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名义:重生祁同伟,拒绝跪舔梁璐 > 第136章 动作频繁

祁同炜沉思片刻后,若有所思地说:“若伍卫红离开海东,我会全力推动老师晋升为**书记。”随后又提到,“李达康想升任市长虽然不易,但调任海东市常务副市长却是可行的。”

祁同炜陷入沉思,不禁笑了起来,“自己怎么变成这样了?一个副厅级的**部委干部居然开始认真思考省厅级干部的人事调动问题。”这样的转变得益于秦远方给他的信心。

“秦书记确实应该拜访,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好人才流动的问题。”

---

当天下午,祁同炜带着几位县委成员迅速赶往县研究中心。

一进大门,就感觉到内部气氛凝重且冷淡,甚至没人出来迎接。

这令罗波既尴尬又疑惑。

“祁书记的话是真的吗?鲁日中真的在帮助我们?”祁同炜没有直接回答罗波的疑问。

实际上,有一句话他没说出来——鲁日中的这次行动可以算是帮助祁同炜一把,以便他名正言顺地解决冒国生留下的问题。

然而,祁同炜没有提及的是另一种可能。

要是处理得不好,鲁日中真有可能带走这些人才。

毕竟,各地都在争抢人才,就像当年祁同炜击败鲁日中时一样,上级也没有干预。

所以,一旦鲁日中顺利夺回人材,秦远方也没理由反对,更不能对此表示异议。

归根结底,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祁同炜能否妥善处理此事。

“各位同事,好久不见。”

祁同炜并没有因为研究中心对他到来的冷遇而生气,而是带着微笑,热情地打招呼。

无人应答,他毫无窘态,主动上前,抓住一名面无表情的工程师。

“老李,许久不见,还记得我吗?”

“怎会忘?祁书记,不,该叫祁司长。”

老李嘴角微扬:“您在县委会议上的话,如今早已成历史。

县财政已回收多数拨款,这令我们忐忑。”

话刚出口,原本寂静的研究中心顿时炸开了锅,人群中夹杂着对祁同炜的指责。

祁同炜静默听着,抬手示意陈海莫要插手。

他所忧的不是责备,而是若因此消沉,无声无息,那才最糟。

“看来本地女性治家之能着实不凡。”

祁同炜心下窃喜。

这些人才何以即便受气也不愿离去?还不是为家庭所累?

家庭既是避风港,也可能成囚笼。

“关于县财政拨款之事,我早有新策。”

话毕,他看向财政局长。

“事情如此,”局长抹去额间汗水,忙上前,堆笑说道,“诸位皆是临海的指望,研究中心亦是县里重点扶持项目。”

“前任书记短视之举已修正,他现已被撤职。”

“在祁司长英明领导下,县里对研究中心的拨款有了新部署。”

局长稍作停顿,望向祁同炜。

祁同炜接续道,迎着众人的期盼语气,“县里不但恢复了原拨款,还提议省财政厅每年专拨一亿!”

“部分款项将用于提升生活条件及子女教育。”

“同志们,这说明不仅临海县,连海东市领导和省高层也关怀着你们。”

祁同炜声音激昂。

此言一出,原本嘈杂的场地瞬时沉寂。

他们相视,心中同样澎湃。

实话说,他们先前的表现不过事先预演。

只要祁同炜对他们的冷遇稍显不满,这些人怕是早已收拾行装准备离去!

可别开玩笑了!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选择来临海,无论如何也算参与地方建设。

若遭不公后临海依然冷眼相对,为何不到条件更好的京城示范园?

要知道,京城示范园在祁同炜和鲁日中的努力下,已焕然一新。

祁同炜自然知晓这一点。

所以他自始至终对这些官员都十分谦卑。

当然,这种谦逊出自真心。

官场上他或许对他人不留情面,手段强硬,但对投身国家建设的学者,他始终心怀敬意。

祁同炜虽是汉东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但他深知自己无法长久沉浸于单调的研究工作。

这种认知让他对科研人员充满敬意。

“祁司长,您……”祁同炜的真心实意让众人动容,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他们原只想恢复往昔状态,没料到祁同炜已悄悄联络了省里的高层,并争取到财政支持。

看到昔日高傲的学者们因祁同炜而激动不已,夸赞连连,罗波、陈海、林向互相对视,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祁书记的本事。”陈海惊叹,“谁能想到他还牵线了省财政厅?”

