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 第567章 撕袁家人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第567章 撕袁家人

作者:明媚如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7:47:16

马主任听了黄淑芬的话,立马沉下脸来 。

从年初起,上面三天两头组织开会学习,领导在会上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黄淑芬的话,既没有实事求是,也不利于团结。

张记的事,别人不知情,他老马还不知情?

马主任沉声呵斥道 :“黄店 长胡说八道 什么呢?几十岁的人,说话不过脑子的吗?张口就来。不知道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

张记的事,别人不知情,我还不知情?

我马瑞光在玉京路生活了五十多年,这条街上发生的事,从街头一号蹇家到街尾二百六十九号的张家,我能给你细细讲上三天三夜。

当年,张老主动将张记上交给国家,就在玉京路8号,张记总店门口,领导给张老颁发公私合营的证书,当时我就在现场。”

黄淑芬被马主任当众呵斥,脸上有些挂不住,梗着脖子说道:“反正不管怎么说 ,她要在张记隔壁开药店,就是不行。”

唐办事员看不惯黄淑芬专横跋扈的样子,开口说道:“黄店长,这条街的铺子能开什么店,不能开什么店,不归你管,也用不着你操心。

你是张 记的店长,管好张记的事儿就行了。”

看到黄淑芬的脸变得青一阵白一阵,顾汐童突然福至心灵,脑子里象被一道亮光划破云层。

她一直在找报复袁家人的机会,机会这不就送上来了?

眼下就是个绝佳的机会,不用自己乱跑乱问乱打听,现场的人都是玉京路上老街坊,他们对张记可是知根知底,

自己只需稍稍引导,袁家人在张记做的事就会暴露到众人眼皮底下……

马主任 斜了黄淑芬一眼,不再理她,袁道义这一家子,一个个趾高气昂,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马主任转头看向卓景然,将营业执照还给卓景然,客气地和顾汐童握手,“小顾同志你好,我们的工作人员正准备联系你,想请你参加一场关于返城创业为主题的座谈会。”

顾汐童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

返城的知青多了,而政府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这么多人回到城里,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将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隐患。

基层街道办事处要确保自己所辖的区域安定稳定,工作压力巨大,一边要四处想办法为返城人员寻求工作机会,一边要安抚返城人员。

顾汐童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同为返城知青,她更知道知青的不易,她希望返城知青能有就业的机会,这样,养活自己的同时,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非常感谢马主任的邀请,也感谢领导对我们返城人员的关心。”这两句感谢,顾汐童发自肺腑。

随后,顾汐童话锋一转,有些难过地接着说道:“我们返城知青想为国家减轻负担,可是我们空有一腔热忱。

马主任也看到了,我的药店还没有正式开业,张记的黄店长就带人来阻扰,不让我开店。

这京北城,有多少像我这样,毫不根基的返城知青?又有多少像黄店长这种毫不讲理的霸王?

“唉,我们这群人实在太难了,当年,国家一声号召,我们放弃城市生活,到偏远落后的农村去支援祖国的建设。

一去就是五年,甚至十年,我们把人生里最青春年华的五年十年奉献给国家。

如今,知青回城了,许多知青待业在家,没有工作机会,我们不想成为国家的负担,于是,许多知青自谋出路。

我们想办法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顺带招聘些返城知青,力所能及的,帮国家解决一 些返城人员的就业问题。

可是 ,我的店还没有开起来,端着铁饭碗的黄店长就上门来威胁我,不准我开店。还放狠话,说我的店开了也开不了一个月。

我们就是普通的返城知青,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有的,只是一颗爱国心,爱党心。

国家一声令下,我们就响应号召,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农村,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党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我们一心向党,一心爱国,主任,你要为我们这些返城人员说句公道话,给我们这些返城人员一条活路。”

顾汐童越说情绪越发激动起来,声音也越来越大。想到自己一家经历的种种,她的声音变得悲愤,透着一股浓浓的无助与委屈。

顾汐童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拼命地想要压制住心底地悲伤。

顾汐童抬头望向天空,努力将眼中的泪水逼回。她不允许自己在黄淑芬面前掉泪,

顾汐童强撑的模样,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心生怜悯。

家里有孩子下乡当知青的,听了顾汐童的话,被狠狠地共情了。

想到自家孩子在乡下吃了那么多苦,如今回来,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心里就难过得不行。

有人愤愤地说道:“黄淑芬她高傲什么,她要不是嫁给袁道义的儿 子,她能端上张记这个铁饭碗?”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开口说道:“就是,他们一家子,十几口人在张记工作。

张记不是国家的,倒像是他们袁家的私产。建议有关部门好好查查袁家。

这一家子,全在张记工作,还都是各部门的领导,他们有没有将张记公为私用?有没有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

一位老人长叹一声,开口说道:“现在的张记,哪里还是以前的张记,我年前到张记抓药,川芎已经长霉了,他们还拿出来卖。”

“对对对,是应该好好查查,半个月前,我男人受凉了,我到张记去抓药。

你们猜怎么着?我抓回来的药,一半是发霉的。

我拿着药去店里找他们理论,他们竟然说药发霉又不会影响药性,说这批药就是这样的成色。

我要求退药,他们说,药一但卖出,拒不退换。

还给我甩脸子,真是气死人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接过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