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363章 朴实的社员

花开春来晚 第363章 朴实的社员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张家和邓家的惯常操作,只要有人在亭子停留,张庆有立刻拿起热水瓶快步过去给人泡上豆子姜盐茶,转身又从家里端出泡菜款待客人。

他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举动,往往让外来参观者惊诧万分,不敢端起茶杯喝茶,深怕喝了茶后,这个老头会狮子大开口收取高价费用。

胆小的人,此时便会起身匆匆离开。刘子光带着刘正茂和毛奇等客人朝着第四生产队走去,远远地就看见张庆有拦住一对中年夫妇不让走,嘴里不停地解释着什么。

刘子光笑着给刘正茂解释道:“张老头肯定又是拦住参观者不让走,非要别人喝茶。”

“他经常如此行事?”刘正茂问道。

“是的,张老头虽是一片好心,只是热情过了头,不了解他的参观者,心里难免会有所畏惧。”刘子光说道。

“老张,你在干嘛?”还差十几米远,刘正茂就在张庆有身后打起了招呼。

正在跟参观者解释的张庆有,听到喊声,回头看到刘正茂,便不再理会被他拦住的那对夫妇,满脸堆笑地迎着刘正茂喊道:“刘队长,带领导检查工作啊,辛苦了,快来休息一下,我给你们泡豆子姜盐茶。”

“行,那就麻烦你了。”刘正茂答道,顺便招呼毛奇等处长坐到凉亭里。

张庆有将近 70 岁的年纪,手脚却依旧麻利得很。刘正茂这边刚坐定,张庆有就用木托盘端着几个茶杯和一大碟泡菜走了出来,用热水瓶里的水给每个人泡了一杯茶,并热情洋溢地招呼道:“领导们,喝茶,尝尝我家的泡菜,保证好吃爽口。”

刚才被拦住的那对中年夫妇并未走远,站在附近看着张庆有的“表演”,见刘正茂等人真的坐下喝茶吃泡菜,中年妇女便走过来问道:“同志,他们家怎么收费?”

这正是宣传大队的大好时机,刘正茂笑容满面地回答:“女同志,您理解错了,这位张庆有老同志,是我们大队的积极分子,他主动为参观者提供服务,这些茶和泡菜,都是他家自掏腰包准备的,专门拿来给各位品尝。”

中年男人听完刘正茂的解释,马上给张庆有道歉:“老张同志,对不起,对于您助人为乐的行为,我们误解了,还以为您要强买强卖。”

陈刚也笑着说道:“老同志,您想做好事,也不能热情过度啊,强行拦住别人喝茶,外地人的确会有些害怕,我建议您在亭子间挂一块牌子,写上免费提供茶水,参观者看到后心里就有底了。”

张庆有一边对那中年夫妇说道:“没事没事,你们试试我泡的姜盐茶,看看泡菜是否合口味。”

又回头对陈刚说:“领导,您说得对,晚上我就让上学的孙子写牌子。”

这边还在交谈,隔壁的邓毅华看到刘正茂带一群人坐在张庆有家门前,他立即回家装了一大碗泡菜送过来,还大声喊道:“刘队长,您难得来我们生产队,也尝尝我婆娘做的泡菜。”

见邓毅华越界抢生意,张庆有心里不大高兴,怼道:“我家有泡菜。”

邓毅华没有跟张庆有过多纠缠,笑着给刘正茂等人解释:“老张家泡的是萝卜和白菜,我婆娘泡的辣椒、豆角、刀豆,品种不一样。”

刘正茂深知,整个大队,也就他们两家做得最为出色,为了让他们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试吃了两家的泡菜后,对两家都给予了称赞:“嗯,老张家的泡萝卜清脆可口,老邓家的豆角和刀豆独具特色,你们继续保持,让更多的参观者领略到你们家的精湛手艺。”

那对中年夫妇也很给面子,跟着刘正茂夸赞道:“小领导,你们大队真是了不起啊,社员都如此热情好客,泡菜做得真叫美味,能否卖点给我们带回去?”

又有几位参观者走过来,看到这群人围在一起吃东西,出于好奇,凑过来问道:“这是在卖泡菜吗?请问可以试一下味道吗?”

刘子光立刻进入角色:“欢迎各位都来试试,免费的不要钱,这是社员们给大家的福利。”

新来的参观者惊喜地说道:“还有这样的福利,那我可得尝尝。”

张庆有喊道:“试试我家的,清脆得很。”

邓毅华也不甘示弱:“试试我家的豆角、刀豆,别具风味!”

