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浊流滚滚 > 第127章 赴山梁探查敌情 胜利果做梦来抢

浊流滚滚 第127章 赴山梁探查敌情 胜利果做梦来抢

作者:泾河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37:58

保安大队里,邱佩让人专门对抓捕受伤的游击队员,集中进行审讯,又有人忍受不了,吐了真言,邱佩又得到了情报,就是个别游击队队员的家庭及住址,尽管游击队进行了秘密布置,可家属没法转移,成了保安队打击游击队的软肋。保安队没有找到游击队员,便把其家属给抓了,闹得村里人心惶惶。游击队一些队员听到信息,受到影响,士气低迷,槐庆府地下党组织,为了保存实力,也下令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不要让保安队抓住把柄。

游击队不予活动,暂时的安宁,让大队长邱佩有点得意忘形,在高县长面前,不断地鼓吹自己,说是自己治理有方,彻底压制了本地共党和游击队的活动,才得到今天的安稳。他极力想得到高县长认可与表彰,然而,高县长也只是口头表扬而已,一分钱的奖赏也没有。邱佩没有捞到好处心里不甘,就派人给张魁施压,让他尽快上交筹款,过时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自己私下搞到的钱,暗自装在自己腰包,根本舍不得拿出充公,极力压榨手下,也没法满足他贪得无厌的胃口。

张魁顶不住了,就把气撒在下边小队长身上,各个小队长,如同被踩到老鼠尾巴一样,领着队员,在各村乱串乱叫,逼着各村保长想办法,如果想不出办法,就要直接在保长,和富户家装粮抵账,根本不讲究方式方法。多次的捐款,使得有粮有钱的富户,也不愿往外拿,保长们也怕伤及了自己的利益,让所有乡民,按人头分摊,没钱就拿粮食抵,谁也不能躲过。

乡民觉得上边要款子,就像割韭菜一样,还没等长高,又一遍就来了,真是割到长不出来就要割的份上,这怎么能受得了,这可坑苦一些佃户,他们既没钱又没有粮,根本就拿不出来,他们都扛着不交。

保安队的人,才不管你有无什么办法,就上门逼讨,没钱就把仅留的口粮硬性拿走,有些佃户留的种子都给抢走了,逼得穷人只能去借高利贷,有的无法活下去,直接把儿女卖掉,卖不了儿女,只能领着孩子出门沿街乞讨,维系生命。

李庄的李二蛋,媳妇因被抢光粮食,没有啥吃,一气之下,扔下两个孩子上吊自尽了,农户真是被逼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乡民不得安宁,只能怨声载道,暗骂保安队这帮土匪。

可这帮保安队,明目张胆,没有钱逼着去偷去抢,也要上交,真是比土匪还土匪。他们还是硬在乡民身上搜刮走了,苦留给农户后,这才消停了下来。

真是: 搜刮民财凶如狼,吸取人血成蚂蝗。

只要自足皆不顾,百姓只能活遭殃。

距离游击队送过河队伍的时间,过去一月多了,地下党只知道保安队在槐庆府抓人找事,因三道梁距离县城比较偏远,信息不通,没法及时掌握这条通道是否畅通。李志远接到上级指示,暗地查看情况。李志远又一次,依收药的身份来到三道梁。

在三道梁上,张魁除掌控铜锁外,为了以防万一,改变了前边的布防方案,每条梁设三个点,一共设有九个关口,分别在各个村口设暗卡,平常出入的人不予理睬,外来过往人员,就成了重点调查对象,他们觉得谁形迹可疑,自己不能定夺,就会被带到中队长张魁处接受审问。张魁是本地人,谁也哄骗不了。

三道梁各村通过走亲戚互认识人极多,外来人员特别少,偶然来一个,就特别眼生。就像李志远,背着一个褡裢,前边装着勾搭秤,来到第一个关口,就被挡住了。保安队员认为,外来的人,就有为共党送信的嫌疑,他们好像有了重大发现一样,不由分说,就带李志远去见张魁。

李志远被两名保安队员,带到张家堡的乡公所,进门来,就被前来给保安队送菜的铁锁看见。

铁锁看见后,就迎了上来说道:“这不是韩家庄以前的二掌柜吗?你犯什么事了?被抓住了?”

