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 > 第八章 十一年级下第二十六章 假期第七周

2024.8.19

今天是新的一周,儿子这两天说了两次,要开学了,一幅不情不愿的样子。

接着来了一句,意思是过得不开心,没意思。

我跟了一句,我们假期里还没有到处跑,如果到处跑恐怕更加没有意思吧!

儿子表示同意!

今天开始,儿子好像就回到了一日三餐的正常节奏里。

我以为他的懈怠期过了,我说“恢复正常了嘛!”

他说,“还是不想学习,只是不想晚上吃饭吃得太晚。”

我说,“如果晚了,可以晚上不吃吗,现在说168饮食比较健康。”

他说,“那不行,晚上还是要吃的。”

我说,“好,没问题。”

看来还没有过,我想多了!

---------------------------------------------------------------------------------------------

昨天早上发生的一件事,值得好好写写。

我给他做的早饭是玉米猪肉煎饺,他看到了,叫起来“不是说不吃这个饺子了吗?”

我说,“是啊,上次没有吃,改吃韭菜的了,现在你还不想吃啊,没事,你不吃,我做点别的。”

他说,“算了算了,难等。”

他一边吃,一边表示他的不舒服:“都说过不吃的,你还做。”

我说,我以为中间已经停过一次就可以了,然后我问他喝啥,他说要豆浆,于是我用豆浆粉给他冲。

我说,加点热的吧,他说,不要,后来也同意要点热的。

而我一边搅拌一边看到他比较急着喝上豆浆,就没有加热的,直接给了他。

他叫了起来:我不是要热的吗?你怎么还给我冷的?

我说,我听到了,但是我看到你比较着急。

他继续表示说,你根本没有在意,你听到我说要热的没有?

我说,不是没有在意,我听到了,开始说不要,后来又要了。可我刚才以为你着急,所以就直接给你了。

然后儿子说,“好吧,我不吃了。”就要进屋了。

进屋前说了句,“豆浆还可以”,好像是安慰我似的,随后比较大的声音关上了门。

我一点事也没有,看了眼,饺子吃了一半了,豆浆喝了两口,我就收拾盘子了。

后来我给他切好了芒果,请他出来吃,他说他不吃,听得出来有点儿小情绪。

我说,好吧,你不吃我吃了。而后接着说,我给你放在外面,想吃的时候吃。他说好的。

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后来,我在锻炼的时候,想到这事情,觉得挺有意思。

儿子作为一个人,他也在学习,在成长。他会发现,除了他自己,别人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他的心愿。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情。因为人长大的过程,就是发现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父母基本上是在孩子很小时会满足他的所有愿望,慢慢他长大了,他就会发现有些心愿父母满足不了。如果父母做到什么都满足他,那么当他长大踏入社会时,他就要经过一个深深的坎,会很受伤。恰恰是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愿望,父母还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会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于是孩子学会着长大。所以,这也是一个选择,是小时候开始就让孩子慢慢感受到这一点,还是到他步入社会再经历这一点。我想说,如果是后者真的是把孩子放在温室里了。小时候这样的事情还不会很受伤,但是大了这个伤恐怕就大多了。

儿子在这一次事件里他在乎的其实是我有没有听到他的想法,有没有真的关注他,还是只是敷衍他。当然,我是真的关注他了,但是如果我没有关注到他,也很好,本来自己就要学会长大,没有人和自己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人能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学会做自己能做的,放下自己不能改变的。

---------------------------------------------------------------------------------------------

2024.8.20

这两天大冲突没有,小冲突不断,有意思,我一直在参加共修,我感觉我学习的内容似乎与儿子和我的冲突都有关系,好像老天爷就是要看我是否可以坚定地做真实的自己似的。

首先是关于生抽和老抽的问题,是在早饭时,儿子继昨天问过一遍之后,今天又问了。

其实,我昨天就解释了,生抽是适合于凉拌,老抽适合于红烧;生抽是清淡一些的,老抽是浓厚一些的。今天儿子又问,我就把我从手机上的查找到的给他念了一遍,儿子仍旧说,“既然有的菜谱放了生抽,再放老抽,说明两个就是不一样的。”我没有否认不一样,只是我们家不分。儿子最后说了一句,“肯定味道上还是有区别,所以还是希望能分一分。”我最后丢了一句话说:“我要是能做到我就尽量做,我做不到的,谢谢你的支持!”

这事情发生之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旧有的习惯冒出来的,“哼,自己又不做饭,还那么挑剔!”随后又冒出第二个角度,“说明儿子有研究的精神,想要分清楚老抽,生抽,可以啊,我可以各买一瓶,然后分别做同样的菜,尝尝味道,看看他更喜欢哪一个。如果这种研究的精神用在别处也不错啊!”

