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风雨淬金线,家暖照征途
非洲的旱季来得猝不及防,灼热的阳光炙烤着肯尼亚的红土地,连空气都带着沙砾的粗糙感。李渊站在“金线计划”援建的社区医院工地前,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满是尘土的工装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李总,刚才当地施工队负责人来说,因为连续高温,有三个工人出现了中暑症状,现在已经送到临时医疗点了。”项目工程师老张拿着安全帽跑过来,语气里带着焦急,“而且我们采购的一批钢筋和水泥,因为当地运输队临时加价,还堵在五十公里外的公路上,要是明天再不到,主体结构的浇筑就得停工。”
李渊抬手抹了把汗,目光扫过工地——十几名当地工人正坐在树荫下休息,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医护人员正给中暑的工人擦拭身体、喂水。不远处,几台挖掘机停在未完工的地基旁,铲斗上还沾着新鲜的红土,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工期的紧迫。
“先安排中暑的工人好好休息,让后勤组多准备些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暂停户外作业,避开高温时段。”李渊的声音沉稳,没有丝毫慌乱,“至于运输队加价的事,你现在联系当地合作方的负责人奥马尔,就说我要跟他当面谈。另外,让咱们自己的车队准备一下,要是谈不拢,就用咱们的车去把材料运回来,不能耽误工期。”
老张刚要转身去安排,苏瑶拿着一份文件快步走过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李渊,这是当地卫生部门发来的补充协议,他们要求我们在医院开业后,每月免费为周边三个村庄提供一次义诊,还要培训二十名当地医护人员。另外,法务部刚才发消息说,之前跟咱们合作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因为原材料涨价,要单方面提高设备价格,不然就延迟发货。”
一连串的问题像是突如其来的暴雨,浇得在场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老张忍不住皱起眉:“这不是趁火打劫吗?咱们都签了合同,他们怎么能说涨价就涨价?”
李渊接过补充协议,指尖在“每月义诊”和“医护培训”两条条款上轻轻划过,抬头看向苏瑶:“卫生部门的要求合情合理,咱们本来就计划在医院运营后开展义诊活动,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也能保证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这份协议我来签。至于供应商那边,你让法务部立刻发律师函,同时联系咱们国内的备用供应商,让他们加急调配一批设备过来,运费咱们承担,一定要保证月底的开业仪式能顺利进行。”
苏瑶点了点头,拿出手机开始联系法务部。李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迪拜谈判到非洲援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苏瑶总是能第一时间跟他站在一起,冷静地处理各种问题,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这时,陈默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屏幕里的他脸色有些凝重:“李总,国内传来消息,鼎盛集团的股票今天上午突然下跌了5%,有匿名网友在网上散布谣言,说咱们‘金线计划’在海外存在违规操作,还说非洲医院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很多股民恐慌抛售。另外,竞争对手华盛集团趁机放出消息,说他们要跟中东的阿卜杜勒合作,抢占咱们的光伏市场。”
李渊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紧紧攥住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知道,这肯定是华盛集团在背后搞鬼——自从鼎盛集团的“金线计划”在海外打响名气后,华盛集团就一直想方设法地打压,之前在东南亚助学项目上就试图抢过他们的合作方,现在又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造谣抹黑。
“陈默,你立刻安排公关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谣言,公布‘金线计划’海外项目的所有合规文件和质量检测报告,同时联系国内主流媒体,让他们客观报道咱们的项目进展。另外,你联系阿卜杜勒,告诉他华盛集团的企图,提醒他注意华盛的合作陷阱——之前华盛在中东做过一个能源项目,因为偷工减料导致设备故障,最后让合作方损失惨重。”李渊的语气冰冷,眼神里带着军人特有的锐利,“还有,让财务部门密切关注股市动态,准备好资金,一旦出现大规模抛售,就进行增持,稳定股价。”
“好的李总,我马上就去办!”陈默挂断电话,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苏瑶走到李渊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冰凉和紧绷,轻声安慰道:“别太着急,我们经历过的困难比这多得多,这次也一定能挺过去。股市的波动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把项目做好,用事实证明自己,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李渊转过头,看着苏瑶温柔而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焦虑渐渐平复下来。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冷静。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非洲医院能按时开业,只要这个项目成功了,就能狠狠打那些造谣者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