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25章 钱塘葬(肆)

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25章 钱塘葬(肆)

作者:历史的搬运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6 10:52:29

第二十五章:钱塘葬(肆)

part Four:幽魂解怨鬼恋集

书接上回!

一连数日,蒲松龄无心经营茶铺。他如同着了魔,每日天色将暮之际,便怀揣干粮清水,撑着自己那艘小得可怜的采莲船,悄然驶入大明湖深处。

烟波浩渺,水汽氤氲,他沿着那夜燕赤霞消失的方向,在星罗棋布的芦苇荡、荒僻的小洲间细细搜寻。饿了啃几口干饼,渴了喝几口湖水,夜晚便泊在芦苇丛中,听着水声风声,睁眼到天明。他坚信,燕赤霞那样的奇人异士,绝不会真正消失,必有一处落脚之地。

第四日黄昏,夕阳将湖水染成一片凄艳的血红。蒲松龄的船穿过一片极其茂密的芦苇丛,眼前豁然开朗。湖心之中竟藏着一座小小的孤岛,不过半亩大小,怪石嶙峋,古木盘虬。

一座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草棚,依着一块巨大的卧牛石搭建而成,棚顶覆盖着厚厚的枯黄芦苇,在晚风中簌簌作响。棚外临水的岩石上,赫然系着那夜所见的一叶破旧扁舟。

难道就是这里?蒲松龄心头狂跳,将小船悄悄划近,拴在孤岛另一侧的石头上。他不敢贸然上前,屏息凝神,伏在嶙峋的怪石后,朝草棚内窥视。

棚内无灯,光线昏暗。燕赤霞背对着门,盘膝坐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依旧披着那件深色大氅。他面前似乎摆放着什么物件,正低头凝视,一动不动,如同一尊凝固的石雕。晚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发,高大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无比孤寂苍凉。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草棚内,毫无征兆地,温度骤然下降。一股阴冷刺骨的寒气凭空而生,瞬间弥漫开来。蒲松龄离得尚有几丈远,都忍不住打了几个寒噤,牙齿咯咯作响。

棚内靠近燕赤霞身边的一小片区域,空气竟开始诡异地扭曲、波动,光线变得迷离。紧接着,一点极其微弱的、幽绿色的光芒,如同坟茔间的鬼火,凭空浮现出来。

那绿光初时如豆,摇曳不定,仿佛随时会熄灭。但在燕赤霞专注的凝视下,它开始缓缓凝聚、增强。绿光之中,丝丝缕缕的白色雾气渗出,盘旋缠绕,越来越浓。

雾气翻滚着,渐渐勾勒出一个极其模糊、却又无比曼妙凄楚的女子轮廓。她长发披散,身形纤细,裙裾仿佛在无形的风中飘荡,正是苏小小的模样。

一股强大而悲伤的意念,如同无形的潮水,猛地冲击开来。蒲松龄脑中“嗡”的一声,瞬间充斥了无数破碎的画面和声音:花枝楼绝望的等待、冰冷的雨、咳出的鲜血、鸨母冷漠的脸、阮郁模糊却决绝的背影……还有那些阔少刺耳的嘲笑:“妓女!活该!”……

所有属于苏小小的痛苦、怨恨、不甘,如同无数根冰冷的针,狠狠扎进他的神魂。怨气之浓烈,几乎凝成实质,让棚外的蒲松龄都感到窒息般的压抑与绝望。

“唉……”一声沉重悠长的叹息从燕赤霞口中发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他缓缓抬起手掌心托着一物。借着那幽绿的魂光,蒲松龄看得分明——那是一块约莫半掌大小的玉石。

玉质温润,却呈现出一种极其诡异、极不祥的暗红色泽,仿佛是无数凝固的鲜血渗透其中。玉石内部,竟隐隐缠绕着一缕缕黑色的丝状物,如同被禁锢的怨毒毒蛇。

更奇异的是,当燕赤霞托起这玉石的刹那,那幽绿魂光中苏小小的虚影猛地一阵剧烈波动,发出无声的尖啸,怨气如狂潮般汹涌,直扑那玉石!

“痴儿……”燕赤霞的声音沙哑低沉,带着一种穿越百年的疲惫与悲悯,“百年了,你的精魂,你的怨念,你的痴心……皆因那负心人一句空诺,尽数凝结于此‘葬心玉’中。此玉生于你墓旁,吸尽你的血泪,故成此不祥之色。执念深种,不入轮回,何苦来哉?”

他托着那暗红如血的葬心玉,目光穿透幽魂,仿佛也穿透了百年时光,落在蒲松龄藏身的怪石方向:“蒲先生,既已寻来,何不现身一见?这段百年公案,或该由你手中笔,做个了结。”

蒲松龄心头剧震,知道自己行藏早已被识破。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从石后走出,步入那冰寒刺骨的草棚。幽绿的魂光映着他苍白而肃穆的脸,怨气的冲击让他步履微颤。

他对着燕赤霞深深一揖:“晚辈蒲松龄,冒昧打扰前辈清修。苏姑娘之事,悲感天地。前辈若有驱策,晚辈愿效犬马之劳。”

燕赤霞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那波动不休的幽魂虚影:“苏小小一缕执念,尽系于此玉。此玉不化,她魂魄难安,永世沉沦怨海。然解铃还须系铃人。

老夫以武入道,可镇魂,却难化怨。蒲先生一支笔,写尽世间鬼狐,洞悉人心幽微。唯有你,或能以文字为引,替她写尽这场情劫,道破这繁华世道下的虚妄与凉薄,助她……放下执念。”

蒲松龄看着那幽绿光影中痛苦挣扎的虚影,又看看燕赤霞手中那块暗红如血、内蕴黑丝的葬心玉,一股沉重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郑重道:“晚辈明白了!定当竭尽所能!”

