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港片:开局李嘉欣求我暴她 > 第126章 其他人亦纷纷举杯遥相祝贺

同钫微电子为四家负责二代身份证芯片设计的企业之一,依托青华微电子所的支持,需率先完成芯片定型鉴定并向公安部批量供货。

这是一项庞大工程,所需资金难以估算。

但关乎国民身份安全的信息保障,无论投入多大都必须完成。

如今有张东的资金支持,微电子所的压力减轻不少,同钫微电子也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半导体材料的研发中。

张公子,我是青华电子系的毕业生,深知半导体行业对国家的意义。

对于我和紫銧来说,半导体是实现价值的最佳平台。

然而,我也清楚,这一领域的门槛极高,产品迭代速度极快。

以当前国家的经济状况,若要完全从头开始自主研发,可能会长期处于追赶状态,难以赶超。

因此,我认为最高效的方式是并购。

我打算通过并购,让紫銧有机会与全球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若微电子能得到您的投资,我们的并购进程将显着加速,推动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

张东听后微微一笑。

他对并购整个半导体公司兴趣不大,但如果涉及研发部门,他的态度就不同了。

国内的半导体企业,目标从来不是国际对手,仅满足于守着国内市场,依赖政策支持和政府订单维持现状。

和连采用的也是类似策略。

真正潜心研发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多因内部消耗而失败。

科研人员的待遇本就不高,还得花费精力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酒桌文化。

顶尖人才最终出国效力,也并非全然个人选择,而是环境使然。

上一世,任政飞提到青华和燕大的优秀人才纷纷出国,国外再高价将成果转售我国,这其实是对管理层的讽刺,而非科研人员本身的问题。

科研人员并无过错,他们只是想专注于研究,而不是陷入无谓的内斗和应酬中。

无奈大环境不允许,企业管理层的陈旧作风让科研难以为继,导致大批人才流失。

这是张东选择投资研发部门而非整体运营的原因。

几千年来,这种官僚习气始终未变。

总设计师多次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某些固有观念,可相关人员依旧难以调整。

即便总设计师都未能成功促使改变,张东深知自己更无此能力,于是决定暂且作罢!专注于壮大自身科研力量,确保科研人员在国内享有优厚待遇与无忧生活,防止人才流失海外。

“哈哈,赵董,投资微电子研究所完全没问题,需多少拨多少。

一如既往,我只负责微电子所的投资,其研究成果我享有优先使用权,你觉得如何?”张东笑言。

“可行!”赵伟点头应允。

他正希望张东不要介入紫銧的管理事务。

内部派系林立已使局面复杂,若张东插手,只会加剧混乱,不少元老或将遭调整。

这些元老皆为其创业伙伴。

尽管如今富裕,赵伟仍试图重燃他们的激情与信念,推动企业前行。

将研发部门独立出来,远离内斗纷扰,已是最大成果,只要掌握核心技术,管理层间的纷争便无关紧要。

一番商议后,皆感满意。

恰逢用餐时刻,邻室餐厅已有侍者上餐。

众人稍作闲谈,刘传志邀张东共进午餐。

待全员落座,刘传志笑言:“张公子,承蒙上次宴请,今日由我做东,请您品尝燕京地方特色菜肴。\"

“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张东爽朗回应。

一直未有机会开口的郭光昌微微一笑:“张公子,您在深城与燕京均有诸多投资,何时到沪城一游?沪城当前建设如火如荼,区位优越,投资良机众多。\"

“老郭啊,你又非沪城负责人,何必多此一举。\"泛烸集团董事长陆志强笑着调侃道。

众人笑声朗朗。

郭光昌毫不在意,说道:

“我在沪城求学,又在这里创业,这座城市给予了我一切。

我希望它能不断进步,国家也在大力推动陆镓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张公子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为何不在陆镓嘴也创办一家投资公司?立足沪城,辐射整个长三角。\"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张东。

张东微笑点头:

“既然郭总如此提议,我会抽空前往沪城考察。\"

“太好了,到时务必通知我,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郭光昌举杯示意。

张东亦举起酒杯,正欲饮下。

徐文容心系后辈,关切道:

“孩子,你还年轻,若不善饮酒,不必勉强自己,随意即可。\"

