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武侠 > 综武:我的武学无需修炼 > 第123章 天龙寺

综武:我的武学无需修炼 第123章 天龙寺

作者:姜向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2 09:19:32

段智兴与段正平入天龙寺出家,段正淳因家事未辞爵位,仍保留公爵头衔,而段誉也失去了世子的身份。

依照大明的爵位制度,若段誉承袭父职,也只能成为侯爵,要想世袭罔替,则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王语嫣浅笑:“木姐姐,是在想陈大哥吗?”

此言一出,木婉清的脸色顿时微妙起来,但绝不会脸红。

王语嫣之所以这样猜测,是因为木婉清一贯以面纱遮面,并发誓若有人见到她的真容,要么被杀,要么娶她。

当年陈凌已是宗师级高手,木婉清送别王语嫣时,为了避免冒犯,主动取下了面纱。

于是,陈凌成了首位目睹她真容的男人。

若木婉清记得这个承诺,她这一生似乎只能选择嫁给他。

“你胡说什么呢?要是早知会变成这样,当初说什么我也不会护送你到大明。”木婉清生气地瞪着王语嫣。

王语嫣调皮地吐吐舌头,“开玩笑罢了。

说真的,有没有遇到喜欢的人?”

“王语嫣!你到底想怎样?”木婉清几乎要拍桌而起。

从她的表情看,应该没有,或者有,却与王语嫣有关。

与此同时,前厅里。

段誉紧张地坐着,不时端起茶饮一口,但目光游移,无法专注。

对面,秦梦瑶无奈地看着段誉,“你是语嫣的兄长,不必如此拘谨。

你远道而来,难道只为喝茶就走?”

尽管如此,秦梦瑶对段誉印象尚可,他虽有些随性,但懂得分寸。

听后,段誉苦笑摇头,“我真没什么事,只是婉妹想见语嫣,我才陪她来的。”

秦梦瑶明白过来,嘴角带笑看他,“是吗?这里就没有你想见的人?”

段誉手中的茶杯应声落地,人也跟着摔下椅子,慌忙爬起,“秦姑娘,别取笑我了,我胆小得很。”

秦梦瑶起身道,“看来段公子想到什么不愉快的事。

那你自己待着,我去看看木姑娘。”

段誉愣住,“什么叫不愉快的事?我想到什么了?我怎么不知?”

段誉似有所觉,匆匆追赶而去:\"秦姑娘且慢,你误会我了,真的,我……唉,如何解释才好?\"

秦梦瑶前行间唇角微扬,目光淡然,显然并未真怒。

她早从陈凌处得知段誉脾性,不过随意捉弄罢了。

毕竟自陈凌离府后,家中人终日无事,不是修炼便是游荡,难得寻到乐子。

但此举险些吓破段誉胆子,若让陈凌知晓,怕是连兄弟情谊都要断了。

然而,秦梦瑶身影瞬间隐去,前院中院女眷不可擅入,段誉正欲上前却被阻拦,顿觉天崩地裂。

秦梦瑶离开前院后,闻王语嫣问话,木婉清稍作思索,方道:\"此次与兄长前来,因近日王府收到一封密信,内有要事需当面告知陈公子。

\"

两日后。

即将返京的陈凌收到秦梦瑶飞鸽传书。

茶棚内,陈凌展信阅读,眉宇间情绪起伏,双目微凝。

信中所述乃木婉清与段誉所报消息,详细记录了大元、大唐边境局势及厉工、石之轩的合作计划。

二人拟于特定时刻对大元皇朝发起致命一击,随后联手对抗日渐稳固的大明。

更甚者,他们似乎意在针对陈凌本人。

陈凌阅毕未瞒江玉燕,她亦同阅全文。

江玉燕凝视信笺许久,忽然抿唇轻笑:“公子,这厉工与石之轩真有那么了不起吗?竟想对公子不利,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江玉燕心中,她的公子便是世上最强之人,哪有什么厉工、石之轩,不过是一些无名之辈妄图挑战,岂不可笑?