回到凉茶铺,蒲松龄闭门谢客。他取出珍藏的上好宣纸,磨浓了一池松烟墨。他将那夜在磨盘石上看到的九幅刻痕,燕赤霞讲述的细节,以及自己感受到的苏小小那滔天的怨念与悲苦,尽数融入笔端。

他不再仅仅记录一个故事,而是以苏小小残魂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那十九岁的憧憬,那雨中等候的绝望,那咳血而亡的痛楚,那百年孤魂目睹人世变迁的悲凉与不甘。

他写尽阮郁的薄情,写尽鸨母的势利,写尽纨绔子弟的恶毒,更写尽这所谓“三多繁华”背后,吞噬无数苏小小的血盆大口!

笔走龙蛇,墨痕浸透纸背,字字泣血,句句含悲。他仿佛被苏小小的怨魂附体,写至那风陵渡口雨夜苦候、油尽灯枯之际,竟也忍不住泪流满面,胸口窒闷欲裂。他将这篇浸透了血泪的文字,题名为《鬼恋集·钱塘苏小小》。

书写成那日,蒲松龄再次乘船来到孤岛。草棚内,寒气依旧,幽绿魂光比上次更显凝实,苏小小的虚影几乎清晰可见,只是那怨毒的意念也更加狂暴。燕赤霞盘坐如前,葬心玉置于身前青石上,暗红光芒流转,内中黑丝狂舞。

蒲松龄展开手中墨迹淋漓的文稿,对着那幽魂,也对着葬心玉,朗声诵读起来。他的声音起初清朗,渐渐融入苏小小的悲愤,变得时而凄婉如泣,时而凌厉如刀。

当他读到“阮郎,雨落透骨,妾心如灯灭,你可知风陵渡口,草已黄了三秋?”时,那幽绿魂光猛地暴涨,虚影剧烈扭曲,发出无声的尖啸!当他痛斥“所谓三多繁华,不过是大官囊中民脂,高楼脚下白骨,妓院欢歌里血泪。”时,怨气如狂潮般冲击着整个草棚。

诵读完毕,棚内死寂。蒲松龄额上布满冷汗,文稿已被他捏得汗湿。燕赤霞缓缓睁开眼,精光爆射。他猛地探手抓起那块暗红欲滴的葬心玉,另一手骈指如剑,指尖竟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毫芒。

他口中念念有词,语速极快,如同古老的道家真言。随着咒声响起,那金色剑指带着一股堂皇正大、却又悲悯苍生的气息,缓缓点向葬心玉。

“尘归尘,土归土,痴念化云烟!敕!”

剑指触及玉石的刹那——“嗤……”

仿佛滚烫的烙铁遇到了寒冰,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黑气,混合着刺鼻的血腥味,猛地从葬心玉中喷涌而出。玉石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咯”声,表面的暗红色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变淡。内中那些狂舞的黑丝,如同被阳光照射的魑魅,发出无声的凄厉嘶鸣,在金芒的逼迫下剧烈挣扎、扭曲,最终寸寸断裂、消散。

与此同时,那幽绿魂光中的虚影停止了波动。苏小小模糊的面容上,那深入骨髓的怨毒与痛苦,竟一点点褪去。她似乎怔怔地“听”着蒲松龄诵读的文字,又“看”着燕赤霞以道法炼化那承载她百年怨念的玉石。当葬心玉彻底褪尽暗红,内中黑丝消散,变回一块温润无瑕的白玉时,那幽绿的魂光也骤然变得柔和、澄澈。

虚影对着蒲松龄的方向,盈盈下拜,一个极其轻微、却清晰无比的意念传入两人心中:“谢先生……以笔……度我……”声音不再怨毒,只有无尽的疲惫与解脱。

她又转向燕赤霞,身影变得更加透明:“谢道长……百年……守护……”最后一个念头,带着一丝释然,也带着一丝对那十九岁雨季的无限怅惘:“阮郎……雨……好冷啊……”

幽绿的魂光渐渐暗淡,那透明的虚影如同晨曦下的露珠,缓缓消散于天地之间。草棚内刺骨的寒意与沉重的怨气,也随之烟消云散。只余下那块温润的白玉,静静躺在青石上,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燕赤霞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高大的身躯似乎也佝偻了几分。他拾起那块白玉,递给蒲松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与释然:“百年因果,今日终了。

此玉已涤尽怨秽,留予先生。苏小小的故事,你写得很好。”他目光深邃,望向棚外波光粼粼的湖面,“这世间,吃人的何止一个阮郁?妓女的命也是命。你的笔,当继续写下去。”

蒲松龄双手接过那温润微暖的白玉,只觉得一股清正平和的气息流入心田。他对着燕赤霞再次深深一揖,抬头时,眼前已空无一人。唯有湖风穿棚而过,带着水汽的清新,再无半分阴冷。燕赤霞连同他那叶扁舟,已不知去向。

蒲松龄回到凉茶铺,将那篇《鬼恋集·钱塘苏小小》郑重誊抄,置于案头。那块温润的白玉,被他系上丝绦,悬于笔架之上。每当提笔,玉光温润,仿佛在无声地提醒他:这万丈红尘之下,还有多少苏小小的血泪未曾干涸?

他的笔尖蘸满墨,也蘸满了沉甸甸的悲悯。窗外的雨,依旧下着,淅淅沥沥,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繁华深处的孤魂,终需一支笔来安顿。(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