“感谢徐董关怀,今日天寒,正适合小酌一杯暖身,只要不过量,饮酒也是有益的。\"张东笑着回应。

“说得对,酒乃先人智慧结晶,适度饮用,确实对身体有益。\"刘传志随之举杯。

其他人亦纷纷举杯遥相祝贺。

徐文容凝视张东,眼中欣赏愈加深切。

这位青年不仅才华横溢,更兼具高情商,实属难得。

不仅是徐文容如此认为,其他人也在心底给予张东极高评价,他堪称天才级人物。

出身清白,实力雄厚,待人接物毫无瑕疵……

即便与诸多商界巨擘交谈,他依旧从容自若,不见半分年轻人的拘谨与不安。

此刻,张东以自身能力赢得在场元老级人物的认可,为其日后当选会长奠定稳固根基。

席间话题转至其他方面,刘传志谈及中观村发展,其中不乏艰辛与成果。

岁月渐长,难免怀旧。

张东静静聆听,态度专注。

刘传志讲话时,众人常插话,提及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艰辛发展,他们都盼着国家政策更完善,对民企多些包容和支持。

听这些对话后,张东对中观村首批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经历有了更深理解。

此时,借着酒兴,徐文容问他:“张公子,你说在燕京投建了燕云影视工业园,能否介绍一下?”

徐文容不仅是好奇,还想试探此项目的实际情况。

既然涉及影视领域,双方或许存在合作可能,但也不排除竞争。

张东浅笑,随后详细讲解燕云城规划。

大家静静聆听。

张东条理分明的叙述让众人震撼,这显然是一条构建核心产业链的路径:专注于原创Ip和电脑特效技术,这些都是影视行业上游的关键资源。

这是一个极富远见的产业布局,聚焦高端领域。

听完后,徐文容眼中放光,若如此,双方的合作潜力远超竞争。

燕云城负责内容和技术输出,横掂影视城提供场景支持,堪称完美搭配。

“张公子,如您所言,我们的合作空间很大!”徐文容兴奋地说。

“我也这么认为。\"张东笑着回应。

饭毕茶余,话题继续。

夜幕降临,张东告辞:“各位前辈,今日承蒙款待,期待下次相聚。\"

“好,下次再见。\"刘传志笑着送别。

众人走到停车场,秦霄已等得焦急。

这简直是荒唐至极,张东到底跑哪儿去了?一个下午都不见踪影,害得他现在饥肠辘辘、昏昏欲睡。

秦霄跟着开车来到这处农家小庄园,四处寻觅,却始终找不到张东的身影。

这里占地广阔,服务员对客户信息守口如瓶,他即便想打听也无从下手。

转了一圈无果后,他索性回到车上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肚子饿得咕咕叫,寒风刺骨,实在难熬。

他本想先吃饭,可又怕错过张东离开,那样岂不是白跑一趟?权衡之下,他选择留在车里守着张东那辆保时捷。

按他的推测,张东要是离开,总该有人相送,他正好趁机多了解些情况。

此刻他已疲惫不堪,心里直埋怨,这种差事不该自己亲力亲为。

正当他打算点支烟提神时,远处几个身影映入眼帘。

他立即放下香烟,定睛注视前方。

“各位前辈,我们便在此告别吧。\"张东与众人握手作别。

“好,后会有期。\"刘传志笑着回应。

“张公子,下次到沪城务必通知我。\"郭光昌再次叮嘱,显然十分在意与张东的会面。

“郭总放心,我一定提前联系您。\"张东点头承诺。

“孩子,若有机会路过浙省,不妨来横店影视城看看,给我点建议。\"徐文容语气温和地说。

“徐董盛情难却,我定会前往拜访。\"张东答道。

“横店目前有不少剧组,陈凯歌和张艺谋都在拍新片,你若来访,我可以引荐给你们认识。\"徐文容继续说道。

“徐董的好意心领了,我对两位导演都很熟悉,他们去港岛参加文化交流会还是我接待的呢。\"张东微笑着说。

“哦?还有这事?”徐文容惊讶地问道。

“是的。\"

“那太好了,熟人聚一聚挺好,哈哈哈。\"徐文容爽朗一笑。

天气寒冷,众人也没再多聊,互留联系方式后便各自散去。

张东坐进保时捷,驱车离开庄园。

与此同时,秦霄坐在奔驰车里,内心波澜起伏。

他出身于房地产世家,但与那些无所作为的富二代不同,从小展现出卓越学习能力,家族对他寄予厚望。

因此,他对燕京的商业圈格外关注。

燕京商业圈大致分三等:

第三等是刚起步的小老板,资产约千万,人数最多。

第二等则是像秦家这样的家族,涉足多个地产项目,总资产达数亿,已属上流社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