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277章 宋红卫和罗迈的计划

花开春来晚 第277章 宋红卫和罗迈的计划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公布的人事安排,听者心里各有自己的小九九,何福营感觉自己被刘知青遗忘。

原本他是大队宣传部长,前段时间转任餐饮服务部长,冯婷接任宣传部长之职。今天宣布的新村建设会委员,和他专管的板块没有关联,所以在会议上没提他的名字,虚荣心作祟,让他有点失落。

宣布完人事安排后,刘正茂继续讲本次新村建设操作细节。首先,以当日户口为基准,冷结大队社员分户,也就是讲,本次新村建设奖励和优惠,是以今天的户籍为准。杜绝思想不纯的人利用子女分户占大队便宜。

今天以后,有子女和兄弟分门立户的社员家庭,等本次新村建设现有家庭全部落实后,大队在根据以后的实际情况商讨安置措施。

其二、武齐悦和冯婷充分发扬各生产队已经成立的爱村卫生委员会的优势,加大力度给社员宣传新村建设的意义和好处。

最后、刘昌明组织懂建设的社员,尽快估量出拆迁、平整地基、修路、建房需要的人手和器械,大队会根据刘昌明提出的计划调集人手并筹集物资。

各生产队在今天会后,既要做好晚稻收割准备,还应该组织社员开会,对新村建设进行吹风和摸底,并把生产队内部情况反馈给刘正茂汇总。

至此,刘正茂需要公布的新村建设所有内容全部讲完。古大仲没再给干部发言机会,直接宣布散会。

按刘正茂提供的货单,萧长民拉了社员预定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皮鞋等货物,预订自行车太多,这次拉的还是装配好的成品,所以只装了一半过来,卸完货后,萧长民还要回城去拉一趟。

在大队部外等了很久,听到古大仲宣布散会,萧长民赶快进大队部跟刘正茂讲:“茂哥,社员要的货已经拉来了,要找人卸货。”

刘正茂:“在外面?”

“是的。”

“各位,你们订的自行车和其他东西已到,帮忙卸货。李娟,用喇叭通知社员,预定的自行车到了,请大家带上钱来大队部提车。”刘正茂直接安排大家做事。

吴克强、何福营、刘昌明、古大仲这几个壮劳力跟着萧长民往外跑。

今天跟车来的还有两位女将,赵**和宁思浔,赵**是刘正茂安排过来开票收钱的,宁思浔是纯来玩。

大家七手八脚卸货,像刘昌明已经预订了自行车就打算自己拿一辆。赵**见现场混乱,马上大喊,先不要拿自己预订的货,先卸下来放在一起,等自己对上数后,按大队给的预订顺序提货。

可这些干部在大队范围是横着走的货色,根本不听赵**喊话。古大仲出来,看到赵**无助的样子,感觉干部们丢了大队的脸,黑着脸吼一嗓子:“你们搞什么?急着投胎吗?都给我把货物放好,都是干部,像个什么样子。”

