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满城婳 > 第314章 书斋

满城婳 第314章 书斋

作者:小山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0:52:53

沈婳微笑着开口:“今日不过过来买点杂粮米。”她和凌英在店内缓步观察,米铺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板见有客人大方得体,热情地说道:“欢迎光临。我家米铺的杂粮米品质上乘,种类齐全,一定能满足您的需求。”

沈婳点头致谢,她细细打量着米铺内部的每一个角落。米缸整齐排列,各种杂粮米按品种分门别类,每一缸米上都有详细的标签,标注着产地、品种和价格。她轻轻伸手摸了摸米缸中的米粒,感受其质地和湿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位公子,您看中了哪种杂粮米?我们这里的黑米、糙米和小米都极受欢迎,口感和营养都非常好。”老板热情地推荐道。

沈婳微笑着回应:“每一种都很好,我想各买一些回去尝尝。您能帮我们挑一些最好的吗?”

老板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公子请稍等。”他转身走到米缸前,熟练地用勺子从不同的米缸中舀出一些米,装进布袋中。沈婳和凌英在一旁静静等待,不时与老板交流,询问一些关于杂粮米的储存和烹饪方法。

老板一边装米一边讲解:“这些杂粮米最好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虫蛀。烹饪时先将米洗几遍,泡水半小时,这样煮出来的米粒更加香软。”

凌英听后,点头致谢:“多谢老伯的指点,我们会注意的。”

米铺内的其他顾客也时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沈婳和凌英倒是从容自在,不为外界所扰。他们看到老板将不同种类的杂粮米装进了布袋,轻轻拍打几下,确保布袋内的米装得平整。

“好了,公子,这里有黑米、糙米和小米各一袋,总共十斤,您看如何?”老板笑着问道。

沈婳微笑着点头:“很好,我们不急着走,再看看其他的东西。”

她和凌英继续在米铺内缓步观察,留意着铺内地其他商品。米铺的一角还销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盐、酱、醋等调味品,以及豆制品和干菜。沈婳走到调味品的货架前,挑选了几包上好的酱油和醋,对老板说道:“这些调味品我们也要一些,都是家中常用的。”

老板笑着点头:“好的,公子,这些都是我们铺子里的精品,您一定会满意的。”

凌英则在另一边的货架上挑了一些豆制品和干菜,说道:“这些豆制品和干菜也很好,我们可以带回去做一些家常菜。”

沈婳点头赞同,她和凌英将挑选好的物品递给老板,老板熟练地将它们装好,打包成一个大包。沈婳从袖中取出一些银两,递给老板:“这是米和调味品的钱,多谢您的服务。”

老板接过银两,客气地说道:“多谢公子惠顾,下次再来啊。”

沈婳微笑着点头致谢,和凌英一起提着大包,慢慢走出米铺。阳光正好,市集上依旧热闹非凡,他们的步伐轻快而有节奏,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沈婳和凌英走出米铺,继续沿着市集的街道漫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闲时光。市集上的各种摊位琳琅满目,从新鲜的果蔬到精美的手工艺品,无不吸引着他们的目光。沈婳微微一笑,对凌英说道:“今天的收获不错,我们继续逛逛,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凌英点头应道:“好的,公子。”

两人提着大包,慢慢走出米铺,继续沿着市集的街道漫步。市集上的热闹依旧,各种摊位和行人熙熙攘攘。沈婳和凌英缓步前行,看似随意,但心中早已有了主意。走了一段路后,两人仿佛不经意间走进了不远处的书斋。

书斋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味道。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典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种类繁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仔细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态度认真而专注。几名书生坐在桌前,或低头阅读,或低声讨论,显得十分投入。

沈婳和凌英缓步走进书斋,环顾四周,仿佛是为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沈婳的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时抽出一两本书来翻阅,动作轻柔而优雅。凌英则在她身旁,默默地跟随,不时与她低声交流。

老者注意到他们的到来,抬起头来,温和地问道:“两位公子,有什么需要吗?”

沈婳微笑着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老先生,您好。我们是来逛逛的,想看看这里是否有我们感兴趣的书籍。”

老者微微一笑,点头回应:“两位公子请随意,这里书籍种类齐全,应该能满足您的需求。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吗?”

沈婳慢慢走向书架,目光停留在一排排整齐的书脊上。她轻轻抽出一本《诗经》,翻开了封面,书页上是工整清晰的字迹,纸张光滑细腻,手感极佳。她微微颔首,对书籍的质量表示满意。阅读了几页后,将书重新放回原位,又随手取下《史记》,细细品读起来。《史记》的内容丰富详实,让她忍不住沉浸其中。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公子走向书架,目光也在书架上扫视着。他的步伐不急不躁,穿着一袭素色长衫,衣袖上绣着精美的花纹,显得既文雅又不失庄重。他的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带着几分书卷气。他的五官清秀,鼻梁挺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沉稳与智慧。

年轻公子的目光在书架上掠过,最后在沈婳手上的《史记》上停顿了一下,显然这本书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站在一旁慢慢的等待,既不催促也不焦躁。

沈婳注意到了他的动作,微笑着将手中的《史记》轻轻放回书架,示意他可以拿取。年轻公子面带感激地向沈婳点了点头,轻声道:“多谢公子。”然后拿起《史记》,翻阅起来。

书页在他手中轻轻翻动,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移,神情专注而认真。

沈婳微微一笑,随意开口道:“这小小书斋的书倒是很全。”声音柔和温润,带着几分欣赏之意。

年轻公子听到沈婳的话,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和认同:“确实如此。能在繁华的市集之中找到这样一个宁静的书斋,实属难得。这里的书籍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所有经典之作。”

沈婳点头赞同:“是啊,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思想的碰撞。”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的书架,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公子合上《史记》,轻轻抚了抚书页,微笑着说道:“公子也对历史感兴趣?”

