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28章 后燕“保安队长”段速骨:短命枭雄的荒唐闹剧

《七绝?咏后燕叛将段速骨》

玄戈夜破龙城动,血沃千门帝阙空。

天道安摧胡骑烈,春冰未泮斩苍鬃。

公元398年,正月刚过,龙城(今辽宁朝阳)的寒风还跟刀子似的,刮得人脸生疼。后燕皇帝慕容宝同志,正撸起袖子,热火朝天地准备着跟北边那个死对头——北魏拓跋珪,来一场关乎国运的终极对决。点兵!聚粮!整个龙城都弥漫着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紧张气息。可慕容宝万万没想到,他这厢雄心勃勃要北伐,自家后院最核心的保安队伍里,一颗“定时炸弹”正滋滋作响,准备把他,连同整个后燕一起掀上天。

这颗“炸弹”名叫段速骨。他的官职?长上。听着挺威风?说白了,就是皇家卫队里的一个小队长,负责看大门、巡夜、保护领导安全,搁现在顶多算个保安队长,或者御前带刀侍卫班副班长?总之,离权力核心远着呢。这位段队长蹲在营地的篝火旁,一边搓着冻僵的手,一边压低嗓门对围着的百十来号弟兄(主要是已故大将慕容隆的旧部)嘀咕:“兄弟们,瞅见没?皇帝老儿又要去跟北魏拼命了!这仗打下去,咱们哥几个别说升官发财,怕是连骨头渣子都得埋在河北那冰天雪地里当肥料!与其去送死,不如……”他故意停顿,挤眉弄眼,篝火在他脸上跳动,映照出几分狡黠和不安分。“咱们干票大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当然,古人不会说“摩托”,但意思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这群被战争吓怕、前途渺茫的军官们,被段速骨这“搏一搏”的提议撩拨得热血(或者说,求生欲?)上涌,一拍即合!得,后燕帝国史上最黑色幽默、破坏力却奇大无比的一场叛乱,就在这篝火旁的密谋中,像颗毒蘑菇一样悄然冒头了。

一、龙城惊变:保安队长的“华丽”转身

机会说来就来。398年二月,慕容宝带着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开拔到了乙连(今辽宁建昌),北伐的号角眼看就要吹响。龙城?空了!皇帝带着主力走了,留下看家的力量薄弱得可怜。段速骨和他的“保安兄弟伙”们一看:“天助我也!” 瞬间撕下“忠诚卫士”的伪装,露出了獠牙。

行动快如闪电!段速骨伙同宋赤眉等百余名核心成员,发动了闪电突袭。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干掉碍事的宗室王爷,控制龙城!慕容宙、段谊等慕容家的金枝玉叶,还没搞清楚状况,就成了这场“保安起义”的祭旗品。

不过,段速骨虽然是个粗人,但也懂点“包装”的重要性。光造反不行,得有个响亮的旗号啊!他们扯起“反战”的大旗,高呼“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想送死!” 这口号在当时厌战情绪弥漫的士兵和平民中,还真有点市场。但光喊口号还不够,还得有“合法性”。于是,他们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低配版——把已故高阳王慕容隆的儿子、年纪轻轻的慕容崇小王爷从被窝里拎出来,不由分说按在了“领袖”的宝座上。“看见没?我们不是造反!我们是拥戴小王爷,清除皇帝身边的好战分子!我们是‘清君侧’!” 好家伙,一场**裸的兵变,瞬间披上了“正义”的外衣,变成了“忠臣义士”的举动。这政治包装术,段队长玩得还挺溜!