李志远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我能犯什么事?他们不认识我,也不听我解释,就抓了我来见他们的队长。”

铁锁指着押来的保安队员说:“我给你们说,这个人是你中队长媳妇娘家的人,你把他抓来想干啥?没有一点眼力,等着挨收拾吧。”铁锁心想,这是女儿婆家人,有着爱屋及乌心理,所以不能不管,说完看着保安队员的反应。

守关口几个保安队员是外来的,根本不认识李志远,听了铁锁的话,送来的两个队员愣住了,也是相互观望,傻了眼没了主意。心想着,抓个奸细好来领赏,哪知道这个人和中队长有着亲戚关系?抓他怕得罪张中队长,放掉怕放走奸细,真是抓他不是,放他也不是,处在两难中。

正在这时,张魁从门中走了出来,看着门口的人说话,并且押着一个男人,就问道:“出什么事了?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铁锁看见张魁,立马上前说道:“少爷,你说你手下这些人有啥用?没长眼睛,把九先生的徒弟抓来,让你这个女婿来认领呢。”铁锁的话里,既说明了李志远的身份,又明显带有挑拨嘲讽的意味。

张魁听了后,瞪了铁锁一眼说:“他们在执行公务,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张魁对铁锁了解,知道他的秉性,所以也没有客气,训斥了他一句。

铁锁听了,觉得张魁不近人情,好心给他提醒,怕他不知道误会了九先生徒弟,谁知道他不领情,反倒对他没有好脸色。扭过头,不服气的边走边说:“我看你把你丈人的徒弟能怎么样?就不知道好好说话。抓了他,回去问问你媳妇能答应不?他们可是师兄妹。”说完,灰溜溜的走了。

张魁听了铁锁的话,也是气往外冒,想收拾铁锁,只见他头不回的走了。他看着两个队员还在那里愣着,就给他们说了句:“好了,你们去忙吧,人交给我好了。”

两个队员,起初听了铁锁火上浇油的话,心里直打鼓,生怕张魁训斥他,听到了张魁让他们走的话,才放下心来,敬了一个礼,转身跑了。

真是: 借助身份来隐藏,谁能知晓渡陈仓。

为救大众出疾苦,和敌周旋靠伪装。

张魁看了一眼李志远,从铁锁的口中得知了李志远的身份。他明白,老丈人的这个徒弟,现在不在丈人身边干了。听旁人说过,丈人先前的徒弟,在县城药铺子里卖药,自己也没去过药店,也没和他打过交道,所以并不认识。这年头,在外边,谁知道他在干什么?但他心里却记恨一件事,当年,自己和金珠的婚事,就是这个人中间几句闲言,差点送了金珠的命,让自己家,在三道梁上闹了一个大笑话。想着就来气,何不借机好好修理修理他。但又想,必定事情过去几年了,再提起,让别人说自己小心眼。如果审了他,以后让金珠知道,这样对师哥,也不好交待,让老丈人知道,也不好解释,只能压压自己心头的怒火,心理盘算怎么处理他。他是被押着来的,不能不问,直接让走人,保安队的其它人会有看法。走走样子,询问一番,也很有必要,只能公事公办,看着周围没人,张魁对李志远的说:“里边坐。”让李志远里边坐,对谁都能说得过去,既有审的意思,又要让他有赔罪的感觉,也不失掉老丈人的面子,给金珠后边也好说。

李志远被押来的时候,就知道要见张魁,他心里很平静,自己早就认识张魁,明白他们之间因金珠产生了隔阂,早已心存芥蒂。今日相见,就要看他的气度如何?他们迟早都要见面的,只能坦然面对,好几年没见金珠,通过张魁了解一下金珠近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能跟着张魁进了窑洞,把自己肩上的褡裢,搭在椅子上。张魁坐下来问道:“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坐下回答。”给他指着对面的凳子。

张魁假装不认识,问起话来。李志远简短答道:“当然能,我叫李志远,三道梁没人不认识,除了你这个中队长。”说着坐在张魁对面。

张魁听了,也就不装了,又说道:“老丈人的徒弟,我媳妇的师哥,听说你在县城药店卖药,怎么有空跑到山沟里来。”这时张魁才仔细打量着志远,觉得面熟,在哪里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和他拉拉家常,弄清他的目的很有必要,毕竟这是非常时期。

“看来你还是知道我的,我经常来乡下收药,乡亲们知道的人很多,就是你这个中队长,忙于公务,肯定不会了解这些情况。”志远也很随和回答着,前边有基础,他心里有底,不那么担心。心里想,他不会那么小心眼,抓着前边的事不放吧?

