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直播捉鬼?我靠灵异成为娱乐圈顶流 > 第206章 倒影

千禧城的夜幕,从来不是纯粹的黑暗。它是亿万点人造星辰的疆域,是悬浮车道流光溢彩的脉络,是摩天楼宇永不熄灭的呼吸。然而,在这片极致的光明之下,阴影也以更隐秘的方式滋生。距离“心渊回响”事件平息已近半月,纪怜淮的生活似乎回归了某种表面的平静。

她推掉了几个不必要的商业通告,将自己更多地沉浸在阅读、冥想和缓慢恢复的日常中。苏凝雪经历的那场意识劫难,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认知里。那种冰冷的技术对人最私密意识领域的粗暴侵入,那种将鲜活灵魂视为实验品的冷漠,让她在每一次闭眼调息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源自心底的寒意。丹田内的玄珠依旧沉寂,幽稷的意志如同沉入最深海底,但纪怜淮能隐约察觉到,经历过与“心渊系统”那种高度技术化的意识污染对抗后,玄珠本身对类似性质的异常波动,似乎变得更加敏感,像被擦拭过的古镜,映照细微尘埃的能力增强了。

此刻,她正坐在位于城市高处公寓的落地窗前,窗外是铺陈到天际的霓虹海洋。她没有开主灯,只有一盏仿古落地灯散发着暖黄色的光晕,勾勒出她沉静的侧影。手指无意识地拂过平板上正在浏览的一篇关于古星时代早期虚拟现实技术伦理争议的考古论文,思绪却有些飘远。苏凝雪那双从疯狂与清明间挣扎的眼睛,时而会在她脑海中闪现。

加密通讯器传来一声极轻微的、代表王越泽专属线路的震动。纪怜淮指尖轻点接通。

“老纪,没打扰你静养吧?”王越泽的声音带着技术宅特有的、遇到难题时混合着兴奋与严肃的语调。

“没事,越泽。有新发现?”纪怜淮将注意力拉回现实。

“算是吧,有点蹊跷。”王越泽的语速加快,“你记得苏凝雪姐事件里,那种异常脑波干涉的模式特征吗?我设置了一个长期监控算法。最近一周,在城西老工业区改造的‘创梦坊’一带,还有运河边的几个老旧酒吧区,监测到了几起类似的、但强度弱得多、模式也更……更‘分散’的意识干扰信号。”

“分散?”纪怜淮微微坐直身体。

“对,不像‘心渊系统’那种精准、集中的定向攻击。更像是一种……环境性的影响。像是那片区域本身,在特定时间,基本都是午夜前后,会弥漫开一种微弱的、能干扰意识稳定的‘场’。”王越泽解释道,“而且,巧合的是,这几个地方,市政档案显示,在古星时代末期,都曾是第一代公共全息网络‘幻镜’项目的信号增强节点覆盖范围。‘幻镜’项目比‘心渊’早多了,技术更原始,早就废弃拆除了。”

“幻镜节点……”纪怜淮沉吟着,这个词勾起她一丝模糊的印象,似乎在某个历史资料中见过。“那些信号干扰,有造成实际影响吗?”

“有!”王越泽语气肯定,“我交叉比对了医疗急救网络和警用非紧急事件报告,过去一个月,那几个区域记录了七起‘原因不明的突发性意识模糊或短暂昏厥’事件,受害者都是夜班后独行或者深夜流连的人。症状很类似:突然倒地,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醒来后声称看到了‘另一个城市’‘倒影世界’,还有人提到一个‘发光的身影’或‘听不到声音的歌唱’。官方结论多是过度疲劳或突发性低血糖,但时间地点和症状的高度重合,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另一个城市?倒影世界?发光的身影?纪怜淮的心轻轻一沉。这听起来,与苏凝雪描述的被拖入意识深渊的感觉有某种诡异的相似性,但表现形式又截然不同。不是被拉入深渊,而是……现实本身出现了重影?

