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335章 变通

花开春来晚 第335章 变通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第335章 变通

省领导专门通知,刘正茂哪敢有半分怠慢。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刘正茂就火急火燎地从床上蹦了起来,简单洗漱一番,胡乱扒拉了几口早饭,就急匆匆地往省府赶去。

平日里 8 点才上班,可今儿个刘正茂 7 点 40 就到了省府接待室。他一路小跑着,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气喘吁吁地在登记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接待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刘正茂那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坐在硬邦邦的椅子上,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不停地搓着手,眼睛时不时地往门口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正茂感觉每一秒都无比漫长。直到 9 点,才有工作人员通知他去三楼办公室。刘正茂赶忙起身,整了整衣角,深吸一口气,朝着三楼走去。

一进办公室,夫生秘书长就忙不迭地说道:“小刘,你从沪市回来了?刚刚在开紧急会议,等一下我还有事,只有十分钟。”只见夫生秘书长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疲惫,手里还拿着一沓文件。

刘正茂站在那儿,心里虽然满是疑惑,却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叫自己过来的原因。

夫生秘书长转身从后面文件堆里拿出几份报纸递给刘正茂,并提示道:“你看看头版消息。”刘正茂赶忙双手接过报纸,定睛一看,发现都是权威三大报,而这几份报纸的头条全部刊登的伟人《打招呼要点》。

作为经历过反右风的过来人,刘正茂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设计师主持工作后,重点强调经济整顿,这无疑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工作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经过双方的一番博弈,最终在 1975 年底反应到了顶点,11 月份教员对五道口学校的刘冰来信进行批示,从此,风向转变。

刘正茂心里暗暗叫苦,脸上却不敢表露半分。

“小刘,书记意思,你们大队工作照旧,但是宣传的重点应从经济方面转向学习‘两大’。另外年底分红,书记的意思没变,但尽量不要引起反响。你是懂了没?”夫生秘书长一边说着,一边用犀利的眼神盯着刘正茂。

刘正茂心里快速地盘算着,嘴上却不敢迟疑,赶忙应道:“领导,您放心!”

政经风向发生重大转变,刘正茂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现在夫生秘书长这么明确地表示,省里主管党务的大领导认可樟木大队的工作,但是为了顺应形势,要樟木大队采取韬光养晦的方法,转变宣传内容。

刘正茂脑筋飞速转动,心里紧急组织了简单的新宣传口号,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夫生秘书长汇报:“领导,我们坚持响应伟人号召,认真惯彻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大队内部宏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工作作风,把樟木大队建设成大庆、大寨合体的新农村。”

夫生秘书长一听,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里暗自感叹:这刘正茂悟性高、反应快,真是个机灵的小鬼。

“小刘同志,你的政治觉悟超乎我的想象,就按你刚才讲的那样去做,工作要落实到实处,宣传要跟上,合适的时候,省里会给你们支持。”夫生秘书长拍了拍刘正茂的肩膀,给他打气道。

“我代表樟木大队所有干部和社员感谢省领导!”刘正茂脸上堆满了恭敬的笑容,腰杆挺得笔直。

“好了,小鬼,别跟我来虚的,好好干,你前途无量。我还有其他事,你回吧?”夫生秘书长挥了挥手,又埋头处理起桌上的文件。

刘正茂如释重负,连忙点头哈腰地退出了办公室。从省府出来,刘正茂感觉自己的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他知道今天这事对樟木大队来说大于天,必须赶快赶回大队去转达和落实。否则,在未来可见的一年,大队会遇到无法承受之重。

刘正茂脚步匆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刘正茂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忙忙地踏上了回樟木大队的路途。他站在那颠簸的顺风拖拉机上,风呼呼地吹着,扬起他的衣角。刘正茂望着远方,心情格外沉重,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不断回响着夫生秘书长的话语。

拖拉机一路“突突突”地响着,扬起阵阵尘土。刘正茂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路边的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可他却无心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回到大队,刘正茂顾不上喝一口水,便心急火燎地找到李娟,让她用喇叭喊古大仲和郭明雄回办公室。那喇叭声在大队里回荡着,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听到喇叭声,古大仲和郭明雄从各自岗位匆匆赶回大队部,脸上满是疑惑。古大仲一路小跑着,额头上渗出了汗珠;郭明雄则是大步流星,边走边嘀咕着:“这是有啥急事啊?”

