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415章 朱枝的人情世故

花开春来晚 第415章 朱枝的人情世故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随着袁洪钢再次扭动车钥匙,汽车微微抖动一下,随后平稳地运行起来,没有丝毫杂音,仿佛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士兵,听从指挥,展现着良好的性能。刘正茂满意地挥了挥手,袁洪钢又关闭了引擎。

刘正茂这才轻轻盖上引擎盖,然后带领朱枝和李天福绕车一圈,仔仔细细地查看车辆外观。接着,他又打开货箱底下的工具存放处,将随车工具和遮阳油布等物品,一一清点给两人过目,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朱支书,您看还满意吧?”刘正茂满脸笑容地询问。

“满意,太满意了,刘知青办事就是周到,有条不紊、有板有眼,让人放心啊!”朱枝由衷地赞叹道。

朱枝心里清楚地记得,头一次见到这辆车时,那简直就是一副破败不堪的模样,车身锈迹斑斑,犹如历经沧桑的老人,驾驶室的玻璃参差不齐,根本无法正常发动,最后还是用车拖到修理厂去的。

可如今,眼前的这辆车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宛如脱胎换骨一般,不知情的人,恐怕真会以为杏花大队买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呢。

“满意就好,那我的任务也算圆满完成啦。”刘正茂如释重负,满脸笑意地说道。“辛苦你了,快进去喝口茶吧。”朱枝热情地再次邀请。

“行,袁洪钢、杨秋,你们也下来。”刘正茂招呼两位司机下来与朱枝见面。

“领导好!”袁洪钢笑容满面地给朱枝和李天福打招呼。

“领导好!”杨秋也跟着有样学样。

刘正茂微微侧身,放低声音向朱枝介绍:“这是我们大队的袁洪钢知青,当初大队派他去专门学习开车,技术那是相当不错。这位是杨秋同志,是我的好朋友,特意请来帮你们开一段时间车的。等你们大队那位社员顺利拿到驾照后,他就可以离开了。”

李天福不禁问道:“我们派去学习的社员怎么没一起回来呢?”

刘正茂为了不让杏花大队的领导感到尴尬,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道:“预计再等个十天左右,他再考一回,应该就能通过了。”

朱枝瞬间明白了刘正茂话中的意思,知道自己大队派去的人没考过,而面前这位袁知青已然能够熟练开车,自家那位社员还得继续学习。“刘知青,那就听你的安排,先让袁知青和杨师傅帮我们大队开车吧。”朱枝说道。

“朱支书,今天这么个大喜的日子,图个吉利,先装车红砖送到我们大队去,也算是红红火火开张啦。”

刘正茂为了让杏花大队尽快安排送货,巧妙地用吉祥话来引导朱枝。“有道理、有道理,开门红嘛!”朱枝笑着点头迎合。

“我带他们去砖厂。”李天福主动说道。

然后,李天福转身对着围在货车旁边好奇观望的社员们大声喊道:“都让一让啊,带上工具,跟我去砖厂装车咯!”

看着货车缓缓驶离,朱枝热情地邀请刘正茂走进了大队办公室。一进办公室,朱枝便忙不迭地热情泡好茶,又递上香烟,这才满脸笑容地坐下,对刘正茂说道:“刘知青啊,我可得代表杏花大队好好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大队的帮助那是有目共睹。以后啊,还得请你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杏花大队呀。”

“朱支书,您这可太客气了,咱们两个大队本就是相邻的兄弟单位,向来互帮互助。您和李队长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一心一意为社员着想,那可是我学习的榜样啊。”刘正茂谦逊地回应着,自然而然地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

前段时间,杏花大队累积了三百万块红砖,这原本是好事,可销路却成了大问题,朱枝为此忧心忡忡,无奈之下,只得亲自跑到樟木大队,恳请古大仲帮忙运走。

半月前,樟木大队从上级机关落实了新农村项目,刘正茂当机立断,决定大规模筹备物资。杏花大队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商机,在原来两口砖窑的基础上,又悄无声息地加建了两口。

