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424章 刘建国真当知青了

花开春来晚 第424章 刘建国真当知青了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作为公社普通干部,每月工资微薄,领到工资后还要给家里缴生活费,自己能留下来的零花钱仅有十块钱。为了买这块手表,他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才存了一百元私房钱。

刘正茂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解释道:“你可能去百货店问过,二十四钻沪市牌全钢手表零售价125元,另外还要十张工业劵,林哥你开了口,我去找关系,不用工业劵,再在零售价上打九折,你觉得怎么样?”

刘正茂深知**这种年轻干部,为人正直,前途无量,便想着在其微末之时结交,做个长线投资。

**听后,心中满是感动,他万万没想到刘正茂真把自己当朋友。然而,他在心里默默一算,却又犯了难,即便刘正茂帮忙优惠,自己还差十三块钱,这可如何是好,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刘正茂见状,关切地问道:“林哥,怎么了?”

**尴尬地红着脸,看了看四周,见办公室里没有外人,才低声说道:“还差点钱,要等两月才能买。”刘正茂思索片刻,试探着问道:“差多少?”**吞吞吐吐地说:“存了一百块钱。”

刘正茂笑着说道:“那好办,我身上正还有点钱,借给你用,等你以后有钱再还给我。但是,林哥,我找朋友搞优惠价的事,只针对你一个人,希望你能帮我保密。”

刘正茂虽然财力尚可,但他深知不能随意腐蚀干部,便想出了这个折中的办法。

**激动地说道:“刘知青,你这么帮我,我肯定不会乱讲。”此刻,**只觉得刘正茂够义气、够朋友,值得深交。刘正茂最后说道:“过几天,我回城时,顺路去买回来。”

在当时,干部若能拥有自行车和手表,那可是极有面子的事情。**想到自己即将拥有一块心仪的手表,心中满是满足与期待。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高岭县,知了在枝头聒噪不停,为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燥热与喧嚣。高岭县知青办内,一场关乎众多年轻人命运的分配大戏正悄然上演。

随着一辆辆汽车的轰鸣,本次下放到这里的知青,来自本县城和离得近的省城知青,陆续被派遣单位送了过来。那些离得远的知青,最迟也会在今天下午报到。十点多,刘建国和省城内其他几个知青,乘坐的车辆缓缓驶入高岭县知青办。市里的陪送人员与高岭县接待人员神色严肃,一丝不苟地办完交接手续后,便匆匆随车返回,扬起一路尘土。

县里接待人员面容和蔼,将刘建国等人引到县府大会议室,语气平和地说道:“大家先在此等候后续到来的知青吧。”刘建国等人扛着自己带来的被子等物品,步履略显沉重地放在会议桌后。在略显闷热且安静的会议室里,他们开始互相聊起了天。

在所有在场的知青中,刘建国最为活跃,他神采飞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边给每位男知青递烟,一边得意洋洋、显摆性地问道:“你们知道会分到哪里吗?”

其实,在场的知青心里都心知肚明,毕竟高岭县离省城仅有四十公里距离,许多家长都提前找了关系,这样想看看孩子时,星期天就能见到,还可以当天回家。而那些没有关系的知青,都被分到了遥远偏僻的地方。对于刘建国的问题,大家故意装傻充愣,纷纷摇头说:“我不知道。”

然而,刘建国是背着家里报名的,没有家长的指点,此时又有些忘乎所以、嘚瑟,他忍不住自我炫耀道:“反正我是分到樟木大队。”其他人只是礼貌性地笑笑,没有接他的话。就在这时,县知青办干事步伐稳健地走进会议,又带进来几个本县知青。他环视众人,神情庄重地说:“本次下放到高岭县的知青,只分到两个大队,其中杏花大队分配五人,其余的全部分配到樟木大队。”

接着,他开始点名,声音清晰而有力。当念到刘建国的名字时,刘建国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他急忙站起身,语气急切地求证:“领导,是不是搞错了,我是分到樟木大队的。”

干事面容严肃,目光温和地问道:“小同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建国!”刘建国大声回答。

干事再次仔细核对手里的名单,然后语气肯定地讲:“没错,你就是分到杏花大队。”

这犹如晴天霹雳,刘建国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仿佛被人狠狠打了一耳光,羞愧难当。他觉得无地自容,没脸再呆在会议室里,自己刚刚夸下海口,转眼就被无情戳穿。

他神情恍惚、脑子一片空白地独自走出会议室,恰好看到刘正茂从解放牌汽车驾驶室里下来。刘建国怒不可遏,气冲冲地跑过去,一把抓住刘正茂,大声怒问:“刘正茂,你讲好让我去你们大队的,现在怎么变了?”