慕容宝在乙连接到龙城“保安造反”的消息,差点没气晕过去。“反了天了!一帮看大门的敢造反?” 他立刻派出手下最能打的大将之一,战神慕容农(也是慕容隆的兄弟,慕容崇的叔叔),火速带兵回龙城平叛。皇帝心想:有农哥出马,收拾几个保安还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慕容农带着兵刚走到半路,甚至还没见到叛军的影子呢,他手下的士兵们一听——啥?又要打仗?刚躲开北魏的刀子,现在又要回去打自己人?不干!坚决不干!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慕容农手下的士兵也厌倦征伐打仗,都扔下武器纷纷逃走!” 那场面,估计就跟退潮似的,呼啦啦跑了个精光。慕容农这位曾经在列人起兵、大破前秦的名将,看着瞬间空荡荡的营地,估计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拔刀砍空气的心都有了!但光杆司令打不了仗啊,无奈之下,只能垂头丧气地跟着同样傻眼的慕容宝,灰溜溜地撤回龙城。这平叛行动,还没开始就宣告破产,堪称史上最憋屈的出征。

等慕容宝和慕容农狼狈逃回龙城,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糟。龙城本身也没多少守军了!怎么办?等死吗?关键时刻,年轻的长乐王慕容盛(慕容宝的儿子)脑子转得快,展现出了慕容家遗传的急智。他冲出城去,对着城外瑟瑟发抖的百姓一通激情演讲(连哄带吓),硬是拉壮丁凑出了一万来人,发根棍子就算武器,统统赶上城墙充数!远远望去,城头“守军”密密麻麻,还挺唬人。

再看段速骨这边呢?他裹挟着慕容崇小王爷,带着他那支“起义军”,浩浩荡荡杀奔龙城而来,看上去气势汹汹。但仔细一瞧,这队伍成分复杂得堪比“乌合之众”大杂烩。史书无情揭露:“同谋只有一百多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被驱使胁迫而来,所以丝毫没有斗志。” 说白了,除了核心那一百多个想“搏一搏”的保安和军官,其他都是被刀架在脖子上拉来的壮丁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这群人心里想的是啥?八成是:“老天爷保佑,待会儿打起来让我跑快点!” 指望他们拼命?段队长怕是想多了。一支心不甘情不愿、只想保命的“大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这场龙城攻防战,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黑色喜剧的荒诞色彩——一边是临时拼凑的“群演守军”,一边是心怀鬼胎的“杂牌叛军”,真正的“主角”慕容宝和段速骨,心里估计都在打鼓。

二、致命倒戈:战神慕容农的“魔幻现实主义”操作

时间走到三月初二,龙城攻防战进入了关键又诡异的时刻。深夜,一个让所有人下巴掉地上的消息传来:龙城防务总指挥、后燕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战神慕容农同志……不见了!

更惊悚的是,他不是被绑架了,而是自己主动溜出城去了!而且,目的地是——段速骨的叛军大营!

消息一出,龙城内外,集体懵逼。慕容宝估计当场石化:“我的亲哥啊!你这是闹哪样?!” 慕容盛可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我叔疯了?” 段速骨本人呢?估计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天上掉馅饼了?还是纯金的!”

这位曾经在战场上让前秦士兵闻风丧胆、在列人城下挽狂澜于既倒的名将慕容农,为何做出如此谜之操作?史家们挠破头皮,给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推测:他很可能被一个人忽悠瘸了——尚书兰汗!这个慕容宝、慕容农的舅公,估计是给慕容农灌了**汤:“农啊,现在龙城危在旦夕,守不住啦!你出去假意投降段速骨,凭你的威望,肯定能取得他的信任,然后咱们里应外合,一举平定叛乱!这是苦肉计!是曲线救国!是……” 总之,兰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亲戚的身份,成功地把战神慕容农忽悠出了城,送进了狼窝。至于兰汗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嘿嘿,后面你就知道了。

慕容农这一走,直接导致了第二天(三月初三)攻城战的戏剧**。

战斗打响!段速骨的“杂牌军”攻城,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临时拉来的壮丁们磨洋工,冲在前面的炮灰死伤枕藉。龙城城墙上,虽然守军也是临时工,但仗着城墙,居然顶住了!眼看叛军士气低落,就要溃败。段速骨急眼了,情急之下,祭出了他的“秘密武器”——刚投诚的战神慕容农!

