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 > 第92章 吴王现世

穿越宋青书创最强大明 第92章 吴王现世

作者:形寄青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2 09:52:28

宋青书扫了常遇春一眼:“常大哥,以后跟倭寇作战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除非日后杨道长给你们士兵都种上免疫天花的药。”

常遇春嘿嘿一笑:“杨道长还有这种药?”

宋青书道:“常大哥稍安勿躁,眼下传下话去,尽量让弟兄们远离倭寇。如果遇到就以弩箭等杀伤,杀死后直接扔火把烧掉,就地掩埋做肥料也不错。”

常遇春道:“兄弟放心,对付这样的畜生,自然应该全部杀光,都埋到地里当肥料才是物尽其用嘿嘿......”

宋青书满意地来到杨夕的药房,“道长,天花治疗可还顺利?”

杨夕道:“幸亏发现的及时,尚未大面积散播,已让弟子准备‘葛洪汤’加以治疗,所幸控制及时,基本已经无恙。”

宋青书道:“这些弟兄早晚还会再次面对倭寇,烦请准备药方,让弟兄们大量采购,以备不时之需。”

杨夕叹道:“据说倭国尚有千万贼寇,如何能够杀的光?我正欲给弟兄们种植人痘。只是危险却高,我正根据古法进行调整。”

宋青书道:“道长,在下倒是听到一位高人曾经说过一个法子,便是改人痘为牛痘。”

杨夕一怔:“牛痘?昔年虚竹子祖师慈悲为怀,他老人家一生武功卓绝,却志在治病救人。曾经遍寻世上各类医术,汇集于灵鹫宫。贫道也曾见过有人痘之法,却从未见过牛痘之说。却不知老弟所说这位高人从何处听说?贫道倒想求教一番。”

宋青书哈哈一笑:“实不相瞒,在下这位朋友乃是来自海外。道长可知,这天花原本传自海外?”

杨夕点头道:“不错。晋代葛洪前辈的《肘后备急方》中曾有记载‘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虏疮’,比岁时有病行,仍发疮头面及身,不及治,剧者多死’,可知此病确从海外而来。”他忽地一动,“莫非海外已有牛痘之术?”

宋青书点头道:“想来便是如此了。既然天花传自海外,这牛痘之法想来也就不足为奇了。道长不妨一试。”

杨夕点头道:“我这些药使常年试药,极为敏感。且适应力极强,纵有毒性,亦可找到其毒性,自有解救之法。便安排他们试验吧。”

宋青书道:“如此最好。那就有劳道长了。若有所成,不妨先替常遇春部种植,他们早晚与倭寇相遇。”说完转身告辞。

宋青书来到帅帐,却见张无忌正居中而坐。两旁群豪俱至。原来明教群豪得知张无忌负伤至此,俱皆赶来。杨逍、范遥、殷天正、韦一笑、说不得等悉数在座,连蝴蝶谷的刘伯温、李善长也随巨木旗一起到来。见到宋青书进来,众人均起身见礼。只因大家早知宋青书之能,把他当作军师来看待。宋青书忙一一拱手还礼。

张无忌起身道:“师哥来的正好。众位兄弟正在商议,对于小弟不杀俘却有不同看法。众兄弟皆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既已投降,杀之不吉。令其悔过即可。师哥以为如何?”

宋青书向众豪一拱手:“各位英豪,我中国传承千年,倒也不禁外族依附。比如汉、唐之时均有外族进入。然却有个至关紧要的前提,那便是汉人控制绝对力量,随时可以左右大局。以我中华文化之高,开蒙四方蛮夷。自无不可。但若是我中华汉家一旦有变,这些异族便成了养虎遗患,昔年五胡乱华之痛岂能忘却?”众人纷纷附和,刘伯温、李善长更是连连点头。

却见宋青书继续道:“及至宋代重文轻武,后世帝王只知偏安一隅,毫无进取之心,竟自毁长城,将能征惯战的岳飞将军害死。致使我华夏北方长期沦陷于异族之手,民不受王化,终于酿成今日之灾。那蒙古鞑子起于草原,虽慕我文明,然毕竟蛮夷,行止粗卑,只懂得贪图享受,哪会励精图治,又岂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之理?因此眼下黎民倒悬,百姓苦不堪言。又怎能不揭竿而起?”刘伯温等人听到此处,无不扼腕叹息。

