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617章 京城大朝会

京城,奉天殿。

永乐十一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燥热。

卯时刚过,文武百官便已齐聚殿前,只是今日的大朝堂,气氛却有些不同寻常。

那股因三大殿失火而起的,关于迁都的争论,依旧如同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

文官们三五成群,低声议论,面上带着忧虑。

而另一边,以汉王朱高煦为首的武勋集团,则是一个个昂首挺胸,神态中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

对于这位突然回京,玩忽职守,号称是要给自己母亲过寿辰的汉王殿下,文官们自然是一直都当做没看见的。

朱棣的身影,出现在御座之上。

他和往常一样,脸上依旧是挂着笑眯眯的淡然神色,目光在下方文武百官的群体之中,大致的扫了一眼。

“宣。”

一个字,不带任何情绪。

一名太监快步走到殿中,展开一卷黄绢,用尖细的嗓音高声念诵起来。

那并非圣旨,而是来自万里之外哈密卫的一封奏报。

当“瓦剌马哈木要召开库里台大会,自立为汗”这几个字,从太监口中念出时,整个奉天殿,瞬间炸开了锅。

“哗!”

群臣哗然,尤其是以朱高煦为首的武勋行列,一个个更是脸色一动,眼中不由自主的就流露出了喜色来。

而当太监继续念到,凉国公蓝武请奏,欲趁此良机,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扫平瓦剌,将整个漠北草原纳入大明版图时,朝堂上的气氛,已经不能用沸腾来形容。

是撕裂。

武勋们兴奋,文官们惊慌。

“陛下,万万不可!”

奏报还未念完,杨士奇便第一个站了出来,躬身下拜,声色俱厉。

“瓦剌虽有不臣之心,但终究已是我大明藩属,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如今仅凭其部落内一个名号,便要轻起刀兵,此乃不义之战!”

“再者,国库刚刚支撑完北京营建,又逢三大殿灾祸,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岂能再耗费亿万钱粮,远征漠北?此举必将使百姓疲敝,动摇国本啊!”

杨士奇的话,如同一个信号。

“杨学士此言正是!”

另一个文官立刻出列附和。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瓦剌并未侵我边疆,扰我子民,我大明若主动兴兵,岂非成了穷兵黩武之国?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朝?”

“是啊陛下,凉国公年轻气盛,好大喜功,可以理解。但我等为朝廷肱骨,不能不思量再三!北伐之事,干系重大,请陛下三思!”

又有人开口道。

“没错,依我看,不如便派遣使者申斥一番,让其派遣使者来京城当面向陛下谢罪也就是了,实在没必要大动干戈。”

很快就有人给出了解决办法。

一时间,整个文官集团,几乎是众口一词,言辞恳切,痛心疾首,将一场即将到来的北伐,描绘成了足以亡国的祸患。

朱棣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

“放屁!”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

一身亲王服,如今已经蓄起了胡须,看起来越发高大威猛的汉王朱高煦,大步从武将队列中走出,他那双铜铃般的眼睛,狠狠地瞪着对面一众文官。

“一群腐儒,懂个屁的军国大事!”

“瓦剌人是什么德性,你们不知道?那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今日他敢称汗,明日他就敢挥师南下!”

“等到兵临城下,你们这帮只会动嘴皮子的废物,是能上马杀敌,还是能用口水淹死他们?”

朱高煦的话,粗鄙不堪,却也说出了所有武将的心声。

“汉王殿下!此乃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粗鄙无礼!”一名御史涨红了脸,指着朱高煦呵斥道。

“老子就无礼了,怎么着?”朱高煦一把推开那御史,直接跪倒在朱棣面前,声如洪钟。

“父皇!儿臣以为,凉国公此策,乃是万世之功!鞑靼已灭,若能再将瓦剌铲除,则我大明北方,将再无边患!”

“那些鞑靼人的草场,如今建起了多少羊毛工坊,为我大明赚了多少银子,这帮文官难道是瞎了眼看不到吗?”

“只要灭了瓦剌,整个蒙古草原,都将是我大明的牧场!战马、牛羊、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点钱粮,比起将来的收益,算得了什么?”

“父皇!打吧!儿臣愿为先锋,提三尺剑,为我大明,扫平草原!”

“臣等附议!请陛下下旨,北伐瓦剌!”

以新任的宋国公、颍国公为首的一众武勋,齐刷刷跪倒一片,整个奉天殿内,杀气冲天。

一边是文官集团的苦苦哀求,痛陈利害。

一边是武勋集团的慷慨激昂,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两股截然不同的意志,在奉天殿上空激烈碰撞,几乎要将这大殿的顶给掀翻。

朱棣看着下方争执不休,吵得面红耳赤的群臣,目光一转看向了下首文官最前面站着的身影。

他先是朝着下方争吵不休的文武大臣们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然后看向了朱高炽笑道:“太子,这件事,你怎么看?”

立马,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聚集到了朱高炽的身上。

朱高炽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由一苦,这种事儿说实话,他是真的不想要参与。

而且他也很清楚,老爹既然把这件事都拿到大朝会上说了,那就是十有**已经拿定了主意,准备实行了。

自己说什么其实都没有意义。

但现在朱棣既然问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却又不能不说。

所以他不由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抬起头,与自己的父亲对视。

他的脸上,此刻既没有惊惶,也没有激动或者是愤怒,依旧是那副温和敦厚的样子。

“父皇,儿臣也觉得此战需打!”

“因为只有扫清了瓦剌人,丝绸之路才能保证畅通无阻。”

“但儿臣觉得,此战的人选或许该做出一些调整,该让一些朝中的大臣随军一起前往,既是监督,同时也是把西北那边的情况,能够及时的汇报回来。”

“父皇觉得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