段速骨把五花大绑的慕容农推到阵前,像展示一件稀世珍宝(或者人肉盾牌?),开始对着城墙上的守军喊话(大意):“城上的兄弟们看清楚了!你们崇拜的战神慕容农都在我们这边啦!龙城守不住啦!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投降吧!” 他还押着慕容农沿着城墙根溜达,来个“全城巡展”。

这一招,效果拔群!拔群到什么程度?拔群到直接让守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城墙上那些临时拉来的壮丁、以及残存的守军士兵,看着他们心中战无不胜的偶像、帝国的军事支柱慕容农,居然像只待宰的羔羊一样被叛军绑着游街示众……信仰崩塌了!斗志瞬间清零!《晋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那个混乱而绝望的场面:“兵众们也都四散溃逃!” 刚才还在奋力守城的人,瞬间丢盔弃甲,跑得比兔子还快!龙城,这座后燕的都城,竟然就这样以一种极其荒诞和憋屈的方式,陷落在了“保安队长”段速骨手中。

慕容宝、慕容盛等人一看大势已去,连行李都顾不上收拾,带着少数亲信,仓皇如丧家之犬,从城南夺路而逃,开始了他们的流亡生涯。

而被囚禁在叛军营中的慕容农,他的命运更是充满了讽刺和悲剧。段速骨刚拿下龙城,正志得意满,准备享受胜利果实呢,他内部又出幺蛾子了。段速骨的一个谋士,叫阿交罗,看着被推在前台当傀儡的慕容崇小王爷,觉得这娃年纪太小,没啥威望,像个提线木偶,不好用。他眼珠一转,盯上了刚抓来的慕容农:“这位可是实打实的战神,威望高,能力又强!要是把他推出来当头儿,那号召力不是杠杠的?咱们的事业不就稳了?” 于是,阿交罗跑去跟段速骨建议:废了慕容崇,改立慕容农!

这建议本身就很要命。更要命的是,这风声还走漏了!慕容崇的亲信鬷让(zong ràng)等人一听:“啥?要废了我们的小王爷?还要立那个刚投降的慕容农?这还了得!” 一股危机感和愤怒涌上心头。这帮人也是狠角色,二话不说,直接带人冲进了关押慕容农的宫殿(也可能是临时征用的官署)。可怜的慕容农,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名将,还没来得及弄清楚状况,就和那个想拥立他的阿交罗一起,在乱刀之下命丧黄泉!时年,公元398年4月7日。

慕容农的死,充满了憋屈和荒诞。他不是死在两军对垒的沙场,也不是死于精心策划的暗杀,而是死在了叛军内部一场因“换傀儡”引发的、极其混乱低级的火并之中。史家对此无不扼腕叹息,认为这是后燕走向衰亡的关键转折点:“自慕容农死后,慕容部再无良将,逐渐走向衰亡”。一个国家的支柱,就这样戏剧性地倒在了一群乌合之众的乱刀之下。战神落幕,后燕的天,塌了一半。

三、螳螂捕蝉:影帝兰汗的“摘桃子”大戏

段速骨拿下龙城,杀了慕容农,正坐在龙椅上(可能屁股还没捂热),做着“皇帝梦”呢。他可能觉得,自己这个“保安队长”终于逆袭成功,走上人生巅峰了!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他忘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真正的“老狐狸”、幕后**oSS,此刻终于露出了獠牙,准备登场“摘桃子”了。

这位“黄雀”就是一直躲在暗处、煽风点火、左右逢源的尚书大人——兰汗!他早就和段速骨暗通款曲,甚至慕容农的“主动投敌”很可能就是他导演的一出戏。他等的就是这一刻:叛军和朝廷力量两败俱伤,他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华丽登场,收拾残局,独揽大权!

