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 第六十八章 封后之争

皇太后抱养宜嫔阿哥的风波渐息,宜嫔姐妹自阿哥被抱养后未及三日,太皇太后便免了二人日后的请安。康熙随即接连三日宿于宜嫔宫中,又连续两日召郭络罗常在至乾清宫侍寝。

翊坤宫又成为宫人们趋之若鹜的当差去处。后宫格局如旧,唯有康熙待宜嫔姐妹恩宠更胜从前,不免惹人暗生艳羡。

转眼至八月初十,前线捷报传来,大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尽,三藩之乱终告平定。康熙龙颜大悦,即刻前往慈宁宫向太皇太后报喜,后宫上下亦是一片欢欣。

前朝捷报初传,后宫喜讯接踵而至。永寿宫索卓罗氏确诊已有近两月身孕。康熙闻讯,龙颜大悦,称其怀孕正应吉时,当即下旨晋封索卓罗氏为答应,令众人好生羡嫉。

一时间,众人皆动了求子之心,各施手段邀宠,欲借康熙因三藩之乱平息的欣喜之情,求得皇嗣以谋位分晋升,一举两得。

又过了十日,乾清宫忽然传来皇上欲大封六宫的消息,六宫上下皆翘首以盼。永和宫内,董佳佳闻讯,心中一喜,当即命白霜严令宫人谨言慎行,不得议论此事,而后便静待圣谕降临。

后宫因大封之事激动难平,前朝亦暗潮翻涌。先是数位官员联名上奏,力荐佟佳氏入主中宫。众人细察,发现这些官员皆是暗中已投靠佟佳一族的人,赫舍里一派当即群起反驳。

朝堂之上争执不休,乱象频生。康熙端坐龙椅,冷眼旁观这场纷争,最终不得不出言制止,称定会慎重考量。此言既出,两派暂作收敛。堂下国舅佟国维、佟国纲难掩喜色,而索额图听闻圣谕,神色一黯,眸中尽是思量。

前朝沸沸扬扬的封后之争很快便传至后宫,六宫众人纷纷暗自留意储秀宫与承乾宫的动静。三日后,康熙携太子驾临承乾宫,此举一出,六宫中皇上有意册封贵妃为后的传言愈演愈烈。佟佳氏一时风头无两,威望更胜往昔,宫人皆以对待未来中宫之礼敬奉于她。

永寿宫内,钮祜禄氏面露惊色。皇上对佟佳氏的恩宠远超姐姐所言,她原指望入宫后能得圣眷,以此制衡佟佳氏,可如今看来,佟佳氏入主中宫似成定局。

念及此,钮祜禄氏心下惶然。若佟佳氏封后,前有太子,后有皇后,她诞育皇嗣之路必将荆棘丛生,佟佳氏更会将她视作心腹大患。

思忖再三,她急召贴身宫女月英,命其速传密信给宫外钮祜禄一族,务必设法阻止佟佳氏封后。月英领命,匆匆退下。

未过几日,宫内外流言四起,称佟佳一族于社稷无功,佟佳氏资历浅薄难当后位。赫舍里与钮祜禄两族趁机推波助澜,朝堂之上争论不休,更有官员以死进谏。康熙勃然大怒,直言佟佳一族乃皇帝母族,有他坐镇便是不世之功。

见圣意如此,群臣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多言。然而朝堂之外,满洲勋贵暗地施压,佟佳一族纵然势大,终究底蕴不足,难敌多方合围。随着两位国舅保持缄默,佟佳氏封后之事看似尘埃落定,实则暗流仍在涌动。

前朝风波席卷后宫,消息亦传入慈宁宫。当日贵妃前往请安,太皇太后已对封后之事颇有不满,寒暄未久,便命其返回承乾宫。

承乾宫内,佟佳氏怒不可遏,将多年世家养成的端庄气度尽皆抛却,狠命砸毁殿中物件。她距后位仅一步之遥,岂容他人阻拦。

她早已查明,后宫流言之所以甚嚣尘上,乃至传入太皇太后耳中,皆是永寿宫与储秀宫在暗中推波助澜。正因如此,她今日才遭太皇太后当面敲打。

想到太皇太后眼中的不满,又深知太皇太后在择立中宫一事上举足轻重,佟佳氏面色骤沉,心底泛起阵阵寒意。佟佳氏越想越觉郁结难平。她侍奉太皇太后已有一段时日,太皇太后对她能否入主坤宁宫始终态度暧昧。

个中缘由,或是太皇太后一早便知皇上无意立她为后,又或是即便圣意属意,太皇太后也会横加阻拦。只是大封一事还未彻底落定,她心中仍存有几分希冀。念及有人从中作梗,百般阻挠她正位中宫,心中顿时翻涌起难以抑制的不甘与怨愤。

再抬首,佟佳氏望向两宫方向的目光冷若蛇蝎,忽而勾起一抹阴鸷笑意,随即将陈嬷嬷唤至身前,附耳低语几句。待吩咐完毕,她瞬间敛去怒意,重新恢复往日矜贵自持的模样。

八月大封之争的喧嚣未减,九月的喜讯已翩然而至。月初,启祥宫传来德嫔有孕月余的佳讯。康熙闻讯,大喜过望,赏赐源源不断送入启祥宫。

六宫众人见状,无不心生艳羡。德嫔膝下已有两位阿哥,此次身孕又恰逢其时,再思及索卓罗氏初孕便获晋封,众人皆知此次大封,德嫔必占一席之地。一时之间,明里暗里对启祥宫的试探纷至沓来。