宋青书接着道:“眼下我中华民生凋敝,蒙古鞑子窃据中原,此时我等起兵,自然是匡复中原,使我华夏大地终归于汉家治下。将来有一天咱们中国重回世界之巅,其它异族若无大恶,诚心依附亦无不可,但眼下却不同。慢说那些异族,便是同族若是执意勾结外敌,坏我中华崛起,也断不可饶恕!战场之上,非武林胜负之争,乃是万千兄弟死生之地,怎能有片刻犹疑?”

朱元璋忽道:“宋兄弟说得好!”他一拍桌子道,“无论蒙古、色目诸人,若是与我中原无犯,愿意诚心归附,自然可融入我华夏之中,并无分别。但若是怀有二心,岂能放过?”

常遇春嘿嘿一声:“教主怕是不知这些倭寇无耻歹毒,我沿海父老兄弟深受其害?”说着便将昨晚杨夕询问倭寇“夜爬”之事叙说一遍,又说道倭寇所到之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与恶魔无异。

众人无不惊惧,明教群豪更是拍案而起,叫骂声此起彼伏。刘伯温与李善长互视一眼,悄悄看向宋青书:“宋少侠,此言当真?那倭寇竟如此不堪么?”

宋青书叹道:“常大哥所言,实不及倭国无耻卑劣之万一。其实为万恶之源。若任由其发展,早晚必是天下之祸。与之相比,蒙古鞑子倒算得上是仁慈至极了。”

刘伯温等双目圆睁,朱元璋哼道:“如此恶魔,若不能尽除,岂不违了天道?他日咱们取了天下,必定发兵灭了倭国,尽诛此等劣族!”

张无忌长叹一声道:“不料天下之大,竟有如此卑劣之族。倒是我失察了。”说着长身而起道:“想我明教诸人不得为官作君。我明教弟子,皆以普救世人为己念,决不图谋一己私利。是以不得投考科举,不得应朝廷征聘任用,不得为将帅丞相,不得作任何大小官吏,更不得自立为君主,据地称帝。于反抗外族君皇之时,可暂以‘王侯’、‘将军’等为名,以资号召。一旦克成大业,凡我教主以至任何教众,均须退为平民,僻处草野,兢兢业业,专注于救民、渡世、行善去恶,不得受朝廷荣衔、爵位、封赠,不得受朝廷土地、金银赐与。唯草野之人,方可为民抗官、杀官护民;一旦为……官为君,即置草民于度外矣。”

明教群豪听教主宣读圣火令大令,众人无不躬身站立,凛然听训。张无忌宣读完毕,正色道:“我明教大令,本是济世救人之志。眼下我教弟子率领义军不下百万,然其中不乏各有其志之人,譬如陈友谅,他眼下掌控天完军实权,早已不受我明教所控,称帝乃是早晚之事。如此一来,我明教空有百万大军,却无大义之举,实不利于反元大业......”明教众人均静静听着,现场落针可闻。

张无忌眼光扫视群豪一遍,一字一句道:“因此,本座今日宣布,朱元璋及部下一干人等即日起脱离明教,以王侯名义举起天下讨元义旗,我明教鼎力助之!凡我明教弟子,若是愿意跟随朱大哥建功立业,皆可禀明出教,我明教弟子皆不得干预,应予以最大支持。”

明教群豪一时间沉默异常。韦一笑忽地哼道:“我等皆为朱重八做了嫁衣裳?”杨逍躬身道:“教主,若是为王,自然应是教主为王,否则众兄弟如何能服?”

张无忌道:“众位兄弟,适才我明教大令,众位可明其意?况且我意在与师哥悟道修行,岂会在意世俗名利?至于让朱大哥举旗并非本座一时兴起,乃是早做调查,我明教诸位英雄之中,若论武功,自然胜之者不计其数,但若论雄才大略,帝王之术,治国经略,无人能出朱大哥其右。且本座与大师哥考验相试,方才将天降之任交付与他,岂是唐突为之?”

