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412章 日常生活

花开春来晚 第412章 日常生活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时至12月,白天并无寒意,军区大院里,刘正茂圆满完成任务后,意外蹭得一顿午饭。下午,市府的杜副主任听取了他的汇报。当得知省革委夫生秘书长和军区顾副司令确定出席答谢会后,杜副主任神色郑重,当即表示会向市革委主任汇报,同时信誓旦旦地保证市里必定会有领导到场。

事情进展得颇为顺利,刘正茂归心似箭,没有在城里多做停留,毅然搭上下午送菜的拖拉机,风尘仆仆地赶回大队。

此时,序伢子家中,华潇春正带领着马嫂、蓝桂英两人,有条不紊地为近四十人准备中、晚两顿饭。华潇春素来好客且极爱面子,她心想:别人好心帮忙做事,自家条件尚可,儿子又是副大队长,绝不能在伙食上让帮忙者说三道四。然而,寒冬腊月,地里产出的蔬菜品种寥寥无几,加之物资极度匮乏,整个社会都处于紧巴巴的状态,华潇春在操持饭菜时,可谓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因为过几天要嫁女,从今日起,卿凤便不再来帮忙。如此一来,给华潇春打下手的,就只剩下马嫂和蓝桂英两人了。平日里,这两人主要负责洗菜、备菜等琐碎的打杂事务。倒不是华潇春不愿放手,实则是前几天有过教训。

那时,华潇春让马嫂主厨炒菜,结果,由于物资短缺,马会计家平日里极为节俭,马嫂做饭炒菜时,早已养成了能少放油就少放油的习惯,各种精打细算。华潇春站在灶台边帮忙打下手,看着马嫂炒菜时那副抠抠搜搜的模样,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直犯嘀咕,生怕被帮忙的社员瞧见笑话,自那以后,炒菜的活儿便都由华潇春亲自操刀了。

另一边,在许二娃的指挥下,房屋基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所有帮忙的人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由王黄带领的南塘大队壮劳力们,主要负责土工作业,他们凭借着人力,一锹一镐地挖掘着地基,干得热火朝天;樟木大队的老人们,人数虽不固定,但基本稳定在十人左右,他们负责锤打旧钢筋,仔细清理自行车废弃包装木板上的钉子,一丝不苟;序伢子、杜家卫的儿子杜勇,再加上刘正茂的初中同桌刘建国,他们三人则辅助王再进做木工活。

这几天,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人力锯木方和木板,这可是个实打实的体力活。序伢子虽说体力欠佳,但一心想学木工,硬是凑在王再进身旁,不肯离开。

今日恰逢刘建国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留下帮忙,王再进便安排刘建国和序伢子配合拉锯,让这两个力气小的人,在自己和杜勇拉锯累了歇息的时候,顶一下班。

刘建国年纪不大,却深谙人情世故。昨天,他和黄兰来到这里后,敏锐地察觉到可以留下帮忙,于是,当天下午,他就让黄兰独自回城,自己则留了下来,准备大显身手。

省城那边的事情一办完,刘正茂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回来后直接奔向序伢子家。自家正在建房,昨晚散会又晚,散会后他实在疲惫不堪,便径直回知青点睡觉了。今天一大早,他又搭乘第一趟送菜拖拉机进了城。这一整天,他心里始终记挂着建房的事儿,从城里回来后,连家都没回,就心急火燎地跑到序伢子家查看情况。

一走进院子大门,刘正茂便看到母亲华潇春等人正忙得不可开交。她们分工明确,有的在摘菜,有的在洗菜,还有的在切菜,每个人都专注于手中的活儿。

华潇春一看到刘正茂回来,赶忙停下手中的事,关切地问道:“城里的事办好了,回家去看看没?”

“今天还算顺利,办完事情后,我就直接回大队了,没顾得上回家。”刘正茂如实答道。

“你那个初中同学没走,昨晚和序伢子睡在一起,这会儿正在宅基地那边帮忙呢。”华潇春说道。

“他留下来帮忙?”刘正茂一脸惊讶,眼中满是好奇。

“是啊,来帮忙的人,都确定下来了吗?”华潇春忧心忡忡地问。她最担心的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又多出几桌人吃饭,到时候手忙脚乱,可就麻烦了。

如今用餐的人员可不少:南塘社员们凑成一桌;大队帮忙的老人们坐一桌;华潇春自家几口人,再加上帮厨的马嫂和蓝桂英,还有许二娃、王再进、杜勇,以及老王、序伢子,又占一桌;另外,三个司机鹿青、牛炼钢、肖长民,再加上搭餐的冯婷、刘子光、李慧、李娟,有时候严群飞、蔡华生等人也会过来蹭饭。