于是,中午吃饭时,我向儿子表达了,说“如果你需要做什么菜用老抽或者生抽,我就给你买。”我还告诉他,我想到做一样的菜,用生抽,用老抽,再用我们家常用的酱油做一遍,他来分辨一下哪个更符合口味。儿子却说不用。我也告诉儿子,我通常不分的。

随后,又跳到另一个话题,儿子说到我之前不讲究菜的好看不好看,我说有些人对此不敏感,儿子就争论说有些基本的肯定看得出来,又争锋相对地争论了一会儿。现在想想,儿子无非是对我之前不讲究菜的相,只想着好吃就行,长什么样都没关系,他对此有意见罢了。最后,聊得并不开心,所以结束时儿子表示不想和我沟通,他关上门了,我以最后一句高声叫到:“不可能别人和你想法完全一样的!你可以沟通出来,想沟通就沟通,不想沟通就不沟通,没关系的。”结束!

确实是这样,儿子的意见就是他的看法和我的不一样,他觉得我没有采纳他的,而不高兴,或者觉得我有在敷衍他,或者不认真应对。但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所以不可能别人和你的想法完全相同,认识到这一点,也应该是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

晚上吃饭时,又是一争论。我告诉儿子说,有一个博物馆的引导员的工作,因为一周工作六天,就没办法给儿子做饭了,问他的意见。由此展开去,儿子又表达了他的不满,是关于我前几年不找工作的事情。我明确地告诉他:我的工作情况,是我和爸爸商量决定的。如果你有什么需求,我可以看看怎样去满足。儿子就抓住这一点说,前几年就可以去工作的,而说我做的事情以后还可以做,延伸到我呆在家里陪着也没有什么意义。我说,我觉得很有意义,儿子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依然会有他对我在家的那种有点儿轻蔑的感觉。整个过程中,我就是表达说我们俩的看法不同,只是你的需求是什么,我愿意考虑,其他的你不用管,我和爸爸商量就好了。最后又是不欢而散!

---------------------------------------------------------------------------------------------

有意思,一天三顿饭,因为只有吃饭的时候,我才有机会和儿子沟通,三顿饭,三次讨论,三次争论,三次不欢而散。

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老天爷是在挑战我吗?是在看我是不是坚定呢?其实,三顿饭之后,我都会在心里给自己做个建设,结果总是感谢老天爷给我这些事情让我更加清晰。

这些事情无非就是儿子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是不同的,儿子觉得我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做,或者儿子觉得我就是敷衍他之类的,还有就是儿子会揪着过去的某一点观点不放。

而我,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表达的就是:这是我和爸爸商量决定的,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可以说出来,我们考虑看看;还有,就是我只有这个能力,请你谅解;最后,就是过去的就已经过去,看当下你的需求。

突然想到,我一直认为我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创伤,除了小时候半岁之内不和父母在一起会有一些之外,想来儿子的挑剔,包括对我的不满意,认为就我最不好了,尽管在关系好的时候挺好,或者需要我的时候挺好,但仍然表现出对我过去的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挑来拣去的,这个可能就是对我是最大的创伤,这是帮助我去面对我的“小我”的最大的推动力,只是这个推动力就是给我造成困扰,看我能不能足够的坚定。

虽然我知道我自己在情感上还是有点受伤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儿子是另一个人,他有他的看法,他没必要和我的看法相同,我也不需要要依赖他的肯定,我需要找到我自己的肯定和笃定,从心里面信任老天爷给我的安排,一切都是刚刚好,都是我最需要的。

今天有一个小的打击,就是儿子表示,前三年,我陪着他,他觉得没有意义,他觉得我该去工作,我就算在家里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这一点是我第一次听他说,听到后还是有些小小的难过的,嗯,允许自己难过,听不到认可就会有难过的,我允许自己有点儿难过。

但是,就是像我之前说的,他是他,我是我,我并不依赖于他,所以我自己是要坚定我的信念,因为打从心底里我知道,我是努力做好一个好妈妈的,我也为自己自豪,能做到今天这样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即使不得到儿子的认可,即使儿子还用鄙夷的眼光来看,即使儿子轻蔑地去看待我的付出……这就是儿子给我的挑战,老天爷给我的挑战,你还对你自己坚定吗?

嗯,是的,我还是相信我自己的,相信我心里的声音。一方面,儿子是另一个个体,他有他的角度,他有他的无明,何况他还没有成人,更加无明,所以需要谅解,我不是一样常在无明之中吗?所以,谅解他也就是谅解我自己;另一方面,我以为,我以我这个名字,我以我儿子的妈妈的这个角色,我觉得我做的足够好了,很值得肯定,我会给自己鼓励:我这个小我不错,做得很好;第三个方面,实质上,我是谁呢?我在人间的作为这个名字的我儿子的妈妈的这个角色,本身也只是这个名字在这一世上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名字不是真正的我,这个角色也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远远大于,不成比例地大于这些人间的角色呢。所以,还需要在意吗?

