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 第15章 旧情惊澜,大宁危局下的禁忌重逢

夜已深沉,万籁俱寂,唯有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沈书瑶紧紧攥着萧烬羽托人送来的密信,信纸被她捏得微微发皱。她双眉紧蹙,在房中急促地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时而抬手轻抚鬓角,时而停下望向窗外,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挣扎。脑海里,朱权与她商讨政务时专注的神情,和萧烬羽儿时与她嬉笑玩闹的画面不断交织。她咬着下唇,内心五味杂陈,既盼着与萧烬羽重逢,又忧虑这会给朱权和大宁带来未知的变数。

书房中,朱权一袭月白色长袍,身姿挺拔如松。他微微颔首,沉稳地对身旁的林公说道:“林公放心,大宁诸事皆按朝廷规制与民生需求妥善安排,我自当如实相告。”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彰显出他身为藩王的从容与底气。说罢,他转身看向正焦躁踱步的赵锐,目光温和而坚定:“赵锐,你也莫要急躁,一切按计划行事。”赵锐身形魁梧壮硕,脸上写满了焦急,听到朱权的安抚,他挠了挠头,憨厚地点点头,可双手依旧不自觉地紧攥着刀柄,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

沈书瑶轻手轻脚走进书房,她身着淡粉色罗裙,步履轻盈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双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参汤,声音轻柔如呢喃:“王爷,夜深了,喝口参汤,歇一歇吧。”朱权闻声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暖的笑意:“书瑶,又要你费心。这几日,你也累坏了,早些歇息。”沈书瑶微微摇头,将参汤放在桌上,目光坚定:“王爷为大宁操劳,我怎能安睡?我想着,或许能帮您再整理资料,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朱权心中一动,这个女子自嫁入王府,总能敏锐捕捉关键。王府规制森严,女性不得干政。沈书瑶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曾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学士,家学渊源,自幼饱读诗书,对政务有着独特的见解。正因如此,朱权身边虽不乏幕僚,但沈书瑶的想法总能给他带来新的思路。她明白其中利害,每次有了想法,都会先私下整理成详细的文稿,趁无人时交给朱权,只轻声提点几句。朱权看后若觉得可行,便会在与幕僚商议时,将这些见解以自己或幕僚的名义提出。就像上次税收调整方案,沈书瑶从民生角度出发,提出减轻农户赋税、鼓励商业发展的建议,朱权深受启发,与幕僚探讨完善后,才形成最终方案。为了不引人注意,她还常借着为书房添换花卉的时机,将文稿夹在花盆底部,等朱权独处时再查看。

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朱权虽没提及政事,但沈书瑶能猜到他的心思,默默递上整理好的资料,资料里的批注和分析,为朱权应对陈垣的询问提供了有力支持。交谈间,朱权不自觉留意沈书瑶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见她专注模样,心中涌起一阵温暖,深知艰难时刻,沈书瑶是自己最坚实的依靠之一。

与此同时,蜿蜒官道上,萧烬羽骑着一匹矫健黑马,身姿挺拔,飞鱼服在日光下泛着冷硬光泽,绣春刀悬于腰间,刀柄宝石闪烁幽光。他出身于明朝勋贵萧家,其祖父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世袭伯爵。此番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司外派密使前往大宁监督宁王朱权,他深知任务艰巨,大宁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他也明白,藩王在封地有一定势力,自己身为锦衣卫虽权力大,但行事必须谨慎,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藩王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一路风尘仆仆,萧烬羽抵达大宁。城门口,守卫见其飞鱼服,立刻行礼放行,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忌惮。踏入大宁城,热闹市井景象映入眼帘,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既有售卖当地皮毛、牲畜的商铺,也有贩卖江南丝绸、瓷器的行栈。洪武通宝虽在市面上流通,但宝钞推行后,百姓交易时逐渐习惯用宝钞结算,不过私铸铜钱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偶尔能听到百姓小声抱怨宝钞的贬值问题。街边,说书人正口沫横飞地讲述着前朝轶事,引得众人围观,而不远处的茶馆里,商人们压低声音谈论着生意,其中不乏对朝廷严苛海禁政策的担忧。萧烬羽却无心欣赏这一切,径直朝王府而去。