毛奇悄悄对刘正茂说:“你们大队的社员真是妙趣横生,连这都要争个高下。”

大队的大喇叭传来李娟的喊话:“刘正茂副大队长,请带客人回大队部,要举行颁奖仪式了。”

喇叭里,李娟给出的信号,刘正茂和刘子光皆心领神会。其中刘子光抬头观察太阳的位置以确定时间,而刘正茂则不动声色地撩起左手衣袖,查看藏在衣袖里的手表,指针正指在 11 点半的位置。

此乃大队为参赛人员和来客安排的工作餐时间,故而李娟隐晦地通过喇叭通知刘正茂带客回去用餐。

知晓刘正茂有事在身,张庆有和邓毅华目送着这群人离开。临走前,刘正茂依旧代表大队对他们两家自发接待参观者的行为予以表扬,还说道在下次大队队务会上,会向全大队发出倡议,动员所有社员以他们为楷模。

基层的群众,往往只需寥寥数语的鼓励,便能迸发出无尽的能量。张家和邓家,就因刘正茂今日的激励,在未来十年皆成为大队的模范典型。

随着开放日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队餐饮的规模也声名鹊起。起初为了吸引客源,采取的是十人一桌,每桌十个菜,另送自产丰收白酒一瓶,十瓶汽水。参观者每人只需缴纳五毛便能买个座位,凑齐十人一桌,厨房便上菜开餐。

经过近半年的经营运作,由于菜量充足、价格实惠,餐饮的好名声不胫而走。有城里人发现,遇到家中有生日或其他需要请客之事,在家里操办宴席,不但要找人帮忙,还得找邻居借桌椅板凳碗筷之类,劳心劳力,倒不如在樟木大队预订桌子,五块钱一桌十人,既省力省事又显得大气。

施大柱被调到杏花大队去做代表后,程地主接管餐饮事务,或许是地主家的遗传基因作祟,他一上任就砍掉了每桌相送的白酒。按照他的思路运作之后,餐饮的销售未受丝毫影响,每桌由原来的无利保本,变为略有薄利,反而增加了酒水的销售收入。

今日餐饮这边,全部一百一十张圆桌,除了预留给来大队参赛人员的二十桌外,其余九十桌中,预订加上散客,共开了八十一桌。

好在餐饮实行的是套餐制,即卖方只提供十种菜品,每桌上的菜都相同。厨房有十个灶台,十个厨师,每人只负责做一种菜。

刘正茂带领处长们抵达餐饮大棚时,各种比赛皆已结束,所有参赛人员都已安排好酒席座位,只等领导到来便举行颁奖典礼并开席。

为提升大队知名度而举办的比赛,分为两个部分。由公社团委书记负责的团体比赛,主要承办以单位名义参赛的团体项目,如: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

另外还有个人类别比赛,起初由郝利基管理,后来市文化宫的辅导老师汪进城偶然参加了个人象棋赛后,发现此处能为爱好者提供优厚的比赛条件,他每周主动从市文化宫带众多棋类和小球类爱好者前来参赛。

与大队合作数次后,郝利基便放手让汪进城组织个人比赛了。

今天,在中餐前,卫民生主持颁奖,先是给团体拔河比赛的前两名颁奖,接着给本周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类个人赛的前三名颁奖,奖品皆是奖状和搪瓷杯。

颁奖嘉宾是临时挑选的陈刚、米高,来宾官员中,他二人的单位没有队伍参赛,而且又是实职干部,具备颁奖资格。

依照以往惯例,大队还应有支书或者大队长出席,今日不知是何缘故,古大仲和郭明雄双双缺席颁奖礼。只有刘正茂这位副大队长代表大队致辞并充当颁奖嘉宾。

颁奖过程中有个小插曲,中途突然停电,卫民生只得用铁喇叭代替麦克风声嘶力竭地主持完典礼。

民间娱乐性比赛,大家并不看重结果,然而对于酒席的热情却更为高涨。走完颁奖流程,刘正茂在卫民生的引领下,代表大队给参加活动的选手敬了一轮酒。

回到领导们这桌,刚吃了两口菜,知青赵范老师又找了过来,让刘正茂代表大队出面致辞。

大队酒席出名后,每周都有人以各种名目预定酒席,诸如:寿诞、小儿满月、周岁,甚至订婚等。而刘正茂出谋划策,让大队组织一班人,专门为这些预定酒席的人增添热闹氛围,照搬后世酒店的套路,举办寿诞的,大队会组织学生来唱生日歌,跳一段忠字舞,主持人说段吉祥话。

