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130章 交大权媳妇前闯 槐庆府热情难当

浊流滚滚 第130章 交大权媳妇前闯 槐庆府热情难当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37:58

走出门的李梅花心里想着,如果再能年轻十岁该多好,就不用淘眼前这个气了,金豆现在小,撑不起这个家,才让儿媳妇出面,怨来怨去,怨谁都没用,最终落在自己头上才是真的,真是鼻子大的把自己的嘴巴给压住了。

她把烟杆交给大奎,吩咐了几句后,又去端起一碗热水,来给老头子吃药,别的啥都不重要,老伴尽快恢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他在病中,和他置气就是和自己过不去。

进门来看见老头子,在抹着眼泪,她没好气的说道:“你说,你老先人死得都埋在坟里,啥都没有了,可在你眼中,咋还就这么重要?我一个大活人都比不了。我就说了一句,你就鼻一把,泪一把的,看把你难过的?我跟你过活了几十年,你天天骂我,我能受得了。今天,我就说你一句话,你就受不了了?你没问我心里难受不?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给你做了一辈子的饭,起早贪黑过活了几十年,还给你生了一个金豆,虽说晚了点,还能给你顶门立户,传宗接代,你养老送终不还是有人嘛,你也能在人面前硬气起来,谁也不会说你是个绝户,你还有啥过不去想不开的?”李梅花反倒说起九先生来。

九先生叹了口气说:“唉,我说你咋就不长个心眼?我临死的人了,还有啥好怨你的呢?我是想我这病好不了,留下你一个人,谁是你个依靠?这金豆还小,金豆媳妇要是顶不起这个家咋办?后边的日子怎么过活?又有谁能靠得住呀?我守了一辈子的家当,如何能传承下去?”说着,九先生又抹了一把眼泪,他为自己这个家的前景在担心。

李梅花立刻应道:“你这好好的,咋说这丧气话?快吃药,吃了药,就会好起来,咱给人家天天看病,还能把自己的病治不好?你只要把你的身子骨养好,就能再守几年。其他的事就别操心了,车到山前必有路,长大的公鸡会打鸣。金豆长大了,自然会管家,咱给他留下这个家当,三道梁有几个人能与伦比?只要他两个人,稍微用点心,那也是一辈子不用忧愁。”李梅花嘴上说着,眼中却流下泪来。夫妻虽然拌嘴,这心上还在惦记着,永远放不下。她把水端在老头面前,又去端药,刚才还是雷鸣闪电,一会就雨过天晴了,虽然嘴上没说过一个爱字,实际行动中却表现出,谁也离不开谁。

九先生做了决定,就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尽快行动起来,第二天就让儿媳妇带着金豆,去给商店采购物品,这些张花都熟悉,药物她不明白,也只能等自己好了再说。顺便卖几袋粮食,怕钱不够用,一切要让金豆尽快熟悉才是上策。

临走时,九先生叮嘱大奎道:“大奎,你常跟着我去,啥情况都知道,就把金豆领到以前常去的粮行那里,我和他们熟悉,也有交情,他们会公道的对待,金豆两口不熟悉情况,你就操个心,别去其他地方,我不放心,人心难测,不得不抵防。”

大奎答应道:“没问题,出不了错。”大奎认为很简单,不用叮嘱。

九先生又给张花叮嘱道:“去到槐庆府,如果有啥事情,或者受人欺负,就去找你姐夫张魁,他在槐庆府也有点人脉,给你当个靠山,谁也不敢把你怎么样。”张花点头答应。

说起张魁,他也有变动,保安大队长让他在三道梁上搞联防,暗地收款的事,虽然强行完成,却惹得众怨,有个保长暗地告到高县长那里。

高县长得知把邱佩和张魁叫去,骂了一通,说他们这桩小事都办不好,影响大局。这事也引起邱佩不满,认为张魁办事不力,整天只知道守在自己的家里,就下令把张魁调回大队,让三个小队轮换值守,张魁定期去检查,免得他无所事事,张魁只好回到保安大队。

这些情况,九先生自然了解,他让儿子、儿媳去槐庆府,心里想,有张魁这个靠山,就不会出事的,既是有事发生,张魁也能给他摆平。幸亏当年,自己硬让金珠跟了张魁,要不,现在找谁去?进城根本没谁可依靠,做事还得要有前瞻性。

马车出了大门,张花壮着胆子,带着金豆,坐上车去往槐庆府。

真是: 临行叮嘱千百遍,听言不进属枉然。

心里没有防护堤,潮水来临无阻拦。

第一次出门,张花有点紧张,担心事情办不好,心里忐忑不安。而金豆却很兴奋,虽然孩子气很浓,但他不傻,认为自己马上要接过父亲掌柜的权利,可以行使权利了,心里特别爽,一路上手舞足蹈,看着外边的山水,一副其乐无穷的样子。

