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居然成了资本家 > 第77章 拆迁风暴和蜕变

天刚破晓,晨雾还未完全消散,川剧变脸演员脚踩高跷,身姿矫健地掠过狭窄的巷道。他们手中的铜锣被用力敲响,那尖锐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刃,瞬间撕破了晨雾的静谧。与此同时,广场舞队将大功率音响开到最大,循环播放着欢快的《好日子》,那嘈杂的旋律在空气中肆意弥漫。算命先生则举着写有“拆迁大吉”的幡旗,挨家挨户地分发黄符,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五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方程式,正精准地发挥着作用。

83岁的赵阿婆,在这一片喧嚣中,精神彻底崩溃。她紧紧抱着观音像,眼神惊恐而慌乱,脚步踉跄地跌跌撞撞冲出祖宅,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语。

此时,张波精心设置的“48小时奖励期”倒计时牌,也如同催化剂一般,在拆迁办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发挥出了巨大的化学作用。22户居民,在这紧张的氛围下,眼神中满是犹豫与无奈,双手颤抖着签下了协议。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补充条款里那如蝇头般大小的“自愿购买理财产品”的小字。

另一边,爆破组正在紧张地行动着。他们在3单元的外墙上,熟练地打出17个直径40cm的“检测孔”,随后将c4炸药巧妙地塑形成建筑废料的模样,隐藏其中。随着廖威果断地按下起爆器,一声巨响传来,预制板坍塌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施工噪音之中。烟尘还未完全散去,一群戴着“危房鉴定专家组”胸牌的演员们,便迅速地架起测量仪,开始忙碌起来。令人惊叹的是,0.8容积率的认定报告,竟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还要更快地抵达区建委。

12月5日,在拆迁模拟沙盘推演中,田毅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转化能力。当张波汇报“每增加1%的幽灵户可提升期权收益270万”时,田毅的脑海中瞬间联想到红星路酒店项目的样板间需求。那些虚构出来的120个姓名,在他的脑海里仿佛自动转化为631套产权式公寓的预售编号,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仿佛一部精密的机器开始有序运转。

12月11日,清障队在驱逐产权纠纷户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推搡。60岁的李建国在混乱中,后脑不慎撞击到水泥台阶,整个人瞬间瘫倒在地。王强心急如焚,他满头大汗地冲进会议室报告这一情况,汗珠“啪嗒”一声滴落在胡桃木桌面上。而此时,正在专注研究保税区政策的田毅,只是微微抬头,平静地说了句“先送华西预留床位”,他的手指仍停留在《西部物流枢纽规划》第47条关于关税减免的细则处,似乎这起意外并没有打乱他的节奏。

但在当晚23:17的监控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田毅独自在办公室,反复观看事故录像。他将画面调至0.5倍速,仔细地将撞击画面与春禧大厦工地监控进行比对。张波作为法务,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他突然抓起红笔,在爆破方案上迅速添加备注:“所有冲突场景需保留完整音视频记录”。他这么做并非出于对伤者的愧疚,而是深知影像资料在未来危机公关中的对冲价值。

终于,在7号院的铁门被液压剪强行撕开的那一瞬间,曾参与制定《成都市危房改造条例》的李明德,绝望地将汽油泼向全身。这位曾经为城市建设贡献过智慧的老人,此刻却成为了自己参与制定制度的祭品。火焰猛地腾起,照亮了整个院子。而此时,田毅正在签署300万封口费的支票,监控画面里传来的惨叫声,让他的笔尖突然停顿。

对讲机里传来“7号网格出现明火”的焦急嘶吼,田毅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按下秒表——这是他从期货操盘手那里学来的应激训练法。16分22秒后,他看着热成像仪里逐渐冷却的人形轮廓,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怜悯与犹豫,而是迅速给财务总监发送短信,内容不是“暂停行动”,而是“立即启动b类资金归集通道”。