对于这些搭餐和蹭饭的知青,华潇春心里满是不悦。他们平日里很少帮忙干活,却还要自己费心费力地做饭,虽说嘴上没抱怨,但心里着实不乐意。只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她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强撑着。

听说刘建国留下帮忙,刘正茂二话不说,径直朝着宅基地走去。在这寒风刺骨的天气里,刘正茂远远就看到刘建国只穿了一件褂子,正咬着牙拉大锯。由于平常没干过重活,这突如其来的体力消耗,让他累得满头大汗,腾腾的热气直往上冒。

刘正茂快步走到序伢子身边,说道:“序哥,你歇一会儿,我来拉。”

序伢子正弓着身子,全神贯注地拉锯,忽见一双手伸过来握住了大锯把。他转头一看,见是刘正茂,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说道:“我刚拉一会儿,还能坚持。”

“我拉几把就得去大队开会,你先歇着。”刘正茂不容序伢子推辞,直接接过木锯把,和刘建国对拉起来。序伢子其实早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见刘正茂执意要拉,便顺坡下驴,松开了手。

“建国哥,你不打招呼就不回家,家里人会担心吧?”刘正茂一边手上和刘建国配合着拉锯,一边关切地问道。

刘建国眉头紧皱,眼神躲闪,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已经拜托黄兰去跟家里讲了,其实毕业三年多了,我天天呆在家里,家里人看着我都烦透了,说不定看不到我,他们还能落个眼不见心不烦呢。”

“你考虑清楚没,到底是留城当临时工,还是下乡做知青?”刘正茂十分理解刘建国家长的心情,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在家晃来晃去,换谁看着心里都着急,说些急话也是难免的。

一提到这件事,刘建国的脸色瞬间一变,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用极为卑微的语气说道:“我决定了,下放跟着你干。”

看到他这瞬间变脸的神态,刘正茂心里猛地一沉,暗叫不妙。初中三年,他和刘建国一直是同桌,深知刘建国以前是个宁折不弯的性子。可如今,生活的重担竟把他逼成了这般市侩的模样,长此以往,对他的未来恐怕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刘正茂心想,如果让刘建国在樟木大队做知青,真担心他仗着是自己的同学,在这儿胡作非为。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可不少见。

“你决定了就好,明天回家去,跟家里好好商量一下。要是家里没意见,元旦后就到县里知青办报到。”刘正茂拉了几把木锯,身上也开始冒汗了。

“你帮我开个接收证,我带回去交给街道办。”刘建国满脸讨好地提醒道。

“明天上午给你。”刘正茂简短地回应道。此时,寒风依旧呼啸,宅基地上的拉锯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而刘建国的未来,也在这冬日的忙碌与对话中,悄然有了新的方向……

杜勇坐在条凳上休息,当听到临时工指标的承诺从刘正茂口中从容吐出,而刘建国竟淡然婉拒时,杜勇喉间泛起一阵酸涩,掌心沁出的冷汗将粗粝的锯柄浸得发潮。

三日前,父亲杜家卫特意将他拽到刘家帮忙,言辞恳切地叮嘱:\"你刘叔现在是大队红人,务必要抓住机会攀上交情。\"这本是天赐良机,奈何杜勇生性木讷,自踏入刘家门槛,便如惊弓之鸟般整日埋首劳作。

在刘圭仁和杜家卫那一辈,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很好。到了杜勇和刘正茂这代人,虽然都认识,但是接触不多。

从年龄上来说,杜勇比刘正茂大了十几岁,与刘正茂那个死于兵灾的哥哥同年。最要命的是,杜勇性格内向,就算在刘家帮忙,他除了做事,平时很少和别人讲话。

听到刘正茂亲口承诺帮刘建国搞临时工指标,而刘建国还不要,真是气死杜勇。他真想对刘正茂讲:他不要临时工指标,你就给我吧。

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鼓足勇气,杜勇走到刘正茂身边,开口说:“正茂,你在外面累了一天,让我来拉锯吧。”

此刻眼见近在咫尺的机会即将溜走,他内心天人交战,既想大步上前毛遂自荐,又怕唐突之举惹人耻笑,这般患得患失间,竟生生错过了开口的时机。

灶台腾起的蒸汽裹挟着饭菜香气弥漫整个堂屋,四菜一汤的标准宴席在彼时堪称丰盛。两瓶樟木大队自酿的白酒横卧桌心,酒液在粗瓷碗里泛起琥珀色涟漪,引得帮忙的村民们频频举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杜勇却食不知味,他偷眼望向正穿梭席间递烟的刘正茂——只见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年轻人,举手投足间尽显干练,谈笑风生中满是掌控全局的从容,与自己的局促形成鲜明对比,不禁暗自神伤。

