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274章 蓝武:物理难道就不是理学吗?

“这……!”

朱棣闻言脸上不由就闪过一丝犹豫。

其实如今大明的选官本来就不止科举这一种。

要不然老朱之前将近二十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而且还一直在大面积的屠杀贪官污吏,那些地方官儿都是哪来的啊!

在老朱停止科举的年代,对于官员的选拔,其实有好几个渠道。

比如从底下的吏员被提拔上来的,在如今的洪武朝,这样的例子极多,只要你官做得好,那老朱绝对不吝提拔。

再比如在某一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被老朱看到了。

如今的工部左侍郎孙元基,他之前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匠户出身,因为帮老朱改良了火铳,被破格提拔,一路绿灯做到了左侍郎的位置。

甚至未来此人若是真有能力,是极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工部尚书的。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举荐,比如说朝中某一个大佬听说地方上某某某才思敏捷,品德高尚,有大儒之姿,便上书给老朱。

若是老朱信得过这个官员,自然就不吝提拔。

明朝洪武、永乐朝这样的例子同样也不少,那位鼎鼎大名的三杨之首杨士奇在历史上就是这么当官的。

还有方孝孺同样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类似于汉朝时的举孝廉。

不过能玩这种方式的人,家里非富即贵,背后必定是有大靠山支持的,而且十有**也是儒家读书人。

但无论是上面说的哪一种方法,其都没有形成定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靠着老朱勤奋才能做到的。

但现在听蓝武的口气,显然是要把这些花样繁多的选官方式形成制度。

但这样就会带来一个极其直观的问题,假以时日,朝中的党争必定会越发激烈!

东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为了统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思想,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当时所谓的罢黜百家其实也不是真的一点不用别家的思想,只是把所有好的思想全都装进一个框架内,这个框架就是后来的儒家。

事实也证明这个做法非常的行之有效,其后一千多年,所有王朝在建立之初几乎全都沿用了这一套方法。

现在若是再弄出另外一套选官制度,甚至是培养官员的新方法,那岂不是等于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又要再现了?”

这可是动摇大明根基的事情,即便是朱棣一向认为自己胆子够大,但现在却也不敢立马答应下来。

等他把心中的顾虑说出来,蓝武却是满脸不在乎道:“我倒是觉得殿下多虑了,即便只有儒家一家,未来党争该起的时候,依然会起!”

“殿下莫非忘了看过的大明历史?”

朱棣闻言呼吸不由一滞。

的确,在他昨天看过的了历史中,从嘉靖朝开始南北党争就已经开始愈演愈烈了,刚开始是严党和清流,而后是变法派和守旧派,再然后是晋党和东林党,最后是东林党和阉党。

其实这些党派变来变去,说到底还是南北之争。

最后等到代表江南势力的东林党在朝中一家独大的时候,大明也就灭了。

看朱棣脸上有些犹豫,蓝武不由继续笑眯眯的道:“而且殿下有没有想过,从汉朝发展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么长的时间,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武帝和董仲舒设计的那一套东西是不是有些过时了?”

“毕竟汉朝时可并没有科举制啊!”

“未来若是在殿下做皇帝期间,改革出一套行之有效约束科举官员的策略,并且被后世再沿用个一千年,那殿下是不是也能成为像汉武帝一般的人物啊?”

朱棣闻言顿时怦然心动,他觉得蓝武说的非常有道理,正所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汉武帝是非常之人,难道自己就甘心做一个平平无奇的明太宗吗?

他的偶像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一般名垂千古的人物啊!

看朱棣已然心动,蓝武不由再次加码道:“再说了,咱们成立科学院,学的乃是世界之理,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推崇程朱理学,咱们这个科学院,难道就不是理学了吗?”

“我看咱们同样也可以叫理学,新物理学!”

朱棣闻言,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倒是没想到蓝武这小子竟然也能这么无耻。

不过倒是非常合自己的口味。

“好!”

“这个科学院,咱干了!”

“咱这就回去写圣旨去!”

朱棣行事很有些风风火火的味道,既然事情谈完,也不多待,起身就走。

蓝武看着朱棣的背影,眼中不由就闪过一丝精光来。

其实说实话,他也不知道弄出这么一个科学院,会对大明产生什么影响,但毫无疑问,一旦科学院设立,并且考入科学院便等于拥有了做官的资格,天下有这方面才能之人定然趋之若鹜。

其定然能够把大明带向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蓝武很期待这样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

时间悄然而过。

转眼便是三天过去。

就在整个朝堂为科举之事闹的沸沸扬扬,南北官员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一道圣旨突然下到了工部。

朱棣要求工部在翰林院的对面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个新的衙门,命名为科学院。

同时朝廷开始有快马明旨派往各省各府,其主旨只有一个,在大明范围内寻找对数算一道有精研之人。

所有这样的人才都可以参加六月份在各地举行的初考,只要通过这个初考便可以获得同秀才待遇,同时拥有前往京城科学院参加终考的资格。

而通过了终考便等于获得了同举人待遇,统称博士,同时获得做官和留在科学院继续深造的资格。

这个时候,便有两个选择,要么被下放去地方做吏,要么继续留在科学院深造,而只要你能在科学院研究出一种得到朝廷认可,利国利民的造物,便可获得朝廷的同进士待遇,同时获得正式的官职品阶,正式入朝为官。

这样的旨意一经发出,立马就在整个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吵吵闹闹的南方和北方官员立马偃旗息鼓,全部都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件事上。

喜欢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