刘正茂被刘建国这突如其来的神态吓到,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语气沉稳地对刘建国说:“别急,跟我出去,给你解释。”

接着,他又转头对开车的肖长民说:“肖哥,等我一会,就来。”拉着刘建国出了县府大院,走到一处无人的偏僻角落,刘正茂才缓缓开口:“刘建国,你到我们大队,肯定是进厂上班,每天8小时在厂里,下班后可能还要参加知青突击队去挑土。而如果你去杏花大队,我和那里支书、大队长的关系都很好,他们现在要选两个人出来,一个做电工一个是司机,都是技术工种,随你选一个。你没留联系方式给我,我没法提前通知你。如果你一定要去我们大队,我现在就能要名额,但是你要想清楚了,只有一次机会。”

听了刘正茂的解释,刘建国眉头紧皱,大脑快速运转,权衡利弊。他很快就分清了轻重,眼神坚定地做出决定,说:“我去开车。”

“决定了?”刘正茂再次确认。

“决定了!”刘建国斩钉截铁地回答。

“行,今天你去杏花大队报到,朱支书会问你,你告诉他结果,后天,他就会安排你回省城学开车。”刘正茂有条不紊地说道。

刘建国满脸愧疚,诚恳地道歉:“茂,刚才我错怪你了,对不起!”刘正茂豁达地拍拍刘建国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没事,在杏花大队好好干几年,有门手艺,回城后就能找个好单位。”

十一点多,分到樟木大队的知青来了十几个。刘正茂安排肖长民把先到的人送一波回大队,让他们下午再来接后到的人。上午,杏花大队没来接知青,刘正茂便和没人接的知青一起在县里食堂混了顿中餐。食堂内人来人往,嘈杂喧闹,饭菜的香气与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

下午,阳光依旧炽热。朱枝亲自带着袁洪钢开车来县里,接刘建国等五个知青。期间,刘正茂找机会悄悄告诉朱枝,自己的同学想开车,朱枝爽快地答应,五号就派刘建国到樟木大队找刘正茂,随樟木大队派出学驾驶的人一起去省城学习。

朱枝走后,等到下午快五点钟,所有知青才到齐。县知青办主任程玲也随车而来,带着知青一起来到樟木大队。樟木大队内,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本次分到樟木大队共十七人,包含三位女知青。刘正茂有条不紊地让新来的知青在宿舍安顿好后,晚上组织新老知青开了见面会。

见面会上,灯光昏黄,众人围坐在一起。刘正茂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宣布:“从明天起,由第六生产队会计为主,加上两位资深社员,除谷薇外,其他新知青全部参加,为自己建五间新宿舍。”然后,他又安排李慧等人协助新知青,到大队领口粮,将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井井有条。

此时,公社卫生院谷院长下班后匆匆跑来樟木大队。看到刘正茂如约安排谷薇做大队广播员后,他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满意地离开。以前谷院长认为刘正茂年轻,自己随便就能唬住他。但打过几次交道后,谷院长心里却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刘正茂的行为举止和他的年龄不符,身上透着一股老年人的沉稳与老辣,虽然明知道不对,但却始终没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谷薇是第二次见刘正茂,其实她只比刘正茂小不到两岁,是家里的乖乖女,家庭条件优越。这次下放,是家里为了给她安排好单位走的一步棋。事前家里就和她交代,下放到农村最多一年时间,就会想法把她调回城里,并且安排到国营单位。

自上次在樟木大队见到刘正茂后,谷薇对这个同龄的干部莫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正茂打破了谷薇的认知,在她的意识里,干部都是年龄大、说话老气横秋的人。

而这个刘副大队长,听说不到二十岁,却是樟木大队发展到如今条件的幕后指导者。谷薇这个刚入社员的姑娘,对刘正茂不自然地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从公社知青办起,谷薇的眼睛就紧紧追随着刘正茂,在她的眼里,刘正茂的一言一行都是那么的优雅从容、令人着迷。