“没错。”罗波起初震惊,继而深思。

经祁同炜点拨后,他明白拨款之事几成定局,毕竟这关乎秦书记未来的工作重点。

“祁书记行事愈发老辣了……”罗波由衷佩服,过往祁同炜或许在某些决策上稍显稚嫩,但如今的他无疑更为成熟稳健,已能在局势中游刃有余。

喜欢祁同炜:从钟晓艾开始,绿萍对此十分不满。

临海县人才北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一切顺利。

远在京都的鲁日中听闻此事,先是有几分惋惜,接着展颜一笑。

“祁同炜这次在汉东的经历,与以往大不相同。”

这一点,鲁日中了然于胸。

他知道祁同炜的过往——一个来自贫苦山村的少年,既无靠山也无外援。

即便有钟晓艾相助,这两年半的日子对他而言依然充满波折,毫无轻松可言。

“但现状已变。”鲁日中低声说道。

此次祁同炜带着改革发展的强烈动力回归。

任何阻碍或暗中破坏的人都将在这股潮流中被摧毁。

“换言之,他此次算是衣锦还乡,可以尽情享受做官的乐趣了。”

鲁日中笑着摇头。

这是必然的结果,没有人能够永远活在危机里,否则巨大的压力可能将人击垮。

生活需要平衡,人生需要起伏,这才是真实的官场。

……

祁同炜在繁忙中抽空,特意前往拜访恩师高育良。

“同炜啊,如今的汉东已非昔日模样。”

高育良亲自为其泡茶。

祁同炜起身恭敬接过茶盏。

“先生,此言怎讲?”

祁同炜谦逊求教。

半年来,在部里的工作让他虽始终注视着汉东,留心秦书记的动向,但身在京畿,对地方事务的了解终归有限。

“赵立春赵省长便是例子。”

高育良端起茶盏靠近嘴角,“近来赵省长动作频繁,这与他往日的低调风格判若两人。”

“为何如此?”

祁同炜听完,眉间微蹙。

赵立春是深谙政道之人。

比起秦书记鲜明的个性,他更像是传统意义上的封疆大吏——圆融、隐忍、守中,懂得藏拙。

在一年多的合作中,赵立春始终跟随秦书记的步伐,极少提出异议。

这般做法彰显了他的聪慧。

然而,近期形势似有异样。

听到老师的提示,赵立春是否正在显露更为强势的姿态?祁同炜沉思片刻,觉得这或许与背后力量的增长有关。

不过,他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近期高层人事安排平稳,无重 ** 澜。

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姜泰来的调动,但他赴山城任市长的决定,不会对汉东政局造成太大冲击。

高育良继续说道,至于赵立春态度转变的确切缘由尚未明晰,但坊间已有流言传出。

他提到传闻说秦书记身体抱恙。

祁同炜听后大惊,若此消息为真,则秦书记可能因健康缘故提前退位,这对汉东乃至全国都意义非凡。

鉴于汉东的重要性及当下的局势,赵立春逐步揽权顺理成章。

即便没有明示许可,他在秦书记体弱时主动挑起更多担子的行为,也可能已获默认。

祁同炜对此表示认同,并认可赵立春推动省级经济改革的能力。

即便如此,他亦担心赵立春掌权后会引起省内人事大洗牌,好在自己现下位置稳固,不必太过忧虑。

在汉东省,祁同炜依旧与一些旧识保持联系,比如高育良。

此刻,他正静静地看着高育良,没有开口。

陈海他们官阶较低,赵立春不会过多留意,可高育良的情况不一样。

他曾在公开场合选择站在祁同炜这边,给后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今,高育良已成为海东市市长,未来极有可能晋升为**书记。

作为地级市的**书记,能在汉东省的政治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的角色更多是执行者而非主导者。

“老师不必忧心。”高育良笑着摇手,“离开汉东大学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会有今天。

人生的浮沉是很正常的事情,领导日理万机,您也该好好休息了。”“若是这次事件后能够退休,那也是好事一件。”祁同炜听完这话,心中五味杂陈,果然最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虽然他努力想要扭转局面,但赵立春的强势崛起已成定局。

他原本以为秦书记还能再执政四年,自己可以趁机把高育良从汉东政坛抽离,避免直接对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