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643章 朱瞻基果然是聪明人啊!

紫禁城,暖阁。

朱棣终究还是没有下令杀人。

他只是在那张龙椅上,静静地坐了一整夜。

从烛火通明,坐到晨光熹微。

他想了很多。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一手缔造了大明的洪武皇帝,是如何用最酷烈的手段,一遍遍地清洗着朝堂,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谋害太子案……

桩桩件件,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当年他还不甚理解,有时候也觉得父皇太过严苛,杀戮过重。

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明白了父亲当年的苦心。

这些士大夫,这些读书人中的确是有很多人有那种和皇帝共天下,想要代天牧民的想法在的。

他们的根,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早已与大明的血脉融为一体。

父亲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每过一段时间寻一个由头,把这样的官员清洗掉一部分就是了。

但朱棣却没法这样用,因为他没有自己父亲的威信。

毕竟一旦举起屠刀,那杀一个两个是不行的。

因为杀了一个赵子野,还会有无数个李子野,王孙野,通过科举,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堂,继续宣扬他们那套“为国牧民”的道理。

想要守住朱家的江山,特别是从他这个太宗皇帝开始,靠杀戮,是治标不治本。

唯一的办法,是让未来的皇帝,拥有能够分辨忠奸,不被这群人蛊惑的眼睛和心。

他需要一个,真正明白这天下是谁的天下,明白这江山根基何在的继承人。

朱棣缓缓站起身,推开窗。

清晨的凉风吹散了暖阁内一夜的沉闷,也吹散了他眼中的杀气。

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瞻基自己的选择的。

而正好如今他成了五城兵马司的都督,他正好便可以瞧瞧,他的好圣孙,在看过了那最真实的人间,又听过了那最刺耳的“道理”之后,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整个京师出奇的平静。

那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密奏,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子野依旧是翰林院编修,每日跟在皇太孙身后,尽职尽责。

杨士奇依旧是内阁大学士,外加东宫讲官,每日教导着皇子皇孙们圣人之道。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永乐十二年十一月,大朝会上,朱棣第二次下旨,廷议迁都北平之事,让群臣商议吉日。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以杨士奇代表的南方籍官员,纷纷上书,痛陈迁都的种种弊端,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国都乃国之根本,不可轻动。

而以金忠,杨荣等北平旧臣为首的北方官员,则全力支持,高呼“天子守国门”,认为迁都北平,乃是威慑漠北,经略四方,万世不移的英明之举。

双方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唾沫横飞。

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件关乎国运的大事吸引了过去。

而对于这一切,蓝武,却表现得兴致缺缺。

他依旧过着自己那悠闲得令人发指的“退休”生活。

迁都?

这有什么好吵的。

朱棣想做的事情,这天下谁能拦得住?

这帮文官也就是吵吵嘴皮子,过过瘾罢了,最终还不是要乖乖收拾行李,搬去北平。

蓝武每日里不是在鸿胪寺点个卯,就是在北镇抚司听个汇报,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自家的后花园里。

陪着朱芷容和徐妙锦种种花,钓钓鱼,或者研究一下新式火器的图纸。

仿佛朝堂上那些足以影响无数人命运的争论,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他这种无欲无求,彻底躺平的态度,反而让朝中不少人松了口气。

这位杀神不掺和进来,大家吵架都能吵得安心点。

这一日,蓝武正在家中与朱芷容对弈。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棋盘上,黑白二子,厮杀正酣。

一名亲卫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份密报,递到了韩望手中。

韩望扫了一眼,随即递给了蓝武。

“公爷,太孙殿下那边,有动静了。”

蓝武捏着一枚白子,悬在空中,闻言挑了挑眉,接过了那份密报。

他以为,朱瞻基上任五城兵马司都督之后,要么会像个愣头青一样,直接去整顿那些贫民窟,要么会雷厉风行地练兵练军。

可密报上的内容,却让他有些意外。

朱瞻基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顿吏治,也不是救济贫民。

而是在京城各处,大兴土木,修建社学。

并且,他还亲自出面,请了不少在野的,颇有名望的宿儒,以及一些落魄的读书人,来这些社学中担任教习。

一时间,京城之内,书声琅琅。

无数原本没有机会读书的贫寒子弟,都有了识文断字的机会。

这一手,办得极为漂亮。

“呵。”

蓝武看着密报上的内容,忽然笑了。

那枚悬在空中的白子,轻轻落下,敲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啪。”

绝杀。

朱芷容看着棋盘,苦笑着摇了摇头,向蓝武认输。

“芷容,你也看看吧!”

唐森把密信递给了朱芷容。

“呵呵,夫君,瞻基这一手……”

“很聪明啊。”

朱芷容笑着开口道。

蓝武闻言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意有所指道:“就是太聪明了。”

他当然看得懂朱瞻基这一手的用意。

大兴社学,让贫寒子弟有书读,这是在向自己,向太祖皇帝的理念靠拢,是实实在在地为底层百姓谋福利。

而重用儒生,大兴文教,又恰恰迎合了杨士奇那帮文官的胃口。

两边都不得罪。

两边都讨好了。

既做了实事,又博得了好名声。

作为一个刚刚接触政务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手腕和心机,确实称得上是天纵奇才。

只是……

蓝武放下茶杯,看着窗外那片被秋风染黄的树林。

过刚易折,过柔则靡。

而这种八面玲珑的聪明,有时候,却并不见得能做一个好皇帝。

皇帝有时候,其实还是要铁血一点的好。

他希望,自己的这位好徒弟,未来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才好。

喜欢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