一路摇晃,终于到了槐庆府,以前九先生领着金豆来上学,那时金豆只管淘气,白天在学校也不让出门,晚上母亲怕孩子走丢,不让出去,外边什么都没看过,现在看着啥都新鲜。等不到车停下来,金豆就跳下车,跑到这个摊看看,那个门前转转。张花第一次来,也是看得都有点眼花缭乱,看着金豆跑了,就追上去跟着,生怕他走丢了。只有大奎赶着车很稳当,马拉着车,没事人一样往前走。

说来也巧,张花跟着金豆,走到《醉香楼》的门前,恰巧《五凤粮行》的崔老四跟县里的唐文书,醉醺醺从里边走出。

此时的唐文书,那是春风得意,自认为是国民党的天下,自己又是县老爷面前的红人,县大堂上一支笔,在槐庆府也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起码算上二号人物,所以骄横无比。

虽然唐文书有点飘飘然,但心里还是很清楚,他一眼就认得了张花,哪清纯无比的脸蛋,看一眼就让人心里陶醉,心里一惊:这不是在张家堡遇见的,张魁他小舅子的那个青皮核桃嘛,他不顾一切扑上前去,和张花打招呼:“妹子,你来城里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饿了吧?没有吃饭,快进这《醉香楼》,我请你。”

真是: 天赐良机在眼前,顺势人情莫迟缓。

只要今日破他防,来日定能顺自愿。

张花被这突然来人问得有点发愣,心想,我在城里没认识到人呀。仔细看后,才认出,原来他是在张家堡姐夫家一块吃过饭的那个唐文书。她有点紧张的说:“哦,原来是唐文书,我还要去卖粮进货,我们带着馍,在路上吃过了,你就不必客气了。”说着就指着后边走到马车转身要走,借着有事忙推脱。

唐文书立刻兴奋的不得了,喊道:“卖粮?我这身边不就是有粮行掌柜吗?崔掌柜过来。”唐文书叫旁边站着的崔老四。

看着赶车的伙计,崔老四自然认识。山里来的财主,多以卖粮为主,崔老四这个粮行掌柜也自然留意。以前他跟九先生联系过,希望能把粮食卖给他,可九先生就是一个死心眼,不愿和他打交道,一直和《槐庆粮行》来往,为此,崔老四还有点耿耿于怀。

今天唐文书因老婆难产而死,心情不好,崔老四就带他到《醉香楼》来安慰一番。唐文书借酒向崔老四诉苦,淘淘絮絮,有说不完的话,崔老四嘴上应承着,心里却急着去打理自己的生意,好不容易吃完饭,刚出门就碰见张花。

唐文书撇下崔老四,热情的去招呼张花,崔老四不知道唐文书和这个女的什么关系,没有上前,也没敢开口。心里还想着,这个唐文书,刚死了老婆,见女人就有点急红眼了。

崔老四见唐文书叫他,才走上前来,问唐文书道:“唐兄弟,这妹子是你家亲戚?还是?”

唐文书借着酒劲说道:“这是我家亲戚,非常重要的亲戚,她要卖粮,就卖给你,你要给她一个好价钱,绝不能让她吃了亏,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妹子,粮就卖给他,保证让你满意。”唐文书没有让崔老四有任何说话的机会,直截了当,也给张花做了主,不容反驳。

崔老四那是何等精明,立刻应道:“这还不好说?我就是做粮食生意的,卖面的不怕吃八碗,走,直接把车赶去粮行,保证比市场任何人价格都高,让你满意而归。”

崔老四见唐文书说,就来了一个顺水人情。今天拉上生意,以后就有钱赚,崔老四心明如镜,惯于算计,看着赶车的伙计,就能猜出几分,这不见九先生本人,面前又是年轻女人,九先生肯定跑不动或者已经走了,才让下辈女人出面了,以后肯定是这女人当家,这唐文书就是硬要和这个女人扯上关系,何不顺势而为?

唐文书强行示好行为,把张花难住了,她不知所措,不知答应好,还是直接走了好,回头看着大奎求援,自己不好拒绝,希望他出面拦挡一下。

大奎看到张花被人缠着,就上前说道:“二位大爷,多谢了,我家老爷让把粮送到《槐庆粮行》,我们和《槐庆粮行》是长期交情,只好得罪二位了,少夫人,咱们走。”大奎临行前,有九先生的叮嘱,不敢妄为,上前来替张花解围。

唐文书本想在张花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给自己接触张花找理由,听了大奎的话,有点生气的说道:“你一个赶车的,有什么资格替东家当家,这位弟妹,那是张魁兄弟的弟妹,也就是我唐某的弟妹,来到槐庆府,你放心,我绝不能让弟妹吃一丁点的亏,否则就对不住张魁。再说,崔掌柜也是我的兄弟,你说,他能让我弟妹吃亏不成?你一个赶车的,别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不要影响弟妹粮食多卖钱。”

唐文书直接把大奎,驳到一边去,不让他说话,大奎听唐文书说出了张魁的名字,并称兄道弟,就明白这个人和张魁有交情,不是一般人物,这粮卖给谁也都是个卖,只要不吃亏就好,看着唐文书,张花又认识,也不好再出头,就抬头看着张花怎么处理。

在家一直听从九先生安排的张花,此时没了主见,看见唐文书是姐夫的朋友,对自己又这么热情,好心帮自己,拨他面子有点难为情,此时心里还很感激他,有一种他乡遇亲人的感觉,没成府的她,也根本没有往别处细想,也就没有防范心理。

就在这时,跑在前边的金豆,不见张花和大奎,转过头回来,看见唐文书正和大奎说话,就回头转回来说道:“你们在这里等什么?让本少爷又转回来,赶紧走,有啥好说的?”