启祥宫内,德嫔心绪如麻。新孕之喜本令她欣喜若狂,尤其在大封这个节骨眼上,若能平安诞下皇嗣,妃位之阶近在咫尺。

可乌雅一族势单力薄,平日里护佑她与两位阿哥已属不易,如今再添腹中皇嗣,更是左支右绌。权衡再三,她深知唯有借助贵妃之力,才能在平安诞育皇嗣前,护得自己与孩子们周全。

承乾宫内,贵妃听着阶下德嫔侍女红翠的传话,眸光微转,须臾间便弃了先前谋划,心中另生算计。她侧过身去,对着勒嬷嬷耳语数句,便命其携贺礼,随红翠同往启祥宫。

永和宫内,德嫔听完勒嬷嬷的传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望着对方笑意盈盈的模样,心底的怒意更添几分。

勒嬷嬷见状,垂眸思忖片刻,缓缓开口:“恕奴才多嘴,提醒娘娘一句。莫忘了当初是如何走到今日。眼下大封将至,若娘娘有意,贵妃主子自能在皇上面前为娘娘美言几句。这个时候,怀龙嗣的事,独一无二才显得金贵,若是人人都有,皇上日理万机,哪还顾得过来?”

德嫔面色阴晴不定,语气带了几分不耐:“我知晓了,嬷嬷且先回承乾宫复命,容我思虑几日,再给贵妃娘娘答复。”

勒嬷嬷见话已带到,福了福身便告退离去。待殿门重新闭合,德嫔怒不可遏,扬手将案上茶盏扫落,青瓷碎裂之声在空寂的殿内回响。她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头烦躁,开始反复思量勒嬷嬷话中深意。

正思忖间,宫女红杏匆匆入殿禀报,纳喇氏见前来贺喜的人散去,欲来前殿陪伴她与阿哥们。德嫔闻言,眉间不禁蹙起。

纳喇氏近来对两位阿哥过于关切,她早生悔意,不该为了坐稳一宫主位,将阿哥们推至人前吸引纳喇氏注意。本想让红翠以身体劳累为由推辞,刹那间心念一动,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开,转而示意红杏将纳喇氏迎入殿中。

时光倏忽至九月中旬,德嫔所受的暗地试探愈发频繁且狠厉。两位阿哥接连无故染恙,接连着凉病倒,幸而阿哥们体质强健,才得以迅速康复。

面对此番境况,德嫔却无暇多顾,各方试探如潮水涌来,乌雅一族全力查探,仍难觅幕后主使踪迹。尽管她心中对赫舍里一族疑虑颇深,却始终寻不到实证。

权衡再三,德嫔最终应下贵妃所求。待宫女红翠前往承乾宫复命后,那些暗处的试探果然锐减。至此,她与乌雅一族悬着的心,才堪堪落回实处。

思及对贵妃的应承,德嫔心中已有计较,却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唯有谋划得滴水不漏,方能全身而退。心烦意乱间,她遥遥望向永寿宫方向,忽而想起乌雅一族并非一无所获。这段时日里,对启祥宫试探最频者当属安嫔,只是那些试探皆被乌雅一族拦下,未能掀起波澜。

毕竟安嫔出身汉军旗,祖上归降清廷,既非包衣世家,所投靠于她的势力亦不算强盛。然而凭借她在宫中的地位,麾下包衣势力近年倒也渐成气候。

德嫔回想起安嫔此前对破格获享妃位待遇的端嫔多番试探,心中已有成算,当即命红翠暗中向安嫔传讯,称贵妃有意提拔,让其莫失良机。

德嫔反复斟酌谋划,唇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温柔的容颜下尽是算计。她欲借贵妃之名,放出抬举安嫔制衡钮祜禄氏的风声,诱使安嫔入局,再借机让其里应外合,助她成事。

佟佳氏与钮祜禄氏在封后一事上的明争暗斗,除已入局的德嫔外,惠嫔等人亦看得透彻。她们深知封后尚未落定,且自身亦需为晋位筹谋运作。

权衡利弊之下,只要两方争斗不波及自身,她们便按兵不动,只在暗处冷眼旁观,伺机从中攫取利益,静待局势明朗。

自佟佳氏与钮祜禄氏纷争渐起,永和宫内,董佳佳便再度整肃宫人,果断撤去监视德嫔、戴佳氏等人的暗桩,唯恐他们卷入是非,白白送命。

恰在此时,心腹宫女白霜匆匆来报,启祥宫内线传来消息,德嫔似正借纳喇氏势力有所动作,且矛头隐隐指向永寿宫。

董佳佳心下了然,佟佳氏这是借德嫔之手,将棋局布向永寿宫。她无意卷入这场风波,只命众人按兵不动,不再多言。

深知佟佳氏既已动用德嫔,此事必然来势汹汹,先前流言之恨,佟佳氏定要讨还。权衡再三,她决定继续作壁上观,静待事态发展。

康熙大封在即,风波愈演愈烈,前朝后宫局势愈发错综复杂。不同于在朝堂上被群臣谏言扰得焦头烂额,后宫众人争相施展手段邀宠固位,种种行径竟让康熙颇为受用。

惠嫔、荣嫔借觉禅氏与戴佳氏得宠,多次得见圣颜。偶有侍寝时,她们与康熙追忆往昔岁月,勾起诸多旧情。

僖嫔更是深谙借势之道,凭借小赫舍里氏与太子的亲缘,频频向康熙与太子进献精致膳食,还亲手为太子绣制数件衣裳,尽显贤淑温婉。

宜嫔姐妹争宠之态更胜往昔,尤以宜嫔为甚。她日日身着不重样的旗装,搭配精巧饰品,时而温婉端庄,时而明艳动人,气质千变万化,一颦一笑皆摄人心魄。

端嫔则也一改往日的沉寂,抬举了一名新人陈佳氏,凭此得了两次侍寝,也算重回大众视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