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花开春来晚 > 第222章 游览苏州

花开春来晚 第222章 游览苏州

作者:吹尽狂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11:06:01

面前这人名叫傅北归,十几年前是缝纫机厂主管销售的副总,暗地里和彭五牛等人注册了一个工贸公司,利用价格双轨制捞钱。

刘正茂装作不认识,故意问:“请问你是?”

傅北归马上回答:“我叫傅北归,负责华南片业务。”

刘正茂赶紧抓住傅北归右手握了一下,装成很激动的样子说:“傅领导,我们江麓厂就靠你支持了。”

被刘正茂突兀的抓手的动作吓到,傅北归抽回手,略带点不快地说:“小同志,我不是领导,厂里的缝纫机都是按计划出货,你们是工厂,只能找当地百货公司拿货。”

因为知道傅北归性格,晓得他胆子大得很,而这里也不是谈正事的地方,刘正茂从随身军绿书包里再次拿出江麓厂的介绍信递给傅北归。

傅接过介绍信描了一眼,看到落款处是江麓厂的公章,出于对军工厂的尊重,说:“到会客室说吧。”

会客室内,只有刘正茂和傅北归两人,傅给刘倒了杯水,刘正茂拿出一包红双喜香烟,开一支给傅北归。

两人在会客室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刘正茂根本没提要缝纫机的事,只是给傅北归讲恒久厂、自行车三厂、幸福摩托、沪牌手表、红灯收音机、海鸟照相厂等,它们如何利用计划外指标来合作互赢的事。

傅北归本来在车间里做班长,利用家里的关系,刚调到销售部门,而销售部原来的业务铁板一块,没人给他传授做业务的套路。作为有想法又胆子大的新业务员,调到业务部半个月来,一直没窥到其中的奥秘。

今天遇到这个叫刘正茂的江南省采购员,一顿闲聊下来,才让他知道,原来还能通过合作互赢手段,给自己、给领导、给合作伙伴带来三赢的好处。

正是知道傅北归的胆子大,刘正茂才故意用聊天的形式启发他。本来傅北归要用很多年的工作经验才总结出的捞钱套路,遇到刘正茂这个穿越者,提前了近十年,就让傅北归有了想法。

聊天中,刘正茂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自己代表的江麓厂是用现金进货,如果傅北归能搞到计划外指标,可以通知自己。也在缝纫机厂进行合作互赢的交易。

傅北归听得心里痒,可他最想知道的合作互赢比率,刘正茂从头到尾都没说。因为傅北归刚到销售部不久,刘正茂可以给他进行销售启蒙,但不会把所有事讲透,必须等傅北归理顺他和销售部领导的关系,能搞到计划外指标后主动找自己时,刘正茂才会给傅北归讲返利的事。

对于傅北归搞到计划外指标后找人合作的事,刘正茂有绝对的信心相信,傅北归只能找自己。这个时代国有商贸企业的所有交易,全部都是用付委和汇票,不准现金交易,只有刘正茂用大额现金进货。

当然,前提是工厂这边的领导也有现金需求,供需双方达成默契,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

临走时,傅北归和刘正茂互留对方电话号码,同时约定,下次刘正茂来沪市时,给傅北归介绍恒久等厂的业务员认识,大家一起探讨合作互赢的业务经验。

宁思浔中午从恒久厂离开后,跑到南京路那里找到陈顺,给他转达刘正茂的话。陈顺心里一喜,听宁思浔讲刘正茂上午不但用现金搞到几十箱自行车,重点是恒久厂还请刘正茂吃饭,这里面代表刘正茂和恒久厂的关系真不是一般的好。

熟悉沪市的人都知道,那些名牌厂的业务都是眼高于顶,从来都是别人做东请他们的客,他们是极少请别人的。

接到宁思浔的消息后,陈顺立马叫了一辆人力车,带上宁思浔跑了两个地方,通过关系找到可以放存放几十件自行车的位置。

从缝纫机厂回到恒久招待所,刘正茂刚进门就看到宁思浔和陈顺。见刘正茂回来,陈顺马上迎上去,讨好的说:“小刘,总算等到你了,你安排的事,我已经办好,专门给你汇报一下。”

“陈叔,麻烦你了,这批自行车只能留十件给宁思浔卖,其余的等几天我会派车拉走。”刘正茂再次强调是帮宁思浔。

“呵呵,我给思浔做事,小刘,你放心,我知道这个理。”陈顺很光棍,他管你是不是照顾宁思浔,反正都是由自己操盘就可以,赚钱才是真理。

“小刘,还没吃饭吧,你来沪市很多次了,都没机会请你吃饭,今天正好合适,请赏个面。”为了跟刘正茂搞好关系,陈顺很会把握机会。

再次来吃牛肉包,期间刘正茂问陈顺,最早一班到苏州的火车时间。

当陈顺知道刘正茂想到苏州旅游后,出于私心,对刘正茂讲,宁思浔从小到大没出过沪市,请刘正茂去苏州时,带上宁思浔一起。而刘正茂想多个说话的人,旅途不会太寂寞,就答应了陈顺的请求。

