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皆闻稻花香
示范园的春风总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当第一株早稻秧苗插进水田时,李渊正站在田埂上,看着村民们驾驶着插秧机在水田里穿梭。机器驶过的痕迹里,秧苗排列得整整齐齐,像绿色的绸带铺在水面上。他身后的交流中心广场上,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金穗1号’出口签约仪式”,风一吹,横幅上的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爸,陈阿姨他们快到了吧?”李阳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份签约文件,有些紧张地整理着领带。今天是“金穗1号”大米出口到东南亚的签约日,上海的经销商陈女士特意带着东南亚的采购商过来,这是示范园的大米第一次走出国门。
李渊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别急,还有半小时。你这西装穿得太板正了,放松点,就像平时在田里和稻子打交道一样。”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橘子,剥开递给李阳,“你妈早上刚摘的,甜得很,吃点压压惊。”
李阳接过橘子,刚咬一口,就看到苏瑶带着一群人从停车场走过来。最前面的陈女士穿着一身职业套装,笑容满面,她身边跟着一个皮肤黝黑、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是东南亚最大的粮油进口商宋先生。
“李总,苏总,好久不见!”陈女士快步走上前,与李渊和苏瑶热情握手,“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宋先生,专程从东南亚过来考察‘金穗1号’的品质。”
宋先生笑着伸出手:“李总,苏总,早就听说你们的‘金穗1号’大米品质出众,今天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识了。”
“宋先生客气了,”李渊握住他的手,“欢迎您来示范园考察,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先带您去稻田和碾米厂看看?”
“好啊,”宋先生点头道,“我对你们的种植和加工过程非常感兴趣。”
一行人朝着稻田走去。春风拂过,水田里的秧苗轻轻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宋先生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秧苗的长势,又伸手摸了摸水田的泥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李总,你们的稻田管理得非常好,土壤肥沃,秧苗长势旺盛,一看就是用心照料的。”
李渊笑着道:“宋先生眼光真好。我们的稻田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每年都会种一季绿肥,改善土壤肥力。而且,我们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不添加任何化学农药,确保大米的品质安全。”
随后,他们又来到碾米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加工大米。宋先生参观了从稻谷清理、砻谷、碾米到包装的整个流程,还特意拿起一粒刚加工好的大米,放在嘴里嚼了嚼。
“口感软糯香甜,果然名不虚传!”宋先生赞不绝口,“我们东南亚的消费者就喜欢这种口感的大米,‘金穗1号’在我们那里肯定会很受欢迎。”
苏瑶笑着道:“宋先生,我们不仅注重大米的品质,还非常重视包装和物流。为了保证大米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潮、不变质,我们采用了真空包装和冷链物流,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袋大米都是新鲜的。”
宋先生点了点头:“苏总考虑得非常周到。我之前还担心长途运输会影响大米的品质,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参观结束后,一行人来到交流中心的会议室,准备进行签约仪式。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有市农业局的王科长、省农科院的专家,还有周边村子的村民代表。大家看到宋先生一行人进来,都纷纷鼓掌欢迎。
签约仪式正式开始,李渊和宋先生分别代表示范园和东南亚采购商,在合作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两人交换协议,握手合影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宣布,‘金穗1号’大米出口东南亚合作协议正式生效!”主持人的声音响起,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更加热烈。
王科长站起身,笑着道:“首先,我代表市农业局,对示范园‘金穗1号’大米出口东南亚表示热烈的祝贺!示范园从一片荒地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示范基地,再到今天实现大米出口,这离不开李渊和苏瑶夫妇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所有村民的支持和帮助。示范园的成功,为我们市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希望示范园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省农科院的专家也站起身,对示范园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示范园的‘金穗1号’大米之所以能够出口,关键在于它的品质优良。这不仅得益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还得益于李渊和苏瑶夫妇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金穗1号’大米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签约仪式结束后,示范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晚宴。晚宴上,村民们表演了自己编排的节目,有舞龙舞狮、秧歌、戏曲等,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宋先生和陈女士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跟着村民们一起跳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