陈凌被她笑声惊醒,无奈地敲了下她的头:“这两个何等厉害?一为前隋邪王,霸据天下第一二十年;一纵横武林三十载无一敌手。

如今皆达天人境,岂容小觑?”

此言一出,江玉燕的笑容顿时僵住。

随即气鼓鼓地道:“这两人为何如此卑劣?同为天人境,怎不光明正大单打独斗?竟要联手,分明是惧怕公子。

公子,我们不理他们,随他们自去玩耍便是。”

话刚出口,江玉燕猛然想起,这二人似是要助大唐对抗大明。

身为大明子民,又见陈凌乃大明吴王,掌管大明半壁江山,难免心虚,忙向陈凌吐舌,低声认错:“公子,奴婢失言,请责罚。”

陈凌轻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随手将信笺化为灰烬。

他并不担忧。

以他如今修为,即便在天人境中,能与他对敌者也不过沈浪与阿青二人。

但阿青乃自己人,且公认天人第一,如此局势下,哪怕再添天僧,于他也构不成威胁。

所以江玉燕所言并无错,只因阿青从不在外人前展露实力,若石之轩与厉工得知此地尚有天人第一,恐怕要疯了吧?

陈凌忽然心中一动,眉间微皱,“燕子,你先回京城,我或许要去趟大唐。”

江玉燕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不行,公子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我还得伺候公子,端茶倒水、铺床暖被呢。”

“别闹,这次不是游玩,很快就会回来处理完事情就回。”见她还要开口,陈凌皱眉沉声道:“听话!”

江玉燕轻轻应了一声,却听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人影快步冲到近前,单膝跪地,“属下参见王爷,皇上紧急召见,丐帮乔帮主已到京城,有重要军情禀报。”

东厂番子刚说完,陈凌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大元要完了?”

番子略显迷茫,摇摇头,“属下不知,王爷。”

“知道了,回去替我转告圣上,等我处理完大唐的事再回京。”陈凌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

番子身体一震,深吸一口气,“属下遵命,这就回去复命。”

陈凌察觉到对方周身弥漫的死气,嘴角抽动了一下,叹气道:“滚吧,我这就回京城一趟。”

番子闻言,眼睛骤然发亮,立刻叩首谢恩。

陈凌对他的反应毫无兴趣,决定回去是因为不想让眼前的小太监因自己的固执而送命。

而且目前大元皇朝并未崩溃,他想做的事应该不会有太大阻碍。

想到江玉燕此刻的情绪和距离京城的距离,算了,就当是延长假期了。

离京城不过两百多里,加紧赶路的话,今晚应该能回去。

深夜,戌时一刻。

皇宫内,暖心殿中,陈凌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满是倦容、浑身散发出疲态的年轻人。

难以相信,这样的人竟会是大明朝的皇帝朱厚照。

传闻中,朱厚照虽说是半路出家的宗师,但即便如此,其体魄之强悍,也远非常人可及。

可如今,这位帝王不仅显得筋疲力尽,甚至仿佛承受着难以言喻的压力。

这般模样,实在令人心疼。

“陈大人,”朱厚照急切地喊道,“你总算是回来了!若不是你及时归来,我恐怕撑不住了。

你知道这些日子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吗?”

陈凌愣在原地,看着皇帝急促的模样,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陈凌嘴角微扬,临近龙椅时突然灵巧一闪,稳稳坐到一旁的座椅上:\"王爷,您这主意还是歇了吧。

这龙椅是您的,别想往我身上推。

我没那份心思,更没那精力。

您当王爷多自在,品茗赏景、游历山水,悠哉得很。

\"

朱厚照闻言险些一口闷气堵住,瞪着陈凌咬牙道:\"你这是成心的吧?故意的?\"

\"绝无此意!我怎会是故意的?\"

朱厚照略显安心,兄弟情谊依旧深厚。

然而话音未落,陈凌却接着说道:\"其实,我是有意为之。

\"

\"???\"

见二人相处融洽,老太监听罢暗自一笑,朝曹正淳递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后迅速退出暖心殿。

