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猎户的农门医女 > 第394章 生意兴隆

猎户的农门医女 第394章 生意兴隆

作者:在山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1:16:55

日子如指间流沙,在忙碌与期盼中悄然滑过。河岸边的垂柳仿佛一夜之间被春风唤醒,柔软的枝条抽出了嫩黄的新芽,远远望去,如同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绿烟。封冻了一冬的玉带河彻底苏醒了,冰凌消融殆尽,河水变得丰沛而清澈,在春日暖阳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欢快地奔流向前。

玉州府,这座依水而兴的古城,也随着这浩荡的春潮,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码头上,樯橹如林。来自江南的丝绸粮船、北地的皮货山珍、沿海的盐鱼海货、西域的香料宝石……大大小小的船只挤满了泊位,卸货装货的号子声、商贩的吆喝声、车马的喧嚣声,汇成一曲繁华鼎沸的交响乐。街道上人流如织,操着各地口音的客商摩肩接踵,临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幡旗招展,空气中弥漫着新茶、香料、烤饼、以及河鲜水汽混合的独特气息。

玉州府能有今日这般气象,新任太守宋长卿功不可没。

这位由逍遥王石昊磊亲自向皇帝举荐的能吏,自去年秋末到任以来,便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肃清积弊。他出身寒门,深知民间疾苦,更兼曾在追查凶险诡谲的蛊神教一案中展现出过人的胆识与智谋,深得逍遥王信任。宋长卿深知玉州地处水陆要冲,潜力巨大,到任后便以“通商、便民、安民”为要务。

他精简冗员,严惩贪墨,使得衙门风气为之一清,胥吏不敢再肆意盘剥商旅。

他亲自督工,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确保漕运畅通无阻,减少了水患之忧。

他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商贸的政令,降低部分商税,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

更是在城西划出大片空地,平整道路,兴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管理有序的“百川坊市”,专供南北客商交易大宗货物,并提供简易仓储,彻底改变了以往商贩沿街摆摊、阻塞交通的混乱局面。

短短数月,玉州府便如同脱胎换骨。商贾们奔走相告,赞宋太守“明镜高悬,手腕了得”。百姓们更是拍手称快,以往被小吏敲诈、被地痞骚扰的日子一去不返,街市治安大好,连带着做小生意的都多了起来,整个城市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竹溪庄园作为玉州府首屈一指的产业,在这股强劲的春风中,更是乘势而上,各项生意红火得如同三伏天的骄阳。

竹溪瓷窑,更是成为了玉州府乃至周边州府瓷器行当里最响亮的一块招牌,几年前的盛况再现。

苏岩青从姐夫韩牧野那里学来的管理理念和严格的质量把控发挥了巨大作用。瓷窑分工明确,从选土、炼泥、拉坯、施釉到烧制,每一道工序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关。尤其是那套作为贺礼而名声大噪的“雨过天青”釉色茶具,其纯净空灵的釉色和薄如蝉翼的胎质,一经在百川坊市的“珍品阁”亮相,便引起了轰动。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争相求购,一套十二件的精品,价格已炒至百金,且常常有价无市。瓷窑日夜赶工,除了主打的高端精品,也生产大量质优价廉的日用瓷,通过漕帮王五的船队,源源不断地运往南北各地,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竹溪药行,依托苏家深厚底蕴和红姑这位“活药典”的坐镇,生意同样蒸蒸日上。红姑不仅精于炮制古方成药,更根据季节变化和玉州本地多湿热的特性,研制出几款效果显着的祛湿茶、消暑散、养颜膏,口碑极佳。药行在百川坊市设有大型铺面,批零兼营。苏岩青还利用漕帮的便利,从南方采购大量本地稀缺的药材,又从北方收来上好的参茸,使得竹溪药行成为了南北药材的一个重要集散点。许多外地药商都慕名而来,大宗交易络绎不绝。

而竹溪木坊,当年跟着石头学习技艺的几个小子如今都是木工坊的老师傅了,尤其是张家的两个小子带了不少徒弟。如今已发展成规模不小的工坊。工坊的师傅们手艺精湛,尤其擅长利用竹溪山特产的楠木、樟木、以及韧性极佳的斑竹,打造家具。

他们制作的家具,款式新颖大方,兼具北方的厚重实用与南方的精巧雅致,榫卯结构扎实,打磨光滑如镜,不上漆亦显天然木纹之美。无论是富户厅堂里的八仙桌、太师椅、博古架,还是寻常百姓家的箱笼、板凳、婴儿摇床,都广受欢迎。木坊还与瓷窑联动,推出了嵌入精美瓷片的桌面、屏风等特色产品,更是别具一格,供不应求。

庄园的农庄产出丰饶,除了供应自身消耗,优质的稻米、新鲜的河鲜、应季的瓜果蔬菜也通过王五的渠道销往玉州城及周边,口碑甚好。庄园自织的土布、编制的竹器虽是小宗,但也因其质朴耐用,颇受普通百姓喜爱。

这一日午后,阳光正好。韩牧野难得清闲,正抱着咿咿呀呀学语的韩清宁在暖阁前的回廊下晒太阳。小丫头穿着鹅黄的春衫,戴着红姑绣的虎头帽,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廊檐下新来的燕子衔泥筑巢,时不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指着,“啊…啊…”地叫着。

韩君睿则精力旺盛得多,被奶娘抱在怀里还不停地蹬着小腿,试图下地。韩君陌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正拿着一把小小的木剑,在庭院空地上煞有介事地比划着爹爹教的基础剑招,小脸绷得紧紧的,汗水顺着鬓角流下也顾不上擦。

苏月禾倚在软榻上,看着手中的账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红姑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鞋底,慈爱地看着几个孩子。

“红姨,这个月的进项,比上个月又多了三成。”苏月禾合上账册,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的欣喜,“尤其是瓷窑和药行,简直…简直像滚雪球一样。岩青那孩子,在外面跑生意,晒黑了不少,可精气神足得很。”

红姑笑道:“这是好事!说明咱们竹溪的招牌硬,东西好!岩青也历练出来了,能独当一面。牧野当年的布局,如今都开花结果了。”她看向廊下抱着女儿的韩牧野,眼中满是赞许。

韩牧野闻言,抱着女儿走过来,将韩清宁轻轻放进苏月禾怀里,微笑道:“时势造英雄罢了。若非宋太守治理有方,肃清吏治,畅通商路,玉州府也难有今日之繁荣。王五大哥的漕帮,更是功不可没,没有他那几支跑得又快又稳的船队,咱们的东西再好,也运不出去,卖不上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