刘正茂整理好讲话资料,放进包里,最后出办公室。见卸货的人都被古大仲镇住,他就没再追究,只是让吴克强从大队部搬出来一张书桌和两把椅子。

安排宁思浔和赵**坐在桌后,由宁思浔按预定顺序开收据,赵**按开好的收据喊名字,让预定的社员缴钱后,赵**签上自己的名字,自己按收钱后签有赵**的收据发货。

卸完货,萧长民讲自行车只拉来一半,还要回城拉一趟。然后开车走了。

听到喇叭通知,预定了货物的社员全部跑来大队部,被古大仲要求站在几米外,等赵**叫到谁,这人再上前交钱提货。

到中午萧长民拉来第二趟自行车后,樟木大队一下有了几十辆自行车,有点家庭还买收音机,好多干部买了皮鞋。唯一只有冯婷买的是缝纫机。

大队本身也买了红灯收音机,古大仲准备每天通过大喇叭给社员传播新闻,让大家在思想跟上高层的步伐。

樟木大队社员豪横购物行为,只用了几天就传到公社各大队,有之前大队发钱的小道消息作底,高岭公社的社员都知道樟木大队翻身了,各种传言肆意流通。

有的讲樟木大队年底工分值一块钱以上,有讲到了年底,樟木大队会给社员分整猪和多少只鸡的。还有的讲自己亲戚是樟木大队,亲戚家光是自留地卖菜就有大几百收入。

也有统一的事,有待字闺中女儿的家庭,找女婿的首选是樟木大队。

原来别人看不上眼的郭明雄、何福营成了抢手,找他们家探听情况的媒婆都快踏破两家门槛。郭大娘是眼光高,没挑到中意的;何福营的心思在冯婷身上,看不上农村姑娘。

吴克强、吴光茂、马会计的三子,还有那些拖拉机手都是女方的追逐对象。年届40岁的程地主,成份不好,家里只有破茅棚,因大队给他按社员待遇发了钱,也有媒人上门给他介绍女寡妇。

至于刘正茂、袁洪刚、萧长民等男知青,反而没媒人接洽,那些媒人不约而同的认为知青眼界高,可能看不上村姑,不想碰钉子。

升任公社副主任后,罗迈就把大队分配给他的自行车交还给大队了。他是每天步行去上班。

为了工作方便,他家也预定了一辆载重自行车,今天下午,罗迈的儿子到大队部交钱提车时,专门找到古大仲和刘正茂,讲罗迈请吃晚饭,还有事相商。

上周,罗迈就和刘正茂打过招呼,讲上周六请吃饭。后来没有动静,刘正茂就没当回事了,今天罗迈儿子专程传话,刘正茂也正好要找罗迈问点事,就答应晚上去罗家就餐。

上午,随萧长民来大队后,宁思浔和赵**在办公室外等候,听到刘正茂发言并布置任务。宁思浔才相信牛炼钢没吹牛,刘正茂年纪虽轻,真是这个大队的实权人物,威望还很高。

分发完社员预订的货物,时间还有点早,刘正茂陪同宁思浔和赵**在桃花溪边走了走。赵**当过八年知青,对农村不感冒,还是耐着性子陪同宁思浔。

在国内大城市沪市长大的宁思浔,初次下乡,对什么都感兴趣,金黄的晚稻田引起他极大兴趣,由此对江南省留下极好印象。

下午五点多,萧长民和牛炼钢都要回城,刘正茂对萧长民安排明天的拉货任务后,告诉宁思浔,明天可以晚点起床,不要在跟随萧长民来这里,自己明天上午要回城办事,可以带她在省城转转。

临回城时,刘正茂也给赵**送一份大队的产品,可赵**打死不收。

经刘阳云介绍,赵**到刘正茂手下守仓库,她这份工作很闲,每天只有鹿青到这里领货,还有老曾两口子每天来仓库装配自行车,隔几天萧长民从外地拉一车货回来,这时就要赵**去叫南站的搬运工来卸货。

大部分时间闲着没事干,刘正茂每月给她发40元工资。外加粮票38斤油票5斤。工资并不高,但解决全家生活问题,赵**和她妈对于刘正茂万分感激,她认为今天随车送货下乡是她份内工作。所以坚决拒绝刘正茂给自己的礼物。

在大队这里,刘正茂要注意形象,不好跟女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拉扯,只能让宁思浔帮忙把礼物带回去,到省城下车时,再由宁思浔把礼物交给赵**。

罗迈家堂屋,一张八仙桌,桌上有鱼有肉,还蒸了一只整鸡,八个菜,桌边只有五位男人。

樟木大队现任三巨头,古大仲、郭明雄、刘正茂,主人罗迈,还有县里畜牧局长宋红卫局长。

五粮液,主人敬了来客一杯酒后,酒席进入聊天模式。

“宋局长,恭贺你高升,我敬你一杯”,古大仲带头,给宋红卫敬酒。

“古支书,客气了,大家一起干吧,”宋红卫举杯回敬。

“慢点,两位悠着点,还有事要讲。”罗迈今晚请客,可不是为了一醉方休。主人发话,古大仲和宋红卫只能点到为止。

“罗副主任,有什么事?”以为罗迈抠门,舍不得五粮液,郭明雄故意问。

“明雄,本来是准备周六晚请你们来我家吃饭,可那天我到银烨大队调研,没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距离太远,回来晚了,今天正好宋局长来大队考察,都是老友,就邀请他来跟大家见过面。”罗迈放下酒杯,徐徐道来。

