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58年育良种过灾荒 > 第570章 要造一台十万公里无大修的发动机

林瑞也知道现在国内的工业制造情况,就比如现在的卡车,也曾听那些司机多方吐槽过,想要开车上路,成为一个合格的驾驶员,那首先,你必须要是一个会修车的驾驶员。

会不会修车,才是一个驾驶员能不能合格的最重要的指标。至于驾驶车辆这个最基本的技能,多练练就成了。

造成这一司机兼修修车技能的重要原因,一是全国修车地方少,还有一个就是汽车质量确实堪忧。

现在,全国每一个县城都有修理站,就是为了配合全国公路网大建设以及日益增加的机动车运输行业而配备的。

李御城作为部队里曾经的一员高官,现在也是基地的外围重要领导人员,座下就有一辆专门的吉普车以及一个专门的司机供他调用,每次出门,车辆都要进行一次检修,就这样车坏半道上的事也遇到不少次。

至于林瑞说的那种十万公里不需要大修这种情况,在李御城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看林瑞那信誓旦旦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作假。

而且,林瑞这小子偶尔滑头一些,恋家一些,但是,在大是大非方面,还是分的了轻重,特别是对于炼钢厂质量的把控,对众人来说,那就是超标准严格要求。

用林瑞的话来说,质量,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质量,才是大家端在手里的长期饭碗,质量,才是决定大家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关键。

而不是生产多少产品,能造出多少产品。

听到林瑞的话,李御城当即面上露出凝重的样子说到:“林瑞,你说的是真的?真可以做到十万公里不大修?”

林瑞笑着说到:“我说千遍,不如跟我去现场一看,这是我们当初制造的第一台发动机,一直在试车台上运行着。”

李御城一拍手,当即站了起来,如果林瑞工厂里真要能制造出跑十万公里才大修的发动机,不,只需要数万公里才大修的发动机,都足以震撼整个行业了。

走出了小院,外界绿树已经成荫,夏季的傍晚依旧热浪滚滚,炼钢厂本就是高热能重工业,整个炼钢厂里虽然已经种下了很多树,但是,依旧如蒸笼一般。

走入厂区,轰隆隆的机械声,刺耳的钢铁摩擦声,鼎沸的工人吼叫声依次传来。此时此刻,林瑞听在耳中,只觉得这是工业巨人在发育,在生长,在茁壮成长的声音,格外的动听。

原来炼钢厂建造的小仓库,后来改建成了发动机制造小车间,里面打造了第一条发动机生产线,那第一台纯手工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就在这个小车间里,已经隔出来的那一间小屋里。

屋顶吊着一枚发黄的灯泡照亮这间不大的房间里,在房间的角落里,一台发动机依旧轰鸣旋转着,那排气管连接发动机的部位已经烧的通红,整个发动机依旧还在不停的以中度给油量在平稳的运转着。

在旁边有一摞记录着这台发动机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切检修情况,发生的故障情况,以及运转数据。

十万公里,只是林瑞设定的一个理想状态,现实中,这台并没有跑到十万公里,按照高功率运转,这一台发动机一天运转二十二个小时,中间会有两次加注燃料,散热用水,以及停机检修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不间断的运转着。

如此高强度的运转,大大增加了材料的疲惫性。

所以,按照当前额定功率,林瑞把速度定在六十公里每小时,如今从制造出来到现在已经俩月多过去了,在前几天才换了一整套的缸筒,活塞等零件。至于曲轴,机体,连杆,节气门方面进行了一些零件的更换,其中更换的最多的就是油路方面的零件。

李御城翻看着检修记录,以及跑的公里数,随着翻看的记录越多,脸上震撼的表情越浓。

“林技术员,李书记,你们怎么到试车车间来了?”顾海洋正在整个发动机生产车间里调研,看到两位大领导过来,连忙跑过来询问。

这小子现在跟着林瑞,主要做设计方面的工作,其中山地运输手扶拖拉机的一些改进项目,林瑞就让他参与其中,这小子提出的很多改进在经过系统检验之后,居然很适合当下的情况。

林瑞的大马力发动机设计以及制造,随着第二车间的建成以及二号熔炉的运行,已经提上了日程,林瑞已经把大概的设计思路,以及理论工作完成,并且交给他去学习,下次设计就要他参与其中。

但是,总体设计思路,依旧沿袭第一个柴油机的路线而行,在当年电子芯片还没有普及,无法做到电控节能高效的情况下。稳定的机械能力,以及先进的设计思路,就是当前设计发动机必须要走的两条路线。

并且林瑞对这次大马力单缸柴油机的设计,只提出了几点意见,就是要皮实耐用,能适用于大多数作业环境适用,而且要足够简单,便于维护,尽可能的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想要做到这些,就要在设计上下功夫了。

单缸采油机,就是机体上的油路以及水路布局设计比较麻烦,水路设计不畅顺,会导致散热不均衡,容易让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出问题,而内部油路设计不好,一旦润滑油路出问题,整个机器都会卡死损坏。而且,如果开孔设计的地方不对,更会影响整个零部件的结构安全性。

内部的曲轴连杆,缸瓦套,再就是进气排气等调节设计,都必须要根据缸径等各个部件进行调整,设计,这里面又要有很大的数据计算在支撑,顾海洋的基础知识薄弱,林瑞专门从实验空间里调去了不少技术资料,传导打印出来给他学习,他的父亲也发动关系,找来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顾海洋这小子也是有着一股子拼劲,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学习这些基础理论知识。

林瑞并不指望顾海洋能够单独设计出来这台符合林瑞提出来的各项要求的发动机,但是,必须要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想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达到,那就是有着丰富的发动机基础知识,以及对单缸柴油机有着足够的了解。

所以,看资料,泡在发动机生产线,深入第一线了解各个零部件的生产情况,把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就是当前顾海洋必须要做的事情。

只有如此,才能完成林瑞提出的要求,才能填补上他的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短板,如林四勇当初为了完成林瑞交代的任务,拼命的认字,识字,练习写字,到现在不但能够完成听说读写,甚至能够自学一些资料,完成林瑞交代的一些任务。

特别是顾海洋的出现,让林四勇有了很大的危机感,那种倔驴的学习劲儿更加拼命。

上天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林四勇现在已经能够胜任他的工作了。

林瑞身边现在跟着两个人,一个是四驴子,全厂人都知道这是林瑞的大管家,可以说二号炼钢炉的成功建造,里面有着林四勇的一部分功劳。

一个就是顾海洋,名义上是炼钢厂的实习工人,实际上是林瑞的徒弟。

而这台发动机的维护工作,以及各项记录,就是四驴子,也就是林四勇跟顾海洋两人在负责。

对于顾海洋的学习态度,林瑞很满意,这小子不但有着设计方面的天赋,最主要的他还爱学,愿意学,这才是林瑞最看重他的地方。

当下笑着对他说到:“李书记要了解一下咱们的动力一号的情况,你跟四勇在负责这台发动机,现在你给咱们李书记介绍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