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257章 分红的烦恼

花开春来晚 第257章 分红的烦恼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来大队一年多,靠知青这层裙带关系混了一个官职,手下没兵那怎么行?

情急中,刘子光大声发问。他不知道刘正茂设置销售部,是大队蔬菜、副业产能加大,需要人手做推广。刘正茂自己的事多,想从销售一线脱身,才说动古大仲同意,设立专门的销售部。

“销售还需要二个人,子光哥,你从年轻社员中和知青里各选一人,要求是品貌端正,初中以上文化,口齿清晰,会抽烟喝酒。具体人选你自己去把握。选定后,我来培训。”刘正茂当着所有人讲选拔条件,是不想让刘子光为难。

有刘正茂授权,刘子光得意地道:“我绝对会选出合适的人。在座的领导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这小子会做人,先给中层卖个人情。

古大仲接任支书的第一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他见大家没提出问题,就说:“请大队长、小刘、马会计、武齐悦、何福营、刘昌明留下,其他人散会,记得后天早上汇报的任务,要提前准备好。”

等其他人走后,古大仲才说:“各位都是大队骨干,需要独挡一面。我刚接任支书职务,请你们留下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大队未来到底怎么发展为好。小刘给大队制定的《愿景计划》是大队发展的蓝图,具体落实到位,还要靠你们来实现。”

接任支书职位,古大仲可是踌躇满志想大展身手干一番事业,让樟木大队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可限于眼界和见识有限,他相信三个臭皮匠等于诸葛亮的说法,主动采取了虚心求教的行为,先在小范围内听取意见。

大队干部里,武齐悦的位置略显尴尬,她是妇女主任,原先基本是摆设,没什么实际工作。

刘正茂担任副大队长后,推出系列措施,武齐悦先被安排负责收集石料,后来又负责大队卫生委员会的实际工作,成果展示会时还被要求组织青年服务员队伍,身上的具体工作逐渐增多,她在大队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可是从派系上来讲,她既不属于罗迈的派系,也跟刘正茂没有过多联系,属于逍遥性质。当武齐悦认为这样的状态并不理想,在大队没有助力,做事情就要瞻前顾后。

她所知的是,吴家、郭明雄家、何福营家、马会计家都是攀上刘正茂,家里人得到好处,吴家自不用讲,一门三队长;郭明雄家一个大队长,妹妹虽然今天从大队部调出,却也换了个好位置,做销售部的会计;何福营自己先是宣传部长,现在是管几十人销售部长,还有他妹妹也跟着进了白酒车间。

最看不出的是马会计,不知什么时候跟刘正茂搞好了关系,然后他家三子就抢到大队唯一的电工位置。三子现在走在路上神气的不行,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而自己家的男人老实巴交,只会种地,本来想让他进车间做事,谁知男人打是不让武齐悦事先打招呼,说是要凭本事进厂,最后面试时,没被白和真看上而淘汰。

现在大队又要用很多人,武齐悦这次不打算听男人瞎咧咧来,想趁古大仲刚任支书的时期,图点表现,靠上古大仲的关系,为男人谋个轻松点的职位。

可是,她一开口就跑偏了,说:“支书,我有个事要汇报,大队给社员分红后,有些社员手里有钱就不安分,散工后偷偷聚堆玩赌博,输赢一次就有十几块钱。然后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严重破坏大队精神文明建设。”

“谁?他md,有钱就作,郭明雄,你通知郭小毛,晚上带基干民兵去抓人,抓几个典型出来送劳教。”古大仲是那种很正规的传统思维,加上性子烈,听到有人胡搞就来火。

“我是听到家公昨晚教育我男人,不让他跟那些人玩,才知道这事。好像是四队和六队的社员。”武齐悦解释。

“此风不可涨,大队刚刚好点,才发一次钱,就发生这种事,必须尽快刹住。万一传出去,别人可能就会借机指责我们搞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样子货。而且还会带坏其他社员。”郭明雄刚当大队长,也不想大队出现负面影响。

