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凡人道碑 > 第422章 星河岸筑听风榭 凡音入仙乐

立春的天宫,星河解冻,碎冰顺着云流漂成串,像挂在天边的银铃。林七带着阿木在星河东岸凿石筑基,要建座“听风榭”——用凡世的桐木做梁,仙域的云石为柱,专门收集凡世的声音。

“天宫有《霓裳羽衣曲》,有《钧天广乐》,”司乐仙官路过时摇着玉笛,“凡世的鸡鸣犬吠、市井喧嚣,哪配进仙乐名录?”他指尖一动,笛音化作只玉鸟,绕着未完工的榭顶飞,“你听这仙音,清越空灵,岂是凡音能比?”

阿木正往柱础里埋凡世的陶片,陶片上刻着他在人间画的麦浪纹。“去年在凡世南坡,”他头也不抬,“我听见农夫挥鞭时唱的号子,那调子里有汗味,有土香,比玉鸟叫得实在。”白泽趴在旁边,用爪子扒拉着块凡世的青砖,砖缝里还嵌着点稻壳,是阿禾特意从打谷场带来的。

三日后,听风榭初具雏形。雪璃带着串冰魄铃来挂在檐角,铃舌换成了凡世的铜片,风一吹,铃音里竟混着凡世的蝉鸣——那是她用铃音裹着的夏声,特意从凡世的柳树上收的。“凡世的风有四季味,”她系着红绳,“春天带花,夏天带蝉,秋天带谷,冬天带雪,比天宫的风多了点记性。”

姜瑶光展开星盘,星力顺着榭柱流进地基,在地面画出个巨大的音纹。“这是‘共鸣纹’,”她指着纹路里跳动的光点,“凡世的声音顺着星力传进来,会在这里变成可见的光,就像人心的喜悲,能从眼里看出来。”阿青提着承薪勺来试音,勺沿敲在榭中的石桌上,发出的“咚”声竟化作圈暖黄的光,在音纹里转了三圈才散。

开榭当日,仙官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围观。酒仙哼着小曲,说“凡音再妙,也少了仙韵”;文曲星摇着折扇,称“市井之声,难登大雅”。正说着,星河对岸忽然飘来阵凡音——是个凡世的货郎在叫卖,“冰糖葫芦甜又酸”的调子穿过星力纹,在榭中化作串红光,像真的糖葫芦在半空晃。

有个年轻的仙娥突然红了眼眶:“这调子……我未成仙时,外婆常买给我吃。”她伸手去碰红光,光团竟化作颗糖葫芦,咬开时真有酸甜味。姜瑶光笑着解释:“音纹能把声音里的记忆变出来,就像咱们的星盘能算出往事,只是这记忆,带着凡世的温度。”

午后,听风榭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凡世的盲眼老琴师,拄着拐杖通过义渡桥来的,怀里抱着把凡世的老胡琴。“我想让天宫听听这琴,”老人摸着琴身,“这琴肚是用当年林七先生救过的那棵老桐木做的,弦是雪璃姑娘给的冰蚕丝,拉出来的音,有仙凡两界的味。”

胡琴响起时,满榭的仙官都静了。琴声里有凡世的雨打芭蕉,有仙域的云绕青山,有农夫的咳嗽,有灵兽的嘶鸣,竟让音纹里的光点跳起了舞,红的、黄的、蓝的,缠成个球,像颗会唱歌的星。文曲星收起折扇,叹道:“原来雅俗不在音,在情。这琴拉的不是调,是日子。”

酒仙抢过胡琴要试,琴弦却怎么也拉不响。“凡琴认凡心,”老琴师笑道,“您心里没装着凡世的日子,它就不跟您亲。”阿青接过琴,指尖带着承薪勺的烟火气,琴弦竟自动震颤起来,拉出段五味居的灶膛声,噼啪里裹着粥香,引得仙官们都咽了咽口水。

入夜后,听风榭的灯亮如白昼。凡世的声音顺着星力纹不断涌来:母亲哄孩子的歌谣,铁匠打铁的叮当,书生读书的吟诵,都化作各色光点,在榭中织成幅流动的画。林七靠在柱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打更声——那是凡世的三更,化作的光点竟与天宫的辰星连成线。

“你看,”他指着那线光,“凡世的更,天宫的星,原是对着的。就像这声音,今天来段叫卖,明天来段琴,日子久了,天宫的仙乐里,也该有凡世的调了。”雪璃的冰魄铃在檐角轻响,铃音与凡世的虫鸣混在一起,竟让星河的碎冰都跟着晃,像在打拍子。

凌霄殿的水镜里,天帝正看着听风榭的热闹。他拿起支玉笛,试着吹了段刚才听的冰糖葫芦调,笛声落处,殿外的梅花开得更盛了,花瓣上竟凝着凡世的露珠,映着人间的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