沈婳淡然一笑,神情从容:“历史是镜子,可以照见过去,也能映射未来。读史使人明智。”

沈婳顿了顿又说道:“另外历史涵盖了广泛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通过读史,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社会和不同朝代的发展历程,从而开阔视野。阅读别人的人生,也让我觉得没那么孤独。”

年轻公子眸光微亮,带着几分钦佩:“公子见解独到,令人佩服。在下林墨,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沈婳微微颔首,轻声答道:“在下明泉,字子衿。”

“原来是明公子。”林墨点头致意,语气中透着几分亲切,“能在这里遇见志同道合之人,实在是一件幸事。”

沈婳含笑回应:“林公子客气了。刚才见你选择《史记》,想必也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

林墨谦逊地笑了笑:“不敢当。只是平日里喜欢读些历史书籍,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沈公子刚才提到‘读史使人明智’,让我深有同感。”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找到了知音。书斋内的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沈婳看了看林墨,提议道:“既然今日有缘相识,不如一起坐下品茶论书,如何?”

林墨欣然同意:“如此甚好。能与明公子,实在是一件乐事。”

二人便在书斋的一角坐下,旁边是一张古朴的茶桌。老者见状,亲自为他们沏上了一壶清茶,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茶过三巡,话题逐渐深入。林墨谈到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沈婳则分享了自己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感悟。凌英虽然话不多,但对于一些历史典故也有独到的见解,不时引得两人点头称赞。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外面的市集依旧热闹,但书斋内却是一片宁静祥和。沈婳和林墨的交谈兴致勃勃,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林墨放下茶杯,感慨道:“今日与明兄相识,真是受益匪浅。”

沈婳谦逊一笑:“林公子过奖了。彼此切磋,才能共同进步。”

林墨欣然起身,拱手道:“既然如此,不如改日我们再聚,进一步探讨学问,如何?”

沈婳起身,微笑着回应:“恭敬不如从命。”

林墨取出随身携带的名帖,递给沈婳:“这是我府上的名帖,欢迎随时光临。”

沈婳接过名帖,仔细收好,也取出自己的名帖交给林墨:“这是我的住处,林公子有空也可以来坐坐。”

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许多。林墨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起身告辞:“今日多谢款待,改日再见。”

沈婳起身相送,目送林墨离开书斋,沈婳心中倍感欣慰。这一场偶遇,不仅让他们收获了一位新朋友,也为今后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回到座位上,沈婳轻叹一声,对凌英说道:“今日真是意外之喜。”

凌英点头赞同,心中也觉得林公子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人。

两人在书斋内又停留了片刻,将挑选好的书籍整理妥当。夕阳西下,书斋内的光线渐渐昏暗,他们也准备告辞离开。

老者送他们到门口,微笑着说道:“公子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沈婳和回以诚挚的感谢,走出书斋。

凌英早就安排好了小厮驾了车,在门外等候。一辆简洁的马车停靠在府邸门前,马儿悠闲地嚼着干草,不时用蹄子轻踏地面,显得十分安静温顺。小厮站在马车旁,微微躬身,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沈婳和凌英走出书斋,看到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凌英上前与小厮简短交流了几句,确认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小厮恭敬地接过沈婳手中的书籍,小心地放入车厢内,然后扶着凌英和沈婳坐上马车。

马车内部宽敞舒适,铺着柔软的坐垫,车厢四壁装饰着精美的图案,显得既雅致又高贵。车厢的窗户上挂着轻纱,透过轻纱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凌英坐稳后,对沈婳说道:“公子,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沈婳微微点头,轻声道:“嗯。”

小厮轻声向车夫传达了命令,车夫一扬鞭,马车缓缓驶动,沿着街道向着书斋的方向前进。车内的沈婳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景象,心情愉悦。

随着马车的行进,街边的景色逐渐呈现出书香气息。砖瓦房舍错落有致,窗前的花卉盛开,偶尔传来读书声和琴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院之中。

马车踏上归途,夕阳的余晖洒在车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修长。京城的夜晚渐渐降临,街道两旁亮起了点点灯火。

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和谐,沈婳心中有了几分对未来的期待。好像除了报恩、除了拓跋琛,原来她的世界可以是多样的、丰富的。沈婳在马车上,轻轻掀开车帘,目光透过薄纱窗户,远眺京城的街景。随着马车缓缓前行,她的视线不经意间被远处巍峨的宫墙所吸引。那高耸的宫墙,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肃穆而庄严,金黄色的光芒洒在青灰色的砖石上,仿佛为它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宫墙延伸至远方,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那些雕刻精巧的飞檐斗拱,则在夕阳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既沧桑又华丽。

沈婳的目光不由得在宫墙上停留,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念与伤感。宫墙的高耸与威严,仿佛也在提醒着她,她已经在走向他,也在提醒她他们之间还搁着重重大山。

她轻轻放下车帘,将目光收回。马车继续前行,街道两旁的灯火渐渐亮起,京城的夜色正缓缓降临。

不久后,马车回到了府邸。小厮恭敬地下车护送沈婳和凌英进入府内,将书籍妥善安置在书房,然后退下忙碌安排晚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