两人一进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问刘正茂:“小刘,是有什么急事吗?”

刘正茂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两位领导,找个安静的地方,我转达省领导专门指示!”

两人的神情瞬间紧张起来,空气仿佛也凝固了。

“去我家吧,今天家里没人。”看到刘正茂严肃的神情,郭明雄知道事情严重,声音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郭明雄家的堂屋里,大队三位主要领导分坐在八仙桌旁,每人面前摆着一碗清凉的井水。刘正茂面色凝重,一字一句地把在夫生秘书长那里听到的话原封不动传达给了大家。

堂屋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墙上那老旧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声音格外清晰。

“刘知青,这可不好办啊,咱们之前的经济工作刚有起色,这突然转变,会不会前功尽弃?”性子急的郭明雄忍不住说道,他的眉毛拧成了一团,双手不停地搓着。

刘正茂皱了皱眉,严肃地说:“这是政治任务,咱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工作重点不变,但咱们樟木大队的宣传口径必须改变,我们在宣传上不但要配合顶层,甚至可以更具革命性!”

古大仲抬眼看向刘正茂,眼神中透着思索。

见刘正茂神情严肃地讲着口是心非的话,古大仲瞬间悟了。他也学着刘正茂的样子,挺直了腰杆说道:“对,我们大队在宣传必须紧跟顶层斗资批修的步伐,教育并带领干部社员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用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你们这是?”郭明雄一脸茫然,对古大仲态度在瞬间发生的变化表示不解。他瞪大了眼睛,看看刘正茂,又瞅瞅古大仲,满脸的困惑。

古大仲看着刘正茂,理都不理郭明雄,说:“小刘,我们该怎么落实,你说说你的想法。”

刘正茂低头沉思片刻,又朝门口看看,外面没有动静,才压低声音说:“支书,我个人观点,到今天为止,国家经济很不乐观,未来肯定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前的反复,只是某些人的短期行为,时间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大队只要在这个短期反复中保护好现有成果,一旦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将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古大仲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问道:“小刘,你有信心认为这是短期的运动?”想起以前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古大仲真是心有余悸,那一次次的折腾让大家都疲惫不堪。

已经经历一次,知道历史轨迹的刘正茂,心里当然清楚这次反右会在次年底结束。但他不能明确讲出来,只能委婉地说道:“支书,我是从现有各种迹象判断,目前不管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很短缺,这种状态不是革命的目的,所以,顶层一定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好,既然你有信心,那我们大队就分两方面来工作。一方面,我们继续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组成以武齐悦、冯婷为骨干的宣传班子,重点是宣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紧跟顶层斗资批修步伐。”古大仲反正胆子大,刘正茂怎么说,他就按刘正茂说的去落实。

郭明雄挠了挠头,想不清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干脆就不想了,他拍着胸脯说道:“行,按照古大仲的安排认真去干,反正不会错。”

按小会决定大事的惯例,三个人接下来又仔细商量了大队年底几件大事的处理方法。

接下来的年底日子里,樟木大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凛冽的寒风呼啸着,仿佛在考验着他们的决心。但大队领导已经做好带领大家顺利度过难关的预案,他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下午,阳光依旧热烈。先是召集马会计、武齐悦、冯婷、何福营、郭小毛等人,在大队办公室里开了个小范围的通风会。古大仲坐在那张略显破旧的办公桌前,一脸严肃,隐晦地讲了目前的形势,以及大队应付形势的措施。

“同志们呐,这形势变得太快,就跟那六月的天似的,说变就变。”古大仲皱着眉头,声音低沉。

众人都神情凝重,认真听着。

接着,就年底分红、新村建设、来年工作安排等大事进行了讨论。古大仲一边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在本子上记着,最后归纳大家的建议,形成了大队的官方决定。