“支书、大队长,这种事应该趁早抓,但我不建议送劳教,那样反而搞得人尽皆知。抓到的赌鬼,罚他们在大队内出工,没有工分的那种。”刘正茂讲,他见武齐悦带偏的会议主题,这样讲下去,一上午都回不来。

“刚才支书问大家对未来的想法,我是这样认为的。大队首先要解决社员温饱和脱贫问题。而这两项离不开粮食和资金,目前来看,引进了杂交稻后,增产是肯定的,未来十几天,只要不突发自然灾害,大队必定是丰收年,那今年到明年双抢之间的口粮不会缺。温饱问题就算基本解决。”

停顿一下,刘正茂等大家反应,古大仲点头,对刘正茂说:“小刘,你继续。”

而郭明雄是第一次站在大队长角度考虑宏观问题,听刘正茂分析,感觉很新鲜也很有道理。

“剩下就是脱贫问题,众所周知,在罗迈支书和古大仲支书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社员知青半年艰苦奋斗,大队在林牧副渔等方面,从零开始建设,到今天为此,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成果展示会和开放日活动,大家能体会到,经济从萌芽期进化到了收获期。”

“首先是,半年来,蔬菜项目给大队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而养殖项目,前期虽然消化了大部分蔬菜收益,当积累的财富也是惊人的,现在养殖场里,总共养了1250头生猪,吴喜闻讲,年底前可以出栏数达到950头,其中重达220斤以上的600头,180斤左右350头。”

“我分管销售工作,是这样想的。大队养殖场的生猪,全部对口销售到市内各大型单位,全部按零售价销售。具体情况要跟这些单位接触后再汇报。但我预计生猪回轮资金可达元左右。”

“为兼顾县供销社的任务,我建议大队让社员家养的生猪,全部交给供销社。这样大队既完成了县里的生猪养殖任务,社员也能多一笔收入。”

刘昌明:“刘知青,现在社员家里都养了两、三头猪,全缴给供销社,可是供销社会打欠条,社员们拿不到不现金,肯定不乐意。”

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社员辛苦养一年猪,供销社收购后只打白条,换谁都不乐意。

“我去和钱岱沟通,如果他们拿不出现金当场兑现收猪款,我们就不缴生猪,完不成收购任务,责任不在大队。”刘正茂硬气的讲。

在座的也只有刘正茂敢讲这种话,主要是有背景有底气。

“我讲生猪的出栏的事,是想解释,大队脱贫有望,社员卖了家里养的猪有一笔收入。年底大队分红又有大笔收入。现在大队是不愁分红的事,你们不知道,古支书反而愁的是分红太多,怕别人嫉妒的事。”

听刘正茂这样讲,大家发出会心的笑声,都知道大队账上今年有钱,但是有钱需要怎么花,没人敢问古大仲。听刘正茂的意思,是要大笔分红,大到怕人嫉妒的程度。

马会计心里早就有数,大队部到年底,卖稻谷、生猪出栏、加上副业销售收入,以及账上现有资金一起,不会少于四十万,他预计全粮山公社所有大队加起来还没樟木有钱。

“支书,离年底不远了,大队打算怎么分红?”马会计试着问。

其他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古大仲。

“分红的事吧,小刘提议,今年全壮劳力按500块现金分配,其中200块按人头分,300块按工分。另外在年底时再给每户分大队产品。”古大仲给核心管理人员透露。

500块的年收入,是成立人民公社以来最高的年分红了。着实让在座的大队干部吃了一惊。

刘昌明问:“支书,500块,是包含已经发了50块吗?”

古大仲可没想到这事,看向刘正茂。

“不包含,年底分红是讲成年壮劳力可分到500块,不是每人都有500块,这点一定明确。”刘正茂提醒大家,出去传话,不能乱传。

“刘知青,就算每人发500块,大队账上还会余下很多资金。”马会计不无担心的讲。

古大仲:“大队账上所有资金是大家辛苦赚来的,办公室里都是大队主要干部,都应该以大队利益为重,不能到外面瞎说。账上余下的资金,具体怎么处理,我们小范围做个规划。”

何福营:“支书,那为什么不多分些红?”