这项工作,被负责营销的何福营安排在知青赵范老师头上,每周日中午,赵范带着几位能歌善舞的学生,为预定酒席的人表演节目以示庆贺。

在那个娱乐贫乏的岁月里,樟木大队推出别出心裁的仪式,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并小有名气,也带来了众多订单。

今日中午预定了五组人,两组幼儿周岁,三组老人寿诞,其中一位老人年满 80 岁,子女利用休息日在樟木订了十桌。

其他组,赵范可以让卫民生代表大队去应付,反正卫民生很享受代表组织的感觉。

但 80 岁寿诞这组,为表示对高龄的敬重,赵范认为,还是让务实的大队干部出面为好。

80 岁老人的家人,用热切的眼神看着赵范先给寿星左胸佩戴了伟人像章,然后说了一大段祝福的吉祥话,接着由几位学生献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生日歌》,最后,由刘正茂代表大队送上用稻米粉蒸的寿桃和加了两个鸡蛋的寿面。

因受到尊重,寿星高兴得合不拢嘴,子女也觉得脸上有光,寿星的儿子出面,对刘正茂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中午,除刘正茂这桌领导因应酬闲聊吃得缓慢,那些参赛的工人和个人选手,事先得知消息,每个开放日下午两点,樟木大队会开放购买鸡蛋,每人可买十个,不要票,排队购买,售完为止。

所以,他们以风卷残云之势吃完饭,然后赶到购物点去排队。

等刘正茂再次回到座位时,毛奇他们已经喝光两瓶丰收牌白酒,第三瓶也喝了一半,酒兴正浓时,看到刘正茂回来,米高一直控制着酒量,就等刘正茂回来谈正事。

端起酒杯,米高对刘正茂说:“小刘队长,感谢你盛情款待,我敬你一杯。”

“别呀,在座的各位都是朋友,也是贵客,应该我敬你们,只是我酒量实在有限,我就饮一杯表示歉意!”刘正茂深知,以自己那点酒量和这些久经酒场的人拼酒,无异于自寻死路。

陈刚知晓刘正茂酒量不佳,便帮忙解围道:“老米,刘队长确实不能喝,况且他明天还要去省府见领导,今天要是喝坏了身体,会耽误正事。”

甘桂军也说:“小刘,米处长想和你单独聊点事。”

“行,饭后,我们找个地方聊。”刘正茂明白米高是为了获取自行车指标而来。

大家边吃边聊,想起刚才突然停电,而陈刚又是水利电力厅的干部,便向陈刚抱怨道:“陈处长,我们这儿老是莫名其妙地停电,对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影响,您能否帮忙解决?”

陈刚苦笑着说:“这个我实在无能为力,现在全国都缺电,我们厅里也是如此,不知什么时候就停电了。我们处正在建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目前在全国能排进前五,建好后,首先保证省城供电,到时用电情况就会好很多。”

“上午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大队也有一个水库,能不能帮我们大队也建个水电站。”刘正茂半开玩笑地说。

吴泽林笑道:“你们那叫水塘。”

陈刚喝了点酒,想卖弄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说道:“按理来说,只要是长流水,有一定的冲击水压,都能建水电站,只是发电量大小的问题。”

反正只是酒桌上的闲聊,大家都未当真,刘正茂顺着陈刚的话说道:“我们那个水库是长流水,每天的流量还不小,陈处,要不您帮忙找个内行来瞧瞧,建个微型电站也行。”

“行,我回去就找单位的工程师问问。” 陈刚随口应道。

米高欣喜若狂,今日之行绝非空手而归。在甘桂军的陪同之下,他从刘正茂处获取承诺,四个月内,为莲钢输送二千个沪市自行车指标,另外还有两百块沪牌全钢手表以及一百台沪产缝纫机。

自从担任莲钢后勤处长以来,米高在干部群体中未曾有过引人瞩目的佳绩。运动伊始,投机取巧者借造反之名在厂里兴风作浪,米高也曾蠢蠢欲动,妄图参与其中谋取私利。

然而,造反派的行径超乎他的想象,尤其是当米高目睹身为创厂元老的书记和厂长,被造反派扣上高帽游街示众后,他便心灰意冷,打消了造反的念头。

二千辆自行车,自本月起始,每月五百辆投放至厂里,势必会引发轩然大波,也能让同事们瞧瞧,自己并非碌碌无为之人,而是凭借真本事为职工谋取了福利。

为回报刘正茂的鼎力相助,米高主动提议,为支援樟木大队的新农村建设,莲钢以出厂价支援五十吨螺纹钢。莲钢自家的产品,支援的数量尚不足一个车皮,米高坚信厂里定会支持自己的决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