他转头对刘伯温、李善长道:“二位先生不同于我明教群豪,不知对此有何见解?”

刘伯温一拱手:“既然教主见询,老朽自然不敢相欺。直言相告,万望恕罪。”

张无忌道:“先生何出此言,我与明教诸位兄弟皆肝胆相照,待之以诚。先生可曾见我明教有因言获罪之人?”

刘伯温道:“教主息怒。实不相瞒,教主之高风亮节,实在令天下人汗颜。然教主虽心怀坦荡,慈悲宽厚,却不宜为君为王。须知‘慈不带兵’,这为君王第一要务便是无情;其次,若为明君,则需明天下之理,谋万世基业。教主为人宽厚,易被小人所算计,此二也。其三,值此天下大乱之计,为君为王最要紧的不是武功多么高强,而是知兵法,懂谋略。教主武功盖世,却对领兵谋略一道并不擅长,因此亦不合适。若是选择天下明君,在老夫看来,朱将军确实是最佳人选。他无论谋略还是兵法俱是一流,懂世理,知进退,算得上当世明君。实际上在此之前,老朽一直以为教主要以宋少侠为尊。若论起来,宋少侠原本也是明君之相,只是今日听教主之言,方知你兄弟二人志不在此,我等俗人倒看的轻了。”

明教杨逍、韦一笑等人一时无言。却见朱元璋起身向着张无忌躬身一拜:“在下承蒙教主与宋少侠看重,原知自己驽钝,不敢僭越。然亦知教主与宋少侠谆谆教诲实乃天下人之重托,岂敢推诿。朱元璋今日对天起誓,定不敢忘教主嘱托,为天下百姓谋福。若违此誓,天地共灭之。他日遭受万箭穿心,死于明教弟子刀枪之下!”

“不!”宋青书却摆手道,“朱大哥,若你违背初心,并非死于刀枪之下如此简单,而是令你后世子孙尽皆遭受异族屠戮,万劫不复!”朱元璋大惊,细思之下,不禁冷汗潺潺而下。

明教众人面面相觑,终于杨逍、范遥、韦一笑、殷天正等人躬身道:“谨遵教主号令。”

徐达、常遇春、彭莹玉等却上前对朱元璋一拜道:“愿听大帅调遣!”刘伯温、李善长也拱手道:“我等愿听大帅调遣。”

宋青书与张无忌亦上前拱手:“参见大帅!”朱元璋连忙搀助道:“不敢!宋少侠与张教主相助之情,朱元璋没齿难忘!”宋青书道:“朱元帅雄才大略,必能开创万世基业。只是却要避免一些错误,否则国之大事,毁于一旦。”朱元璋连连点头。

当夜,张无忌召集明教将领,宣布军队自此皆归于朱元璋率领。并商议待朱元璋返回应天之时,便自立为吴王,以天下大义征讨暴元。

却令明教杨逍、范遥、韦一笑、殷天正等人继续传递明教弟子全力支持朱元璋义军,若有心想要封王拜侯,也可跟随朱元璋征讨天下,退出明教不算违规。众义军纷纷响应。眼下天下纷乱,若是乱世之中取得功名,谁人不向往?因此明教除了光明顶弟子,尽皆归于朱元璋帐下。

诸事已毕,张无忌便携赵敏、小昭三人辞别众人,前往少林寺探查谢逊下落,宋青书却悄悄走向朱元璋身边道:“大帅可知常遇春放走的倭寇俘虏,其实服用了天花病毒?”

朱元璋点头:“今日听到宋少侠如此说,方知为何下如此狠手。”宋青书摇头道:“岂不闻除恶务尽?对付恶魔污秽,岂能心慈手软?我此番却是要告诉你另外一事。其一,杨道长正研制一种新型的药丸,种植此痘之后可免疫天花。若得如此,将来这批将士统一之后便可以出征倭国,犁庭扫穴,尽除妖魔;其二,若是将来讨伐的倭国,哪里有巨大银矿。其储银据说有八千万斤之多......”

朱元璋瞪大了双眼:“多少.....八千万......斤......银矿?”咽了口唾沫道,“宋兄弟此言当真?”宋青书淡淡一笑:“朱大哥,你何时见过我有虚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