老太监随后跟进,轻轻掩上门。

待二人独处,朱厚照重重坐下,整个人瘫靠在椅背上:\"哎,我说你咋就那么辛苦呢?\"

陈凌无奈摇头:\"你说反了,该问的是你为何这般疲惫。

\"

朱厚照翻了个白眼:\"那你替我想想,我每日批阅奏章的数量,内容之荒诞,简直难以置信。

如今大宋新归附,不少地区官员匮乏,这是实情。

\"

话题就此转向朱厚照的日常抱怨。

他提及奏章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以及大宋官员普遍**的现象。

尤其令人震惊的是,一个普通县令一年的收入竟高达数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半年的赋税总额。

得知此事时,朱厚照当时几乎惊呆了。

他深知大明虽也有贪腐,但县令的俸禄远不及如此夸张。

太祖与成祖留下的威势犹存,宣德皇帝亦然,大明尚未步入后期那种**风气盛行、‘众正盈朝’的局面。

随着查案的深入,其规模愈发庞大,截至目前,大宋官员中除三品以上的京官外,其余已基本被清理完毕。

若以“十不存一”形容,实是对大宋的高估。

尽管这些官员及大宋皇室私产为朱厚照带来了逾五亿两白银的收入,但他却毫无喜悦之情。

官员空缺严重,他不得不派遣国子监儒生暂代各地主官,并两次开设特别科举,即便如此,填补漏洞仍需半年以上,更不用说让大宋全面融入大明体系,至少需要两到三年。

与此同时,大明境内天灾频发,每年都有大量难民涌现。

虽已依陈凌所提措施尽力安抚,但要重振民众生活信心,还需等待来年开春分配土地后。

庆幸的是,大唐与大元仍在交战,且朱厚照仅二十五六岁,又有宗师修为,尚可支撑一时。

然而他未曾料到,今日乔峰告知他,大元即将覆灭,厉工与石之轩计划联手将其击溃,随后转而对付大明与陈凌。

原本大元倚仗厉工,大唐需耗时一至两年才能吞并大元,加之恢复期,待大唐具备战斗力时,大明应已步入正轨。

但乔峰之言打破了这一计划,因为厉工与石之轩联手后,大元能坚持半年已是难得,若是他们无需借口,恐怕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去。

朱厚照越想越头疼,终于派人召陈凌入京。

原因其实很简单——陈凌总能想出各种办法,帮他解开不少困扰许久的难题。

听完朱厚照的抱怨,即便陈凌有所准备,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天啊,这就是当皇帝的感觉?

他猛然打了个寒颤,迅速甩掉脑海中的杂念,皱眉问:\"所以,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深夜,子时三刻。

暖心殿。

过去两个多时辰,陈凌针对朱厚照当前困境提出诸多建议。

这些想法融合了历史经验与现代智慧,但也清楚并非所有都适用于这个武侠世界。

毕竟这里是江湖,很多事不能凭常理推测,“侠以武犯禁”绝非空谈。

尤其是江湖纷争,朝廷根本无力干涉。

若要彻底清除江湖势力,如同穿越前那般操作,显然在此世行不通,不仅难以根除,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然而,陈凌此前颁布的命令已足够对明朝乃至原宋地界内的江湖势力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一些败类必须清除,尽管之后江湖内部仍可能继续争斗,但至少不会牵连普通百姓。

更进一步,只要陈凌存在,江湖便不会轻易触碰平民生活。

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

这已是这个世界能做到的最佳局面。

至于其他问题,多数可由朱厚照自行处理,尤其如今他财力充足,足以应对眼前挑战。

五万万两白银的庞大资产,足够他全面革新大明。

新军组建、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匠户与军户等分类,以及逐步废除卫所制度都在计划之中。

大明的军队将直属于皇帝,无人能左右新军。

有了军队的支持,其他事务便迎刃而解:税制调整、摊丁入亩、一条鞭法、廉洁机制……一切尽在掌控。

朱厚照听得两眼放光,陈凌也希望他能好好治理国家。

以朱厚照的能力,必将成为一代贤君。

若无意外,陈凌会助其达到大宗师境界,百年后的大明将坚不可摧。

至于破碎虚空,陈凌虽有所思,但他深知自己心系太多,短期内难成正果。

即便将来时机成熟,他也不会独自离去,这是底线。

许久,朱厚照突然击掌道:“陈兄,我就知道!不如封你为摄政王,我主外,你辅内。”陈凌闻言皱眉:“你当我是傻子吗?这摄政王的担子谁愿意挑?”朱厚照急忙挽留,二人继续商议。

“朱厚照!”

