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满城婳 > 第233章 后宫空虚

满城婳 第233章 后宫空虚

作者:小山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10:52:53

朝阳透过宫殿高大的窗棂洒进了大殿,光线斑驳地在地面上绘出一片温暖而耀眼的光影。殿堂中的长窗装饰精美,窗棂上的金色雕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尤为奢华。光线透过细密的雕刻,投下的光影在地砖上形成了优雅的纹路,宛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卷。

殿堂内,文武百官整齐排列,气氛庄重而严肃。地面上铺着厚重的红色地毯,地毯上的纹饰繁复精致,彰显了南国的奢华与威仪。百官们一律身穿明亮的官袍,袍上的纹饰与装饰物在光线的映衬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他们神色肃然,手持朝笏,严谨地站立于殿内,目光不敢随意游移,凝视着高高在上的拓跋琛。

拓跋琛高居于龙椅之上,龙椅制作精美,上面雕刻着细腻的龙纹,显得威严而庄重。皇帝身穿着金光闪闪的龙袍,袍上的金龙栩栩如生,仿佛要跃出龙袍,展翅飞腾。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微小动作轻微晃动,发出阵阵柔和的光芒。

拓跋琛的面容冷峻,双手稳稳地搭在龙椅的扶手上,玉玺在手中时而转动。他的脸色凝重,仿佛一座深不可测的冰山,表面上没有任何波动,但那深邃的眼神中却隐隐透着一丝冷意。这双眼睛如同夜空中的深渊,难以窥测他的真实情绪。尽管面上平静如水,然而在他那双眼眸的深处,仿佛藏着一股暗流涌动的冷意,透露出不容小觑的威严与决断。

殿内的气氛因为拓跋琛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沉重,百官们都屏息凝神,生怕打破了这份凝固的宁静。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等待着今日的议事开始,心中或许都在揣测皇帝的心思,憧憬着能从这位威严的皇帝那里得到什么样的决策。

赵大人站在大殿中央,身穿一袭华丽的官袍,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显得威严而肃穆。赵大人的脸上带着几分紧张,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索如何措辞以表述他心中的忧虑。

在殿中诸位官员的注视下,他站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拱在胸前,行了一礼。此举无疑显示出他对皇帝的尊重和对朝堂礼仪的遵守。他的姿态端庄,礼节周到,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一时刻的严肃性。

“陛下,”赵大人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却不失清晰,“南国基业虽稳,但后宫至今空虚,陛下仍未有子嗣。这对国本而言,实在不利。”他说到这里时,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与劝谏,显然是在为国家的未来而担忧。

赵大人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充满了深思熟虑的严肃。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的决心,仿佛每一个字都是经过反复思考后才发出的。他的话语清晰而有力,直指问题的核心,让人感受到他的关切与诚恳。

“臣以为,为稳固江山社稷,陛下应当早日选秀,充实后宫,广纳贤贤,以为大业。”赵大人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低沉且有分量,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石子,激起了一阵阵涟漪。

他的话音刚落,大殿中几位年长的老臣便纷纷附和,表达了对赵大人建议的支持。每个人的声音中都带着几分焦急与恳切,仿佛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建议,而是众人共同的心声。

“陛下,后宫无子,江山后继无人,实非长久之计。”一位资深的老臣站出来补充道,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目光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臣请陛下早日重影后宫,选贤良淑德者,以继国祚。”另一位大臣也恳切地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劝说与期待,希望皇帝能早做决策,以稳定国家的未来。

“陛下,选秀一事,关乎国本,望陛下慎重思虑。”还有一位大臣补充道,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恭敬与关切,希望皇帝能充分考虑这件事的重要性。

大殿中的气氛随着众臣的进言变得愈加凝重。赵大人和其他大臣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恳切与急切,但这种关切的言辞似乎在无形中加重了朝堂的沉重氛围。大殿内的光影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变幻,映在地毯上的光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仿佛与这场朝议的氛围相互呼应。

拓跋琛高居龙椅之上,他的神情冷峻,面上看似平静无波。龙椅的靠背装饰华美,金龙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双手缓缓把玩着玉玺,动作不紧不慢,仿佛在细细品味这件传国之宝。玉玺在他的手中轻轻转动,发出微微的光泽,但这轻微的动作却无法掩盖他心中的烦躁。

拓跋琛的内心对这些大臣的建议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清楚,这些言辞看似关乎国家社稷的未来,但其中更多的是各大臣的私心。拓跋琛对这些人心中的小算盘心知肚明,还有沈婳,这都使得他内心更加不悦。

拓跋琛微微抬眼,目光扫过大殿中的群臣。他的视线如同利剑一般锐利,仿佛一瞬间就能穿透每个人的心思。他的眼神中带着冷漠与深沉,仿佛能够看穿众人的内心与动机。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片沉默。

“赵爱卿所言,朕心里记得。”拓跋琛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语气中带着一种权威的平静。“选秀一事,关乎国本,朕会慎重考虑。”

他的声音简短而稳重,话语中没有任何明确的答应,也没有直接的反驳。这种含糊的回答让人既无法清晰地判断皇帝的态度,也不能进一步施压。他深知在这座朝堂之上,任何关于后宫的决定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权力动荡。因此,他必须确保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是被大臣们左右。

赵大人见拓跋琛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心中微微一紧。他意识到皇帝对方才的进言已有所不满,但他不敢再多言。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收住了话头,殿中的气氛瞬间再次变得沉默而压抑,仿佛每个人都在权衡着是否还应该继续发言。

拓跋琛看着赵大人,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缓缓将玉玺放回桌案上,目光却依旧锐利。接着,他开口道:“赵卿家,朕记得你家中有一子刚成亲,朕尚未赐过什么厚礼,如妃之前与朕说过。不如择日让你的儿媳入宫拜见如妃,让如妃见见,。”

这一句话犹如一阵清风,打破了方才的沉重气氛,却隐含了许多深意。赵大人听闻此言,微微一愣,脸色随即一沉。皇帝的话语看似恩宠,但实际上却是对他方才进言的不满与警告。这“赐礼”一事,看似是恩宠,实则更像是一种隐晦的警告。

赵大人心中意识到自己被暗示了什么,他连忙俯身,神情恭敬地道:“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愿为陛下分忧解难。”

拓跋琛看着赵大人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嘴上却保持着平静。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今日的议事到此为止:“今日议事至此,各位退朝吧。”

众臣纷纷领命,齐声恭敬地行礼后,缓步退出大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