然而,刘正茂心里装着各种繁杂的事情,根本没注意到谷薇那含情脉脉的表情。安排好新知青的住处后,他马不停蹄地直接回大队办公室给古大仲汇报接知青的过程。

话说前天晚上,刘子光接受了刘正茂安排的任务后,昨天上午,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刘子光叫上许丙其,开着刘正茂自己从武钢买的黄河卡车,一路风尘仆仆地到了市里银苑茶楼。茶楼外观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门口人来人往。刘子光叫上鹿青一起到八号仓,从赵敏慧手里要了三套江麓厂的旧工作服,再给货车箱里装上五辆自行车和两台缝纫机。

从八号仓出发时,刘子光坚持让鹿青开车,这让许丙其心中大为恼火,满脸不悦,觉得刘子光明显是看不起自己的开车技术。开出省城范围,鹿青心领神会,很识趣地主动让出驾驶位,许丙其这才心情稍好。

到江沅县城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烈日当空。下车后,他们问了两次路,终于找到江沅县肉食水产公司。公司大楼外观普通,门口挂着醒目的招牌。刘子光让许丙其在车上等候,带着鹿青直奔经理室,却吃了闭门羹。

他们找其他工作人员询问后,才知道经理赵柱在外开会。办公室一位女同志了解刘子光来的目的后,热情地把他们两人带到会议室,泡上茶后,让他们在会议室里等候。会议室里摆放着几张陈旧的桌椅,墙上挂着一些规章制度的牌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直到下午五点半,赵有柱经理才从外面回来。得知有省城军工厂的人找他,他马上让那位女工作人员把刘子光和鹿青重新带到办公室。办公室内,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看到被引到办公室的是两个身穿江麓工作服的年轻人,赵有柱满脸疑惑,心里暗自思忖:自己并不认识他们,而且跟江麓厂也没有往来,他们找自己干什么?

“两位同志,你们好,请问找我有什么事吗?”赵有柱带着疑惑,语气谨慎地问道。“赵经理,你好,你好!我们是江麓后勤处的采购员,我叫刘子光,他是我同事鹿青。赵经理,现在省府很重视军工企业,为改善我厂职工基本生活物资短缺问题,专门给我单位划拨了物资供应基地。”刘子光一边说,一边不慌不忙地拿出五月份的省报,上面有省直用书记和平化书记与单位领导的合影。如今,刘子光在外面谈业务,把扯虎皮当大旗的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

“赵经理,您看看,省报上都报道了这件事,省里两位主要领导和我们厂张副主任,以及后勤处毛处长的合影。”赵有柱只是县里的干部,行政级别才副科级,跟省级领导相隔十万八千里,对省级干部抱有天然的尊敬。在那个年代,可没人敢冒称高级干部,所以赵有柱很快就被刘子光忽悠得晕头转向、深信不疑。

刘子光这番精彩的表演,让站在旁边的鹿青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暗惊叹,他没想到刘子光竟然能如此张口就来,不带一点迟疑。赵有柱接着问:“刘同志,那你找我们单位是?”

“赵经理,我们后勤处长经市肉联厂江厂长介绍,知道您在江沅县很有实力,能帮我厂搞些活鱼回去改善职工的生活,所以就派我们两个人过来了。”刘子光终于进入主题。

赵有柱一听,心里顿时明白,原来是找他要鱼指标,他面露为难之色,无奈地说:“刘同志,不是我不帮你们厂,现在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大,鲜鱼的库存有限,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啊。”

刘子光早就料到对方会推脱,他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赵经理,我们也知道你有困难,但是我们这次要的数量不多,您出来来看看,就是楼下那台车,装活鱼可能都装不了三千斤。”说着,也不管赵有柱同意不同意,刘子光就拉着他到走廊上往楼下看。

楼下黄河车货箱里五辆崭新的凤鸟自行车瞬间吸引到赵有柱的目光。他忍不住说道:“刘同志,车上装了单车,就不好放水装鱼了啊。”“你看看我这记性,光顾说话了,不记得这事,赵经理,你也知道,国家对特大型单位都有特殊政策的,车上的自行车就是国家奖励我单位标兵的物资,我们处长讲了,如果水产公司能帮忙解决一些鱼,我们也要拿出部分福利来回馈水产公司,大家互惠互利嘛。”刘子光故意这样讲,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