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93章 此功可封侯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93章 此功可封侯

作者:我的唐朝女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28:43

朝堂中,众位大臣目光灼热地盯着包拯手中拿着的《治黄河九疏》。

欧阳修长期在翰林院馆阁内工作,虽然同样正直,但语气相对温和一些。

包拯并未在意嘉佑帝的小心思,捧起那份《治黄河九疏》的策论开始读了起来。

当看到策论上用瘦金体写成的小楷时,包拯的眼中闪过一丝金光,似乎想起了什么。

这字体,怎么看起来像上个月被官家册封为文林郎的徐子健的?

徐子健上个月的那一篇《石灰吟》,在大周朝官员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那一手瘦金体。

由于众人只是大略地看了一遍,而那两首诗又收藏在朝皇后手中,众人想看却不可得,这更为瘦金体染上了一丝神秘色彩。

包拯的声音比欧阳修的多了几分浑厚与正气。

《治黄河九疏》:

“欲治大河先治沙,然束水攻沙亦或是宽河滞沙皆为良策,可以治标也。

如何治本,双管齐下才是根本之道。

何谓束水攻沙?

即利用水流的巨大冲击力来冲刷河道中的泥沙,减少泥沙淤积。

通过将河道收窄,使水流集中、流速加快,从而增强水流对河床泥沙的挟带之力。

如欲达成此效,则需要修筑堤防,如缕堤、遥堤、格堤等多种堤工相结合的方式,将河道束细,固定河槽,提高水流速度,如此可有效解决河道泥沙淤积的问题,使黄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河道。

所谓宽河滞沙,乃是一种与河流泥沙治理相关的策略。

其利用宽阔的河道空间,使河流在相对宽广的范围内流动,从而降低水流速度,让泥沙在河道中自然沉积下来。

黄河下游的部分河道,通过较宽的河道让黄河泥沙逐步沉积,减少泥沙对下游河床的过度淤积造成的河道抬升。

因地制宜地选择束水攻沙与宽河滞沙两者结合,必有奇效。

……

其四,东部前汉黄河古道六塔河若要改道需提前拓宽河道,方可引流,否则河北八成、京东北域将化为泽国,祸患无穷,切记切记。

……

黄河起源于昆仑之巅,中段流经关中,关中之沃土,经由先秦隋唐上千年之耕耘,关中水土草木精华损失殆尽,伤其根本。

此乃黄河沙土之来源,要治理黄河之根本,则需治理关中之水土,别无他法,唯有关中沿岸多植草木也。

呜呼,若行此九疏,百十年后黄河无患也。……”

当包拯铿锵有力地将整篇《至黄河九疏》念完之后,他的双手激动地颤抖起来。

他在这篇策论中看到了彻底治理好黄河的方向与希望。

作为大周朝的文官,没有一个不希望将肆虐数百年的黄河治理好,毕竟这条河对于大周百姓的生命以及大周的江山社稷来说太过重要了。

朝堂中激动的官员可不止包拯一个人。

站在包拯不远处的欧阳修顾不得礼仪,快步走到包拯面前说道:“包大人,这策论可否让下官一看?”

包拯知道欧阳修是个正直有才华的官员,对他并不排斥,便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策论交到欧阳修手里。

刚才策论的内容欧阳修虽然听清楚了,但依旧还打算亲眼看看策论的文章,仿佛担心它过一会儿就会消失不见似的。

而当欧阳修看到策论上的字体时,脸上同样闪过一抹惊讶,这字体莫不是那……

刚刚徐子健的那篇策论,引起了朝堂上众人的热烈讨论。

朝臣们都不是傻子,徐子健写的策论,虽然方法比较新颖,但写得很详细,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都能看得懂。

大宋的官员们可一点都不傻,尤其是嘉佑帝这一朝,更是名臣辈出。

因此,众位朝臣听完了这篇策论后,同样在策论中感受到了其中提纲挈领之意,以及大周朝治理黄河水患的未来与方法。

而作为副相的文彦博,状态就没那么好了。

尤其是听到策论中提到若是借用六塔河来泄洪将会把河北大部分地区淹没后,更是惊得冷汗都流下来了。

文彦博能当上副相,自然不是傻子,只不过是被李仲昌那个急功近利的法子给蒙蔽了。

如今听了徐子健的《治黄河九疏》,哪里看不出自己刚才提出的利用六塔河泄洪的计划有多么愚蠢?