王府门前,侍卫通报后,朱权亲自出门迎接,脸上挂着从容的笑容:“不知萧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语气不卑不亢,尽显藩王气度。

萧烬羽微微欠身,不卑不亢回应:“宁王客气了,陛下心系大宁,特命我前来巡查。”声音低沉有力,每个字都在提醒朱权他的特殊使命。他暗中观察朱权的表情和举止,试图从细微之处察觉王府是否有异常。

进入王府,两人在议事厅相对而坐。萧烬羽目光如炬,扫视厅内一切,随后直截了当地说:“宁王,陛下听闻大宁近来诸事繁杂,特命我彻查一番,还望宁王配合。”朱权微笑着回应:“萧大人尽管去查,本王问心无愧,定当全力配合。”表面上神色自若,心中却暗自警惕,思索着如何应对锦衣卫的调查,维护大宁的利益与自己的声誉。

这时,沈书瑶恰好端着茶点进来。萧烬羽视线不经意扫到门口,整个人瞬间僵住,手中茶盏险些滑落。他死死盯着沈书瑶左脸颊上那道刺眼长疤,呼吸陡然急促,双眼瞬间布满血丝。

那道疤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撕开他内心最柔软之处。一年前离开时,沈书瑶还是笑起来眉眼弯弯的少女,如今这道疤却残忍破坏了她的面容。萧烬羽拳头不自觉握紧,指节泛白,第一反应是愤怒,恨不得立刻揪住朱权质问为何没保护好她。

然而,理智瞬间回笼,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失态。迅速看向朱权,见朱权也正疑惑看着沈书瑶,脸上闪过一丝异样。萧烬羽强迫自己冷静,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茶盏,目光从沈书瑶脸上移开,装作若无其事端起茶轻抿一口,试图掩饰内心翻涌的情绪。

在这短暂瞬间,萧烬羽内心痛苦挣扎。他和沈书瑶的恋情一旦曝光,不仅会给沈书瑶带来更大危险,还可能危及任务与整个计划。他只能将心疼与愤怒深埋心底,用冷漠外表伪装自己,继续与朱权周旋。

待沈书瑶退下,萧烬羽强压内心波澜,继续与朱权商讨巡查事宜。而朱权心不在焉,满脑子都在思索萧烬羽与沈书瑶的关系,这让原本紧张的局势愈发复杂。

第二日清晨,大宁王府一片忙碌。朝廷钦差陈垣肩负秘密使命前来大宁。陈垣身形清瘦,面色冷峻,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心。他在朝中负责经济贸易相关事务,对各地商贸往来颇为熟悉。此次前来大宁,名义上巡查民生,实则暗查近期大宁地区疑似私通海外贸易之事,这与洪武年间愈发严格的海外贸易管制政策紧密相关。朱权带领王府众人早早在王府门口等候。沈书瑶站在朱权身后不远处,身形半隐在侍从之间,心中忐忑不安,担心萧烬羽的出现会被人察觉,影响整个局势。

“王爷,陈大人的车队已在城外五里处。”一名侍卫匆匆赶来禀报。

朱权微微点头,神色镇定:“走,随本王出城迎接。”他整理了一下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城外,身后幕僚们紧跟其后,人人神色庄重,彰显出王府的威严与对钦差的尊重。

城外,陈垣的车队缓缓驶来。朱权率众人跪地迎接:“臣朱权,恭迎陈大人。”

陈垣下了马车,连忙扶起朱权:“宁王不必多礼,陛下对大宁民生及商贸极为关切,特命本官前来巡查。”陈垣语气平和,眼神却透着审视,在朱权身上打量一番,深知此次任务艰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廷动荡。他目光锐利,不放过朱权任何细微表情变化,心中暗自评估调查难度。