“老罗,有什么事,你说吧,只要是用得到樟木大队的,我们全力支持。”古大仲慷慨表态。

“哎,以前鬼迷了心窍,只想升职吃国家粮,到公社当了副主任后才知道,所谓公社副主任其实啥也不是,有任务压身却没点权力,还有一群人在背后冷眼旁观。宋局长,我现在才理解你以前的难处。”罗迈发起了牢骚。

宋红卫心想,我虽离开了粮山公社,名义上是高岭县畜牧局长,可同样受到排挤,主要还是没有过硬的靠山啊。

不想听罗迈抱怨,刘正茂问:“老支书,公社的其他几个大队情况到底怎么样?”

“情况都跟我们大队去年那样,看不到什么希望,大家都在混日子。”罗迈回答。

“杏花大队也在混日子?”古大仲问。

“粮山公社下属五个大队,以樟木大队最好,杏花大队承接了樟木大队的任务,日子过得相对不错,我去走访的那天,看到朱枝组织社员在做土坯,大队长李天福亲自下场带头和泥。”

“洋风、银烨、桑籽三个大队,从上到下都闲着,等晚稻熟。”想到这三个大队干部看到自己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罗迈内心发凉。

“他们的干部就没有想法?”这是刘正茂疑惑的地方,问出来。

“谁不想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好,可是没钱也没项目啊,他们都在等上面给政策扶持。”罗迈回答。

等、靠、要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可是各级政府都入不敷出,能等来扶持才怪。

“老支书,你走访后,了解到他们各个大队有什么特产和优势没?”刘正茂心里有些想法,先需要找罗迈探查一些情况。

“跟我们大队差不多,没有特产。”罗迈笃定的回答。

“农产品没特色,难道山里也跟樟木大队一样,都是黄土堆?就没石头山或者其他东西?”刘正茂想到的是大理石或者煤炭啥的。可能储量不大,大队小规模开采还是能变钱。

“这个,好像桑籽的大队长讲过,他们那里有个小山可以烧石灰。”罗迈回答。

“石灰石?”刘正茂反应很快,前世他在江北军工单位上班时,附近有个石灰石矿,单位就利用这些石灰石烧水泥,军工单位盖房的水泥都是自产的。

现在大队正好要建新村,如果能自己烧泥水,不但不用找上级批条就能解决水泥问题,还能少花很多钱。

“除了这个石灰山,其他大队就没一点东西了?”刘正茂还不死心。

“别让菜凉了,吃菜吃菜,边吃边聊,都是熟人,随便点。”罗迈招呼道。

“小刘,粮山公社真没资源,”宋红卫在粮山公社工作几年,知道这里的情况。

“老罗,杨主任给你的任务可不好完成。”宋红卫今天在公社,从聊天中得知,公社杨主任让罗迈主管经济,只有任务没给一点资源。这不是为难新人吗。

想到在粮山公社时,别人只是不理自己,并没有给具体任务,那会自己还可以混日子,没有成绩上的压力。

轮到罗迈接替自己的位置,杨主任给罗下个发展经济的任务,这目标太笼统,明显就是想为难罗迈,一旦公社发展不好,上级批评下来,杨主任就会讲,罗迈主管经济,发展不好的责任就由他背锅。

同样是刚走上新岗位的领导,都憋着劲想表现,宋红卫是县畜牧局长,他今天来粮山公社,本以为这里是自己发迹的地方,想以粮山公社为典型,发展畜牧业。

哪知道,杨主任不在,其他副主任见面是很客气,谈到具体工作时,就互相推脱,有人还明确讲,让宋红卫去找杨主任谈。

“老罗,宋局长在这,你的任务不就完成了?”古大仲提醒。

“下午我就跟老宋聊过,以县畜牧局的名义让所有大队全部养牲口,这样既能突破每家只能养两头猪的禁令,社员家庭还能提高收入。可是,老宋讲,畜牧局可以给大队发养殖指标,但是各大队要自己买猪崽和牛犊。”罗迈的意思,各大队买种的钱都没有,畜牧局也不会给经济支持。

“我是畜牧局长,县里只是要求提高牲口养殖数量,并没有给与配套买种和饲料上的补贴政策。我做了几个公社的工作,都因为没钱买种而作罢。”宋红卫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