得知刘正茂今日要来杏花大队,朱枝早有准备。“刘知青,樟木大队在你的领导下,如今搞得是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我们杏花大队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啊,你可是我们两个大队的福星呐。”

朱枝心里一边琢磨着如何引出自己的正题,一边说着好话。“朱支书,咱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话您就别兜圈子了,直说就行。”刘正茂不想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

“呵呵,刘知青,那我就直说了。你之前介绍的那个同学,我打算让他担任大队电工,你觉得这安排怎么样?”朱枝还是先试图通过打感情牌来试探刘正茂的态度。

“这样啊,朱支书,我个人觉得吧,大队电工这岗位,用咱们自己的社员可能会更稳定些。您也知道,上级给我们樟木大队调拨了一台车,古支书的意思呢,袁知青就不派到杏花大队开车了,想让你们从自己的知青里选一个人去学开车,这样一来,你们自己培养的司机队伍会更稳定,以后也更方便开展工作。”刘正茂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你那位同学想开车?”朱枝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正好今天下午我要回城,抽空去问问他的想法。”刘正茂如实说道。

“你介绍来的人,我肯定得照顾好,这点你放心。”朱枝赶忙表态,给足了刘正茂面子。

“朱支书,我觉得你们大队这次不妨多派两个知青去学开车,提前储备好司机人才。以后水泥厂的业务要是越做越大,肯定还得添加车辆,到时候司机不够可就麻烦了。”刘正茂目光长远地建议道。

“有道理,还是你刘知青想得周全啊。这次还得麻烦你帮忙,送人去学开车,还有联系电业局培训电工的事。”朱枝一脸恳切地恳求道。

“没问题,元旦过后,你们选好人,给我打个电话,我去联系交通技校和市电业局,保证把这事办妥。”刘正茂毫不犹豫地一口应承下来。

先和刘正茂热络地套了会儿交情,朱枝这才终于切入今天的正事:“刘知青,你们大队今年分红到底是怎么算的呀?现在公社范围内,关于樟木大队分红金额的大小,那可是谣言满天飞啊。”朱枝一脸好奇地问道。

“外面的人不了解我们大队的实际情况,都是在瞎猜。朱支书,我也不跟您打哑谜了,我们大队今年分红其实并不高。”刘正茂坦诚地正面回应。

“多少?”朱枝迫不及待地追问。

“才一块钱。”刘正茂若无其事地回答。

“才一块钱?”朱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重复道。

“怎么了,是不是没有外面谣传的那么高?”刘正茂笑着反问道。

“很高了好不好!放眼全县,除了你们樟木大队,分红超过五毛的都没有,我们可得好好向你们樟木大队学习,争取来年也能多给社员们分点红。”朱枝继续夸赞着刘正茂和樟木大队。

“刘知青,你们这次运走了三百多万块砖,你看能不能给我们把账结一下?”朱枝终于进入了今天最关心的正题。“古支书已经把资金准备好了,您带上收条去找马会计,就能把钱结清。”刘正茂心中清楚大队的安排,反正这两天就打算和杏花大队结清砖钱,便顺手做了个顺水人情。

近期,樟木大队大规模宰杀生猪的消息,如同风卷残云般,在附近大队干部和社员中传得沸沸扬扬。众人皆议论纷纷,都说樟木大队此次赚得盆满钵满。

在杏花大队,刘正茂答应结算三百万块红砖的货款。朱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心中暗自思忖着为社员们谋取更多福利 ,他心里还打着小算盘,想争取让樟木大队多预支些现金回来,如此一来,社员们就能多分些红利,杏花大队支部脸上也有光,来年社员们干活肯定更干劲十足。