“哦,收药?药材不是在外边进购吗?怎么到咱们这里来收?咱们这里能收下吗?”张魁摆着关心的态度,实际上他想弄清情况。

“肯定能收下呀,要不我能空跑冤枉路吗?这个你还真不了解,你别小看咱们这三道梁,老天爷赐给的药材很多,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又不了解,好多珍贵的药材,我们都当成无用的野草对待,真是太可惜了。我来收药次数很多了,并且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收不到药材,药店掌柜也不愿意答应。”志远答道。

“中药那么多的品种,咱们这里能有几种?”张魁不懂药材,他没在家里待过,也没见人采药,就仔细的问道,就想弄清楚对方是否撒谎。

“说起药材,咱们这山沟,也真算得上,是药材宝地。这甘草,黄芩,材胡,板蓝,蒲公英遍地都是,还有沟边酸枣都没人去踩,那酸枣仁也是药材。还有芹韭,半夏,冬花等等稀少药材,我们这里都有。手不小心割伤,那刺筋叶揉一揉后流出的水,就能止血消炎。还有茵陈,就是白蒿刚长出的新芽,既能当菜吃,又能治病。咱们这里,药材长成柴禾,也没人去采,真是浪费了。最主要的是,外边进购药材,价钱偏高。咱们这里药材好采,自然价格也就便宜,药性也好,掌柜就图这个有利可图,就派我来收购。”志远以自己对药物的了解,侃侃而谈。

真是: 提起本行数家珍,满山药材贵如金。

只是不知其宝贵,藏在荒山人不闻。

“好,好,提起药材,你还真知道的不少。不过,药材也是个粗物,你收的那么多,能背的动吗?”张魁又用嘲笑的口气笑着问。

“哈哈,哈哈,你真是个大少爷,我能背多少?我每次来,收的少的就随身带走。收的多的情况下,分次背走,实在多的两三次都背不完,都要雇个马车装,运到县城,你家看门的铁娃就给我捎过药材,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志远笑呵呵说。

张魁听了,笑不出来了,这个人也真是神通广大,自家的马车也被他用了。志远看着张魁神情,觉得气氛有点缓和,就说道:“中队长也询问的差不多了吧?我就问个私人话题,金珠和孩子都好吧?她都两个孩子的妈了,我离开韩家后,再也没见过这个师妹。”他本想问金珠,怕张魁有想法,就带着孩子一起问,用私人感情化解眼前危机。

“我媳妇和孩子一切挺好,谢谢你关心她娘们几个,既然你这么关心师妹,今天已经走到家门口,不妨去家里坐坐,见个面,叙叙旧。当年可是你说我的坏话,让我家在三道梁上颜面扫地,让人耻笑。今天,你是要在这里赔情道歉?还是去家里说道说道?”张魁话里话外,就想让志远明白,自己什么都知道。作为一个男人,见媳妇的师哥探问,话语中不免有点醋意。尽管志远用孩子作为挡箭牌,也没挡住张魁的想法。他又提起当年的事,明显有着拒人于千里之外,永不待见的意思。可话说的模棱两可,又将李志远的军。

李志远自然听出了张魁话意,接着说道:“我十岁到了韩家,和金珠一块生活了八年,对小师妹确实有师兄妹的情分,没有感情也就不会替金珠瞎操心。当年,也是一时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差点酿出大祸,幸好当时金珠无事,要么我就是罪不能赎,现在想起来都后悔不已,尽管事情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事,我都耿耿于怀。今天你提起往年旧事,我也很自责,这里我就给你当面赔罪了。我这次来三道梁,时间有点紧,有几种药物紧俏,我得需尽快搞回去给掌柜交差,耽搁不得,今天我就不去见师妹了,等日后有闲暇时间,再去探望师妹。”志远借机给张魁道歉,也谢绝了张魁的假意邀请。因为,他心里急着,这里不是久留之地,赶紧离开为妙,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真是: 猖獗日寇终投降,胜利果实他家来抢。

全国人民不答应,聚集全力要对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