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庶女郡主 > 第154章 书页旧影

庶女郡主 第154章 书页旧影

作者:安卿鱼喂我吃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0:53:45

更漏在御书房角落发出沉缓的滴答声,苏婉儿的指尖悬在《后妃列传》书脊上足有半刻。

案头烛火被夜风吹得摇晃,将她映在墙上的影子晃成一片模糊的墨色——像极了昨夜皇后密信里那句\"你现在不能轻举妄动\"的字迹,明明浸着劝诫,却又藏着说不出的紧迫。

她深吸一口气,指节抵着书页慢慢翻开。

竹影掠过纸面时,先皇后的画像恰好露出来。

月白团窠纹宫装,眉如远黛,眼尾那颗泪痣在月光下泛着淡青——镜中自己的容貌突然与这画像重叠,连左耳垂上那颗米粒大的红痣都生在同一位置。

\"哗啦\"一声,书页被风翻到后几章。

苏婉儿正要去按,一段极小的附录突然撞进视线:\"皇仪七年,诏封灵玉为'承恩女',赐居庄宅,然未及册礼,庄毁人亡。\"

她的呼吸陡然一滞,指尖重重压在\"灵玉\"二字上。

那两个字像烧红的炭,隔着纸都烫得她发颤——这是正史里从未出现过的记载!

她分明记得前日在史馆查了三个时辰的《大昭典章》,所有关于皇仪年间的记录里,\"承恩女\"的封号都是空白。

\"系统,确认当前书页内容。\"她在识海里默念,耳后立即传来微不可察的刺痛——这是\"过目不忘\"技能启动的征兆。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泛黄纸页上的每道折痕、每个墨点都清晰地刻进脑海:附录末尾有极小的朱批,\"着宗正寺秘档收\",字迹是先皇惯用的瘦金体。

\"小梅。\"她突然开口,声音惊得烛火一跳。

外间守夜的小丫鬟立刻掀帘进来,鬓角的珍珠步摇还带着凉意:\"郡主有何吩咐?\"

\"你去东宫藏书阁,查这本书的来历。\"苏婉儿将《后妃列传》推过去,\"重点问管书的老太监,这书何时从秘档移出,为何会出现在西山旧寺。\"

小梅接过书时指尖发颤——东宫藏书阁是先皇生前最看重的地方,连太子都要递牌子才能进去。

她福了福身,广袖扫过案头凉透的百合羹,\"奴婢这就去。\"

烛火又跳了七次,小梅回来时额角沾着细汗,青缎裙角蹭了块灰:\"回郡主,东宫周公公说,这书原属秘档阁最里层的檀木柜,三年前先皇忌辰才被移到西山旧寺。

他说...秘档阁的书,若非事关重大,断不会轻易外借。\"

苏婉儿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三年前?正是她被接入宫的前一年。

窗外传来打更声,\"咚\"的一下,惊得檐下铜铃乱响。

她突然想起方公公昨日塞来的密报——西南驻军调动,带头的是皇后母家侄孙。

而皇后密信里那句\"不能轻举妄动\",此刻突然有了新的注解。

第二日卯时三刻,苏婉儿换了件月白缠枝莲纹宫装,袖中藏着玉牌,带着小梅往东宫去。

方公公守在宫门口,见着她便堆起笑:\"郡主这是...\"

\"替陛下整理旧档。\"她将腰牌递过去,\"昨日御书房漏了几卷东宫的奏报,劳方公公通融。\"

方公公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扫过她腰间\"御前辅政使\"的银鱼符,到底没敢多问,只哈着腰掀了门帘:\"郡主请,奴婢在外面候着。\"

东宫秘档阁的霉味混着沉水香扑面而来。

苏婉儿接过小梅递来的铜灯,火光映得满架的羊皮卷泛着青灰。

她蹲在最下层的檀木柜前,指尖拂过积了半寸厚的灰——这里的卷宗按年份码得整整齐齐,皇仪七年的位置却空了三寸宽的缝隙。

\"找皇仪七年的火灾记录。\"她对小梅说,声音压得极低。

小梅应了一声,搬来木凳踩上去。

两人翻到第七个樟木箱时,一叠泛黄的纸页突然从箱底滑落。

苏婉儿弯腰去捡,半片残页恰好落在她脚边,墨迹被水浸得模糊,却有几个字刺目地清晰:\"疑有外力介入......灵玉下落不明。\"

她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袖中的玉牌开始发烫,隔着两层素纱都能灼得皮肤发红——这是自她入官以来,玉牌第二次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第一次,是她在御花园捡到半块碎玉,与自己的玉牌严丝合缝。

\"郡主?\"小梅见她发怔,伸手要扶。

苏婉儿猛地回神,迅速将残页塞进袖中,又将樟木箱原样堆好。

她抬头时,秘档阁的窗纸已泛起鱼肚白,晨雾透过窗棂漫进来,将满架的卷宗都浸成了青灰色。

\"去请陈大人。\"她对小梅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绷,\"就说...就说玉昭郡主有事相商。\"

小梅应了一声,转身跑出去时带翻了木凳。

苏婉儿望着地上歪斜的木凳,又低头看向袖中鼓起的残页——那半片纸压着她的腕骨,像一块烧红的炭,正一寸寸烙进血肉里。

殿外传来方公公尖细的嗓音:\"陈大人到——\"