晚上,月上树梢,大队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再次召开所有干部的会议,包括各生产队的会计都被要求与会。

会议主题是讨论年底分红方案、养殖场生猪和家禽售卖方案、新村建设之旧房征收方案等。

古大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情况已经给同志们做了说明,大队原先准备举办一个大规模分红典礼,还拟邀请大领导与会捧场,现在看来都不能搞了。原先准备给社员大额分红,在全省乃至全国放卫星,目前也不能搞了。”

听到大队要放弃大额分红方案,这可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大事,生产队长和会计们顿时不干了。

刘昌明首先开炮:“支书,这是答应了社员的事。大队如果出尔反尔,我们安排工作,社员就不会听。”他急得面红耳赤,双手不停地比划着。

常平也跟着附和:“刘昌民讲得对,社员积极性高,就是大队有高额分红承诺做后盾,如果大队讲话不算数,以后没人信我们的话了。”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一脸的焦虑。

古大仲无奈地说:“现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如果大队还按原先预案分红,万一被熬淌梅那种人抓住,扣我们大队一个私分集体财产的帽子,并利用这个来搞事,你们讲讲怎么应对吧?”

一提到熬淌梅,全公社都知道她搞事是六亲不认的狠角色,如果被她抓住了把柄,那还真是麻烦。

这种责任,谁都不敢承担,会场顿时变得异常安静,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按照三人会议协商的步骤,刘正茂站了起来,环顾四周后发言:“同志们,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所有人正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有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必然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最佳捧哏吴婶是坚决维护刘正茂的人,她马上表态:“刘知青,你见过大世面,肯定有好办法。”

“我讲的不一定如大家的意,但是肯定会为社员知青多带来收入,而且别人还没有话说。”刘正茂故意卖关子,嘴角还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

有办法多拿钱,还不用承担风险,这正是在座所有人心里想的。刘昌明着急地说:“副大队长,你快说啊,到底怎么处理?”

“我是这样想的,高额分红这条路走不通,是否可以改变思路,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刘正茂开始启发大家的思路。

“刘知青,你就说怎么办吧,我们都是农民,见识短浅,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常平也着急,催促刘正茂快讲,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好吧,我们要进行新村建设,大队需要征收所有社员的老房子,如果按现在价格折算,每户可能的征收价在 4 至 500 块左右。我想的办法是,大队按每户 1200 块征收社员老屋,并在新村建成后,再对社员采取优惠价格出售,一头多给征收款,一头少出买房钱,这样就变相把今年的分红发给了大家,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个方法?”刘正茂讲完,目光扫视着众人,等待大家表态。

众人被刘正茂抛出的方法震惊,早知道樟木大队去年分红是每十个工分 8 分钱,劳动力多的家庭,一年下来才 100 多现金分红。

今年,大队已经用各种借口发了几百块,这次又用征收房屋的名义给每户发 1200 块。

牵扯到自己家的房子,各自还要权衡利弊。刘正茂继续抛出炸弹:“我刚才讲的还是征收,另外,大队到年底会继续分红,但只能按每十分工不超过一块来执行。”

本来以为发了征收款后,就不分红,现在却仍然有分红,而且还不少,武齐悦为配合刘正茂,故意问:“副大队长,大队今年征收了我们的房子,但新村没建好,那我们住哪里?”

郭明雄赶忙说道:“是这样的。大队今年征收了所有社员的房子,但社员先不搬出来,等新村建设出来部分房子后,然后按 1 到 6 生产队的顺序腾空老屋搬迁到新村,到了那时候,所有社员必须配合大队搬迁到新村,老屋宅基地全部由大队收回。”

还是吴婶:“我同意刘知青的办法。”

何福营也赶紧表态:“我也同意”。心里想着,反正他家很破,能从大队换回 1200 元,赚大发了,赶快表态还能获得刘正茂的好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