三月初八,距离段速骨攻陷龙城仅仅五天,兰汗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振臂一呼,率领自己蓄谋已久的嫡系部队,突然向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段速骨叛军发动了致命袭击!段速骨和他的核心党羽宋赤眉等人,可能还在喝酒庆祝呢,就被兰汗的军队砍瓜切菜般“全部杀掉”!这场所谓的“起义”,从**到落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段速骨,这位做了不到一个月“皇帝梦”的保安队长,连同他的“创业团队”,就此灰飞烟灭,成了历史的小小注脚。

四、历史的戏台:小人物与大时代的荒诞碰撞

段速骨,这个在历史长河中几乎被遗忘的名字,细细品味他这短暂的“高光”时刻,充满了小人物的悲喜剧色彩。

身份尴尬:他不是慕容鲜卑的宗室贵族,也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的子弟。他的最高官职“长上”,不过是皇家卫队里的一个中层军官,用现代话说就是“保安队长”或“侍卫领班”。在那个讲究门第和血缘的乱世,他先天就缺乏号令群雄的资本。

动机世俗:他的造反,没有宏大的政治理想,没有拯救苍生的抱负。核心动机就俩字:怕死!怕被派去跟北魏打仗送死。其次是活命之后可能想捞点好处。动机非常现实,甚至可以说有点卑微。他扯起的“反战”大旗,更像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包装,而非真正的信仰。

手段粗糙:他的叛乱计划和组织,处处透着“业余”。靠恐吓裹挟百姓充军力,靠绑架将领骗开城门,内部管理混乱(导致慕容农被杀),对真正的危险(兰汗)毫无察觉。整个叛乱过程,更像是一场缺乏周密计划的豪赌和冒险。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身份不高、动机不纯、手段粗糙的“不专业”造反者,却因为历史的阴差阳错,撬动了后燕帝国覆灭的第一块巨石。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两个他无法控制、甚至可能都没意识到的“神助攻”:

慕容农的迷之投敌:战神级人物慕容农那晚“主动投敌”的魔幻操作,是整场叛乱最大的转折点和黑色幽默点。这个操作直接导致了龙城的陷落,其影响力远超段速骨自身的任何行动。没有慕容农的“配合”,段速骨很可能连龙城墙头都摸不到。

兰汗的影帝级演技:兰汗才是真正的“操盘手”和最大赢家。他精准地利用了段速骨的叛乱作为工具,耐心等待时机,最后以雷霆手段收割了所有成果,包括段速骨本人的性命。段速骨至死,恐怕都没完全看清兰汗的真面目,只是他棋盘上一颗冲锋陷阵然后被无情吃掉的棋子。

当我们翻开《资治通鉴》或《晋书》,读到段速骨裹挟着被俘的慕容农绕城巡游、守军瞬间崩溃的场面时,那种荒诞感扑面而来,简直像在看一场精心编排的黑色喜剧。一个保安队长,绑着帝国战神当“吉祥物”,竟然吓得满城守军作鸟兽散?这情节,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可笑着笑着,又不禁悚然一惊——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惊天动地的转折,多少帝国的轰然倒塌,其最初的导火索,或许不过是被段速骨这样的小人物,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出于最世俗甚至卑微的动机,懵懵懂懂地推倒的第一块骨牌? 他们的名字可能被史书轻描淡写,他们的动机被后人嗤之以鼻,但他们的无心之举,却实实在在地搅动了时代的漩涡,成了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或者最初一根稻草。

后燕残阳如血,龙城宫殿的废墟上,段速骨那颗被砍下的头颅,早已被乌鸦啄食殆尽,连名字都快被风沙掩埋。而千里之外,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铁骑,正踏着段速骨叛乱和兰汗篡位所造成的巨大权力真空与混乱,向着中原大地,滚滚而来,势不可挡。一个新的时代,在北方的烟尘中,露出了峥嵘。

段速骨那短暂如烟花的“三十日皇帝梦”,连同他卑微的野心和荒诞的结局,最终都化作了十六国乱世的一声沉重叹息:野心家或许能趁乱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蹦跶几下,博得几声短暂的喝彩(或唾骂),但最终吞噬他们的,永远是更大的野心、更深的阴谋,以及那无情碾过一切的时代巨轮。 他用自己的生命,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古语,做了一次最鲜活、也最悲催的注脚。他的一生,就是一出充满了偶然、荒诞与宿命的历史小人物悲喜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