好吧,感谢老天爷给我的挑战,我还要说的是,虽然我会有反弹,我会有难过,有情绪,但是我也接纳我自己,我也会调整,我也更加坚定了我自己!谢谢儿子给我的功课,谢谢生命的力量!一切都是刚刚好!

---------------------------------------------------------------------------------------------

2024.8.21

今天儿子出去会女友,刚回来,告诉我说他在手机上差点被骗。

可能是我给他的空间还是很多,他愿意告诉我整个过程,是他在闲鱼上卖球星卡,有个人说已经打款给他了,让他又扫这个,又要填账号什么的,他就突然明白那是个骗子。我听到了,表面上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笑笑,说,凡是要转账的,都是要警惕的。他说他知道,所以他不会被骗,只是给了手机型号什么的。

然后儿子找我要喝的,又告诉我多一点,说今天很狼狈,很大的雨,本来带了一套衣服换上,后来雨更大,又湿掉了。于是说需要饮料安慰一下,我就给了瓶小的盐汽水。

他的状态还不错,虽然碰到大雨,碰到骗子,但他说给他的印象很深,倒是笑呵呵在说的。

其实对于被骗,我的心里有个声音是“看,做生意吧,就会遇到这种人”,但是声音不是很大,我就放下了,把事情看得简单一点,碰到不是坏事,何况增加些人生经验也好,最重要的是儿子需要自己经历,oK,一切都刚刚好,让我的思想再简单些吧!继续练习!

---------------------------------------------------------------------------------------------

2024.8.24

被骗当晚,儿子告诉我要通知警察,我就帮他找到了反诈热线,他就打电话过去了。

他说他知道那个人的什么信息,好像是想提供给警察的。

但是,警察没有听他说话电话就挂断了,儿子说,可能他觉得他没有被骗吧。

我说,可能是的。

这个社会那么多的事情,警察也很忙,如果没有被骗,可能警察就觉得放松了,就不管了。

这也很正常。

这也是儿子自己对社会的一种体验吧!

---------------------------------------------------------------------------------------------

“没水事件”和我的需要。

家里突然没水,原因是水箱坏了,房东晚上过来看,搞不定,告诉我要第二天。

但是家里得有水冲厕所啊,已经洗碗什么的,于是房东让我们去一楼去装。

儿子很生气,一通抱怨,但他也没法,最多说些讨厌之类的话,甚至冒几个脏字。

但是后来,他却表示,自己要用水,就去装。

我去楼下洗碗了,洗完后装了一些水上来,准备我冲厕所用,搬完后我让儿子搬,他不愿意去,于是就没有去。

有一次儿子说他的牙不舒服,要用水刷牙,很着急的样子,我就让他用喝的水解决了。

晚上,我都准备睡了,儿子突然过来,说自己冲厕所都没水了,我看到时间挺晚了,就让他把我的水拿去用,他还给我留了一点儿。

第二天,当我早上起来,我突然想上厕所搞大的,一想没水,好吧,只好自己又去装水上来。

而后,我突然明白了老天爷给我安排的这件事情的用意。

前几天,我见朋友的时候,还专门聊起了我总是看不到我的需要的问题,还有我在面对孩子时,我是理解他的需要,但是我也要让他知道我的需要。

结果“没水事件”中,我只是想着帮助孩子解决水的问题,他完全可以自己去装,但他不去,直接用了我的,结果我就没有用的了,只好自己再跑一趟。

这事儿,完全就是我自己把自己给整的,没有让孩子看到我的需要,而是只知道满足孩子的需要,结果给自己造成了麻烦。

我想,这就是老天爷在告诉我,要我看到我的需要,要我去和孩子表达我的需要。

---------------------------------------------------------------------------------------------

今天隔壁人家在装修,打电钻声音很大,儿子受不了,于是抱怨了一句,说家里隔音太差。

实在受不了了,他跑到我这里,问我什么时候能不响了。

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表达我理解他。

儿子后来一个很生气的举动,把他刚吃完的果冻的盒子拼命往垃圾桶一扔,根本扔不进去,跑了好远,他就回他房间了。

过一会儿,他又来我这里让我给他弄点糖水,我也弄了。

后来,看着房间地上的垃圾,我想,得让儿子把这事情做了。可不能只是要吃要喝,还创造垃圾,不像话。

于是,我就大声地表达出我的需求,“儿子,你得把你刚才扔的垃圾扔掉。”