夜色渐深,当最后一抹夕阳沉入山坳,刘正茂主动收拾起碗筷,在氤氲的水汽中,母亲华潇春悄悄凑到儿子身边。灶台边昏黄的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随着华潇春压低的嗓音,刘正茂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

商议完给邢家添箱之事,母亲眼中流露出欣慰的笑意,眼前这个昔日懵懂少年,如今已深谙人情世故,将邻里关系处理得滴水不漏。

暮色四合时分,冯婷在饭桌上转达了古大仲的吩咐,通知刘正茂饭后前往指挥部参加碰头会。这碰头会虽名字朴实无华,实则是众人互通情报的关键场合。当日,秦柒与古大仲奔赴高岭县,罗迈前往粮山公社,可两组人马带回的皆是\"静候通知\"的模棱两可之语,唯有刘正茂负责的省城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会议伊始,刘正茂带来的消息石破天惊:省革委夫生秘书长、省军区顾副司令以及市革委会的领导已敲定出席答谢会。这一成果令秦柒自惭形秽,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们这趟真是颜面扫地,小刘,要不明日劳烦你再跑一趟高岭县和粮山公社?有你出马,说不定那些领导当场就能拍板定夺。\"

刘正茂连忙摆手,谦逊笑道:\"使不得,那些大领导日理万机,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怎敢随意打扰。\"一旁的罗迈也忍不住冷嘲热讽:\"可不是,他们比省革委的领导还忙得脚不沾地。\"

刘正茂见气氛略显尴尬,赶忙转移话题:\"谷支书,沈阳那边愿意再支援一车皮黄豆,不过得提前安排好存放之处。\"

古大仲拍着胸脯应下:\"包在我身上!正巧明雄二号结婚,我统筹安排。\"

郭明雄急切追问:\"具体何时到货?\"

刘正茂思索片刻:\"时间尚不确定,最快可能7到8号抵达省城北站。\"郭明雄心中默默盘算,果断表示:\"那我提前结束婚假,回来开工。\"

古大仲体谅道:\"多休息几日无妨。\"郭明雄却摆摆手:\"在家赋闲也无事可做。\"

罗迈闻言打趣:\"

新婚燕尔,怎会无事?抓紧时间让你母亲抱上大胖孙子才是正事\"

郭明雄瞬间面红耳赤,窘态毕露。

古大仲见状,及时岔开话题:\"小刘,关于年终分红,我打算按你先前建议,每十个工分兑换一块钱。明日就让马会计同各生产队会计着手核算。\"秦柒闻言惊讶道:\"你们大队分红竟如此丰厚?\"

古大仲坦诚相告:\"原本计划发得更多,但如今报纸上反右之声渐起,刘知青提醒行事需稳扎稳打,这才定下这个标准。\"

罗迈也附和:\"确实该谨小慎微,钱在你们手中,跑不掉,早发晚发都一样。\"

郭明雄却另有顾虑:\"那可未必,保不准有人巧立名目将钱调走。\"秦柒宽慰道:\"

现金既已取回,料想无人敢打主意。\"

古大仲信心满满:\"钱在我们手里,谁也别想动歪心思!\"

话题一转,罗迈问起郭明雄婚礼事宜:\"明雄,你这婚礼打算摆多少桌?\"

郭明雄无奈道:\"依我之意,两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便足矣。可我母亲和邢家都不同意,他们说咱们都是大队社员,如今日子宽裕了,若不办几桌酒席,恐遭邻里非议。\"

秦柒语重心长道:\"结婚乃人生大事,适当操办无可厚非。但我们身为干部,务必注意影响,只要不借办酒之名中饱私囊,群众自会理解。\"

秦柒这番话别有深意——樟木大队今年收入颇丰,近期将有十多户人家办喜事,他希望郭明雄能以身作则,刹住铺张浪费、攀比礼金的不良风气。郭明雄当即表态:\"秦主任放心,我定交代家人拒收礼金!\"

秦柒连忙解释:\"并非完全拒收,正常人情往来无妨,关键是要杜绝高额礼金。\"古大仲也叮嘱道:\"明雄,就按秦主任说的办。\"

这场碰头会,既通报了工作进展,也敲定了诸多事务,更传递出干部们以身作则、移风易俗的决心,夜色渐深,众人散去,各自为接下来的工作与喜事做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