就在这时,她的常规通讯器响起,显示是一个经过认证的、来自独立制片人林星澜的工作室号码。纪怜淮对王越泽说了声“稍等,有另一个电话接入”,便切换了线路。

“纪小姐,晚上好,冒昧打扰。我是独立纪录片导演林星澜。”一个清晰、温和且带着真诚敬意的女声传来。纪怜淮对林星澜有所耳闻,她以拍摄视角独特、深入挖掘千禧城边缘文化和历史褶皱的作品而闻名,虽然不算主流顶流,但在知识界和艺术圈内口碑极高。

“林导您好,久仰。”纪怜淮礼貌回应。

“不敢当。纪小姐,我目前正在筹备一部新的纪录片,暂定名《千禧暗流》,旨在探讨在高度科技化的表象下,这座城市被遗忘的记忆、流动的**以及……那些难以言说的集体潜意识痕迹。”林星澜的叙述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学者般的沉稳,“我研究了您近期的作品,尤其是您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和共情式的演绎,令我非常钦佩。我认为,您的视角和思考,对于理解我这部片子想要触及的主题,会有非常重要的启发。”

纪怜淮心中微动。林星澜的选题,恰好与她最近思考的技术伦理、意识边界隐隐契合。“林导过奖了。您的选题很有意思。”

“谢谢。”林星澜继续说道,“为了更深入地捕捉城市的脉动,我们近期会在城西的‘创梦坊’和运河区进行一些前期调研和空镜拍摄。我知道您近期在休养,本不该打扰。但如果您有时间,或许有兴趣以顾问或特邀观察员的身份,来我们的拍摄现场看看?没有表演压力,纯粹是艺术层面的交流。我总觉得,那些地方……藏着一些这座城市不愿直面的倒影。”

创梦坊?运河区?纪怜淮的神经瞬间绷紧。这正是王越泽刚刚提到的异常事件高发区!林星澜的邀请,是纯粹的巧合,还是她也察觉到了什么?她口中的“不愿直面的倒影”,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还是……更接近字面意思?

“听起来很有吸引力,林导。”纪怜淮保持语气的平静,“我对您提到的‘集体潜意识痕迹’和‘城市倒影’的概念很好奇。或许我们可以找个时间详细聊聊?”

“那太好了!”林星澜的声音透出欣喜,“我明天下午会在创梦坊的‘旧梦咖啡’进行一些访谈,如果您方便,我们可以在那里先见一面?”

“好,具体时间您发给我助理确认即可。”

结束与林星澜的通话,纪怜淮立刻切回王越泽的线路,将林星澜的邀请和她的选题简要告知。

“这么巧?”王越泽也感到惊讶,“这个林导……是她嗅觉太敏锐,还是……她也知道些什么?老纪,这事儿越来越有意思了。看来你有正当理由去现场看看了。”

“嗯。”纪怜淮望向窗外璀璨而冰冷的城市灯火,“不管是巧合还是必然,这个‘镜像’,我都得去亲眼看看了。”

第二天下午,纪怜淮如约来到位于创梦坊的“旧梦咖啡”。这里是由旧工厂改造的艺术区,保留了粗犷的工业骨架,又注入了时尚的设计元素,白天是文艺青年和游客的聚集地,气氛闲适。林星澜已经等在靠窗的位置,她本人比影像资料中更显清瘦知性,眼神锐利而包容。

简单的寒暄后,谈话很快切入正题。林星澜展示了一些她收集的老照片、城市变迁地图以及一些街头采访的片段,讲述着创梦坊和运河区从工业重地到娱乐中心再到如今混合业态的演变。

“但您不觉得吗,纪小姐,”林星澜压低了些声音,眼神中闪烁着探寻的光,“在这些光鲜的改造之下,总有一些东西沉淀下来,无法被完全覆盖。我采访过一些老居民,他们提到深夜时分,尤其是在靠近当年老厂区核心或者运河某些僻静河段,有时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该有的光影,甚至有种‘走错了地方’的恍惚感。他们称之为‘城市的梦游’。”

纪怜淮静静地听着,共情力让她能感受到林星澜话语背后那份对真相的执着与隐隐的不安。“您认为这些现象只是心理作用或集体记忆的投射吗?”

