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 第278章 殿试排名

重生古代:庶子的开挂之路 第278章 殿试排名

作者:我的唐朝女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28:43

外朝,宝文阁,庄严肃穆,透着一股凝重的书卷气息。

此刻,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关乎众多学子命运的关键之事——殿试考卷的呈送嘉佑帝批阅。

欧阳修,这位名震天下的文坛领袖,以主考官的身份,亲自承担起将殿试考卷呈送皇帝的重任。

他身着一袭素雅的官袍,神色恭敬而庄重,手中捧着那叠凝聚着众多学子心血与才华的考卷,缓缓步入殿中。

“这是众位考官们初步评定的名次,请陛下查阅!”

欧阳修将考卷轻轻交给负责伺候的内官后,双手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这寂静的殿中清晰地传开。

嘉佑帝坐在书房的案几前,抬起头,目光温和地看向欧阳修,说道:“欧阳爱卿,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来人,给欧阳学士赐座!”

他转头吩咐一旁的内侍。

嘉佑帝对欧阳修极为看重,这些年在施政过程中,欧阳修给予了诸多支持与助力,在嘉佑帝心中,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年便会安排他进入政事堂,委以更重要的职责。

欧阳修谢过座后,看着正在审阅卷子的嘉佑帝,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此次殿试中有一张卷子的排名,在考官们之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尽管他力排众议做了决定,但最终的排名裁定权仍在嘉佑帝手中。

嘉佑帝在书房中,专注地看着欧阳修呈送上来的考卷。

按照惯例,殿试排名的最终结果由嘉佑帝拍板。

考官们在初步阅卷后,会给出一个初步排名,这个排名通常和会试名次较为接近。

在大周朝,省试的排名对殿试排名影响颇大,毕竟省试的考题远比殿试复杂,更能真切地体现学子们的真实才学。

而且,大周朝省试合格者在殿试一般不会被黜落,两者排名关联紧密。就像先帝真宗时期,状元吕蒙正省试第一,殿试亦是第一。

不过,到了嘉佑帝时期,殿试起初有淘汰情况,后来因贡士叛逃西夏,便不再黜落,省试排名的影响力也随之有所降低。

但考官们依旧会参考省试成绩,如果学子在省试中名列前茅,殿试表现又不差,最终排名依旧会靠前。

嘉佑帝身为皇帝,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逐一审阅全部殿试卷子。

他主要关注的是前面十名的贡士,剩下的基本就按照考官们的排名来定。

大周朝,殿试前十名又称为庶吉士,可以被安排入翰林院 培养。

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由翰林学士或朝中重臣教导,内容含经史、政务等,旨在培养辅政能力。

嘉佑帝翻开卷子,看到排名第一的依旧是徐子建。

他仔细地审阅了徐子建的卷子,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徐公明在殿试卷子里,言辞恳切且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站在帝党一边。

对于嘉佑年间的各项施政,更是以一种极为 “客观” 的姿态进行了赞颂。

嘉佑帝看着那些溢美之词,都不禁有些脸红。

毕竟治理黄河的策略、开办糖厂、创建登州水军等等一系列施政举措,背后都有着徐子建的身影,嘉佑帝不过是顺水推舟,给予支持罢了。

甚至在西夏问题上,徐子建同样根据会试的策论《平戎策》进行了巧妙引用,展现出了对局势的深刻理解。

嘉佑帝原本还担心徐子建风头太盛,打算稍稍压一下他的排名。

然而,看完徐子建的卷子后,他还是觉得徐子建确实是自己看中的人才。

虽然还未最终决定状元的人选,但徐子建的名次肯定是够得上三甲了。

嘉佑帝将徐子建的卷子单独拿出来,轻轻放到左边。

然而,接下来看到苏轼的卷子,嘉佑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上来。

苏轼在文中言辞犀利,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嘉佑帝在位期间各种施政的弊端。

庆历新政,那可是嘉佑帝心中的一根刺,这是他为了革除大周诸多弊病所进行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可惜,最终变革以失败告终。

而苏轼在考卷中,竟将庆历新政说得一无是处。

周夏之战亦是如此,大周积弊已久,在与狼子野心的党项人的交锋中屡次战败,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苏轼却在考卷中直接指责中枢政事堂相公指挥不利。

另外,登州水军的建设也被苏轼指责花费过多,有劳民伤财之嫌。

“嘭!”嘉佑帝怒不可遏,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扔到地上,碎片四溅。

他目光不善地看着下方的欧阳修,质问道:“欧阳修,这是你给朕选的殿试第二?苏轼年纪轻轻就敢如此口出狂言!我大周朝堂怕是容不下此等狂悖之徒!”

欧阳修心中一紧,担心自己极为看好的苏轼就此要被嘉佑帝严惩,他赶忙站起身来,拱手求情道:“苏轼乃是难得的有才之人!请陛下念在其年少无知,开恩给他一次机会吧!”

嘉佑帝着实被苏轼气得不轻,他对欧阳修反问道:“年轻可不是他妄言的理由!你看第一名的徐公明年纪比他还小三四岁,又何曾像这苏轼一样狂傲?第四名的苏辙是这苏轼的弟弟,朕看其文章四平八稳,也是个机敏沉稳之人!既然这苏轼喜欢胡言乱语,那朕就给他一点惩罚!这次殿试最后一名便是他了!”

“陛下……”欧阳修还欲再求情。

“欧阳爱卿,这次春闱辛苦你了!先回家歇息吧!”嘉佑帝不为所动,直接将欧阳修打发回家休息。

“哎……臣遵旨!”欧阳修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嘉佑帝这次是打定主意要惩罚苏轼了,只好拱手无奈离去。

心中暗自想着,这苏轼虽才华横溢,可惜性格太过狂傲,打算回头一定要好好提点提点这苏子瞻。

欧阳修离开后,嘉佑帝继续审阅卷子。看到第三名的章惇,他的神色逐渐缓和。

章惇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将重点落在经济改革上,提出了加强海贸税赋的策论,不仅条理清晰,且见解独到,深得嘉佑帝欣赏。

嘉佑帝考虑再三,决定将章惇定在第二名,也就是榜眼之位。

至于第三名的探花,嘉佑帝还没有决定好人选。

看到第五名的窦卞,他觉得文章虽然也说得过去,但在自己心中总还差点意思。

嘉佑帝一路看了好几篇卷子,都没有特别满意的。

一直到他看到徐坤的卷子。徐坤的殿试卷子写得过于谄媚,考官们因此将他从第七名降到了第十九名。

嘉佑帝看到徐坤的卷子,原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虽然嘉佑帝心里明白徐坤是在卷子里拍自己的马屁,但从这些言辞中,他也看到了徐坤的 “忠心”。

与前面几个贡士略带批判的卷子相比,嘉佑帝此时更希望探花是 “自己人”。于是,原本被考官按下去的徐坤,被嘉佑帝定为嘉佑六年的探花。

就这样,嘉佑六年殿试三甲名次新鲜出炉。

状元,徐子建;

榜眼,章惇;

探花,徐坤。

二甲第一是苏辙,二甲第二为窦卞,二甲第三是罗恺,二甲第四是张载,二甲第五是程颢,二甲第六是程颐,二甲第七是王韶……

这场牵动无数人心的殿试,终于落下了帷幕,而这些学子们的命运,也将从此刻开始,走向不同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