“刘知青,我们大队能不能预支货款呀?”朱枝满脸堆笑,小心翼翼地进一步提出要求。

“预支货款?这恐怕不行,我们大队如今也是囊中羞涩啊。”刘正茂不假思索,直接拒绝。他眉头微皱,眼神中透着无奈,心中想着樟木大队为援助杏花大队,已经拿出8万现金办水泥厂,三百万块砖的货款可不是小数目,凡事都得适可而止 。为了帮杏花大队,樟木大队已经竭尽全力,实在没有多余的资金了。

“你们大队刚卖了那么多猪,怎么会没钱呢?”朱枝不死心,微微提高音量,试图提醒刘正茂。

“是卖了猪没错,可这笔钱是要留着给社员们分红用的。何况我们又买进了五千头猪崽,还得准备饲料款呢。”刘正茂有些不悦,感觉朱枝有些得寸进尺了。他轻轻摇头,双手摊开,一脸认真地解释着 。

“买五千头猪崽?你们这是打算搞多大规模的养殖场啊?”朱枝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在他的认知里,能养一千头猪的养殖场就已经规模不小了,五千头猪的养殖规模,对他来说简直难以想象。

“明年,我们大队起步就是五千头,说不定还能达到一万头呢。”刘正茂故意夸大其词,想吓唬吓唬朱枝。(他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那一万头猪的养殖场已然在眼前 )

“你们大队可真是大手笔啊!这得建多少养殖棚,又得花多少钱啊?”朱枝着实被惊到了。作为农村大队的基层干部,他深知每出栏一头猪所需的饲料量和养殖时间,一万头猪,光是每天的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也不太清楚,这事归郭队长负责,反正要办成这事,肯定得需要海量的资金。”讲到资金问题,刘正茂便打起了马虎眼。他眼神飘忽,含糊其辞地回应着,不想过多纠缠这个话题 。

“刘知青,我们在水泥厂食堂准备了中餐,你吃了饭再回去吧。”朱枝见从刘正茂这儿得不到预支货款的承诺,便不再继续纠缠此事。他热情地笑着,眼神中透着真诚的挽留 。

“谢谢你,朱支书,你太客气了。我今天下午要回城办件至关重要的事,下次再来杏花大队叨扰你吧。等下汽车装好车,我就随车回去。”刘正茂连忙推辞。他微微欠身,一脸歉意地说道 。

“我通知食堂早点开餐,你还没去看过水泥厂呢,这次正好去指导指导。”朱枝依旧热情地挽留着。他上前一步,轻轻拉住刘正茂的胳膊,脸上满是期待 。

“过几天我专门来水泥厂学习,今天真的是事出有因,请你理解啊。”刘正茂再次耐心解释。他无奈地笑了笑,眼神中透着诚恳 。

“既然你有事在身,我就不强留客了。大队给你准备了点土特产,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走的时候我让人放到汽车上。”朱枝说着,确实提前让人准备了活鸡活鸭各两只,还有一篓子早上刚挖的冬竹笋。这冬竹笋炒肉味道鲜美至极,本地社员家庭前后大多有竹林,竹笋虽说不算稀奇物,但特别耗油,所以社员们自家并不常用来做菜。

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大队部外传来汽车鸣笛声。朱枝赶忙让人拿出鸡鸭和冬笋,就要往车上装。

见礼物中有活鸡鸭,刘正茂赶忙伸手拦住,说道:“朱支书,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收下冬笋,但这鸡鸭我不能要。”他神色坚决,眼神中透着感激与拒绝的决然 。杏花大队没有养殖场,这些鸡鸭都是从社员家收上来的,社员们养一年,自己都舍不得吃,就指望生蛋换点油盐钱。再者,在刘建国这件事情上,朱枝给足了自己面子,做人要知足感恩,不能做得太过分。

在刘正茂的再三坚持下,朱枝也不再纠结,让坐在货车箱红砖上随车卸货的社员把冬笋提了上去。刘正茂坐到副驾位置,挥手和朱枝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