苏婉儿深吸一口气,将袖中残页又往里塞了塞。

晨雾漫过她的裙角,模糊了腰间银鱼符的纹路,却清晰地映出她眼底翻涌的暗潮:二十年的局,该掀了。

陈大人掀帘进来时,靴底沾着未融尽的晨露,在青石板上洇出两个浅淡的湿痕。

他朝苏婉儿拱了拱手,圆脸上堆着笑:\"郡主这大清早的唤下官,可是御膳房又备差了点心?\"

苏婉儿指尖轻轻叩了叩案上摊开的《宫务杂记》,封皮上的金漆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陈大人掌管宫务二十年,该知道本宫要的不是点心。\"她从袖中抽出半片残页推过去,\"劳烦查查皇仪七年四月十五,城郊庄宅的火案记录。\"

陈大人的胖手指刚碰到残页便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抬头时额角已沁出细汗:\"郡主这...宫务旧档向来不外传,当年火案又属禁忌......\"

\"陈大人忘了?\"苏婉儿解开腰间银鱼符,露出内侧刻着的螭纹,\"上月陛下亲赐的玉令,可着本宫协理六宫事宜。\"她将玉令往案上一搁,螭纹在阳光下泛着幽绿的光,\"是要下官去御书房请陛下亲笔手谕,还是陈大人现在便带本宫去看档?\"

陈大人的喉结动了动,胖脸肉眼可见地垮下来。

他掏出帕子擦了擦鼻尖,赔笑道:\"郡主稍候,下官这就去取钥匙。\"转身时官靴踢到门槛,差点栽个踉跄。

档案库的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时,苏婉儿的心跳漏了一拍。

陈大人举着铜灯在前,泛黄的卷宗在架上码得整整齐齐,最里层的牛皮纸卷上赫然写着\"皇仪七年·宫禁要案\"。

她接过陈大人递来的卷宗,指尖刚触到封皮便抖了抖——卷首朱批\"着毁\"二字被人用墨重重涂过,却仍能看出先皇的笔锋。

展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小楷里\"戌时三刻,城郊庄宅走水有黑衣蒙面人越墙而入护院十三人尽皆昏迷\"等字句刺得她眼眶发疼。

\"陈大人。\"她的声音发紧,\"这卷宗为何未毁?\"

陈大人缩着脖子往门后挪了半步:\"当年...当年老奴见着'黑衣'二字,想着许是有人要翻旧账,便...便藏了半卷。\"他搓着双手,\"郡主可千万别说是下官漏的,否则下官这把老骨头...\"

苏婉儿没再听他絮叨。

她盯着\"黑衣蒙面人\"几个字,袖中玉牌又开始发烫——与昨日在秘档阁时的灼痛如出一辙。

原来不是巧合,是玉牌在靠近真相时发出的警示。

傍晚时分,偏殿的檀香烧到第三柱。

乳母张氏被小梅从浣衣局接来,青布裙角还沾着皂角沫,见着苏婉儿便要行大礼,被她一把扶住:\"乳母快坐,我有话问你。\"

张氏坐下时,膝盖压得木凳吱呀响。

她望着苏婉儿的脸,眼眶渐渐红了:\"郡主生得真像...真像先皇后娘娘的妹妹,当年那灵玉姑娘。\"

苏婉儿将《后妃列传》的附录内容轻声念出,末了问:\"乳母当年在长公主身边当差,可听过庄宅失火的事?\"

张氏的手突然抓住她的衣袖,指节因用力泛白:\"老奴怎会忘?

那年老奴跟着长公主去城郊进香,正遇着庄宅起火。

火光大得能映红半边天,老奴远远瞧着,有辆青布马车从后门溜了——\"她喉间发出呜咽,\"马车上坐着个穿月白小袄的嬷嬷,怀里抱着个襁褓,那襁褓上的并蒂莲绣样...和郡主小时候盖的那床被子,一模一样。\"

苏婉儿的呼吸陡然一滞。

她想起自己幼年时总爱抱着的那床旧被,后来被后母以\"庶女用不得精细物件\"为由烧了,只余下半片绣着并蒂莲的角料,此刻正收在妆匣最底层。

夜风卷着桂香扑进窗来,苏婉儿站在御花园的醉月亭里,望着天边残月像枚被揉皱的银箔。

系统提示音在识海响起时,她指尖微微发颤:\"任务'玄主真容'进度30%,新线索:庄宅遗孤、神秘马车、玉牌共鸣。\"

张氏临走前的话还在耳边:\"当年救火时,有个端茶的小婢女从狗洞爬了出去,后来被发落到...被发落到冷宫。\"她望着亭外摇曳的竹影,月光将影子拉得老长,像极了冷宫那道锈迹斑斑的铁门。

更漏敲过三更时,苏婉儿摸出妆匣里的半片绣角,并蒂莲的金线在月光下泛着暗黄。

她将绣角与袖中残页并在一起,突然发现残页边缘的水痕,竟与绣角上的茶渍形状分毫不差——那是当年那个小婢女,在逃跑时打翻的茶盏。

\"小梅。\"她轻声唤道,\"去取件深色宫装,再备盏避瘟汤。\"

小梅揉着眼睛从暖阁出来,见她眼底的暗潮,突然打了个寒颤。

她望着苏婉儿将玉牌系在腰间,月光透过亭角铜铃,在她裙角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当年那辆青布马车,碾过灰烬时扬起的星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