朱权微笑着说,声音沉稳自信:“有劳陈大人,大宁一切俱是为了边防稳固和百姓安居乐业,还望陈大人明察。”朱权深知陈垣此来任务不简单,提及近来大宁在军事上的整备成果,以及为了稳定边防与北方游牧民族开展的合理贸易往来,这些贸易往来严格遵循朝廷规定,以物易物,绝不涉及违禁物品。同时,朱权还提及自己组织幕僚对大宁商贸发展进行研究,借鉴历史经验,制定符合大宁特色的贸易策略,陈垣微微点头,神色稍缓。他心里清楚,在这看似平静的大宁城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掀起惊涛骇浪。蓝玉案后,朝廷上下风声鹤唳,朱元璋对边疆藩王和地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自己必须谨言慎行。此时的朱权,凭借着多年的历练,面对陈垣,依然能够沉稳应对。

回到王府后,陈垣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调查。他先是查阅大宁的税收账目和商贸记录,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条款都仔细斟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疑点。目光在账本上快速扫动,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刻标记出来,神情专注而严肃。随后又与朱权及王府幕僚在议事厅进行长时间交谈,问题犀利直接,试图从回答中找出破绽。沈书瑶安静地跟在朱权身后,保持恰当距离,默默观察一切。每当朱权需要资料时,她便迅速隐秘地递上,动作轻柔,尽量不引人注意。期间,陈垣突然提到近日听闻大宁有私自流通铜钱之事,违反朝廷禁钱用钞政策,朱权心中一惊,立刻表明王府定会严查,一旁赵锐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陈大人,此事我定会亲自彻查,定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绝不姑息。”赵锐说这话时,脸上带着一股坚毅的神情,胸脯高高挺起,仿佛在向陈垣展示自己的决心。陈垣微微皱眉,他明白在这复杂局势下,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背后庞大势力争斗的缩影,必须抽丝剥茧,查明真相,否则无法向朱元璋交代。

“宁王,关于这税收调整,本官发现其中一些细节还有待商榷。”陈垣皱着眉头,看着手中账目说道。

朱权不慌不忙,从容回应:“陈大人,这税收调整方案是幕僚们依据大宁实际,反复核算和商讨的。旨在刺激农耕与商贸,从长远来看,定能增加税收总额,充盈国库。我虽年少,但也深知其中利害,参与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说着,朱权接过沈书瑶递来的详细数据报表,呈给陈垣,“陈大人,这是更详尽的数据,还望您过目。”此时朱权回答时,条理清晰,语气坚定自信,展现出对政务的深刻理解和掌控能力。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大宁未来发展的规划,包括如何利用大宁的地理位置优势,在遵守朝廷海禁政策的前提下,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合法贸易,促进经济繁荣,同时加强军事防御,保障边疆稳定。

陈垣接过报表,目光在上面扫动,沈书瑶则在一旁暗自紧张,手指不自觉揪着衣角,心里默默祈祷这些资料能起到作用。她知道,此刻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大宁的安危,也关乎她和朱权、萧烬羽的命运。

夜晚,朱权和沈书瑶在书房中再次相对而坐。经过一天的应对,两人都略显疲惫。

“书瑶,今日多亏有你在旁协助。若不是你提前整理那些资料,我真不知该如何应对陈大人的询问。”朱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

沈书瑶微微一笑:“王爷言重了,能帮上王爷和大宁的忙,是我的荣幸。只是,陈大人似乎对税收方案仍有疑虑,我们还需和幕僚们再仔细商议,做好应对准备。只是……我参与其中,会不会给王爷招来麻烦?”沈书瑶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她深知在这敏感时期,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利用,成为攻击朱权的把柄。

朱权微微皱眉,陷入短暂思索:“我会留意。你心思细腻,见解独到,只是往后行事还需更加小心,莫要让人抓住把柄。”说罢,轻轻拍了拍沈书瑶的手,试图给她安慰,可自己眉头依旧紧锁,眼神满是忧虑,显然还在为白天陈垣的质疑烦恼。

朱权轻叹一声:“是啊,此次危机,恐怕没那么容易度过。如今朝廷对海外贸易管制甚严,稍有不慎,便是大祸。蓝玉案后,陛下对朝堂和地方的掌控愈发严苛,我们必须万分谨慎。”他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下,大宁的命运悬于一线,稍有差错便可能万劫不复。一想到大宁百姓可能因自己的决策陷入水深火热,朱权的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尽办法度过此次危机,守护好大宁。此时的朱权,在压力的迫使下,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意识到不能仅仅依赖幕僚,必须快速成长起来,真正扛起守护大宁的重任。

