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427章 北凉宗室沮渠万年:跳槽、升职与“办公室政治”翻车实录

序幕:北魏集团霸道总裁的铁骑

公元439年的秋天,河西走廊的气氛比双十一的快递仓库还紧张。北魏集团的霸道总裁——太武帝拓跋焘,亲自带着六万铁骑(相当于六个满编师)的“并购天团”,浩浩荡荡杀向北凉这家“家族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姑臧(今甘肃武威)。这可不是什么友好商业访问,而是**裸的“恶意收购”,目的明确:要么归顺,要么毁灭!

姑臧城头,北凉的旌旗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城城内,年仅二十余岁的沮渠万年正面临人生最重要的抉择——是死守北凉宗室荣光,还是另寻生路?这位沮渠蒙逊之孙、沮渠牧犍的侄子,在史册中留下的记载寥寥可数,却如一道刺目的闪电,照亮了北凉王朝覆灭前夜最惊心动魄的瞬间。

第一幕:王孙贵胄——姑臧城下的抉择

此时的姑臧城内,北凉现任CEO沮渠牧犍同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一边指挥员工(士兵)疯狂加固公司围墙(城墙),一边拿着“卫星电话”(快马加鞭的信使)向远在漠北的“战略合作伙伴”柔然汗国疯狂呼叫:“喂!柔然兄弟吗?魏总带人来砸场子了!他把我这儿当免费试吃了,吃完我这家‘凉州老字号’,下一个就轮到你那‘草原自助餐’了!速来救场啊!Over!”(史载原话:“魏已克我,旦夕将及汝,速救!”) 这通求救电话,充满了小公司被行业巨头碾压时的绝望与黑色幽默。

就在这“公司”即将破产清算的生死关头,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沮渠万年同志——闪亮登场。这位仁兄纯正的“王三代”,血统尊贵,搁在和平年代,那绝对是坐头等舱、喝顶级红酒的主儿。可惜,现在面对的是拓跋焘的“铁骑收购团”,他这个“高管亲属”的身份,瞬间从“钻石VIP卡”变成了“高危死亡Flag”——城破之日,普通员工或许还能被“留用察看”,他们这种前朝“核心管理层”,九成九是要领“终极盒饭”的。

沮渠万年站在城头,感受着秋风的萧瑟和城外震天的杀声。环顾四周:城外,北魏铁骑黑压压一片,杀气腾腾;城内,自家叔叔(CEO牧犍)指挥混乱,方寸大乱;手下弟兄们,眼神里全是“这破公司吃枣药丸”的绝望。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感觉凉飕飕的。一个大胆(或者说“极度现实主义”)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开:与其跟着这艘注定沉没的破船一起喂鱼,不如……先跳船?而且要跳得漂亮,跳得有价值!跳出一个新未来!

于是,在公元439年9月25日那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就在姑臧城摇摇欲坠但还没完全“塌房”的前夕,沮渠万年同志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职业决策”——他带着自己的嫡系团队(麾下部众),果断打开了城门(姑臧的侧门或后门可能性更大),高举“热烈欢迎拓跋董事长莅临指导,共创美好未来”的虚拟横幅(精神上),主动投诚北魏了!

《魏书》对此的记载冷静得像财务报表:“万年率麾下降。” 翻译成现代职场黑话就是:“部门经理沮渠万年,携核心团队成员及重要客户资源(部众),集体跳槽至行业龙头北魏集团。” 这短短五个字,杀伤力爆表!它像一根针,瞬间捅破了北凉员工(军队)最后那点可怜的士气气球。老板的亲侄子、公司的“太子党”都带头跑路了,底下的小兵还拼什么命?图啥?图老板拖欠的工资能发?还是图公司快过期的期权?沮渠万年这一跳,堪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lus”。姑臧城随即宣告“破产保护”失败,CEO沮渠牧犍也只好把自己捆成粽子,出城递交“投降说明书”。立国43年的北凉,正式宣告凉凉(物理意义上的)。

而沮渠万年呢?人家摇身一变,成了北魏集团的“优秀引进人才”!他精准地卡在了“城破前投降”这个价值最高点:既避免了城破后作为“战败方”被清算的风险(那会儿投降,身价暴跌),又因为“带资(部众)入组”、“主动投诚”的优异表现,成了北魏人力资源部(太武帝)重点宣传的“弃暗投明”标兵。当他的亲叔叔沮渠牧犍在北魏的“战俘再教育营”里啃着冷馒头时,沮渠万年已经在拓跋焘的“并购成功庆功宴”上,享受着“识时务俊杰”的待遇,和鲜卑高管们推杯换盏了。这波“跳槽”,时机拿捏之精准,堪称“乱世职场避险指南”的经典案例!

第二幕:镶钻的鸟笼——张掖王的虚衔与地方官的尬舞

北魏集团成功“并购”北凉,但这河西分公司,员工(百姓)成分复杂,前朝遗老遗少众多,人心浮动,就像刚接手了一个全是“刺头”的老厂区,急需稳定!精明的董事长拓跋焘深谙管理之道,决定搞一场盛大的“企业文化融合暨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两年后,公元441年3月29日,北魏总部平城(今山西大同)西郊,旌旗招展(想象一下),鼓乐齐鸣(再想象一下)。拓跋焘亲自主持仪式,隆重册封“归顺模范员工”。沮渠万年同志凭借“跳槽时机准、破坏前公司士气贡献大(加速北凉灭亡)”的卓越“业绩”,被册封为——张掖王!同时受封的还有柔然的郁久闾乞列归,封为朔方王。看看这份名单:一个凉州前朝“太子党”,一个草原部落“风投代表”。拓跋焘这手平衡术玩得炉火纯青:用草原势力牵制河西旧部,再用河西旧部制衡草原势力,自己稳坐中军帐,笑看两边斗。沮渠万年这顶“张掖王”的帽子,含金量得打个骨折。张掖在哪儿?河西走廊,现在可是北魏的地盘!封你个“王”,但封地?兵权?行政权?想都别想!本质上就是个“名誉董事长”头衔,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个安抚凉州旧部情绪的“企业吉祥物”,一个镶着钻石的……鸟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