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元凶”——帝王圈的“差评之王”
秦淮河水,千年流淌,见惯了六朝金粉的浮华,也冲刷过无数王侯将相的荒唐。在它倒映的众多“帝王脸谱”中,宋元凶刘劭的头颅绝对是最“别致”的一颗——曾经在河畔“展览”数日,引得吃瓜群众围观点评,最终才被不耐烦地扔进滚滚江水,彻底“下线”。历史这位最严苛的裁判,连个“厉”啊“炀”啊之类的“安慰性恶谥”都懒得给他,直接甩了个“元凶”的标签,简单粗暴,永世不得翻身。这待遇,堪称帝王圈的“差评之王”。
第一幕:开局王炸——顶级配置的“别人家太子”
刘劭同志,生于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投胎技术堪称一流。他爹宋文帝刘义隆,那可是南朝少有的明君之一,“元嘉之治”的招牌打得响亮。作为嫡长子,刘劭简直就是含着金汤匙,不,是抱着传国玉玺出生的。六岁!仅仅六岁!别的小朋友还在玩泥巴、跟邻居小孩抢糖吃,他就已经被老爹刘义隆重金“氪”成了皇太子,成为帝国头号“潜力股”。
刘义隆对这个接班人,那真是下了血本培养。师资力量?豪华顶配!儒学大师雷次宗亲自授课,教他仁义礼智信,估计天天念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玄学大咖何尚之负责开发他的“哲学思辨”,聊聊“道可道非常道”,试图让他有点深度;史学泰斗何承天则给他恶补历史课,用历代兴亡的“翻车现场”做案例教学,警示他“水能载舟亦能煮粥”(哦不,是覆舟)。这配置,搁现在就是清北复交名师天团一对一VIP辅导,目标是打造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边形皇帝”。
到了二十岁,刘劭开始“实习”了——监国理政。史书上说他“勤勉,颇识事体”。嗯,听起来像个靠谱青年。批批奏章,参加一下朝会,发表点“朕知道了”、“爱卿所言甚是”之类的标准领导发言,一幅“父慈子孝,帝国未来一片光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按照剧本,他只要耐心等老爹退休(或者自然驾崩),就能顺理成章地坐上龙椅,开启自己的“元劭盛世”(如果他能活到那时候的话)。
第二幕: 跑偏的画风——当太子沉迷“玄学诅咒VIP套餐”
然而,历史的剧本总喜欢在关键处加狗血。时间走到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刘劭的人生轨迹突然来了个360度托马斯全旋外加自由落体。
导火索是他和他那个同样不太省心的亲弟弟——始兴王刘浚。这哥俩不知是宫廷剧看多了,还是压力太大脑子瓦特了,竟然被一个叫严道育的女巫给忽悠瘸了。这位严大师,估计是当时“诅咒界”的顶流KOL,专攻“宫廷VIP定制服务”。她给两位金主爸爸画了个惊天大饼:只需要埋下精心雕刻的玉质皇帝人偶,再配上独家秘传的咒语,就能让老爹刘义隆“神志昏聩,自然病故”!这服务,听起来是不是比请刺客省心、比下毒隐蔽、比直接造反风险低多了?简直是“无痛篡位”的理想方案!
刘劭和刘浚这对“卧龙凤雏”,居然对此深信不疑,还觉得这法子“妙啊”!他们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在皇宫里东埋一个玉人,西藏一道符咒,虔诚地期盼着老爹快点“自然下线”。这操作,充满了令人智熄的荒诞感——两个帝国最高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精英,放着阳关大道不走,偏要迷信这种“扎小人”plus版的巫蛊邪术,把国家前途和身家性命都押注在虚无缥缈的诅咒上。这脑回路,清奇得能让他们的名师天团集体气活过来。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在宫里埋小人,哪有不暴露?某天,宋文帝刘义隆不知是心血来潮搞大扫除,还是收到了“朝阳群众”的匿名举报,居然在含章殿挖出了这些“孝子贤孙”们埋下的“惊喜大礼包”——诅咒自己的人偶和符咒!
当英明神武的宋文帝,看着眼前这些刻着自己名字、可能还画着小箭头的“定制手办”和鬼画符,内心是何等的万马奔腾?史载他“惊惋悲恸,几乎气绝”。这打击,比发现儿子考试作弊严重一万倍!这是**裸地盼着自己死啊!还是用这么low、这么迷信的方式!
舐犊之情让这位老父亲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他反复质问身边人:“太子图富贵,尚可理解;但何至于此?!”(潜台词:想接班我能理解,但你用这种跳大神的方法来咒我死,是不是太侮辱你爹我的智商了?!)他犹豫了,没有立刻废掉刘劭。这份优柔寡断的父爱,最终酿成了弥天大祸。
第三幕: 从“坑爹”到“弑父”——史上最速成(也最速朽)的皇帝诞生记
时间来到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二月。宋文帝终于痛下决心,召集心腹重臣,密谋废黜太子刘劭,改立更靠谱的七子刘宏(也有说法是准备立刘骏)。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精准地飞进了东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