“小何,不是我不想给大家多分红,实在是不能分太多。你对比下,粮山公社下属几个大队,除了我们樟木大队外,预计只有杏花大队可以分得多一点,我问过朱枝支书,他讲今年杏花大队可能会达到3毛钱一个工,其他大队可能是几分钱一个工。”古大仲给何福营解释。

“杏花大队能多分红,还是靠帮我们做红砖和出劳力来樟木帮工赚的现金。我们大队一块多钱一个工,必定会引起其他大队的嫉妒,万一有人告到上级机关,就给上级借口,从我们大队调走资金,我们到时怎么办?”这是古大仲和刘正茂的顾虑。

郭明雄想不到刚当大队长,还要为怎么花钱伤神,真的烦恼。

“我有个想法,既然大队有现金,不能发分红给社员,那我们就用在大队的发展上。”刘正茂对大家讲。

郭明雄:“怎么用,说说你的想法。”

“首先大队要发展,离不开路,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大队花钱把内部道路修缮好。其次,社员手里有钱最想干什么?肯定是盖新房和买大件、帮小孩娶媳妇,对吧?”刘正茂笑着讲。

“大队社员现居住太散,不利于发展经济。”刘正茂本来讲不利于发展旅游经济,话到嘴边忍住了。

“我建议在大队范围择以风水宝地,由大队出资平整土地,社员里同意放弃原有宅基地的家庭,可以置换到新村建地来建房,大队免费出钱打地基,先到先得。新村建地有个要求,必须建两层以上才能来。”这是后世政府提倡的拆村并镇方法。

何福营疑问:“刘哥,虽然大队打好地基,但是建二层楼还是要很多钱的,社员出不起吧?”

马会计用看傻子的眼光看何福营,嘲讽道:“何福营,社员今天是没钱,但是年底分红后,大部分家庭都有钱的。我同意刘知青的提议,让家里分红多的社员住上新房,总比赌博输了好。”

古大仲也点头,他问:“这个新村建地要多大面积合适?”

“我个人认为尽量大点,以每户一楼室内120平方,屋后再加50平方的空地为准,街道最好能对开大货车。”刘正茂讲出自己心里的设想。

“刘昌明,你上心的,修路和找新村宅基地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古大仲吩咐刘昌明。

“刘知青,我可以找新村建设地,但你最好能请人设计个新村图纸出来,那样我们心里才知道要怎么干。”刘昌明讲。

“可以,我请刘子光的舅舅帮忙,设计新村效果图出来。”刘正茂回答。

古大仲:“大家继续,大队未来怎么干,都出点主意。”

刘正茂继续说:“大队长,首次开放日,虽然只有多营业额,我还是想让大队继续办,而且要用心去办,我预计连续办几次后,开放日的单天收入可以达到块以上。”

郭明雄:“刘哥,这事你和何福营商量着办就行,需要大队提供那些支持,可以提出来。”

“现在需要刘昌明队长,加快建设摊点,争取早点让露天摊点进入房子里。”何福营讲。

“我会带领建筑队加班干,几天就能建好那些小房子。”刘昌明刚当建筑工程队长,也想出成绩。

“古队长,我们大队没有冬季种菜的历史,前段时间,农校沈校长告诉,农校在做大棚种菜实验,问我们大队有没兴趣搭几亩大棚做冬季种菜实验。我个人倾向引进这项技术。”刘正茂又提出一个全新项目。

“要大队投入吗?”郭明雄问。

“要投入部分,农校也会投入部分,但收益的事我们大队。”刘正茂讲。

古大仲:“只要花钱不多,那就跟农校合作试试。”古大仲比罗迈大方些,并不死抠钱,只要是对大队有利,古大仲还是同意花点钱。

“支书,大队长,我上次提过,大队种油菜和冬小麦,不知是否可行?”刘正茂再次问。

“这两种都要等秋收后才能开工,大队一种会种植。”古大仲给出肯定回答。

郭明雄想起罗迈提醒的事,问:“刘知青,你的宅基地也放在新村建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