沈书瑶心中一动,她知道,此时正是自己寻找机会与萧烬羽合作的时机。或许,萧烬羽能利用锦衣卫的资源,找到一些对朱权有利的证据,证明大宁的商贸活动并无不轨之处。

通过暗中联络,沈书瑶得知萧烬羽愿意帮忙。第二日,沈书瑶带着丫鬟绿绮,借口外出上香,乘坐马车前往事先约定的地点。一路上,她都在留意是否有人跟踪,警惕的目光不时透过车窗扫视着街道。街边,身着朴素粗布麻衣的百姓们在摊位前挑选着各类物品,有来自江南的丝绸,虽不是最上乘的料子,却也颇受欢迎,还有本地农户自家种植的粮食蔬果,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一片熙熙攘攘中,洪武年间推行的宝钞在交易中频繁流转,尽管有私铸劣币的乱象,但百姓们仍在努力适应着朝廷的货币制度。

到了约定地点后,她让绿绮在外面等候,自己则走进了一座幽静的小院。

到了约定地点,一座幽静的小院前。日影斑驳,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小院外的小径上勾勒出一幅破碎的光影图。就在这如梦似幻的光影里,萧烬羽与沈书瑶,毫无预兆地重逢了。

萧烬羽早已在此等候,见到沈书瑶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深情与担忧。他上前一步,轻声说道:“书瑶,你来了。”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

萧烬羽身着飞鱼服,身姿笔挺,宛如扎根岁月的苍松,稳稳立在庭院之中。飞鱼服上的绣纹细腻精美,金丝银线交错,在日光的轻抚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恰似他眉眼间拒人千里的冷峻。腰间绣春刀的刀柄上,硕大的宝石闪烁着幽邃光芒,往日这光芒总能让人心生敬畏,可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之人牢牢攫住。剑眉之下,那双曾满是坚毅的深邃眼眸,瞬间被震惊与心痛填满,薄唇微启,千言万语却哽在喉间,难以言说。

沈书瑶莲步轻移,身上华美的侧妃服饰如天边流霞,层层散开,每一步都严守王府规制,尽显端庄之态。只是,她低垂的眼眸深处,藏着化不开的哀伤,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察觉到萧烬羽的目光,她下意识地抬手,想要遮挡住左脸颊上那道触目惊心的长疤,动作却在半途戛然而止,指尖微微颤抖。曾经圆润如满月的脸颊,如今消瘦了许多,皮肤也褪去了往日的粉嫩光泽,唯有那微微泛红的眼角,泄露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与不堪。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刹那间,时光仿若倒退回那些青梅竹马的无忧岁月。那时的他们,在暖阳下追逐嬉戏,笑声洒满街巷。萧烬羽的手不受控制地抬起,似要触碰沈书瑶的脸庞,去抚平她的哀伤,可刚扬起便在半空中凝滞,手指因内心的挣扎而微微颤抖。沈书瑶凝望着他,嘴唇轻启,喉咙像是被堵住,发不出一丝声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晶莹剔透,随时都会夺眶而出。

“书瑶……”萧烬羽终于打破沉默,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哽咽,“你的疤……”他的目光紧锁那道疤,眼中的疼惜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无法掩饰。这道疤像是一道鸿沟,隔开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

沈书瑶别过头,试图躲开他的视线,声音带着哭腔,颤抖着说:“别说了……”泪水瞬间涌出,顺着脸颊滑落,“啪嗒”一声滴落在她华丽却冰冷的裙摆上,晕染出一片深色的水渍,仿佛是她破碎的心痕。

萧烬羽向前一步,手臂微微抬起,本能地想要将她拥入怀中,给予她温暖与慰藉,可刚一动弹,便想起她如今的身份,动作硬生生顿住。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满是挣扎与痛苦:“我好想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与不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