林星澜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我不确定。但我相信,空间是有记忆的,尤其是承载过强烈情感和剧烈变迁的空间。或许,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记忆会以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显影’。”她顿了顿,看向纪怜淮,“我邀请您,也是希望借助您作为优秀演员的那种穿透表象、直抵内核的敏锐感知力。我相信,有些东西,需要不同的‘眼睛’才能看见。”

谈话结束后,纪怜淮没有立刻离开。她在创梦坊街区漫步,感受着这里的氛围。阳光下的街区充满活力,但她刻意调动起细微的共情力,去触摸这片土地更深层的“情绪”。在经过一个废弃的、挂着“幻镜网络历史展览馆(筹备中)”牌子的旧仓库时,她感到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捕捉的违和感,像是平静水面下的一丝暗流,带着陈旧的悲伤和某种被压抑的躁动。玄珠没有任何明显反应,但她内心的疑云更重了。

夜幕降临后,纪怜淮在王越泽的远程指引下,换了一身不起眼的装束,独自来到运河区一段相对僻静的河岸。这里与创梦坊的喧嚣不同,只有零星的路灯和缓缓流淌的河水。王越泽在加密频道里实时汇报着监测数据:“老纪,注意,环境能量读数开始有轻微波动,和你之前描述的感觉有点像,但更微弱,更……弥漫。”

纪怜淮屏息凝神,将共情力缓缓释放出去,如同撒出一张无形的细网,感受着周围的能量流动。起初,只有夜晚的凉意和河水的水汽。但渐渐地,她捕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质感”变化。空气仿佛变得粘稠了一些,光线似乎产生了极其细微的折射误差,眼前的景物边缘出现了一瞬即逝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重影。耳边似乎有极遥远的、像是电流杂音又像是无声吟唱的微弱声响。

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却让她脊背微微发凉。这不是直接的意识攻击,更像是……整个空间本身在“呼吸”,呼出了一种能扭曲感知的“气息”。

就在这时,她看到河对岸一个晚归的酒吧服务员,走路有些摇晃,似乎喝多了。那人走到一盏路灯下,身影在灯光下拉长。突然,他脚步一个踉跄,扶住了灯柱,然后缓缓滑倒在地,一动不动。

纪怜淮心中一紧,立刻快步穿过小桥靠近。王越泽在频道里急促地说:“监测到局部能量峰值!就在那个人倒下的位置!”

纪怜淮跑到那人身边,发现他双眼圆睁,瞳孔涣散,意识清醒却无法动弹,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充满恐惧的气音。他的目光没有焦点,仿佛穿透了现实,看到了另一个维度的恐怖景象。

纪怜淮蹲下身,没有贸然触碰他,而是将一丝极其温和的共情力探向他混乱的意识边缘。瞬间,一片破碎、扭曲的画面涌入她的感知:颠倒的城市轮廓、流淌着黑色液体的运河、无数模糊的、无声尖叫的身影,以及一个在远处高处、散发着冰冷白光、看不清面目的……发光体。

这景象一闪而过,却无比真实而骇人。与此同时,她丹田内的玄珠,第一次针对此地的异常,传来了一丝清晰无误的、带着警惕与排斥意味的冰凉悸动!

纪怜淮立刻收回感知,迅速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匿名通知了附近巡逻的安保机器人。她退到阴影处,看着救护悬浮车将那名服务员带走,心中已如明镜。

林星澜的直觉是对的。王越泽的数据也是对的。这片区域,确实存在一个与“幻镜”节点相关的、会在午夜时分与现实重叠的“镜像空间”。而那个发光体……是否就是王越泽提到的数据碎片中,那个被删除的虚拟偶像“琉璃”的残识?

千禧城的倒影,已悄然浮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