见自己的计谋得逞,陈顺喜在心里。给刘正茂和宁思浔讲,早上六点有班火车路过苏州,最好五点到车站买票。

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宁思浔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外,根本不跟其他人有太多交际,更别说专门出去旅游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街道也不开介绍信给她出门。

幸好是遇到刘正茂,他随身包里长期带着盖好章的空白介绍信,填上宁思浔的名字就可以买票。

晚餐后分手时,刘正茂和宁思浔约好,第二天早上由刘正茂去宁思浔家里接她。陈顺也帮他们找了个熟悉人力黄包车,清早拉他们去火车站,为此,陈顺还多给了人力黄包车两块钱。

宁思浔人生中第一次出沪市,第一次坐火车,虽然是绿皮火车,但是车厢内的设施很完善,这时流动人口不多,车厢内很空,环境整洁,车厢外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宁思浔和刘正茂坐的卡座里,只有他们两人。刘正茂把车窗打开,风吹进车内,偶尔会有花香。清晨,当一切还在朦胧中,车窗外会有一层层薄薄的雾气笼罩在田野之间,路过农场村庄时,还会有袅袅炊烟和早起的人们。

宁思浔望着他们,他们望着列车,彼此都成为了那道风景。又像是一群可爱的音符,伴着列车“哐当~~~哐当~~~”的声音谱写着林区的旋律。如诗如画,令宁思浔深深地向往和着迷。

沪市到苏州,一百公里距离,二个多小时就到站,才早上八点多。出站后,找地方吃早餐,宁思浔抢着要给钱,昨晚上,陈顺给了她二十块,让她给刘正茂买吃的,刘正茂当然不会让宁思浔付款。

早餐后,带着宁思浔上了去拙政园的公交车。拙政园和留园是苏州最有名的两处园林,其中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拙政园,建筑风格独特,布局精美,富有江南水乡特色。其优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宁思浔走在园区里,只是觉得很新鲜,至于具体好在哪?还是刘正茂讲解后,她才有深刻体会。看着眼前园林美景,宁思浔心里突然萌生一种想法,她脑海里不切实际的想,如果自己家要建一座园林,会是样子?这种想法,一直伴随她到高考时,报考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

这次苏州旅行,让刘正茂看到未开发的苏州各个景点,虽然感觉上破败一些,但是更好接近设计者的初衷。反而是过度商业开发后的旅游景点,给游客的感觉太物质、太急功近利。

开始时,宁思浔对刘正茂还有些防范心理,游览拙政园时,当刘正茂用带有江南省口音的普通话讲解时,表现出学识让宁思浔感到惊讶。

都是十七、八岁年龄,宁思浔还带着学生时代的稚气,而刘正茂却能跨越上千里帮单位采购,宁思浔感觉自己和刘正茂差距太大。

加上刘正茂言行举止都很得当,没有表现出一点轻浮的迹象。宁思浔不自觉间放下戒备,跟刘正茂象朋友般正常互动。

感受了拙政园的宁静和美丽,两人又去游览留园,虎丘,虽然时间很紧,都是走马观花的一览而过。宁思浔也从中看到中国园林建筑的最精彩的一面。

找当地人询问后,刘正茂选在松鹤楼吃的中餐,这家店的松鼠鳜鱼是苏州一绝,松软鲜嫩,没有一根刺。鱼身上配小虾和松子露,蘸番茄酱,十分美味和下饭。

不知什么原因,中午就餐的人并不多,刘正茂和宁思浔两个人,点了松鼠鳜鱼、响油膳糊、碧螺虾仁、外加一份青菜。

份量很足,两个根本吃不完,宁思浔很单纯,不想浪费食物,死命往肚子塞,最后撑得站不起来。

本来陈顺给宁思浔二十块钱,是让宁思浔中午请刘正茂吃饭。但是看到刘正茂点的三个荤菜,宁思浔没出过门,不知道菜的价格,她怕钱不够,不敢去服务台结账。

直到刘正茂结完帐出了松鹤楼后,宁思浔问:“刘同志,中午这餐饭花了多少钱?”

“味道还可以吗?不贵,才14块。”刘正茂回答。

宁思浔从口袋里拿出钱,从中抽出15块,就要递给刘正茂,还老实的讲:“刘同志,陈叔让我请你吃中餐,中午的钱由我出。”

“思浔,能否不喊刘同志,叫我名字刘正茂,刘同志听着很别扭。”刘正茂没接钱,故意转换话题。

宁思浔听刘正茂讲,要她喊名字,心里不知怎么想的,一下脸就红了,手里拿着钱,尴尬的举着,不知怎么办了。

“你把钱收好,回去买件衣服,大姑娘家家的,衣服上还有个补丁,讲出去,别人都不相信你是沪市人。”直男刘正茂猛然来一句,让宁思浔更加尴尬。

直到这时,刘正茂才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补救:“我是开玩笑的,你别往心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