唐文书这才转过头,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金豆,急忙上前拉着金豆的手,笑哈哈的说:“这就是小舅子吧,看长得多精神。小小年纪,就能当家领事了,佩服,佩服,今天难得一见,你们也走了半天路,没吃饭吧,走,我请你们吃饭,给你们接风洗尘。”

金豆也被这热情劲弄懵了,瞪大眼睛看着唐文书,摔着手想挣脱,可唐文书紧紧的拉着他,不让他挣脱,金豆惊奇的问:“我不认识你,你为啥请我吃饭?”

“好我的小舅子呀,张魁是我的好兄弟,问问你媳妇,我们也认识,在张家堡,我们曾经一起吃过饭,今天能碰见,那真是缘分啦,我不请你吃饭,要让张魁兄弟知道了,他不把我骂死才怪,今天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拨了我的面子。”唐文书拉着金豆不放手,并且给他解释道。回头又指着崔掌柜说:“崔老兄,你也不能走,你要陪着,等吃完饭,把他们领到你那里去,高价收购,并且要好好款待,张魁兄弟的小舅子,就是我的小舅子,千万不能怠慢,要不然,就是不给我唐某人的面子。”唐文书也是满嘴大话,不信不由人。

崔掌柜本来有事急着要走,听了唐文书的话,心想走不开了,他心里明白,唐文书如此热情,那是对面前这个女人别有用心,就顺势说道:“我怎么能半道走了?一定要奉陪到底,让小舅子满意,走,进酒楼。”说着两人一左一右搀扶着金豆,生怕他跑了似的,直接往酒楼而去,唐文书还不忘记,给张花招手说:“让赶车的在路边看着车等着,你也快点进去,先吃饭,再卖粮。”

金豆此时心里乐的不行,刚进城就有人请他吃饭,而且这么敬重他,心里想,这姐夫的面子真大,他也摆起少爷的派头,跟着就走,有人请吃饭,不去的人岂不是傻蛋?

张花见盛情难却,金豆跟着走了,就给大奎说道:“大奎哥,你就在路边等着,我回头给你带点吃的。”说完也跟着进了酒楼。

真是: 心里单纯上贼船,哪知下套让她钻。

浑然不知入圈套,还在感恩他心善。

进门就进了包间坐定,唐文书就点菜,并招呼金豆和张花道:“快坐下,我和崔兄弟,刚吃过饭,菜就是给你两个点的,你们俩可要吃好,张魁是我兄弟,你就是当仁不让的小舅子,以后来到槐庆府,有什么事就尽管找我,我可以统统给你摆平,你们千万不要客气。”唐文书在他们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能耐,满口许愿。

张花坐在桌前,有点诚恐诚慌,虽说是姐夫的朋友,但自己并不熟悉,受他款待,心里很忐忑觉得不妥。接着说道:“我们初来乍到,就要受到大哥盛情款待,我和金豆感激不尽,以后千万再不敢劳烦大哥了,今天我们自己付钱,不能让大哥破费。”

唐文书立刻应道:“弟妹你说着话就见外了,你们进城来,张魁忙的顾不上你们,你们也没有别的亲人,我不照顾你们谁照顾?快吃菜,不要客气,就当是张魁招待你们。我和张魁亲如兄弟,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唐文书以张魁做挡箭牌,让张花和金豆放下戒备。

金豆孩子气十足,那有什么想法?只管大口吃菜,嘴里含着菜,感激的说:“大哥对我这么好,我就认你这个大哥,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大哥。”

“好,好,好,我就认你这个亲兄弟。”唐文书兴高采烈地说。

张花瞪着看了金豆一眼,心里想,第一次见面,怎么能乱认大哥?可金豆完全没有看张花,只顾吃自己的,在他心里,姐夫面子真大,有这样的大哥照顾,有姐夫张魁的面子,谁不高看咱?咱以后还不横行在槐庆府?

接下来唐文书,天南海北的说了一通,嘴就没有停下来,崔掌柜在旁边应着,没让他冷了场面。金豆听着新鲜,满脸陪笑,只有张花一句也没听进去,只顾埋头吃饭,她想尽快结束这个场面,好去办自己的事情。她觉得,这顿饭吃的太压抑了,这唐文书,给人的热情,让人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

真是: 热情来的太突然,浑身难受坐针毡。

若没其他非分想,焉能请客乱花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