在等待尸检报告的漫长七个小时里,田毅完成了惊人的认知重构。他仿佛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人性彻底从自己的思维中剥离。

12月20日凌晨,保险库的影像记录下了这样一幕:田毅在整理李明德事件证据时,将沾血的补偿协议与普通工程合同,毫无区别地使用同规格密封袋进行归档。当他的目光扫过“自愿放弃诉讼声明书”上的指纹时,他终于将人性完全纳入了可量化拆解的范畴,在他眼中,一切都只是利益的权衡与计算。

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田毅展现出了如同精密机械般的高效运作:

09:00,他与成都商报总编在一家静谧的茶馆里共进早茶。在轻松的氛围中,他巧妙地用春禧大厦的广告合约,成功置换确认了48小时的新闻静默期。他面带微笑,与总编交谈甚欢,仿佛一切尽在和谐。

14:30,他毫不犹豫地批准了对周淑芬住宅实施“误拆”方案,与此同时,同步启动期货市场空单。他坐在办公室里,眼神坚定,手指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仿佛做出的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决定。

21:17,他安排人手在李明德女儿的工作单位,精心安插“债务纠纷”证据链。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他的深思熟虑,如同下棋一般,步步为营。

次日03:44,他又修改公司章程,新增“不可抗力道德风险基金”条款。办公室里,只有台灯发出微弱的光,他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地敲击着键盘,仿佛在构建一个只属于他的利益王国。

12月23日一早,当《成都商报》刊发“冬季防火安全提醒”时,北站西巷早已变成了一片平整的处女地。深蓝色的渣土车一辆接着一辆,列队缓缓驶过,车辙精准地覆盖住往日的血迹,仿佛想要将一切痕迹都彻底抹去。在春禧大厦6层的办公室里,田毅凝视着新到货的酒店公寓设计图,他的手背上不知何时结痂的伤口,此时又渗出了暗红的血迹。

与此同时,何洁的海外账户显示:通过“幽灵户”套现的1200万,在沪铜期货市场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已如同魔术球般滚至产权理财账户。而张波正在办公桌前,认真地起草《关于物流园区配套公寓预售的请示》,文中“制度创新”四字被他特意加粗。

暴雨再次如注般倾泻而下,田毅面无表情地将那件染血的衬衫丢进碎纸机。透过落地窗的倒影,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此刻正被36处监控屏幕散发的蓝光所吞噬。在这片蓝光中,他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冷酷。当资本完成对人性的逆向改造,制度裂缝中滋生的不再是人,而是一颗精准咬合利益的机械心脏,无情地跳动着。

这场发生在制度夹缝中的拆迁风暴,最终拆毁的不仅是那些砖瓦建筑,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文明秩序的信仰。当田毅学会用政策条文当作杀人匕首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终于完成了它那带着残酷与冷漠的成人礼。

12月28日,在庆功宴上,田毅切割牛排的姿势暴露了他内心隐秘的变化。这个曾经坚持用筷子吃西餐,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此刻却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将肉块分解为1.5cm3的立方体。当香槟泡沫漫过北站棚户区的新沙盘模型时,他突然要求关闭所有照明。在36块监控屏幕散发的幽蓝光芒中,被拆毁的街巷在数字地图上重新组合成物流园区的三维模型,仿佛在展示着他的“胜利成果”。

12月31日,年报中的一组对比数据,成为了田毅人性消逝的墓志铭:

页37:古井巷12号建筑垃圾回收收益 ¥82,450

页89:李明德事件危机处理成本 ¥734,200

页156:通过幽灵户套取的补偿金收益 ¥12,000,000

当零点钟声响起时,田毅独自一人站在破碎的落地窗前,任由2004年的第一股寒风吹入价值3万美元的阿玛尼西装。他手中紧紧攥着毕业照的碎片,眼神空洞地看着这把碎纸片,此刻正缓缓飘向楼下轰鸣的渣土车,最终与拆迁区的尘土一起,共同碾入新世纪的资本齿轮,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