儿子说,“你帮我扔。”

我说,“不行,你不能只是要喝的,还把我这里搞得乱七八糟的。”当然我是笑着说的。

儿子说“过几天”。

我说,“不行,我这里看不过去。”

儿子还赖皮让我丢,我说我不丢。

儿子就说“过一会儿再说。”

我就没说什么,但心里想,你就需要处理掉。

接着儿子就要去学校,为了避一避这个声音,离开之前,他终于还是来到我的房间,“在哪里?”他自己都找不到。

我指给他,他又使劲往垃圾桶里扔,一次又没扔进去,一边说着“你的垃圾桶太小了”,又扔了一次,第三次才扔进去。扔完,就走了。

我想对儿子说:儿子,过去我做了太多帮你做的事情,我也做了太多只满足你需求的事情,让你容易赖皮,容易任性,妈妈做得不对,现在我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做法,你需要承担起你应承担的责任。我知道,在外面,对其他人你都挺负责的,但现在,我需要你在家也负起责来。

过去的就过去了,今后,我要多想想我的需求,多给儿子负起责任的机会。这不是他的问题,完全是我的问题。我现在意识到了,我现在就改正。

---------------------------------------------------------------------------------------------

刚才发生的事情,我也很感谢老天爷。

儿子看球中间,跑出来弄糖水,因为我让他把我中午都切好的芒果吃掉,否则浪费了,而且我得洗碗收拾。

我笑着对他说,“我觉得我好冤啊。”

儿子正在把椰子粉放进杯子里,洒了出来,他前一次也是洒出来了,还着急了,急得要丢勺子,表示说不喝了,我还是支持了一下他,帮他弄好了。

这次他就说“你别说了,我又弄出来了。”态度极其恶劣。

我说,“那好吧,以后你就自己……”还没说完,就被儿子打断,说“就是不想你说了。”也是一副不高兴的模样。

我就没说话了,就说“oK,以后再说。”这次没有太多被噎住的感觉。

然后我就把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了,都洗干净了。

一边洗碗,一边我告诉老天爷说,谢谢你,老天爷,我知道是你在提醒我,我太溺爱这个孩子了。是我,自己允许他无法无天,所以就不要责怪说,为什么他无法无天呢。

嗯,是个教训,是个深刻的教训。

儿子已经17岁半了,也是一个该和妈妈分离的阶段了。从他自己放椰子粉这件事情来说,他不是小孩,但是弄几次撒几次,我如果不给他锻炼的机会,恐怕他的小肢体的运动就是控制得不好,别看大男孩打球打飞盘都挺溜的。

所以,老天爷再三在提醒我,无论是从表达我的需求的角度,还是这个年轻人需要在原生家庭中锻炼出自己的责任心的角度(之所以说在家庭里,是因为他在外面都很有责任感),我都要放手了,不要大包大揽,做所有的事情,我要放手。

下次他还要嬉皮笑脸地要什么喝的,告诉他,他可以自己弄。不想弄就不要喝。当然,我如果愿意弄,也可以弄一两次的。

下次他还要发着火对着我说话,我需要表达的我还是要表达的,不会因为他的生气就不说了,但可以在事后再说。

好的,从儿子17岁半开始,我又要升级了,只是要提醒自己,过往的溺爱的习气要建立新的回路!

加油,妈妈!最后一个最大的关口,我相信你能过!

---------------------------------------------------------------------------------------------

2024.8.25

就在我打算要升级的时候,儿子生病了。

也许是因为吃了好多芒果,也许是他的情绪上也有些波动,抑或者两者皆有。最近我从一位讲健康的老师那里听说,真正因为食物导致生病的只占5%,大部分都因情绪而致。那么,很显然,两者都有的可能性更大。我甚至想,是不是儿子知道我要打怪升级了,知道他被溺爱的日子不多了,于是就生病了。

生病的症状是肚子疼,于是连着两天,我不用想着法子给他做什么吃的,他自己也知道不能吃,所以只要小米粥啊,面条啊,饺子什么的,都还容易。

而我呢,第一天生病早上给儿子做了两张大大的手抓饼,一张煎了个鸡蛋,一张没有,结果我中午吃的是鸡蛋饼,晚上吃的是煎饼。我都感觉完全够了,也感受到自己平时做得确实有点儿多。

第二天,给儿子蒸饺子的时候,也给自己蒸了一份,没有虐待自己;中午给自己做了馄饨,关键是为了吃点青菜,也还照顾得很好。

所以,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我自己要有意识做的。

由于儿子生病,所以就不让他做什么,还是以照顾他为主,等他好了,正常生活了,我还是要打怪升级的,面对我无意识的包办代替,发起冲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