朱厚照话未出口,陈凌便径直打断,语气沉闷:“我再说一次,摄政王这职位我不干,告辞!”这是陈凌头一回直呼其名,带着几分决绝。

虽被直呼名字,朱厚照仅是一怔,随即轻笑出声,望着陈凌远去的身影,低声自语:“多久没人这样叫我了?挺有意思的。”

意识到事情严重性,他骤然睁大眼睛,快步追赶:“陈兄留步,还有商议余地……”

可惜陈凌早已离开皇城,听不见他的呼唤。

好在先前计划已告知,接下来只需按部就班执行。

朱厚照也不顾已是深夜,立刻下令:“曹卿,速召内阁及六部尚书至太极殿议事,逾时不到者,即刻革职!”

门外的曹正淳闻此言,震惊得说不出话,转身看向身旁闭眼的老太监。

老太监冷哼一声:“你瞅我作甚?丑时还不睡,对龙体不利,不如改明日议事?”

老太监虽未多言,却转身入殿。

朱厚照对这位老太监颇为敬重,视如长辈。

然而次日早朝,他却亲自颁布三道圣旨:一是推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二是宣布永不加赋;三是组建新军。

原计划再开恩科,但鉴于今年已举办两次,再办恐生弊端,且大明士子多已选拔。

继续下去不过是挑剩的人才,无实际意义。

即便如此,朱厚照此刻依旧意气风发,仿佛已预见未来几十年大明的繁荣盛景……

然而,他未曾察觉,这三道圣旨如惊雷般震撼了整个天下……

朱厚照连发三道圣旨后,大明顿时陷入混乱。

特别是刚归附的地区,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无奈之下,大宋一直实行与士大夫共治的政策,刑罚避开了官员阶层。

因此,除了官僚,还有大量士族豪绅占据着土地的绝大部分。

如今,朱厚照直接打击了他们的利益,士族豪绅难以承受。

加之他们对大明的归属感薄弱,战火迅速重燃。

然而,他们没料到,这三道圣旨直击底层百姓的痛点,激发了强烈的归属意识。

尤其丐帮成员,若非大宋皇室无为,他们怎会成为最大帮派?

于是,百姓成为主力,丐帮引领反抗,而朝廷军队和锦衣卫仅作陪衬。

相较之下,大明内部及大理较为平静。

朱厚照颁布圣旨后,陈凌随之发布吴王密令,其天人境实力让士族豪绅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陈凌离开京城。

李世民见状心急,多次催促石之轩尽快结束与大元的战事,以便大唐专注于恢复。

否则,将错失统一天下的良机。

在李世民施压下,大元局势恶化。

尽管厉工未完全背叛,但也漠视战事。

短短半月间,大唐军队已推进至大都以南两百余里。

此刻,大唐的疆域已扩展至大元的北直隶,再往北便是大元的核心区域。

因此,陈凌必须提前谋划。

然而,刚到边州,就有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一柱香后,陈凌注视着面前四个狼吞虎咽的女子,露出一丝怪异之色,问道:“现在能否告知你们的身份?”

闻言,身着梅花长裙的女子急忙吞下馒头,说道:“陈公子,我们是童姥身边的梅兰竹菊四剑侍。

此次前来找您,因西域生变,童姥恐怕难以支撑,恳请您前往西域救助她。”

陈凌略显惊讶,天山童姥的四剑侍?

但天山童姥可是大宗师啊,怎会抵挡不住?

又听说西域并无天人境的强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