈去陪自己的老妈老爸,老爸来陪儿子一起过几天单独爷俩儿的日子。

没想到成行了,老妈会陪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成员(因为老姐带着女儿也来),原生家庭的四个人就齐了,肯定会很开心的;而儿子也不会孤单,和他的老爸去磨合磨合吧,再不磨合来不及了。

真的很有意思,孩子真的渴望和更不理解他的那方父母亲近,他们倾向于更愿意听到不接纳他们的某一方父母的夸奖和赞许。

想到这里,老妈立刻给老爸发去消息:

再多说一句,你儿子渴望爸爸的夸奖和认同,比妈妈夸重要的多得多。

创造机会吧,你儿子是值得夸的,希望你能看到他的闪光点。

(这里有意这么说,是事实,也是鼓励,让爸爸知道他的重要性。)

老爸发了一个“好”字回来。

期待我们所有人的五一假期丰盛,开心,多彩,幸福!

--------------------------------------------------------------------------------------------

再说说儿子昨天听到老妈说老爸要来的消息的状况。

之前,很多次这样的状况发生。

通常,儿子都是不情愿的,觉得爸爸来会侵占他的空间,觉得爸爸做的事情他不认可。

但是,这一次,儿子从头到尾都表示好的。

就是不一样,长大了,儿子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能这么接受爸爸来,老妈很开心。

--------------------------------------------------------------------------------------------

再说说前两天,儿子打电话问,肚子痛喝生姜红糖水有没有用。

后来,他让老妈先煮起来,他回到家,直接和老妈说:就是同学哈,你不要瞎想啊,啥都不是啊。

老妈说,我哪里瞎想了?

儿子说,上次我打电话,你问我是不是和xx(前女朋友)复合了?你还问过我,是不是有新女朋友了?你就瞎想。没有的事情呢!

老妈说,知道了,就是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呗。

儿子说,我的异性朋友很多的。

老妈说,理解,知道了。

儿子还说,你要是瞎想,我会很有压力的。

老妈说,好的,我不瞎想。

呵呵,老妈知道,如果儿子又和哪个女孩确定了恋爱关系,那一定会和老妈说的。

青春的岁月,真美好!

不知道,这次老爸来,儿子会不会主动和爸爸说,如果能说,也挺好,看他自己吧!

--------------------------------------------------------------------------------------------

2025.4.26

继续两个小细节。

老妈告诉儿子,老爸要来。

儿子问,他专门来吗?

老妈说,是啊,专门来参加你的成人礼。

接着,老妈说起要准备点菜。

儿子问,老爸要做饭吗?

老妈说,是啊,他让我买点肉,我说家里冰箱里塞不下,都是给你买的薯条。没关系,等需要的时候再买,今天买,明天也能送到了。

儿子说,明天我就吃掉一些薯条,方便放肉。

哈哈,看来儿子还是蛮想爸爸给他做饭的。

呵呵,当然老妈也提供给儿子一些小tips,比如和老爸一起骑自行车去吃早饭,或者买点披萨在家里用空气炸锅热,六个披萨吃两顿……

--------------------------------------------------------------------------------------------

前天突发奇想,要和儿子的艺术老师聊一聊,因为儿子上个版块做的是自塑像。

当学生们的自塑像摆到展示厅,儿子的个体导师第一时间就把照片发给了老妈,老妈看到之后,感觉到发型挺像,但塑像的感觉是忧郁的,眼耷拉着。恰好儿子在自塑像的旁边一起照了相,就能明显看到,本人看起来眼睛是向上的,神采奕奕,而塑像就是眼睛朝下的感觉,比较忧郁和担心。

老妈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做的是真实的他。因为表面上他总是满脸高兴的样子,但那是他应对外界的界面,老妈知道他心里有很多成长的烦心事,所以内心是忧郁的。

老妈还和一个大学英语老师的朋友说起这事,她说是不是和塑像的技术有关系。

老妈回复说,从新教育的教育理念上讲,如果在没有被成人指导过很多的技术,或者追求技术的话,孩子大概率做出的是他自己。

然后,朋友问,爸爸和妈妈哪个更加忧郁一些?

老妈回复说,当然是我。

其实老妈觉得儿子的忧郁,与爸爸妈妈都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他自己成长的过程和痛。

于是,今天就和儿子的自塑像老师发信息了,说想聊一聊对儿子的看见。老师回复了,约了下周去泥塑室,结合前面儿子做的另两个作品一起来看。

儿子要毕业了,现在正在做几大毕业作品:自塑像,自画像,毕业项目,毕业戏剧……

相信这每一个部分都能对现在的他有更多的看见,但是各位老师们才是第一线与他工作的人,所以和老师多聊聊,可以了解这个孩子多一些。

经过了这几年的成长,老妈现在和以前的想法都不太一样了:以前也会去找老师聊,更多的是了解孩子的情况和状态,从而让老妈了解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支持到这个孩子;现在也找老师聊,但着眼点是在看看xxx这个人,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现在儿子已过十八岁,大概率和他将来的样子比较相似吧。

--------------------------------------------------------------------------------------------

“关于吃中药”

前几天因为儿子一天晚上失眠,所以配了中药。

两副药,一副每天早上10点吃,一副每天晚上10点吃。

老妈知道爱运动的儿子记住某个时间吃药是很困难的,而且那个时间刚好是在操场上的玩耍时刻。于是,老妈就和儿子的个体导师说了一下,请他协助。老师答应了。

吃药第一天,儿子回家后,老妈问,药吃了没?

儿子说,吃了。

老妈问,你自己吃的,还是老师提醒的?

儿子来了一句,当然是我自己吃的,你以为老师有你那么好啊,还提醒。

好吧!老妈接受儿子的夸奖。

吃药第二天,儿子回家吃饭时,老妈又问,药吃了没?

儿子惊呼,没吃,我忘了。

老妈说,不要紧,等会儿你回学校就吃。

儿子说,谁会记得要吃药啊,肯定忘。

老妈说,是的,理解,确实不容易。那我明天发消息提醒你,我总怕影响你上课,不敢发消息。

儿子说,没事儿,你发吧。

随后儿子突然嚷嚷,这牛奶本来就过期了,又过了这么多天,再不吃就别吃了哈。

老妈说,好的,我来处理。

第二天,老妈就加点姜、可可粉和红糖,煮成可可姜汁奶喝掉了。

老妈知道,儿子其实内心里对自己没有吃药还是有责备,尽管老妈从心而发地告诉他不要紧。

吃药第三天,老妈直接发了消息给儿子,提醒他,也收到他的回复,他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