幸亏没有实施,否则按照策论中所预言的那样,死伤的人数恐怕会高达上千万,到时候他文彦博恐怕就是大周朝的千古罪人了。

文彦博心中有一丝庆幸,但又有一丝懊恼,曾巩那小子,有如此策论居然不先发给老夫看看,哪怕一封信提醒一下也好,不至于今日在朝堂上落得如此局面。

原本站在一旁支持他的三司使张方平,在听完那篇策论之后,也悄悄地往旁边挪了两步,与文彦博拉开了一点距离。

而原本被文彦博说服的富弼就更绝了,直接拉起一旁的工部尚书聊起天来,讨论起了策论中所提到的内容的可行性,完全忘了在他一旁还站着的文彦博。

文彦博这下终于体会到刚刚被他指责的包拯以及周伉两人的处境。

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朝堂上的形势居然如此戏剧般地逆转了。

书写这篇策论的人究竟是谁?

文彦博内心不由得苦笑道。

喧闹过后,在礼仪内官的提示下,众位大臣也逐渐安静了下来,只是他们的目光依旧火热地盯着被嘉佑帝收回去的那一封《治黄河九疏》的策论。

说实话,之前朝堂上,尽管文彦博将他的六塔河计划说得天花乱坠,但依旧有很多朝臣心中抱有怀疑的态度。

毕竟欧阳修和周抗两人提到的质疑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只是迫于文彦博作为副相的威势没有说出口而已。

而如今,当听完徐子健的那一篇《治黄河九疏》之后,众位大臣这才明白,文彦博的六塔河计划何止是不靠谱。

若是被他实施起来,恐怕整个河北地区都要遭殃,而死伤的百姓绝对数以百万计。

这也是刚才支持文彦博的大臣们远离他的原因。

你文彦博作为一个副相,居然提出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计划,而且还忽悠到了朝堂上大部分人。

如今情况逆转,搞清楚状况的众位大臣自然会将自己被愚弄的情绪发泄到始作俑者文彦博身上。

坐在御座上的嘉佑帝,看着一脸尴尬和懊悔的文彦博,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满。

文彦博今天这计划确实不像话,若是真的被他推动实施下去。

到时候大周的河北地区恐怕将要糜烂,到时候百姓流离失所,一个安抚不好,恐怕会产生大祸端。

而且河北地区糜烂之后,河北作为防御辽国的前线,一旦糜烂,那么大周朝最重要的一层防御就直接失去了保护作用。

这六塔河计划简直是祸患无穷。

今日提出六塔河计划的这帮人必须严惩。

监察御史唐阶最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察觉到御座上嘉佑帝对文彦博的不满,监察御史唐阶立马站出来说道:“臣唐阶,请求追查文彦博失察之责。”

随后多名御史一起站出来对文彦博发起了弹劾。

嘉佑帝有些复杂地看着被自己刚刚提拔为副相的文彦博,问道:“文爱卿,你有何话可说?”

文彦博跪伏在地上说道:“臣文彦博听信小人之言擅自提出六塔河计划,险些酿成大祸,请陛下责罚。”

……

嘉佑元年七月。

文彦博被御史唐介弹劾,降职为观文殿大学士、青州知府,后改为忠武军节度使,主管京东东路。

而提出六塔河计划的李仲昌等人,则被流放至岭南不毛之地,数年后病死。

处置完六塔河计划之人,刚刚看过《治黄河九疏》欧阳修站了出来说道:

“臣,欧阳修!奏请,陛下封赏文林郎徐子建献策之功勋!此功勋可封侯!”

欧阳修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